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走好初中办学坚实步伐


  11月23日下午,在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院长方晓波主持的初中教育平行论坛上,10位校长、教育工作者围绕中华优秀文化经典诵读、财经素养教育、STEM教育展开了交流研讨,分享了各自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实践。

  以传统文化为引领

  旗帜是感召、是凝聚、是引领,湾区教育需要以传统文化作为引领。立足本国才能面向世界,不忘本来才能面向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校长许昌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集体存在的灵魂,学校多年来在课程领导力视野下开展经典诵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分享了关于经典诵读的几点思考:一是要廓清经典诵读的内涵;二是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来审视经典诵读;三是要重视经典诵读的课程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深圳市龙华区潜龙学校校长蔡曼着重介绍了该校的国学教育实践:自建校以来,学校坚持每年开展1-2次国学节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了12届,成了学校的传统节日和品牌活动,内容也从最初的经典诵读发展为如今琳琅满目的国学活动,如国学经典诵、国学达人秀、国学大观园、汉字听写大会、诗词大会、国学辩论台、国学作文竞技赛等。“具有传统底蕴、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引领学校走得更远、更扎实。

传承创新,走好初中办学坚实步伐

  以育人规划为指向

  据香港路德会教育服务助理陈兆铿介绍,香港是多元文化之地,路德会吕祥光小学非常重视学生“两文三语”能力的培养,并安排了每周五的多元智能课,供学生学习西班牙语、韩语、日语等。此外,钱家有道课程、成长体验营、合作伙伴、工程师课程、一至六年级不同主题的STEAM学习、大量的海外交流机会……学校丰富的课程规划指向同一个育人规划,即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全人发展。

  珠海市第七中学校长温晓航介绍了该校基于社团无边界泛在学习理念。学校在社团研学方面,不断探索时空的无边界、课程体验设计的无边界、资源保障的无边界等内容,使学生在社团研学的迁移中得到知识的巩固和实践的乐趣。这样的学习,符合初中生心理特征,满足了他们的群体意识、人际交往需求,并用更高品质的团队引领他们。2013年至今,学校每年暑假承办“中华寻根之旅夏令营”的珠海营活动,在夏令营研学课程设计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以科技创新为突破

  湾区学校在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校的路上,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一篇重要的文章,正在谋篇、写作、分享与推出。

  如何以不同的维度挖掘文化的潜力、科技的潜力、大脑的潜力、心灵的潜力?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初级中学校长陈海燕从完善设施设备、发展师资队伍、培养学生创新、开发特色课程、科研引领发展、培育特色品牌、管理机制创新等七个层面,介绍了学校突破高位发展瓶颈,从科技教育发展到创新创客品牌建设的经验。

  “教育要在人文引领的高度,对整个课程进行升级重构。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属。”深圳市龙岗区平安里学校校长毛展煜介绍了A-STEM教育在学校的实践。A,并不仅限于艺术或者审美,更多是以人文引领STEM课程。学校的“建筑模型之客家围屋”项目,与研学、STEM课程相结合,学生在研学中了解围屋人文历史,回校后从科学、工程、设计等方面进行测算,最后用激光切割机还原一个围屋。

  2016年9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粤港澳促进STEM教育联盟成立。该联盟港澳区秘书长伍学龄系统介绍了STEAM教育在香港的情况。数字音乐电脑室、分子料理、鱼菜共生、水栽培、滑翔机设计与制作等项目,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专长或设计。他指出:STEAM是课程,不是科技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STEAM项目不一定是创新的课题,学生应该通过学习认识自然和社会实际问题。

  以特色课程为重心

  特色课程是湾区学校教育的一朵美丽的浪花,随波舒展,使得湾区教育异彩纷呈。东莞外国语学校校长尹效登介绍了学校财经素养教育的做法,提出推进财经素养进课堂的生活化、常态化措施。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校长杨勇诚分享了他2015-2018年在笠泽实验初级中学开展融汇文化教育方面的经验。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整合,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基于项目学习的资源整合,建设社团培育学生素养,与小组合作学习、勋章评价制、分层走班教学等形成一套“组合拳”,为这所新学校奠定了发展的基调:“融汇,融各人之所长,汇团队之合力,才能办好一所’大家’的学校。”

责任编辑:Do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