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二中学:让每个学生享有“品质教育”

  6月,学生们完成悬悬在念、众人注目的中学学业,便开始如风一般自在飞舞。在广州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广州二中”)的毕业典礼上,校长张先龙为高三毕业生带来了最后一课,期待他们能够做一个有心人。

  “有心,做个有心人,通常意义是用心、专心、留心,即善于从时时处处事事人人上获得启示,提升自己,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和大数据‘喂养’机器,使之不断迭代而更‘聪明’的道理是一样的。不过,我所说的做一个有心人,是想强调:有良心,有心力,有高贵的心灵世界。”张先龙解释。

  广州二中以办 “真正学校,品质教育”为目标,始终坚守引领人性向上向善向真向美的精神殿堂,致力于让学校办学“静”一点、学生成长“慢”一点,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教育生态。

  理念引领教育实践,实践推动理念发展,近十年,学校在办学质量持续提升的基础上,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于2021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工作,广州二中将如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广州市第二中学:让每个学生享有“品质教育”

  一、关注学生,用心构建育人范式

  广州二中关注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为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专业课程,即采取“1+1+1”的课程模式。第一个“1”是全面落实国家课程,第二个“1”是强化基础课程,第三个“1”是为拔尖学生提供提升课程。

  国家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基础课程是指促进学生品格养成、生命成长、心灵转向的德育课程,包括体艺个性化课程、劳动课程、心理建设课程、社团课程、社会活动课程;提升课程则指的是学校为了发现并培养学生兴趣特长而开设的专门提高课程,是发展个性特长、发现人才的补充课程,也是因材施教、培优促尖的重要课程,主要包括阅读课程、培优课程、竞赛课程和名师课程。

  “课程开展遵循五育并举的育人原则,回归全面、基础,课程设置避免有所偏废。在面上基础育人的前提下,学生依照个人爱好、特点,选择个性课程。”教务处副主任孔祥东介绍。

  在推进“双新”示范校建设的过程中,广州二中逐步构建了比较稳定完善的课程体系。但课程建设和改革的主导者是教师,如何打造一支能够助力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持久的,广州二中的教育教学十分重视教师作为人的力量,笃信知识技能的传授之外,其内在的情思态度、人性美好、价值寻求、理性精神才是‘本’之所在,我们注重在制度、主张、样态、集体人格以及价值观上体现二中的特点。我们强化教师的在岗培训,在师德师风、专业能力和人文修养上着力,同时兼顾教师使用教学工具的能力。”张先龙表示。

  心理教师陈慧慧2017年到广州二中从教,她说:“二中是一个很特别的生命场,这里非常吸引我的特质是自在、包容,我能感受到所有人对生命的关注,让我能静下心来,想要努力当好一名教师。”

  2022年,陈慧慧参加了第四届广东省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能力大赛,捧回了普通高中组特等奖。回忆起参赛过程,她第一反应便是感谢同事,“让我有动力能动起来,真诚地陪伴我成长,帮助我一起处理危机,让我不再恐慌。”

  而在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最让她有成就感的还是学生。“学生确实很聪明、很善良、很朴实,把课堂交给他们,生成的东西很有深度。同时也触动我不断地去学习。”

  高一年级级长许湘苗是2015年到广州二中的,她表示:“学校大部分教师都是手写教案,我们每学年都有手写教案的评比活动。这样做的成效是:首先,把主要目标、主要任务等理得很清楚,我们还会写教学反思,精益求精;其次,对比多年来的教案,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新的成长点。阅读方面,科组长每年都会赠书,除了学科类的,还有德育类的,校园里营造了非常好的阅读氛围。”

