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育大家谈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本刊记者通过网络征集与线上采访的方式,邀请了部分教育工作者谈在线教育的做法、问题与对策以及感悟体会,特摘录如下。

  《广东教育》:按照省教育厅《关于线上教育安排的通知》,全省中小学校3月2日起开展线上教育。线上教育开展得怎样?

  张少霞(中山市坦洲镇教育事务指导中心德育专干):3月2日线上教育第一天,坦洲镇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23619名学生如期在线上学习课程,科任教师同步参与直播听课,配合主讲教师指导好本班学生本学科的学习,做好作业批阅、线上测评等工作,做到了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确保线上教学取得实效。

  “停课不停学”期间,线上升旗仪式、隔空上课、致敬抗疫英雄争做时代雷锋主题班(团队)课、居家锻炼、抗疫防护意识……坦洲镇线上教育课程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杜世民(东莞市第一中学副校长):教师如何将课堂教学转型为线上教育?我们的做法是利用原有的东莞慧教育慕课平台进行课程发布与教育教学。由于近年来我校教师早已熟悉了慕课教学流程,所以上手很快。从1月29日到2月9日所有慕课课程发布,我校经历了调研、决策、定案、实施(教师录课与学生报名双管齐下)、审核、开课等过程。慕课采取“教师备课连载式,学生听课点播制”,即每个周末学校教务处都会根据每一个备课组的教学进度和课程表,提前制定下一周的《线上课程录课工作方案》,给录课教师预留一周准备时间。学校也在周末通过班主任提前向学生发布下一周的课程安排表,做到有计划,有落实。如此,线上教学制度化、流程化,确保了师生教与学的持续、稳定开展,实施至今,累计上传视频数量超过1000个。此外,我们每一个科任教师还建立了微信答疑群,为学生及时解疑答惑。

  柯中明(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校长):“开学不上课,上课就上体验课”,这是我作为校长对学校每个学期开学第一天工作的定位。在过往的每个学期中,我们有“闹元宵、煮汤圆”“醒狮闹新春”“天南海北说家乡”等形式的开学第一天。这是学生非常开心的一天。所以我校2020年的开学第一课是早有准备的。然而随着疫情的发展,原定开学的日子推迟了,原定的“开学不上课,上课就上体验课”的主题要改变,原定的内容要调整、原定的地点要变换、原定的节目要取消。为此,学校马上召开线上行政会议,讨论新学期第一课的安排。大家一致认为,结合疫情防控,突出特色项目,新学期第一课就定位为:“开学不上课,上课就上2.0版体验课”。

线上教育大家谈

  “开学不上课,上课就上2.0版体验课”是学校“开学不上课,上课就上体验课”的升级版。非常时期的开学第一课,通过线上“秀厨艺、秀手艺、秀才艺;请英模说、请志愿者说、请专业人员说”这些形式与手段,教育学生领会“自学、自律、自护” 的价值。生活总会有风雨,生活总会有坎坷。通过这次疫情,让孩子们领悟自学、自律、自护的价值,那我们的教育就有意义。

  曾宇宁(深圳市坪山区中山小学校长):我校为响应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号召,积极开展线上教育。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搭建“习性云舞台,有梦你就来”的线上达人秀活动平台,孩子们用视频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艺术特长,学校管乐团学生还通过“云合奏”的方式,坚持练习管乐,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线上教学,新鲜期一过,孩子和家长都会陷入烦躁、抱怨的焦虑情绪中,学校考虑到这点,特别出台了“居家亲子沟通秘籍”,帮助家长和孩子渡过这个阶段,化消极为积极,指导家长利用居家学习的机会陪伴孩子度过一段有意义的亲子时光。

  《广东教育》:线上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又如何具体应对?

