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探究

  摘 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基因,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动力。多元文化思潮在新时代背景下日趋盛行,滋生了急功近利等不良社会风气,这使得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困境重重。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在于唤醒历史记忆、增进国家认同、培养家国情怀。只有真正切实立足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尝试升级教育载体、更新教育话语、创新教育方法、营造教育氛围,方能顺应时代发展、破解现实难题,进而增进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意识,真正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国务院2019年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文件着重强调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1]。因此,高校必须要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开展,引导当代大学生能够科学地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一、时代审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与可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辉煌性的成绩,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我国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果,离不开爱国主义精神的助力。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有活力的力量,肩负着时代赋予的实现中国梦的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变化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稳步推进,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趋密切。然而,在跨地域的思想文化互动过程中,无形中为发达国家对其他国家进行意识形态冲击提供了可趁之机。在没有硝烟的意识形态领域,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自身经济、科技优势向我国内渗透“普世价值”“人权至上”等观点。从思想上模糊了一部分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导致这些大学生对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产生困惑。同时,也有部分敌对势力借舆论造势,利用网络传播诋毁党与政府的言论,动摇大学生对党和政府忠诚的信念,由此使得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重重困难。历史经验表明,爱国主义从来都是具体的,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爱国应当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在经济全球化、观念多元化时代下,爱国主义既是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巩固爱国统一战线的利器,也是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抵御不良思想的必要手段。

  (二)有利于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离不开爱国主义教育的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应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2]。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标必须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伟大的事业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爱国主义精神是强国之魄,是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共同精神支柱。“中国梦”关乎亿万人民幸福生活,它的实现需要广大人民共同奋斗。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储备高素质的人才,高校有义务、有责任肩负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的重任。只有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将爱国精神扎根在大学生脑海之中,帮助他们树立爱国、爱党的坚定信念,才能更有效地鼓励其努力学好文化知识,掌握一技之长,为实现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有利于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古至今,爱国主义深深厚植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追求,也是爱国主义教育背后深深铭刻的精神印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展现了包括“精忠报国”“先义后利”“匹夫有责”等在内的民族气节。倘若离开了丰厚的文化根底,爱国主义就成了空壳,缺失了“根”与“魂”。因此,新时期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然要扎根中国文化的土壤,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引爱国方向,用革命文化激发爱国热情,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爱国精神。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深入地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中,进而借助爱国实践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有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爱国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高校培养大学生要在理想信念与爱国主义情怀方面下足功夫。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理应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各项活动中。通过构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强化党团组织、社团协会等组织育人作用,将爱国主义教育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展开。借助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引导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成为一个具备爱国情感的新时代有用人才。可以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正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

  二、现实反思:大学生爱国主义践行的现状与问题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鲜明特点。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应随着社会进步不断加以完善,方能更好地应对新的现实挑战。当前,社会形势较之以往更加复杂。虽然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下的多元文化冲击和全媒体背景下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大学生在爱国主义践行中难免受到了负面影响,具体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愤青化:存在盲目偏激的爱国言行

  高校大学生正值青春期,个人意识强烈且乐于接受新思想、新知识,但忧患意识不强、生活阅历较少、是非辨别能力不足、历史知识存在一定的盲区。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爱好、兴趣利用网络平台对爱国主义进行表达。但是,由于信息审核等机制的不完善,部分大学生利用网络世界的便利性和虚拟性,将自己的情绪在网络上随心所欲的发布。在一些舆论事件中,部分学生被自由主义至上的思想蛊惑,对热门事件不加以理性思考,出现偏激的情绪化表达和盲目排外等情况,使爱国言行走向极端化。稍不留神,大学生极易把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带至网络舆论空间。爱国情感表达一旦逾越应有的底线,便会彻底陷入狭隘民族主义的陷阱。

  (二)口号化:做出表里不一的爱国言行

  爱国主义是一种道德规范、一种责任意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4]。反观现实,在口头上、在网络媒体上发表爱国言论的学生数不胜数,但仍有一些大学生无法真正时刻承担起肩负的爱国主义责任。甚至有部分大学生将爱国主义的学习看作是应付公事,学而不思,学而不行,割裂了爱国的知行统一,没有将爱国主义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这一现象与高校爱国主义的教育方式有密切的关系。[5] 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象,使得学生难以做到知行合一。真正的爱国必须得脚踏实地付出行动上,体现在每个学生日常生活言行的细微之处,只有这样的爱国主义的践行才有意义。

  (三)冷漠化:表现事不关己的爱国情感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多元化西方社会思潮涌入中国,不可避免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现实中以肆意歪曲历史、抹杀历史真相为主要特征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一度甚嚣尘上,企图混淆视听,消解主流意识形态。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打压社会主义的态势越发紧迫,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暗潮涌动。青年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期,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待塑造、稳定的阶段。由于当代大学生成长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争,对过去艰苦岁月中民族奋斗历史的认知仅停留在书本上,缺乏感同身受和强烈的情感共鸣。再加上,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无形中催生了金钱主义和个人主义。因此,一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关心国家时事,甚至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知之甚少。尤其是他们在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更多的考虑自我利益和自我发展,忽视了社会责任和家国担当。这些都会导致大学生国家认同感下降,爱国情感淡漠。

  三、应对之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创新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步入新时代。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面临着新的社会矛盾,承担着新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立足时代特点,创新和改善教育载体、方法、环境等,完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体系。

