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理工类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析

  摘 要:理工科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落实的关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理工类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能保证课程思政的正确方向,链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积极调动专业课教师的能动性。但是,理工科偏实证应用的价值取向、线性抽象思维模式和精英化人才培养目标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程思政中的培育面临去神圣化、碎片化、硬性嵌入、过度工具化等困境。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理工类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就必须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感、回归大学生日常生活、创新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理工科;课程思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工科院校是以理科和工科为核心学科,以培养自然、科学、科技人才为使命的院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是指在非思政课程中融入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和道德规范。它已成为各方高度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学界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但是现有研究成果很少看到理工科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一些差异。把两者大而化之、等量齐观,显然不利于理工科教师开展教学。而高校课程思政实施短板和难点恰恰是理工科专业课程。研究理工科院校课程思政的特殊意义和教学机理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也是破解理工科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困境的重要突破口。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理工科院校课程思政的灵魂

  理工类高校培养的是中国科技领域的中坚力量。这类人才只有德才兼备,才能肩负起科技兴国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之大德、社会之公德和个人之私德,是“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是贯穿课程思政的灵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优化理工科院校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

  在“立德树人”核心教育理念下,课程思政旨在构建全课程、全过程、全员育人模式,以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可见,课程思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对高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模式等方面的全面改革。“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2]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新时代社会主义课程观在落地生根时要防止被曲解、虚化,首先要保证顶层设计的科学合理。如果管理者缺乏大局意识,仍持有条块分割的部门保护主义,那么课程思政将难以获得成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提高理工科高校管理者统筹规划的能力,站在国家、社会、公民的角度,使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各部门、各学院、各专业间得到高效配置,将高校的国家使命、社会功能和人才培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彰显顶层设计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自上而下凝聚价值共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衔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是基于思政课程之上的新发展理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翼”, 二者的定位和角色不同。课程思政并不是一门课程,而是挖掘非思政课程的“思政”元素,思政课程是更为“纯粹”的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整体推进、协同联动的精神助推器,能够有效化解统筹推进“不到位”、探索实施“有误区”、教学能力“有短板”等教学管理上的突出问题。不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其共同的关键词是“思政”,这决定了二者共同的政治教育职能——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服务。思政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主阵地,课程思政则是要求各门课程都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方向引领衔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这是二者逻辑互构的起点。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引领思想价值衔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为二者提供逻辑互构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人的价值观教育,培养的是有理想、守道德、重实干、讲奉献的时代新人。理工科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所以存在“两张皮”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之间缺乏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能够很好化解各门课程之间的价值抵牾和专业隔阂,进而在协同育人上实现互相对话的可能。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发挥教师立德树人的主体能动性

  理工科师生受传统分科教育后遗症影响,容易轻视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影响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对于理工科院校的教师来说,教学任务更多放在传授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上,对于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自己所授课程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我是谁”和“我们是谁”的身份确证,培养的是个体认同、群体认同、社会认同和国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能够将不同专业和学科背景的人紧紧凝聚在“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目标周围,使师生同心同德、凝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具有广泛的感召力,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根本价值遵循。将其贯穿在课程思政中,能够帮助理工科教师打破思想观念的偏见,树立正确的大思政观念,积极主动地挖掘所授课程的“思政”元素、“德育”元素,主动参与到课程思政的改革之中。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工科院校课程思政中的培育困境

  理工科偏实证应用的价值取向、线性抽象思维模式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思政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目标存在一定冲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着去神圣化、碎片化、硬性嵌入、过度工具化等困境。

  (一)实证主义价值取向容易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崇高性

  实证主义是“通过观察、抽象、实验等取得‘纯’事实并找出它们的联系的办法”。[3]实证主义的兴起是科学蓬勃发展的结果,运用感觉经验、观察和分类资料探索物质世界之间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证调查获得的结果才是科学可信的。实证主义强调感觉经验和客观知识的重要性,排斥形而上学的思辨。实证主义者认为不能用无法说清的东西去描述世界,应该用真正的事实去不断丰富人们的认识,而不是用华丽辞藻去粉饰人类未知领域。实证主义对于科学进步具有突出贡献,推动了生产力的技术化、量化的增长模式。理工科受到实证主义方法论影响,在教学和科研中注重逻辑实证演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存在的整体性状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工具理性”观念反映出课程思政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难度。对数字的兴趣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是理工科的一大特点和优势,但是不能忽视数字和经验背后的价值取向,否则便会被数字、图像等表意化形态所奴役。在现实主义的实证主义面前,人们容易变得短视和功利,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崇高性。

