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艺作品融入高校时代新人培育工作初探

  摘 要:红色文艺作品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是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方式。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红色文艺作品记录着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承载着中华儿女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力量,彰显着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面对新时代的新需求,在党史教育学习进校园的全面推进中,红色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精神感染力和体现深厚的理想信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题材。因此,以新文科建设为指导思想,以培养能担任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为目标,以解构优秀红色文艺作品为切口,以融文化创平台的融创艺术课堂为设计思路,进一步促进新文科建设中多学科的深度融合,加强人文、艺术类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人文要素与思政要素的契合度,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形与无形、主渠道与主阵地结合程度不足的问题。这对探索高校思政育人新途径、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成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新文科;红色文艺作品;时代新人

  红色文化是在历史进程中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汗水、热血甚至生命,一步步实现初心和使命,所书写出的一部红色精神教科书,是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中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及魅力所在,而文学艺术家们对优秀红色文化中背后的红色故事以及蕴含的精神力量,进行不同角度和深度的解读,使那些被人们所熟知的党史事件及背后不为人们所了解的红色故事以全新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中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1],“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应该用独到的思想启迪、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启迪人的心灵,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2]、“要打造精品展陈,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用史实说话,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3]文艺作品所展现出的生命力和活力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缺乏的创新课程思政的固有模式,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需求,将优秀红色文艺作品所蕴含的价值体系、民族文化底蕴等思政内涵运用到专业课程教育中,提升艺术教育与文化,历史及思政的交叉融合,能为文化艺术类课程思政提供丰富的、灵活的、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选材和思政教育题材,增强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育人成效,同时为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探索课堂化常态开展途径提供实践基础。

  一、红色文艺作品融入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时代背景

  (一)“新文科”建设背景

  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以学科为导向的传统文科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对于高等教育育人的新需求。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高等文科教育作为培养青年人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新文科建设任重道远”[4],高校作为培养时代新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战场、主阵地,以传承创新、交叉融合、协同共享为主要方式,实现多学科交叉和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从学科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从专业分割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向支撑引领转变。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型文科,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艺术新文科板块,在人文学科乃至整个艺术领域,最注重‘人的要素’。传统艺术学科往往更注重艺术技巧,但树立更高的审美理想应是艺术学习的首要目标,也是艺术学科的使命。

  因此,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面对新时代的新需求,对文学、艺术学科的转型与升级将显得尤为重要。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思政建设的新要求,作为思政建设的桥头堡,在新文科的背景下,研究将红色文艺作品融入高等院校培养时代新人的创新路径中,将成为当下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时代新人的概念来源于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如何积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培育时代新人中“生命线”的作用,高校要提高育人标准,将“三全育人”贯穿于培育时代新人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人”,培育能“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锤炼品德修为,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的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新人,充分发挥红色精神对培养时代新人的切实作用。因此,可尝试探索承载着厚重红色精神的红色文艺作品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方法。

  (三)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作出指示: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要倍加珍惜党的历史,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5]中共广东省委的《党史进校园系列工作方案》中指出:“统筹推进推动党史融入思政课程、推动党史嵌入校园文化、推动党史汇入社会实践、推动党史走入组织生活四项重点工作内容,切实把各项工作落细落实落具体。要将学习活动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和教师主导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在这个重大的历史时刻背景下,将中共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文学、艺术学科专业课程中,深度挖掘中共党史学习教育中红色文艺作品的育人价值,创新中共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的开展方式,把党史教育学习融入文学、艺术专业学习的日常教学课堂中,把文学、艺术教学嵌入中共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的校园文化第二课堂中,能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课堂化的发展需求,达到实现文学、艺术教育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需求。

  二、红色文艺作品与时代新人的关系

  (一)“红色”与“时代”:红色文化与新时代的关系

  2003年,红色文化资源概念首次提出。但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各有不同,有的认为红色文化包含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有学者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所形成的产物,有学者提出:“此时的红色文化多指‘革命文化’,后来多认为红色文化是指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先进文化,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理想、信念、精神、意志的凝练与总结。”[6]各学者在不同时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虽然表述不同,但深层关系中都离不开中国不同发展阶段中典型事件或特征在以文化、艺术的相结合的展现形式。

  在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必须认识到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在涉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时,要明确大学生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主力军,而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民族复兴后继有人的重大问题,应紧抓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之间的同一性。因此,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可通过红色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从而加强红色文化与学校教育的交叉与融合程度。而培养能担任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是当下高校将自身发展与育人融入国家命运、服务国家崛起中的重要体现。

  (二)“文艺”与“人”:文化艺术类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从1995年我国开始进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改革,到2015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再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党和国家明确强调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要加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美育和其他四项教育的交叉与融合。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根植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7]红色文艺作品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都是高校育人的有效载体,对培养思想道德、引导理想信念、激发爱国情感、推进审美教育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红色文艺作品是体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改革和发展中奋斗的精神诗歌,具有艺术教育所独有的美育特征,更因其取材的独特性更加强化出艺术教育中所蕴含的思想性和道德感。

  传统的高校文艺类专业课程,更强调课程教育中的工具性,侧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忽略或轻视人格养成与心灵教化,缺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辩证统一。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突出新文科以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为引导、以培育时代新人为目的,在学校教育中着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民族精神,平衡精神内涵分析与理论技能讲授两者关系,倡导回归教育价值理性。这将使高校文艺类专业课程教育在红色文艺作品所特有的文化艺术形式与文化精神并存、工具性与人文性共同发力的关系下重新探索课程建设方式。