  曾令鹏(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主任): 3月2日是线上教育第一日,各地小学数学的情况如何?有什么好的做法?遇到哪些困难?有什么需求?3月2日晚上,我们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小学数学学科召开各地级以上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微信群碰头会,各市汇报了线上教育实施情况。此次微信群碰头会,我们发现线上教育亟需克服四大难题:一是农村地区线上教育设备保障难问题;二是课程资源的质量与适切性问题;三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适应问题;四是教师的专业素养适应性问题。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四条对策建议:一是加强对所有学生的关注,为不具备线上学习条件的孩子提供学习资源。比如为孩子推荐和开发一些线下学习资源,设计学习任务,布置线下作业,比如让孩子用已经学习的和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编写数学故事,指导孩子开展数学游戏,制作学具,开展小课程、小实验等。二是加强线上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为学校提供资源保障。除了发动各名师团队开发优秀课程资源外,各级教研员要建骨干团队梳理、鉴别、整理各大正规平台上的现有资源,把它们按学科编成基本按进度、适合学校使用的课程系列,统一推荐给学校作为托底的硬菜。三是加强对学生独立学习习惯的培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线上教育在学生身上折射出来的问题,并不是这个特殊时期特有的问题,而是我们日常教育教学中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要开展专题研究,深入探索和实践。四是加强对教师的专业指导,提高教师对线上教育的适应性。全面发挥教研员的职能作用,为线上教育提供质量保障,包括:组织开展网络专题教研,为一线教师更好地组织开展线上学科教学提供实实在在的理念、方法、模式和技术的支撑;尽早开始切入网上听课,进行教研方式的创新,从刚开始就发现一些苗头性的问题,及时纠正;立足长远,化危为机,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

线上教育大家谈

  值得一提的是,小学数学线上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其他学科也普遍存在,也应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尤其是要为疫情结束后的正常教学和教学改革积累经验。

  尹凤葵(东莞市莞城步步高小学校长):这次线上教育,上级部门提供了各学科优秀资源共享,减轻了我们学校一线的工作量。我们学校教师要做的,就是用好资源,做好最后一公里的链接。正是这“最后一公里的链接”,我们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主要的是有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学习内容;无法面对面指导,学生的学习效果跟进有难度等。为此,我们主要的解决策略是“兼顾规划与变通,兼顾全体与个体”,采用灵活变通的跟进形式与互动形式,我们鼓励学生每天“秀作业”,并随机抽取或找一些典型例子进行点评,实行共性问题群里分享,自查自改;对于部分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教师一对一进行沟通和支持,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划学习时间,并尝试按照自己的学习规划按时、按量、有质地完成学习任务。

  还有一个问题是学生和家长比较重视语数英的学习,“五育”并举的效果不够理想。怎么解决?我们利用学生喜欢表现的特点,结合“德体美劳”的实际,开展“作品我来晒”“公众号宣传”“校长微班会”等活动,通过活动展示尽可能提升“五育”并举效果。

  陈文娟(广州市黄埔区教育研究院音乐教研员):如何适当地使用网络,发挥音乐学科特点,减轻学生视觉负担,又能巩固和增进音乐能力呢?我们有以下一些探索:一是自制微课短视频。如黄埔区新港小学音乐科组以“自制五分钟微课短视频”的方式授课,微课以抗疫歌曲和已学歌曲为素材,通过“看—忆—做”形式,既保护了学生视力也提升了学习兴趣。二是主播陪你学音乐。如黄埔区铁英小学橙子老师在喜马拉雅FM开通“橙子带你听音乐”免费栏目、黄埔区荔园小学雅静老师在班级微信平台上用录制好的“音频”给孩子们上音乐课。这种“听—学”方式解放了孩子们的眼睛,是值得鼓励的音乐学科线上学习方式。三是请你来做“音乐+”活动,如音乐+歌唱家、主持人、配乐大师、伴乐大师等,激发学生的创造欲。这些音乐授课形式和学习任务围绕“音乐、听觉和能力”展开,反响不错。

线上教育大家谈

  《广东教育》:开展线上教育以来,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经历与感悟?

