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茧房” 现象及其治理

  摘 要:“信息茧房”为大学生提供了个性化信息需求、便捷信息获取渠道和稳定信息交流空间,但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如加大主流价值的投送难度、挑战教育主体的话语权威、阻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剧网络舆情的引导难度等负面影响。寻找应对“信息茧房”负效应的治理对策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诉求,通过打造网络空间良性传播生态、打破教育主客体信息交互屏障,提升互联网用户网络媒介素养等措施有效治理“信息茧房”现象。

  关键词:信息茧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情,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1]”。据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5.6%,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6.7个小时。可见,互联网已成为当代青年人学习、社交、娱乐的工具,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但随着大数据、算法推荐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网络接收和传播信息的方式出现“信息茧房”现象,使得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挑战,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抢占网络舆论主动权,在网络空间上主动作为,敢于破茧。

  一、“信息茧房”的概念及特征

  (一)概念

  在互联网早期,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学者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就预言了“我的日报”的出现,每个人都可以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和定制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排斥与拒收自己不喜欢的信息。长此以往,“我的日报”伴随而来的是“信息茧房”现象。最早提出“信息茧房”这一概念的是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凯斯·R·桑斯坦,他认为在信息传播中,公众一般只注意到自己选择的话题和让自己愉悦的内容,久而久之,就会像蚕一样束缚在“茧房”里[2]。“信息茧房”实质上就是网络智媒体在迎合互联网用户浏览习惯、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算法推荐等信息技术手段强行推送同质化内容,长期以此使得互联网用户处于狭窄封闭的信息环境。在社会信息化时代,“信息茧房”无处不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信息茧房”现象,学生基于相同或相似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需求,构建以自我为中心的网络信息空间,在教育主客体间形成一道信息交互屏障,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

  (二)特征

  信息获取的便利性与片面性。学生可以通过搜索技术、个性化推荐技术等现代信息手段轻松、快捷、精准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信息获取方便,但容易沉浸于“信息舒适圈”。信息接收的定制化容易导致信息获取的同质性和片面性,使得大学生只关注与自己预存立场一致的信息,过滤与自己立场相悖的信息,容易造成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单一化和片面化。

  信息空间的稳定性与封闭性。大学生在“信息茧房”中容易沉浸于自己选择和关注的内容,形成相对稳定但范围局限的认知结构,造成其它内容或观点无法进入个人信息空间,这样的“信息茧房”呈现出封闭性的特点。但“信息茧房”中相对固定的交往群体和特定的关注对象,使大学生的信息空间呈现出稳定的特征。信息空间的稳定性进一步强化了信息空间的封闭性,使个体容易建立“信息壁垒”高墙,减少与外界关联。

  群体组织的团结性与分割性。“信息茧房”具有明显的群体组织特征,群体成员因共同价值取向、兴趣爱好和关切利益等形成各种网络自组织。组织内同质而组织外异质促使群体组织的团结性与分割性并存。组织内部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相似的认知结构,容易因共同话题产生共鸣,有利于团结组织内部成员,但也可能造成群体极化的现象。而各群体组织之间由于信息壁垒容易造成彼此独立、信息分割的局面,从而导致信息受众的分割化和圈群化。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茧房”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

  大学生作为“数字原生代”,网络媒体已经完全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已经习惯于运用网络获取信息资讯以及在网络上开展社交活动,从而形成了大学生特有的网络“信息茧房”现象。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茧房”的表现形式

  根据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即时通信、网络新闻、网络购物、网络支付、网络视频、网络音乐、搜索引擎”是互联网用户使用最高的互联网应用。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要用户,其网络生活场景与调查结果高度一致。获取信息、交流和娱乐是大学生的主要网络行为,社交、新闻和搜索平台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主要渠道。根据不同的用途,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茧房”主要表现为“网络资讯茧房”和“网络社交茧房”两种。

  网络资讯茧房。大学生处于海量的信息浪潮中,能随时获取各种不同的信息,信息偶遇看似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实则是具有确定性的。一方面,大学生主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搜索和浏览相关平台信息,使得信息具有一定指向性和确定性;另一方面,各类信息平台通过分析用户后台数据,向用户推送与其兴趣爱好相匹配的精准化的信息,这些信息同样具有一定指向性和确定性。长期以此,大学生最终接收到的大部分信息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或与自身某种个性化需求相匹配的信息,从而逐渐形成若干个以个人需求为中心的“网络资讯茧房”。处于“网络资讯茧房”中的大学生容易屏蔽“茧房”外的信息,使得所关注的信息呈现单一、趋同和局限的特点。