  (三)“作品”与“新”:教学呈现形式与当代大学生的关系

  在2018年后,“零零后”是高校大学生的主要群体,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主力军的他们存在着与以往青年大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作为“新”人类,他们成长于中国移动网络时代,成为“z世代”的他们在互联网广而泛和快餐文化的短而简的环境下,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及知识接收方式。他们喜欢多元的、直观的、新潮的、沉浸及体验感强的信息接受方式,传统的课程讲授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而红色文艺作品是以红色文化为题材而创造的富含红色精神的文艺形态,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方式,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如红色题材音乐、文学、摄影、美术、书法、曲艺、影视作品等。其中优秀的红色文艺作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精神感染力和理想信念部分不可或缺的教育题材。在科技及互联网的加持下,多元的呈现形式使得红色文艺作品在教学中的使用给予了传统文艺及思政课堂新的元素与活力,给予了高校教学新的课堂呈现选项:从原本理论知识讲授为主,调整为以作品的欣赏、解读、沉浸式体验、再创作等形式来作为主要教学途径,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与精神内涵。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机构联合制作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集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以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各个历史阶段,尤其以党的十八大之后为主,遴选每个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100幅作品,以“以画为体,以史为魂”的创作方式,结合嘉宾访谈、故事短片、作品展示、动画示意、3D特效的多维表现手法,以立体呈现、生动逼真的视觉冲击力给观众带来震撼之余,推动观众全面深入地了解了作品及背后的党史与精神,同时还使得观众收获了美术技巧的相关知识,是以全新方式体现教育内容的成功案例。充分挖掘红色文艺作品的课堂教学使用维度,寻求“新”人“新”办法的教学呈现新方式,与高校培养符合时代新人要求的大学生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红色文艺作品融入时代新人培育的模式

  以新文科建设为指导思想,以培养能担任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为目标,以探索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课程化为方向,以融文化创平台的融创艺术课堂为设计思路,进一步促进新文科建设中多学科的深度融合,加强人文、艺术类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人文要素与思政要素的契合度,能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形与无形、主渠道与主阵地结合程度不足的问题。

  (一)融红色党史,创艺术思政课堂

  高校专业教育要融党史讲授于学科发展史,使国家发展、民族命运与学科发展相呼应,使学生有侧重地了解学科中国化发展情况。有规划地选择具有价值引领的红色文艺作品作为专业课授课过程中的案例及素材选择,深入挖掘作品与作者创作背后所蕴含的理想信念,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浸透于专业课教学中,以优秀红色艺术作品中学习党史、寻找红色精神的方式,教育引导学生将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在艺术专业课堂中将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统一。例如,设计主题系列的红色艺术作品技巧解析课、临摹作品选材的主题指导课、红色案例赏析课等,主动将红色文艺作品嵌入课堂,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将原本的红色文艺作品作为教学素材之一的固化观念调整为红色文艺作品作为专业学科课程教学体系之一,从高校原本的侧重智育、学科技术为主,向美育、智育、德育并重转变。

  (二)融实践教学,创艺术文化课堂

  突破红色文艺作品原多停留在阅读、展播的浅层次的壁垒,转向强调创建融作品创作、评选、线下展播、融媒体宣传等多位一体的红色文艺新体系,通过实现专业教学实践的教学需求,并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设计开展课堂教学实践互动、校园文化与学科实践教学共建的艺术文化课堂,构建有家国情怀,民族责任感的育人实践平台,充分发挥文艺参与度深的优势,提高课堂参与度与校园文化活动参与度,动态实现艺术创作体验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共进,可以促进价值观教育的认知、认同和自觉传播、践行。[8]一是让学生在对红色文艺作品的选材、设计、教评、解说等中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参与了一场学科专业教学实践或者一次校园文化竞赛,但事实上在实践中,学生通过主观能动性的提升,开展了一次深入学习红色精神与党史的自觉活动,探寻红色文艺作品后的故事资源,将故事背后那些充满人文精神和革命情怀的人物、事件挖掘出来,切实体会其中蕴含的厚重的中国发展史、坚定的信念等重要的精神内涵,将自身的认识转化为理想信念的认同,以艺术为交流契机,让红色精神浸润人心,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心入脑。二是使学生把红色文艺作品中所蕴涵的价值观进行更好地诠释、内化和践行。例如,“开展新人新视角,经典再创作——开展高校书画、中国服装服饰、影视媒体经典文艺作品再创作实践活动””艺起说经典,你我都是推荐官——开展高校大学生对书画、中国服装服饰、影视媒体中经典文化艺术作品推荐活动”“‘我的美丽祖国,我来建’主题艺术类社会实践”,挖掘艺术教育与建设美丽乡村、美国中国相结合的社会实践项目来创新艺术文化第一、第二课堂,把思想美和艺术美融合在一起。通过新的“党史+文艺”学习方式,融合艺术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作为主体以专业学习为出发点,实现中共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在专业学习中感受红色文化,在教学实践中感悟红色精神,实现价值观教育与专业技能相融共进的提升,最终达到培育能担任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在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培养符合要求的时代新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充分挖掘红色文艺作品的显性与隐形教育作用,做好学科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协同并进,将红色文化与学科专业教育进行交叉融合,是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03).

  [2]新华网.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2016-11-30)[2022-03-1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30/c_1120025319_2.htm.

  [3]求是网.用好红色资源,总书记再次强调[EB/OL].(2021-06-27)[2022-03-1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3725373801892774&wfr=spider&for=pc.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在山东大学召开[EB/OL].(2020-11-03)[2022-03-11].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html.

  [5]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2(01).

  [6]尹贤彬.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D].广西:桂林理工大学,2021.

  [7]叶朗.精神追求是美育的灵魂[N].光明日报,2015-10-12(01)

  [8]苏久青.红色文艺融入新时代文艺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创新路径论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39(03):12-14+73.

责任编辑:苗存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