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路径探析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和谐、国际和平事业、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高校应加强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做好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阐释,认清加强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实意义,并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为大学生成长为时代新人做好准备。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培育;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1]。中国提出构建增进全人类共同利益,携手构建不可分割、命运相连、共同发展、共同合作、相互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新时代高校要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大学生课堂教育和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引导他们用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去应对和处理各种问题,为其将来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阐释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着深刻的含义,它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的理论,又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文化,也包含了全球化时代人类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

  (一)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中有着丰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他们认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马克思进而提出了“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真正的共同体”与“虚假的共同体”相对,“真正的共同体”即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其中的人实现自由发展。马克思认为,当阶级消灭了,人类就能拥有真正的共同体,人就能实现发展自由。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那么,“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诸多著作中可以看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自由人联合体有着重要的关联,二者是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都是对未来社会公共生活的积极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并体现着自由人联合体的丰富思想,同时其实践应用可作为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实践的尝试与检验,是最终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重要一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自由个性的实现)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是一致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标志着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其中,青年人朝气蓬勃,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

  (二)和合仁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和合”不单单局限于某一个家庭、家族、民族的“和合”,而是存在于天地之间的所有邦国、群体、百姓之间的“和合”,是不同文明、种族、信仰、制度之间的“和合”,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天地万物之间的“和合”,是“对立中寻求统一”“多样中寻求和谐”“冲突中寻求合作”的“和合”。就此而言,中华文化中的“和合”,其实就是“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形相、无形相的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变易过程中诸多形相、无形相和合为新事物、新结构、新生命的总和” [4]。“和合”作为一种交往理念和处事原则,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经与脉、心与体,也是中华人文精神的核心和精髓,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本质、最典型、最完美的表现形式。中华民族历来追求和睦、爱好和平、倡导和谐,“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数千年文明史造就了独树一帜的“和”文化。“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富含“仁”“爱”“和”的优秀基因。孔子说,“泛爱众,能亲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子主张“见素抱朴”“道法自然”;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孙子反对战争,他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墨翟更为博爱,他提出要“兼相爱,交相利”。习近平多次赞誉的近代思想家王阳明主张“天下一家”,“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天下之人,皆相视如一家之亲”。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繁荣的精神支柱,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想观念,以及在此指导下的“一带一路”倡议等实践举措,就是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原则时,提出伙伴关系要“平等相待、互商互谅”,文明交流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生态体系要“尊崇自然、绿色发展”,就是对和平、仁爱、天下一家等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和平共生: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价值观集成

  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趋势的日益显著,承认和尊重差异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真正的全球治理是在尊重多元行为体在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并促进共同行动 [5] 。然而,近年来狭隘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兴起,逆全球化风潮涌动,全球治理的基本共识陷入危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和谐、国际和平事业、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都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回首庚子鼠年,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场疫情来势汹汹,传播迅速,给全球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疫情给人们的反思就是人类命运息息相关,中国人民步调一致,积极战“疫”,传承伟大精神,汇聚磅礴之力,取得了战“疫”的不断胜利,也给世界做出了榜样,贡献了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着丰富价值内涵,其核心要义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育大学生和平发展的理念。因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世界人民根本利益。大学生要主动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认识,成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时代新人。

  二、加强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的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展现的是责任意识与人类情怀,加强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提高思想水平,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与时代同行的远大理想目标。

  (一)有助于推动大学生深刻认识自身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

  现今,全球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国之间在政治、发展、文化、安全、生态等治理理念上都有差异,在当代大学生中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给广大青年群体并得以认同。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应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情怀,这种深度的爱国关怀既是个人道德素养的体现,也映射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体现的使命。新时代的大学生,除了要有家国意识,也要有人类情怀。新冠疫情是人类的共同困境,我国通过努力让疫情控制取得了成效,但世界疫情局势仍然严峻,各国人民祸福与共、休戚相关,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兼济天下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新时代大学生应将疫情作为教育契机,超越、摒弃狭隘民族主义,厚植人类情怀,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在未来更要以“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的意识自觉,将“青春梦”与“中国梦”“世界梦”紧密相连,为世界谋进步、为人类谋福祉,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在思想上、理论上与时代同向同行,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民族、人类的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更好把中国智慧融入世界大格局