  网络社交茧房。网络空间为大学生提供交流的重要场域,促成网络社交群体聚合。由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加之社交媒体平台的技术便捷性,大学生会加入多个不同的“网络社交茧房”,穿梭在不同的“茧房”之间,与不同的人进行互动。简言之,大学生会由于某种共同关系而聚集在网络空间某个领域,组成网络社交群体,如由于同学关系所组成的班级群;由于艺术特长组成的兴趣圈;由于共同奋斗目标而组成的朋辈支持小组等。“网络社交茧房”内的群体多以某种共同话题和共同关系聚合,以同龄人居多,彼此在事物认知层面上具有较大的同质化,如引导不及时也容易引起群体极化现象。因此,要高度重视“网络社交茧房”的效应,避免大学生长期停滞在特定“网络社交茧房”,从而导致信息交互的单一性和同质性。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茧房”的成因

  智媒体的发展是“信息茧房”形成的助推剂。人类经历了从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媒体到智媒体的媒介形态更替,媒体融合在互联网领域催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创新发展的攻坚战。智媒体是基于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生态系统[3],它的出现是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必然性,也推动“信息茧房”形成的必然性。在智媒体时代,信息技术根据互联网用户需求建立专题数据库并提供定向服务、互联网用户利用网络工具浏览下载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信息资源、提供目录和索引为互联网用户针对性查找所需信息提供便利,加快信息交流效率,提高了信息交流的针对性[4]。高校大学生在利用智媒体资源时容易养成固定信息获取与行为服务习惯,偏向于被动接受并使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受控内容,形成定式思维,从而引发“信息茧房”效应。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信息茧房”形成的关键因素。搜索技术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能帮助大学生快速从海量、分散、无序的网络信息中找到满足自身个性化需求的信息。大学生由于阅历浅,经验不足等原因,容易对网络冗余信息产生焦虑情绪,因此需要主动借助检索工具定制与自己需求相匹配的信息。但技术的便利性会让大学生产生依赖性,弱化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搜索技术的强大筛选力量促使大学生接收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受限,从而滋生“信息茧房”现象,而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看似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相对稳定封闭的信息领域,实则加速了“茧房”的形成。当大学生长期沉浸于同质化的推荐内容,容易形成固定的路径依赖,不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尝试新事物,对新时代拓展大学生的新视野和新格局带来较大的挑战。

  信息用户的选择性心理是“信息茧房”形成的根本动因。在信息传播迅捷的网络时代,信息泛滥和信息焦虑并存,互联网用户对信息的选择往往受选择性心理驱使,更倾向于选择符合自身偏好的信息。由于选择性心理的存在,大学生在信息接收过程中,容易束缚于自身已有观念和兴趣所引导的狭隘“信息茧房”。“智能媒体时代信息个人化选择带来的信息的偏向,让我们视野更加狭小,信息爆炸时代产生了井蛙效应[5]”,“井蛙效应”描述的就是“信息茧房”效应。

  三、“信息茧房”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信息茧房”虽然可以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但是也给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主流价值观的投送难度,挑战教育主体的话语权威,阻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剧网络舆情的引导难度。

  (一)加大主流价值观的投送难度

  当前,人们可以快速在网络中根据自身需求筛选有用信息,定制“个人日报”,沉浸于自我构建的“信息茧房”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主流价值的投送难度。大学生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形成固化圈层,圈层内的信息同质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信息茧房”效应,而“信息茧房”反过来又继续加深大学生圈层的固化,进一步增加信息接收的难度,使得主流声音的传播失效,主流价值难以介入到茧房内部,主流价值难以有效渗透进大学生的认知世界里。“茧房”内信息获取的片面性、群体组织的分割性和信息空间的封闭性等特征弱化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认同。“信息茧房”构建了以个人利益为导向的虚拟生态空间,用个人议程取代公共议程的设置,使个体局限在自我建构的信息语境中。身处“茧房”中的大学生在狭窄封闭的信息空间里孜孜以求自己熟悉的话题,较少关注和参与公共话题讨论,这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

