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未来”的深高样本——访深圳市高级中学校长、广东省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邵爱国

“为了未来”的深高样本——访深圳市高级中学校长、广东省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邵爱国

  邵爱国,中学高级教师,深圳市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深高”)校长;广东省政府督学、粤港澳大湾区校长联合会副主席、广东省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华中师范大学和深圳大学硕士生导师、深圳市第七届政协委员、深圳市坪山区人大常委;曾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优秀教练、深圳市“十佳校长”、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高考工作先进个人、深圳教育改革创新“年度教育人物”等荣誉称号。

  不久前,围绕深高的高质量发展和集团化办学,本刊记者与邵爱国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

家国情怀引领下的理想追求

  《广东教育》:对于教育从业者,尤其是对于一位名校长来说,教育理想与情怀是至关重要的。在您心目中,什么样的教育是理想教育?您又是如何理解教育情怀的?

  邵爱国:深高的校训和办学理念就蕴含着我心中的“理想教育”,或者说蕴含了全体深高人追求的教育理想。深高的校训就是四个字——为了未来。

  这个未来有两层含义:第一,谁的未来?这里面既有国家民族的未来,也有学生个人发展的未来。深高致力于面向国家民族的未来培养栋梁之才,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深高也致力于为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优势和长处,提供最优化的成长路径。学生是整个社会的未来,是国家民族的希望所在。因此“为了未来”,也体现在深高的办学理念——“育人为先、科学发展”,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教育情怀与教育理想是相辅相成的。教育者的情怀应该以家国情怀为根为源,责任担当是教育情怀的第一要素。家国情怀是教育者立身养德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其中“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我的理解就是要求教育者首先要有家国情怀。教师的高度决定了教育成效的高度,教师的价值定位决定了学生的未来价值追求,所以教师一定要有大格局,要把家国情怀作为自己情怀的核心部分,这样才能培养出民族复兴和国家强大的责任担当者。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一句广为流行的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他用非常形象的话阐述了一个重要的哲理:教育真正的价值在于启蒙,唤醒,打开,点燃……同时,我推崇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情怀,以一颗仁爱之心扶持师生,从爱与善意出发构建学校生态,努力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提供最优质的教育。

“为了未来”的深高样本——访深圳市高级中学校长、广东省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邵爱国

师生生命成长共同体演绎下的深高创造

  《广东教育》:您认为深高最为突出的特质是什么?这种特质在师生身上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邵爱国:深高是成长在特区改革开放沃土上的年轻学校,办学24年,完美演绎了“深高速度”到“深高质量”的华丽蝶变,成功践行了“深高品牌”向“深高创造”升华的崭新路径。

  24岁,可谓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在思考深高校园文化特质的时候,我们一致认为应该是“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成功欲望,拼搏干劲”,通过反复讨论,最后把它升华为“团结协作,敢于成功”,并将它凝练成为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核。

  “团结协作”,深高人拥有团结协作的工作传统,深高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团结协作的奋斗史。因此,学校特别重视个体与群体互促共进的行动价值,强调团结起来、攻坚克难的协作意识,鼓励师生构建学业合作共同体、生命成长共同体,并以此作为深高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内核。

  “敢于成功”,深高人一直拥有敢于成功的精神传承,师生都有不惧艰苦、敢于挑战的自信和勇气,从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从无到有、从新到强的奋斗故事,学校始终鼓励师生发现自我、探索未知、担当使命、创造未来,释放智慧生产力,并以此作为深高人彼此成就的重要精神力量。

  至于说到深高学生的突出特质,深高以实现学生潜能的最优发展、培养具有未来胜任力的人为已任;学校希望深高学子有这样的气质:当处于劣势时不服输、在面临困难时不妥协、在喧嚣纷扰中不盲从、在攻坚克难时不含糊、在咬定目标后不停歇。我们的目标有没有实现呢?在这里我引用一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院士的评价,徐校长有一次接受媒体采访,这样评价深高学生:“深高的学生发展得比较全面,集体精神也不错,音乐体育特别优秀。”这个评价包括三个方面,即全面发展,团队意识和艺术体育素养特别优秀。

改革开放基因孕育下的课程育人

  《广东教育》:课程是学校育人的载体。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全国的一面旗帜。在这样的生态背景下,深高对于科学技术与课程育人的融合有着怎样的思考与尝试?

  邵爱国:课程是引领学生成长的核心,活动是丰富学生成长的抓手,管理是规范学生成长的“保护神”。

  得益于深圳特区改革开放的基因和创新发展的气质,深高建校之初,就把“科技与课程融合育人”作为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方向。早在1997年,我们就成立了“深高学生科学院”,2011年升格为“学生科学研究院”,筑成孵化创新拔尖人才的“蜂巢”。学生科学研究院与腾讯、华为、大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合作,开设了AI创新实验室、无人机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光学实验室、影视传媒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新能源工程实验室等21个高新科技实验室、工作室,共开发了80门科技校本课程,形成22门精品校本课程,强化创新拔尖人才的合作培养机制,同时也整合研究性社团、创客社团,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目前,学校共成立15个科技社团或创客工作室,其中“三模”(航空、航海和车辆模型)社团和机器人社团获深圳市优秀科技特色社团称号。在近三年的深圳市中小学探究小课题的评选活动中,从科技社团中培育的科研小课题成功申报21项。从科技社团中走出的“小创客”们,在深圳市学生创客节、广东省创客大赛中屡获佳绩;深高“小院士”们在国际国内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至今已获得国家级和国际级奖项共103项。

  《广东教育》:立德树人,树人首在立德。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处在深圳这样一个数字化技术和产业都非常发达的城市,深高对于德育与大数据之间的融合创新有哪些具体的做法?