  二、立足素养,潜心探究育人方略

  在广州二中的校园里,不倡导争分夺秒的口号和标语,也没有煽情鸡血的表演和歇斯底里的表达言语。教师们共同思索的是如何实现人的发展、人的完善、人的实现。

  高三教师田程介绍,如果要对照思索近几年,尤其是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他们在高三备考阶段的作为,从变化的一面来看:一是探索教学微专题的开展,鼓励各个学科由专题的路径,以小见大,进行课内外的牵连和延伸;二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课程,推动了小组学习样式的展开,以及竞赛课程与常规课程的协调;三是不懈储备和构建学科自己的题库,整理分类,提升其阶段性和针对性的效用和价值;四是为调试节奏而穿插组织的成人礼、排球赛、篮球赛和登山活动等。

  而从不变的一面来说,田程认为,学校十多年来的坚持和作为基本一样。从“日常”到“经常”,可谓是“一以贯之”。一是备考课时测试训练的时间,十数年 稳定不变;二是答疑面批谈心的日常,十数年年复一年;三是从课本到套卷,一章一节循序而进,一轮是一轮,不因大考赶进度,也不为数据累排名;第四个不变的作为则是读书,高一高二读名著、读推荐书目,高三读评论、读新闻时事。

  林盛华从1997年开始从事信息学竞赛培训,如今是广州二中创新中心 主任,负责学校的竞赛课程。他提出,不能让学生单枪匹马地在单学科方面走得太快,在中学阶段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树立人格、培养习惯。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助力他们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曾有竞赛组的学生找过林盛华,提出不上音乐课的请求,认为上音乐课只是浪费时间。林盛华一听便拒绝,并劝告该生:“音乐课会给你带来幸福的,一个人一天不能太紧张,要学会玩。”

  副校长陈健也表示:“中学阶段首要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品质,第一是专注,专研事情,要给教师和学生时间;第二是合作,提供包容的环境,培养包容的性格;第三是提供基础学科的支撑,开设强基系列课程,强化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兴趣。”

广州市第二中学:让每个学生享有“品质教育”

  三、着眼未来,精心凝练育人成效

  课程是学校文化、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基石,也是实施教育改革、达成教育目标的最主要抓手,故课程建设在整个学校教育改革实践中举足轻重。目前,广州二中已构建了“1+1+1”课程体系,将国家课程、基础课程和提升课程有机结合。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探索特色多元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成效明显,在省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例如,在穗港澳三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广州二中组织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香港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教师协会、香港科技教育学会、澳门科技教育协会,联合组成穗港澳STEM教育联盟。

  以学校航模和无线电测向特色项目为载体,结合学校自身优势,通过剖析、改革教学内容并进行归纳,广州二中提出了以“理论积累、实践融合,赛事引领,拓展提高”为研究思路的“四段式”课程框架,该课程框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相并重,校内与校外同互动,实现了STEM教学模式、特色教学内容的有效创新。

  结合穗港澳STEM教育联盟提倡的教育目标,学校还构建了基于工程设计的STEM课程教学组织模式“引入(分组分工,迷你任务)——构思(确定问题,活动探究)——设计(建立标准,设计方案)——实施(制作模型,数据检验)——运作(成果展示,分享交流)”,引导学生运用工程设计方法解决问题。

  同时,广州二中以高中部STEM教师为引领,以点带面,组建了含校外专家、学校教师、校外辅导员的学校STEM教育教师人才队伍。通过项目引领的方式,培养学校STEM教师的项目技能,熟悉STEM课程的开发和教学模式,最终达到为学校培养人才、带领新人的目标。

  在“六年一贯制”课程培养体系下,广州二中的竞赛课程充分利用课程体系的优势,以相对连贯、有效、精准的课程开展,它满足了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课程需要,是广州二中课程改革理念与核心的具体体现与实践。

  2021年5月15日,广州二中“清华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大学中学衔接基地”授牌在科学城校区隆重举行。该基地旨在强化清华大学、广州二中两校合作,探讨拔尖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落实教育部出台的“强基计划”,切实推进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发挥“基地校”在广州地区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近年来 ,学校有50多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竞赛中荣获金、银、铜奖,还有40多位学生获得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广东省一等奖,各学科竞赛成绩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责任编辑:Do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