  (二)挑战教育主体的话语权威

  “信息茧房”内部的稳定性和团结性特征,为大学生提供很好的朋辈支持力量,大学生可以在“茧房”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辈,在“茧房”中答疑释惑。“信息茧房”使得学生不再像传统教学模式那样依赖教师,师生之间的联系逐渐减弱,而且学生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比教育者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主体的话语权威,给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挑战。随着信息平台功能的丰富多元,大学生可以通过设置分组,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屏蔽教师后再发布动态消息,还可以通过取消关注、删除好友等方式直接切断与教育主体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隔离了教育主客体间的信息交互渠道,使得教育主体难以全面了解大学生的信息空间生态,不能准确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倾向,无法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阻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兴趣爱好引导和信息技术加持的影响下,大学生容易将自己束缚于信息技术推荐的“茧房”内,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阻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一,造成认知失衡。“茧房”效应使大学生更愿意基于共同兴趣接受和分享内容,容易积聚同质化的内容,使其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排斥其他内容,导致无法获得更丰富、更全面的信息。同质化的信息可能加深大学生对某些领域的认知,但大量的同质内容所占用的时间和精力会让他们错失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机会,阻碍多元信息的交流,容易建立封闭的信息空间,导致认知失衡,甚至在“茧房”内出现极端的认知现象。其二,造成思维惰性。身处“信息茧房”的大学生往往安于现状,享受着外部算法推荐的“信息盛宴”和局限于自身利益的“自助盛宴”。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盛宴都会对大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大学生长期沉迷于个性化推荐机制的便利,被动接受算法推荐信息的刺激,这会削弱甚至降低大学生发现和提炼优质信息的能力,产生思维惰性,使他们逐渐丧失对信息的选择和深度思考的能力,这不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活力,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甚至可能诱发网瘾、网络犯罪等问题,造成大学生道德失范,阻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加剧网络舆情的引导难度

  “信息茧房”由于信息偏向、群体趋同、圈层固化等原因,在顺应大学生个性化信息需求的同时也容易引发网络舆论失向、失真、失范,加剧网络舆情引导难度。其一,“信息茧房”的信息偏向特征引发网络舆论失向。深陷“信息茧房”的大学生处在信息闭塞的环境下,容易造成思维僵化、视野狭隘和认知局限,无法对各种网络现象进行全面的理性判断和分析,而仅仅以个人的预存立场和固有观念评判各种网络现象,容易强化信息偏见。“信息茧房”的信息偏向特征为负面网络舆情的滋生提供场域,容易加剧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劣质低俗内容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污染,影响他们对现实世界的了解,引发网络舆论失向。其二,“信息茧房”的群体趋同引发网络舆论失真。处于象牙塔中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网络舆论难以明辨是非,在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面前,容易迷失方向,无所适从。处于同一“信息茧房”中大学生在观点和行为上具有趋同性,尤其容易被负面观点感染,产生情绪趋同效应或形成趋同性意见,促使某种舆论风向呈一边倒的占压态势。如果教育主体没有及时用主流价值观念介入的话极有可能走向极端,促使负面舆论加剧。引发舆论失真。其三,“信息茧房”的圈层固化诱发网络舆论失范。“信息茧房”促使圈群的蓬勃发展,在大学生群体中生成朋友圈、同学圈、兴趣圈、老乡群、游戏群、聊天群等各类圈群。大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弱,容易被圈层内的一些不良信息误导,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如在圈层内讨论并支持年轻人躺平的现象。高同质性和高私密性促使“信息茧房”在舆论监控中形成信息盲区,容易出现舆论信息虚假、舆论情绪化、舆论娱乐庸俗化、舆论暴力等失范现象,给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带来严峻挑战。

  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茧房”的治理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6]”。“信息茧房”是智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困境,如何寻找应对“信息茧房”负效应的治理对策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诉求。

  (一)打造网络空间良性传播生态

  打造健康的网络信息生态,我们要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7],用法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有效减缓“信息茧房”负效应。

  以制度规范保障思想引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互联网只有在法治轨道上才能健康持久运行,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8]。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机制、网络问责机制和网络信息管理机制,推进网络实名制,提高网络平台的纪律管理水平,有效防止不实信息在互联网上发布并扩散。互联网监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加大检查力度、范围和频次。对监管过程中发现的各类苗头性问题要及时处理,坚决抵制低俗劣质信息内容,用优质信息净化和提升网络空间生态,为大学生塑造营养丰富、积极向上的网络空间环境。同时,互联网监管部门应及时研究、判断和处理算法推荐技术可能带来的信息控制和价值偏向问题,用法律底线和红线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及时预防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

