新时代大众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话语建构
大众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方式,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断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大众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方式,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断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 4亿,较2020年3月增长362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7%,较2020年3月提升2 5个百分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1]。
高校以往传统意义上的专业课教师与高校辅导员相对脱钩的育人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首先,马克思本人是理想信念教育应该学习的楷模,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里就立下了要为全人类谋幸福的远大志向。
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于2020年12月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统一更名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计划从2021年 …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球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摘 要:马克思曾在否定的意义上界说意识形态,但秉持马克思的基本精神,理解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要从虚假性和观念性双重语境出发。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