  据《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等理工科专业毕业生领跑薪酬榜。” [4]在现实的优越感面前,理工科学生会提出质疑,为什么教材上人生价值评价标准与社会上的“成功”定义不一样呢?我只要会编程、会刷题、会画图就可以考上名校、谋取高薪、恋爱甜美,为什么还要思考人生终极意义、国家民族大义呢?当然,这些问题并不是只有理工科学生才会发问,而是大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理工科院校教师在面对理工科学生的认知经验时,对此类问题的解答难度会更大。因为,受到实证主义“理性至上”的影响,课程思政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种“文科”的“无意义”的精神灌输。其实,“真、善、美”三大意义主题似乎只有“求真”还能在传统科学领域站稳脚跟,善和美则是自然科学难以解决的价值难题。这一困境恰恰反映出通过课程思政这一平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二)线性思维模式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系统性

  “在自然科学领域,凡是能将事物之间的关系抽象成单一、均匀变化和简单叠加的函数关系的系统,都被归为线性系统的范畴。”[5]反映在思维模式上,体现为片面、直线、直观、直接的特点。线性思维认为原因和结果是一一对应的,从“现在”溯源“以前”,以“现在”推论“未来”。因此,线性思维是沿着单一的路径寻找确定的结果。既然事物遵循着原因和结果环环相扣的线性发展规律,那么在这一思维模式下的自然科学研究遵循着严格的可复制路径。它抵制意外的发生,需求确定状态,让事物处在可控范围之内。可见,单一的路径和确定的状态是线性思维的两大特征,在这之上又会延伸出第三大特征——保守性。在线性思维视域中,外部世界始终在既定轨道内发展变化,一切都是可预测的,对于不可预测的“意外”难以接受。保守片面的思维模式使其固步自封,容易割裂课程思政中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的系统性。

  张康之教授指出:“依照线性思维方式而开展的研究往往表现出对概念的泛历史主义解读和推演。”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的富强、民主、自由、平等、诚信、友善等概念历史悠久。理工科院校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时,不能采取泛历史主义简单解读,要让学生弄清社会主义的自由平等与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社会主义的富强民主与封建主义的富强民主之间的根本差异,进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线性思维多采取跨历史、跨国的单一比较方法回应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比如,在解释环境污染、贪污腐败、食品安全等问题时会得出这是现代化过程的必然产物的结论,认为我们走的是发达国家走过的路,甚至窃喜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也会走向发达。这种思维方式主导下的课程思政教学会使学生逐渐丧失辨别能力、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们并不能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属性、理论内涵以及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关联。这不仅会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使得学生在多元价值观冲击下容易出现精神困惑和信仰危机,难以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

  (三)精英化人才培养模式淡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大众性

  理工科院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输出单位。然而,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理解偏差造成了培养目标的异化。创新人才精英化培养误区使专业教育日益狭窄,学一门手艺并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成为高校学子们的人生理想。这样无疑让一些在专业领域成绩一般和非专业领域而具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受到忽视,毕竟精英是经过严格选拔机制筛选出的本专业的少数尖子生。突显专业重要性无可厚非,但是精英主义话语导向会挫伤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精英化培养目标还会导致优质教育资源向优质理工科院校、专业倾斜,难以形成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样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精英化培养模式的弊端。在这一目标导向下的育人模式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叠加,不利于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淡化了课程思政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大众性。

  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培育的都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理工科院校除了要培养服务于科研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的高级专门人才,也要培养任劳任怨、艰苦朴素,愿意扎根于祖国大地各行各业的有志青年。只有如此,课程思政才能落到实处,否则课程与思政永远只是两张皮。精英主义培养目标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大多数学生的荣誉感、认同感和获得感,价值观教育在名誉和利益面前变得无足轻重。这样一来,课程思政将失去其灵魂,从而导致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之间深层断裂。追求优异、卓越、天才的精英化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普遍性、大众性必然出现抵牾。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工科院校课程思政中的培育路径

  杨叔子院士曾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的五轻五重,即“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7]。只有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理工科专业课程的新路径,才能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

  (一)厚植爱国主义情感,提升培育的民族性与崇高性

  习近平总书记说:“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8]理工科专业覆盖面广、应用性强,理工科学子是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对于理工学子来说,个人理想只有融入到国家、民族的发展洪流中才能勇往直前、不惧挫折。习近平总书记说:“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9]爱国主义是立德树人之“大德”,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位,是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的重要抓手。首先,树立教学目标。具体包括新时代爱国主义所处背景和具体内涵的知识性目标,日常生活里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爱国者的技能性目标,坚定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正确立场的情感性目标。其次,明确教学重难点。要让学生弄懂新时代爱国主义与传统爱国主义的联系与区别,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逻辑关联,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立足民族与面向世界的关系。

  再次,在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中选取能够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素材、案例,突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围绕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四大基本要求,以历史为镜设置教学场景,让学生深切感受到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中国以及社会主义中国之间的差异,深刻体悟到社会主义制度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产生制度自信。并且对一些理工科学子出国留学、更改国籍,“爱中国,但是我不爱社会主义”等现象、观点进行讨论。尤其要充分利用疫情中所涌现的党员先进事迹、爱国主义教育案例,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先进性。