  邵爱国:数据是新时代的生产力,是教育的重要资源。深高要做大数据的“挖掘者”,与大数据同行,变革教育与学习。拥抱大数据,发掘数据的价值,探索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问题解决方案,实现大数据与德育的深度融合是深高人在新时代的不懈追求。

  深高运用互联网思维,跨界、融合、创造性地构建了“和谐班级管理平台”“综合素质评价平台——我的青春@紫色城堡”“校本课程选课系统”“学生心理管理系统”,打造了追踪学生成长的数据链。

  数据犹如工业时代的石油。学校收集、存储、清洗、分析了学生消费、寝室生活、请假、体测、体检、成绩、行为常规、义工服务、社会实践、课程、就医、获奖等方面数据。以2019级为例,仅一年时间,我们就收集了学生的各项数据130万条。数据的应用,使深高的德育长出飞翔的翅膀——“数据化”,实现了 “评优评先数据化”“素养描述智能化”“行为预警数据化”“家校沟通数据化”“心理健康档案化”。所以,在深高,“五好学生”“优秀班主任”“优秀班集体”不仅是评出来的,也是算出来的。

“为了未来”的深高样本——访深圳市高级中学校长、广东省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邵爱国

管理模式创新下的深高集团化智慧生态体系

  《广东教育》:集团化办学是目前促进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路径,深高推进集团化发展的主要经验有哪些?

  邵爱国:集团化办学的特色重在学校内在的管理模式创新,深高集团立足多年的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实践经验,提出“集团化智慧生态体系”治理模式。

  一方面,我们构建了集团化智慧生态体系的运行机制。

  深高集团化办学以垂直管理为主线,以扁平化管理为辅线。垂直管理是指总校行政的纵向管理,各校区由集团行政副校长负责独立运行。集团基于对各校区资源情况的分析,重构成员校之间的协作关系,构建起由集团决策层与成员校决策层之间互动协作的立体决策网,实现了治理中的实效与高效。

  深高集团探索了“分布式决策分工”,即各成员校分别对集团某些工作板块的决策负责,将不同成员校分别打造为集团课程建设基地、集团科研建设基地等。由对应责任校对全集团相关板块的工作提出完整决策方案,集团领导对最终决策拥有建议权和一票否决权。

  另一方面,我们形成集团化智慧生态体系的运行样态。

  从“文化复制”走向“互动互生”。深高集团探索学校管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质量提升等方面行之有效的策略,创新组织形式,发挥集团总校的品牌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激发集团内学校办学活力,推进集团内资源共享、文化共建、特色融合、管理一体,建设互动共赢的学校发展共同体,让集团每个孩子都享受平等优质的教育,让集团每个教师在互动中共同发展。

  《广东教育》:现在的集团化办学在实践模式上,往往是以中心校带成员校,这样会令人产生中心校资源被稀释的担忧。深高集团是如何应对这一问题的?

  邵爱国:深高集团不是简单地将中心校的资源输出到成员校,而是追求通过优化配置,实现“集团有品牌,校区有特色”的格局,实现共享、共赢、共进的最优化发展。

  一是实现了从“中心-边缘”走向“动态平衡”。智慧生态体系理念下的集团化办学,是多中心、扁平化的动态平衡治理结构。领衔校与成员校都是处于同一生态体系内的产生信息互动的主体,都有自主的权力从众多可能的治理方案中选择适应其发展的一个理想方案。这样的选择适应过程,让领衔校与成员校间处于一种充满矛盾的、但又相互促进的、动态修正的平衡。

  二是实现了从“资源稀释”走向“无限研创”。深高集团将中心校区(老校区)定义为“思想输出、文化输出、方法输出”的基地,通过“软件输出”带动成员校师资队伍、校园文化以及课程体系建设,而在开发、创造、实施层面上,则提倡和主张成员校自身的校本理解和个性实践。

  集团化办学通过营造良好的跨域合作教研氛围,搭建更频密、更广域的交流展示平台,从更深层次去调动和激发每个教师的聪明才智,汇聚更多、更大的创新能量。从而将集团打造成知识共同体,真正实现由“名校资源稀释”到“名校资源无限研创”的深刻转变,切实提升集团化办学的发展内涵品质。

“为了未来”的深高样本——访深圳市高级中学校长、广东省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邵爱国

“未来人”培育理念下的学校定位与担当

  《广东教育》:深高办学24年,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近年来,在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更是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深高样本”。在您的带领下,深高有着怎样的自我定位与发展目标?

  邵爱国:面向后信息化时代全球格局,深高要紧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步伐,深刻理解“未来”定义以及“未来人”成长的关键能力和素养要求,努力创设世界领先的“未来人”培养体系;依托集团化发展优势,打通十二年育人路径,构建多层、多类、多元协同的教育生态系统,努力推动深高教育向教育共同体形态发展,创建国际一流的未来教育共同体,建设具有示范价值的新型教育集团。

  各校区则在集团整体规划和布局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在形成深高范式的历程中承担自己的使命,不断拓展各自的变式,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格局。其中,中心校区作为“集团内的新变革发动机”,重点建设全球视野、全人立场、学术化发展的高中教育,打造成素养育人时代的“未来型”新高中范本;南校区作为“集团内的新评价根据地”,重点建设全链视角、评价驱动、精致化发展的精品初中教育,塑造成新时期初中优质教育的典范;北校区作为“集团内的新课程孵化器”,重点建设素养导向、方式多元、未来化发展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建造为教育新时期九年育人的完整创新样板;东校区作为“集团内的新模式试验田”,重点建设资源打通、机制创新、品质化发展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教育,努力成为适合深圳的十二年一贯制办学方案探索者。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Do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