  用主流价值观纾解算法焦虑。高校要充分利用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大学生网络空间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9],加快构建价值共识,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加强主流价值观舆论场的塑造,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形成线上线下合力,有利于消除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茧房”的负面影响。同时推进智媒体中心建设,整合网络媒体资源,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以舆情引导清朗网络空间。“信息茧房”容易引起网络群体极化,形成群体极化效应,进而诱发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高校要充分把握网络舆情动态,提高网络舆情危机预警、引导和处置能力。高校要主动加强网络监管,密切关注校园网络平台的舆论走向,对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进行校对审核,严格把关信息发布流程和信息质量,加大对网络信息的监察管制,引导和教育师生共同监督网络平台信息,增加网络空间主旋律和正能量的传播。高校要积极培养网络意见领袖,建立舆论引导和管理的“代理人”。网络意见领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能在网络舆论引导和舆情危机化解方面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因此,高校应深入挖掘各“圈群”中的“活跃分子”,培养“意见领袖”,通过“意见领袖”的监督实时把控大学生的真实舆论动态,实现与学生的“同频共振”。

  以自律担当压实媒体责任。媒体作为时代的瞭望者,要自觉加强行业自律,勇于担当作为,积极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帮助大学生消除“信息茧房”的负效应。首先,媒体要当好内容“生产者”。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海量信息以及市场利益导向的影响,趣头条广告良莠不齐,媒体行业乱象丛生,甚至挑战媒体道德底线。这迫切需要媒体行业明确自身责任担当,规范内容生产,当好内容“生产者”。为此,媒体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不得刻意迎合互联网用户低俗的娱乐品味。同时,在“流量至上”的喧嚣中保持内容定力,专注内容质量,扩大优质内容产能,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提升内容传播效果。其次,媒体要当好资讯“守门员”。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铺天盖地的错误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会污染大学生的信息接收环境,侵蚀大学生的信息获取生态,进而导致群体极化现象和“信息茧房”的产生。为此,媒体行业要当好资讯“守门员”、“把关人”的角色,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打破“算法统领”,加大对网络信息的过滤。媒体要守好最后一道防线,让优质信息的传播畅通无阻,让劣质信息寸步难行。同时,媒体要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加大信息内容审核力度,帮助大学生摆脱信息丛林的混乱局面。再则,媒体要做好技术“创新者”。智媒体时代,信息技术革命飞跃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蓬勃发展。搜索和算法推荐等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信息与互联网用户的精准对接,使用得当,可以突破“信息茧房”的壁垒,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助长“信息茧房”负效应。为此,媒体平台必须优化算法,提高网络信息匹配精准率,突破信息过滤机制陷阱,从技术层面打破“信息茧房”壁垒。

  (二)打破教育主客体信息交互屏障

  教育主客体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关系。教育者要顺势而为,主动寻找教育契机,找到破解“信息茧房”壁垒的通道。

  优化信息内容供给。大学生处在不同的“茧房”内,在信息的获取和选择上有很大的自主权,但如果缺乏主流价值观导引的话,普遍缺乏接收主流声音的主观能动性[10]。高校应努力提高主流声音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想方设法破解“信息茧房”,让主流价值观主动融入青年网络流行文化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心引领作用。提供丰富多元的教育供给,激发大学生在信息获取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内容供给上教育主体要选择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和贴近生活的素材,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启发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调动其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主体还要善用互联网技术,主动占领两微一端阵地,精准传播主流价值观,牢牢掌握主流话语权。同时,教育主体要把握议题设置主导权,加强公共议程设置。设置议题时要提高针对性,关心学生生活实际,围绕学生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设置议题,同时积极主动向大学推送时事热点信息和正能量信息,争夺学生注意力焦点,将公共议程嵌入个人议程,在公共议题讨论中塑造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在大学生群体中培养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氛围。

  打通教育交流渠道。通畅的交流沟通渠道有利于打破信息窄化的壁垒,极大地提升群体的凝聚力和社会的发展。为此,教育者要转变信息传递方式,创新话语表达形式,打通教育沟通渠道,从而实现师生交流互联互通,破除“信息茧房”的消极影响。教育者转变话语表达模式。教育者只有在平等对话的氛围中才能对大学生“信息茧房”中呈现的问题进行逐个“击破”。因此,教育者要有活跃的工作姿态,在与学生互动交流时,要营造平等对话氛围,改变传统“我说你听”的沟通范式,要给予大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同时及时、耐心回复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

