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师范”:对教师教育的继承与超越

“新师范”:对教师教育的继承与超越

  广东率先提出并启动“新师范”建设,是对全省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的回应,是对全省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回应,也是对全省教师教育水平提升需求的回应。这种回应不是割裂,也不是横空出世。正如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所言:“既是对传统教师教育的继承,更是对当前教师教育的超越。”

  “新师范”是精准对接广东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需求而形成的解决教师教育存在问题的广东新方案。这个新方案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广东教育资源不平衡和教师培养培训质量滞后于教育事业发展等问题,探索破解难题的路径和方法;以改革为动力,创新广东教师教育招生制度、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监测方式等机制,全面提升教师教育质量。

  从“师范教育”升级到“教师教育”,其中体现的是由阶段培养到持续性发展的转变,也就是“新师范”的核心理念。把教师职业成长作为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上实现专业化、多样化、终身化和一体化,而不再局限于“完成式”或“终结式”的传统师范教育。师范教育不是简单顺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自广东启动“新师范”建设以来,如何认识“新师范”、怎样建设“新师范”成为我省教师教育的核心议题。除了记者此次采访到的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以外,省内其他师范院校和设有师范类专业的高校都积极投入到对“新师范”的思考和实践中来。他们根据学校自身传统与特色,结合地区发展需求,制订实施方案,积极建设“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启动师范专业认证,运用新技术丰富教师教育手段。这一系列举措随着“新师范”建设的不断推进,在未来必然形成广东教师教育发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广东新模式。

  当前,广东正以“育时代新人”为导向,从新学校、新课程、新课堂、新教师、新学生、新家长、新评价、新治理等八个方面着力构建“广东新时代新教育体系”。其中,“新教师”就是要以广东“新师范”建设为引领和支撑,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

  “新师范”要精准落地,需要大力发挥师范院校的主体作用,构建以省市县教师发展中心为支撑,省市县校“四位一体”的新培训体系,实现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教师退出机制,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才能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

责任编辑:Do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