  夏良英(深圳市龙华高级中学物理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在安徽老家开直播课的经历。在家过年的我,受疫情影响,道路被封,无法及时回深圳。农村没接通宽带,只能开手机热点给电脑连网,但无法满足视频课的流畅性。怎么办?经过咨询相关人员,在电信基站附近信号更好,由于最近的基站位于离我家约3公里的另一个村的田野里,因此我把课堂搬到了田野里。疫情防控期每个村之间的道路是封闭的。出村后返回必须村委会开通行证明,进出人家村必须两个村委会沟通同意并开具证明。每次直播,我都要出村半小时,上课近两小时,回村再半小时,北方的冬天只有零度左右,天寒地冻,又有风雪,脸会冻得通红,手会冻僵,连鼠标都握不住,手也起了冻疮。疫情防控阻断了山水,阻断不了这飘雪的田野课堂。这是我从教生涯以来最难忘的授课体验,必将成为我教育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黄栈谊(和平县和平中学数学教师):“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通过这次全新的线上教育实践,我真正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虽然我们是山区的一所高中,但我们的网课行动可能是最早的一批。一开始,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不适应,尤其我们高三是首先尝试的,肯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与不足,但是,做总比不做好,只要行动起来,才能边解决问题边完善线上教育实践。我们学校采取的是一人负责一级的钉钉直播课堂教学模式,没有授课任务的教师开展线上教学辅导。我承担的是高三整个年级的理科数学直播教学。2月3日晚上,学校对我们进行了网上教学培训;第二天,就在年级学生群进行了网课教学测试。按照年级线上教学课程表,我的课是第一节,很有点“第一个吃螃蟹”的意义在。虽然万事开头难,但我的这次网课开头还算顺利。课后,不少学生都用钉钉私发消息问问题,我则用语音功能与拍图功能给学生做解答。慢慢地,对网上直播教学越来越娴熟。当高一高二和其他学校也开展线上教学时,还有不少同事、朋友来问我怎么用钉钉直播教学,我都一一做了分享。对于线上教育,由陌生到熟悉到分享,一路下来都有点小成就感了。

  江海(珠海市香洲区格力学校语文教师):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平时的研究与实践比较好地应用到了我们学校这次在线教育之中,助力“停课不停学”。那就是我主持的“基于微社交软件的小学语文低年段‘微作业2.0’的深度开发与实践课题组”设计的创意语文“微作业”,在作业互动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课题组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巧妙地选取了“七步洗手法”“社区通行卡”“口罩佩戴方法”等非连续文本,根据内容设计出了配套阅读理解练习,有效提高了学生对非连续文本阅读的理解能力;课题组还充分利用“微作业”互联网+的优势,在孩子对非连续文本阅读后,亲身对文本内容进行实践,通过1分钟视频的形式,展示如何正确洗手、如何佩戴好口罩,把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实实在在地迁移到生活,活学活用。

线上教育大家谈

  林剑峰(陆丰市玉燕中学语文教师):线上授课,对教育是一种考验,对教学是一种挑战,对工作是一种检验。于语文学科而言,如何进行线上的教与学呢?一开始我们是尝试推送网络视频的,但效果并不佳。尽管网上有许多名家教学视频,终究不是自己的老师,学生听起来自然少了些亲切感。如果我们自己录播呢?这是一个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工程。考虑到种种客观因素,没有作硬性要求。依本地区的学情,要做到课课直播、科科视频不可能。乡镇农村终究不能与城市比,有些家庭孩子本就多,设备紧缺。学情,就是教情。为了减少视频直播等,我们想办法把线上任务引入线下学习。以“科组研讨——平台推送——线下学习——数据反馈——反思调整”为主线,发挥文科的读写优势,让学生通过线上任务,借助课本进行自读自学并拍照上传,家长在此期间做好必要的监护,教师检查,适时答疑,然后通过微信群反馈情况。这样一来,情况就好多了。

  卢春梅(潮州市潮人阳光教育集团总校长):我们立足校本,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把常态化的“三构式多维互动”阳光教学模式融入到线上教育探索之中,形成“课前自主学习、课内探究导学、课后巩固练习”三段式“学导练”为主线的网课设计模块,积极提高网课学习的互动性和有效性。在这种探索过程中,备课组精心组织线上集体备课研讨活动,每个年级学科组群策群力磨出一个优秀的录播课作为示范,重点解决网课教学中出现的独角戏等灌输式教学问题,力求达到讲练结合,学思结合,有效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提高线上网课的有效学习率。同时,通过优秀录播课的展示,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线上网课有效设计的教学评价模式与标准,引领各年级学科教师提高网课直播教学设计能力。看到授课教师在群里谈思路、谈教学方法、谈教学设计,备课组合力修改授课课件,确保线上教育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我倍感欣慰。

责任编辑:Do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