  教育者创新话语表达方式。“信息茧房”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的生活常态,教育者要想方设法融入“茧房”内,就要做网络空间的积极参与者,因此教育者要熟悉和掌握网络流行语,合理使用网言网语。同时,教育者要利用社交平台打造个人空间,塑造网络形象,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打通话语渠道,线上线下联动开展学生工作,激发大学生的交流热情和学习兴趣。再者,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朋友圈、微视频、直播等手段传播主流价值观,主导舆论方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11]。高校应主动搭建校园网平台,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网络平台信息内容,缓解“信息茧房”的负效应。一是丰富校园网平台信息内容。高校要根据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精准投送各类优质信息和教育资源。通过利用两微一端平台的即时通讯、信息传递和资源整合功能,为大学生提供精细化和精准化的服务,从而使大学愿意“关注”、“进驻”校园网平台。二是提升校园网平台服务能力。高校应积极建设特色网站,系统整合教育资源,改变信息推送方式,为大学生补充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打破原有信息交互屏障,促使师生互动通畅。学生可以在平台推送的不同观点碰撞中提升思辨能力,拓展视野格局,从而有效破解“信息茧房”负效应。同时,校园网络平台要主动拓展对外接口,丰富信息平台内容,增加多元信息偶遇的概率,扩大信息辐射范围,为高校师生交流提供更畅通的渠道,为大学生网络信息交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构筑校园主流价值传播平台。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思想这阵地,你不占领就被别人占领。”高校意识形态的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因此,高校要主动抢占网络舆论阵地,构筑主流价值传播平台,在平台上弘扬正能量,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正确分辨网络信息内容的优劣等级,选择和传播优质网络信息,发挥网络舆论话语权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不同媒介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思辨能力。在智媒体时代,大学生很容易迷失在驳杂的媒体信息中,不自觉迈进各种“信息茧房”壁垒中。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使他们具备独立的判断和辨别能力,从而降低“信息茧房”的负效应。

  增强信息认知能力。面对丰富多样的信息源选择,大学生应提高信息认知能力,积极规避不健康的信息源。首先,增强信息甄别能力。大学生要意识到“搭便车”和享受“便餐”很容易削弱大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一定要正确对待个性化推荐技术,要练就“火眼金睛”,增强对不良信息的甄别能力,学会在开放多元的网络空间中筛选优质信息。其次,提升信息传播水平。在复杂多元的网络生态环境下,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信息传播理念,合理有序地参与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坚守网络行为规范的底线与红线。养成网络自律精神,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去选取、转载和分享信息资源,切勿站在个人立场,以个人信息偏见随意在网络上发布情绪化的观点,损害网络秩序规则。

  丰富信息接收渠道。“信息茧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根据自身的价值取向、兴趣偏好和预存立场过滤和筛选信息。因此,于大学生而言,要突破“信息茧房”负效应,应拒绝沉迷于信息技术推荐的“个人日报”,拒绝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和快餐知识[12],积极拓展信息视野,辩证吸收“互联网资讯盛宴”的内容。于高校而言,要构建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机制,积极拓宽信息获取领域,提升大学生的信息聚合能力。大学生要有打破“劣质茧房”,冲出“信息茧房”的自觉性,运用媒体资源拓展信息接收渠道,增加信息接触机会,聚合多元信息,主动走出“信息舒适圈”,从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延伸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

  打破思维定式偏见。人们对网络信息的“偏食”行为促使“信息茧房”负效应的产生。大学生要以积极健康的姿态获取多维信息,不能被动享受算法推荐技术为其量身定制的“个人日报”,应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拓展信息资源,破解“信息孤岛”。首先,打破惯性思维。大学生要树立起全面开放的意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拓展信息获取领域,经常以反思的方式批评信息资源,不应局限于选择与自身经验相吻合,个人认知兴趣相匹配的信息,还要学会借鉴他人视角选择网络信息,拓展信息接收的广度和深度,从而规避“信息茧房”效应。其次,破除信息偏见。信息偏见会致使大学生信息视野窄化,影响其客观看待网络现象问题,使他们陷入“信息茧房”。因此,大学生要构建全局性的视角,用辩证的思维打破认知固化的恶性循环,打通信息交互的多元渠道,用丰富的知识体系全面灵活、客观公正地判断和评价社会现象。

  总之,在智媒体时代,通过打造网络空间良性传播生态、打破教育主客体信息交互屏障、提升互联网用户网络媒介素养等措施,可以有效治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信息茧房”现象,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17.

  [2](美)凯斯·R·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毕竞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3]李鹏.瞭望新时代 共话新媒体——首届中国新媒体发展年会主题发言摘登[J].城市党报研究,2018(11):49-53.

  [4]张琳.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式[J].图书馆学研究,2002(01):7-8.

  [5]张涛甫,易若彤.变革与重塑:新闻学研究的转向和未来[J].当代传播, 2021(03):16-22.

  [6]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7]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01).

  [8]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01).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陈志勇.“圈层化”困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6(05):70-74.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01).

  [1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韩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