  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环境污染问题、粮食安全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等等许多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然而,在这种背景下,西方一些国家缺乏共同体意识,反而大搞结盟,试图把持国际话语权和国际舆论导向,在国际场合排斥、抹黑和丑化中国,公然地制造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傲慢论”“中国霸权论”等。实则分析当今世界局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如何、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于一个命运共同体中,这个命运共同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全球蔓延,疫情面前,考验的不只是人类智慧,更是团结精神与责任担当。中国人民日以继夜与疫情斗争,不断研究疫情发展机理,调整治疗方案,及时总结全民防控经验,形成可供其他国家参考和借鉴的模式和样板,用巨大的奉献和牺牲提供给世界宝贵的国际公共产品,为世界携手抗击疫情奠定了经得起人心和历史考验的互助合作的基调和宝贵经验,这次疫情让人们再次认识到,各国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紧密相连、共同努力有效遏制疫情扩散,才能护佑各国共同的福祉,使全人类共享安宁。当代大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引导新时代大学生从宏观大局出发,准确把握当今国际局势,在复杂的国际舆论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际舞台上强调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阐释。2021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应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未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6]北京2022年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折射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承载着时代的使命,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必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目标的实现,需要青年大学生一代具有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和规范,树立远大理想,与时代同行。因此,从世界和全球的角度对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育,既丰富了当代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又增强了大学生作为时代奋斗者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加强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具有推动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责任担当,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搭建平台等途径筑牢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一)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

  加强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发挥课堂教育的主导作用,课堂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知识体系,关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把学术前沿的思想观点予以整合吸收后传授给学生。只有做到用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进展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性,增强理论的说服力、穿透力,才能实现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其次,在思政课“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青年学生使命担当”中增加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做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阐释,讲清中国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的责任担当,让大学生明确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罕见之疫情交织叠加的背景下,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唯有携手共进,才能行稳致远,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最后,在课程思政中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育,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课程思政”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要把人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放在首位,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站在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思考个人与社会、国家与世界的关系,让大学生从人类历史发展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培育大学生全球化思维。

  (二)营造合作共生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周围环境形态,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校园合作共生文化建设方面要注重调动教师自我能动性,积极鼓励、引导大学生参与校长各项社团活动,如讲座、文体活动等,培养大学生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和创新意识。高校要积极举办各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学术活动,例如国际学生交流,跨文化研讨等,培育大当代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人类价值关怀理念。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普及,媒体手段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信息交流渠道骤然扩充,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学校利用多媒体积极为大学生搭建线上交流平台,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这种交流碰撞能够激发全球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彼此尊重。营造合作共生校园文化氛围更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创新,单纯理论授课不可或缺,但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走出去”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实践的主题活动也不可少,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教育的活力。

  (三)加强大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抗疫合作中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世界阐明了携手合作抗击疫情的中国倡议,为开展国际抗疫合作、提振抗疫信心注入了重要动力,并在全球面临危机的时刻再次表明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高校应注重大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勇于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转化为具体实践。着力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让其懂得在一个团队中,只有每个成员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协调一致,倾听他人意见,保持乐观心态,培养创造能力,才能发挥团队的整体威力,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协同效果,有效与他人合作,保证自己个性的良好平衡,避免走极端,在执行集体工作中争取主动,在与自己共事的团队成员中,寻找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品质,在别人的行为理应受到尊重时,向别人诚挚地致以敬意。学校要积极搭建大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培养的平台,通过开设创新思维课程,在具体的团队中开展情景式教学,加强学习理论与实践的集合,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大学生更要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模拟全球治理行动等,增强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和社会协作意识。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大学生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对全世界发展趋向的顺应和把握,体现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一种美好愿景。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环境,这一美好愿景的实现,既要一个形成共识的过程,也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在现今世界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有利于增进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共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参考文献:

  [1]中青在线.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2022-05-10)[2022-10-10].http://news.cyol.com/gb/articles/2022-05/10/content_l7ewVcWAQ.html.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30.

  [5]张立文.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188.

  [6]新华网.习近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EB/OL].(2021-10-25)[2022-10-10].http://www.news.cn/2021-10/25/c_1127992532.htm.

责任编辑: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