  (一)创新教育载体,提高生动性

  新时代大学生是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他们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语言形式都有浓重的互联网色彩。高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应考虑当代大学生特点,推进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运用各类新工具、新技术,创新传播载体,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生动性。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应结合学生兴趣与行为习惯,利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载体,发布、拍摄爱国主题短视频,利用公众号推动爱国教育文章,利用“学习强国”APP强化学生爱国主义宣传,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坚定维护党和国家的信念,让学生能够在网络平台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与濡染,以此规避网络对大学生爱国精神的侵蚀。另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要警惕潜藏的风险。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习惯通过获取信息。虽然这种信息传播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由于网络信息传播门槛较低,各色信息真假难辨。因此,在面对网络上的敏感事件争议,高校不能回避而应主动出击,并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宣传。教导学生正确分辨网络信息,树立正确三观,理性看待各类“爱国事件”,提高分辨力,做到理性爱国。鼓励学生在朋友圈、微博等平台通过转发、点赞、评论等方式传播爱国正能量,从而占领网络爱国主义宣传阵地,把握爱国主义教育主动权。

  (二)创新教育话语,增强亲和力

  教育话语的选择影响着教育内容的有效传输。在传统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不管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亦或是党课、团课和座谈报告,多采用说教式的语言表达形式,缺乏对话感。在教育过程中,往往是单纯告知学生要爱国,而对于为何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为何要爱国等缺乏说服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当迎合时代发展要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形式,使爱国教育用语变得亲切活泼。尝试有选择地借用流行用语,利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风格,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生活气息和感染力。此外,要善用青年喜爱的叙事模式,贴近青年生活,提升说服力。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不能一味采用宏大叙事方式,而应当挖掘大学生兴趣与爱好,将教育语言与生活语言相结合,通过微观叙事的方式,提高爱国教育话语的通俗化与具象化,拉近爱国教育与学生间的距离。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必须确保话语的合理性与真实性,不能夸大事实,也不能恶意诽谤,把握好严肃与活泼之间的适度原则。

  (三)创新教育方法,提升实效性

  高等学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6]每个时代有着不同社会环境,不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也有着不同特点,应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接受度和认可度。

  一方面,做到灌输教育与启发教育并重。理论灌输作为传统的教育方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兴趣、限制其主体性的发挥。真正有效的教育不能一味灌输,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让学生通过挖掘、分析与反思,寻找到问题解决路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在理论灌输中融入启发式教育,结合伟大成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西方社会思潮解读等,坚持问题导向,以爱国主义理论回应学生的爱国关切,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爱国素材,拉近理论知识与学生的距离。

  另一方面,做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融合。若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大学生很难深刻理解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难以体会社会主义带给基层人民的幸福生活。只有理论结合实践,才能切实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内涵。在理论学习基础上,应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在校内可以举办爱国主题活动,如在传统节日举办爱国故事宣讲、爱国电影配音等活动,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在校外则可以充分依托红色文化旅游基地或参与共建爱国主义实践基地,如烈士陵园、红色主题公园、革命老区、历史纪念馆等,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或担任志愿者,将传统的理论教育方式转变为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和感受在实践中接受爱国主义熏陶,提高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真正将爱国主义教育做深做实。

  (四)营造教育氛围,扩大覆盖面

  爱国主义教育是系统化的工程,良好的教育氛围对爱国主义教育良好成效的取得是不可或缺的。要建立大学生坚定的爱国信仰,就必须整合教育力量,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使其时刻受到环境的熏陶。提升爱国教育持久性,需要在校园文化、家庭风气、朋辈言行等各方面发力,厚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首先,优化校园环境,增强渗透性。高校要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爱国环境,建立爱国主义教育保障制度,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日常化。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爱国教育环境,如在校内展示栏布置爱国教育内容,张贴爱国英雄事迹海报,开展爱国知识竞赛等。除了将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的渗透于校园生活的细微之处,更要利用好关键契机,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升华。如结合重大节庆日、纪念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利用社会热点事件渗透爱国主义元素,在学术调研、实地走访过程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让教育效果更突出。

  其次,发挥朋辈效应,加强示范性。“朋辈群体是由兴趣爱好、年龄、行为方式等接近的人组成的非正式群体。”[7]朋辈群体与大学生有着天然的亲密感和熟悉度,是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的强大支撑。同辈群体对个体认知、情绪表达、行为自觉等都有直接影响。在日常中,高校要有意识地对大学生朋辈群体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弘扬社会主旋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发挥朋辈群体对大学生的引领、示范作用。

  最后,重视家庭教育,突出榜样性。家庭是孩子爱国主义教育的起始点,家庭通过营造爱国环境,对孩子心理与情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逐步塑造孩子爱国主义精神,加深孩子对家庭、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应当借助家庭力量,发挥家长的榜样力量,注重言传身教,让家庭在日常生活中营造出爱国爱家的良好氛围,用润物无声的方式渗透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四、小结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8]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体力量,时代赋予了他们新的使命。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常态化工作,对中国未来青年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要真正从时效性与实效性两方面出发做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将爱国主义精神深深烙印在青年大学生血液中,引导青年大学生奋发图强、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0-28(01).

  [2]习近平.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01).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N].人民日报,2016-07-02(02).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2).

  [5]张莉,徐国锋.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低效的社会原因探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31-33.

  [6]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高校思政工作如何“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N].光明日报,2019-02-20(05).

  [7]黄希庭,杨治良,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50.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9(02).

责任编辑:邱翔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