  最后,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起爱国情感。采取问题链、案例导入、因专业施教、云课堂互动反转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从社会现实问题中引发对本专业的思考。比如,通过云课堂推送港独分子的暴行、乌鲁木齐暴力恐怖袭击等视频,让学生认清事实真相。同时推送更多正能量的视频,比如国庆大阅兵、中国抗疫壮举等,在学生心中埋下民族自豪感、荣誉感的种子。因专业施教是课程育人的一个重要方法,契合专业特点融入思政文化元素。选取具有理工科专业文化特色的活动和案例进行课程教学,将爱国主义理论融入到建筑设计、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城市规划、数据统计等专业中去,将爱国主义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要充分衔接课前准备、课中互动、课后总结,以爱国价值观为引领,打破理工科高校中偏实证主义的价值取向,正确对待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关系。

  (二)回归日常生活,增强培育的系统性与融入性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10]日常生活是理工科院校课程思政蓬勃发展的源泉,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系统性与融入性的现实媒介。线性思维模式下的课程思政建设往往流于形式,缺乏过程性监督和有效的评价体系,无法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这使得一些大学生热衷工具主义、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忽视甚至拒斥崇高的价值追求。日常生活是“人的自在的、自发的、前反思的、非主题化的生活样式、生活状态或存在状态。”[11],当前课程思政的教学和管理活动以课堂为中心,较少关注课下学生活动,这样还是难以把握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无法贴近生活实际、走进心灵。因此,要破解课程思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碎片化和形式化,首先要建立健全教育联动机制。学校各个行政职能部门和各级教学单位等部门应该协同配合,建立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有机联系,让课程思政真正发挥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功能。

  其次建立健全长效兼容机制。要确保课程思政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必须覆盖到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除了学业、还要关心他们的家庭、恋爱、交友、身心健康状况。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收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事迹、照片、视频等资料。让广大理工学子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结合起来,将自己的专业能力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硬核”本领。最后探索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个人追求与课程思政的契合点。课程思政要找准理科学子的利益关切点,兼顾大学生的整体利益和个性诉求,抓住他们最关心的利益难题,为其答疑解惑,身心疏导。除此之外,还要监测大学生的思想聚焦点,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等方式观察他们的思想变化特点和规律,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设计个性化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最后一个契合点是情感共鸣点。课程思政教学除了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配合讲解、视频、图片、音乐等手段,达成情感共鸣,让学生情感得到升华,进而达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三)创新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培育的大众话语体系

  不可否认,在高等教育资源匮乏时期,传统精英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高校培养了众多拔尖人才,但其弊端也日渐显现,“高分低能”成为一些“精英”难以抹去的标签。“当知识的工具性属性凸显后,知识与个人之间有价值的联系将变得肤浅甚至不复存在。”[12]大众化教育最终目的是推动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其培养的人才是要适应并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推动精英化教育和大众化教育二者的有机结合,实现全新的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贯穿在整个课程思政教学之中,构建广大学生的精神和价值世界。但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话语体系,用学生和老师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案例、喜闻乐见的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他们的内心和行为。

  首先,丰富课程思政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话语内容。福柯说过,话语即权力。课程思政能否有效果,取决于是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14]为了让理工科院校输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工科院校要丰富课程思政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话语内容,将精英式讲述转变为生活化语态。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兴趣爱好进行创造性、创新性发展。大众话语首先要体现新时代新青年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其次要增强课程思政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再次要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回应,最后教师要合理引导、转换网络流行语和表情包,使其成为正能量载体。

  其次,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话语形式。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话语形式应以网络新媒体为媒介,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随手拍等为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更加生动、具体,以朴素的、富有生命力的记述方式代替政治术语的宏大叙事。首先应通过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日常语言,其次运用班级网络交流群、网络授课平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广度和速度,最后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载体,可通过讲中国故事、播放爱国主义影片、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诠释和话语解读。

  参考文献:

  [1]黄新根,范文章.成才之路[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10.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

  [3](匈)卢卡奇,著.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刷馆,2017:49.

  [4]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2020-07-10)[2021-05-09].http://m.cnr.cn/news/yctt/20200710/t20200710_525162604.html.

  [5]刘叶,邹晓东.提高理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思维变革的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3).

  [6]张康之.世界中心—边缘结构与线性思维的关系[J].学习与探索,2016(01).

  [7]宋景华.高等教育哲学概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179.

  [8]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7-18(01).

  [9]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2).

  [10]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11]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27.

  [12]阎琨.中国精英大学拔尖人才培养的误区和重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6).

  [13]赵国祥,刘济良,王振存.地方综合性大学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有机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02).

  [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责任编辑:韩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