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三个思政”协同育人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实现机制探析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三者之间实现协同育人,共同构建“大思政”局面。“三个思政”的协同是由优势互鉴、短板互补的目标指向与育人理念、育人原则、育人场域等条件保障两个维度共同实现的。当前“三个思政”协同育人的主要难点是目标指向维度与条件保障维度间无法对齐,具体表现为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育人渠道不通畅、育人路径不明确三个主要现实困境。因此,必须以协同育人机制激活主体动力、以育人平台建设优化沟通渠道、以育人环境营造明晰路径选择,从而打造高水平的育人共同体、构建高效度的信息资源库、涵养高质量育人生态圈。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协同育人

  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性、协同性工程,既需要实现各门课程同向同行,使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与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形成协同效应;又需要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与日常思政主阵地同频共振、有机结合,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当前学界和教育一线,对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等三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环节的实践与研究都取得了不菲的成效,但对三者间融合机理、耦合机制、协同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较为欠缺,这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限于孤岛困境、受制于二元割裂、受困于碎片效应。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三者面临自身发展瓶颈,难以形成育人合力。破解这一系列瓶颈,必须以协同论、系统论思维考察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三个环节间的内在逻辑与交互关系;从“大思政格局”的视域分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其生成机理;依托机制耦合、平台整合、工作配合,探寻主要困境的纾困之法、破解之策。

  一、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协同育人的内在逻辑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协同育人效应的高效发挥,首在厘清“三个思政”间的交汇点、逻辑链,分析实现“三个思政”协同育人的内外部条件,如此才可明晰当前融合工作的薄弱点以及改进的发力点,促进“三个思政”有机融合、高效融合、系统融合。

  (一)各具育人优势,需要交流互鉴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同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内涵性质、行为主体、运行过程、作用场域的差异性,“三个思政”各具独特的育人优势。

  思政课程的育人优势在于旗帜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和理论灌输的系统性。列宁指出,由于工人群众的阶级局限性,其自发斗争不可能形成社会主义意识,“需要掌握先进理论的教育主体通过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去启发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和革命意识”[1]。思政课程正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可以运用高度系统化、学理化的政治理论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实现“理论掌握群众”。

  课程思政的育人优势在于人文素养与专业知识技能的有机统一性。课程思政强调“在课程教学中挖掘‘人文素养’元素,其中重要的是人文精神,即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2]。专业教师寓价值观于各个学科、各门课程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科自觉、职业道德、学术品德,启发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大学科观、宏思维,最终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日常思政的育人优势在于工作场域的灵活性和工作方式的亲和性。日常思政不受课堂教学时间、空间、规模以及主题限制,多应用于零散性、感性化、非系统性的场景,可聚焦于个别学生面临的问题、处理个别现象。相对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与学生工作、学习、生活实际结合更加密切,辅导员掌握的关于学生所面临的生理心理问题、学习工作困难、思想动态特征的材料、案例更为丰富。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三者间有着明确的界限,但三者同属“大思政格局”的子系统,系统论认为:“开放性是系统维持自身结构和不断发展的必备条件。”[3]“三个思政”彼此间的人员、物质、信息交流,有助于实现育人优势的“正反馈循环”。思政课教师要发挥思政课程与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革命性相适应的理论品质,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明确政治方向。专业课教师要在专业、学科的知识逻辑、学理逻辑、历史逻辑中挖掘人文素养,实现知识技能传授与人文素养熏陶相得益彰,提供学理支撑。辅导员要发挥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优势,收集学生思想心理动态数据样本,保障育人效果的持久性、有效性。

  (二)各有育人短板,需要取长补短

  由于主客观因素限制,“三个思政”各自又存在着育人短板。思政课程受制于其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要地位与实际教学工作中时空、信息、资源上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缺乏实践温度。一方面,思政课与专业课、通识课间存在张力,难以与学科前沿、行业发展结合,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政课程。思政课程是 “使人成为人的课程”[4],相对于专业课、通识课教学,思政课程的教育内容更加宏观抽象,教学语言更注重宏大叙事。二者间性质的差异决定了思政课程不能“淡忘主业”,成为专业课、通识课的附庸。另一方面,思政课与学生日常生活、工作、学习间存在距离,难以形成长效持久的育人氛围。从教学时间上看,思政课在整个教学日程中的占比较少,缺少实现全过程育人的客观条件。从影响场域上看,思政课程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生动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脱节,教师难以切实把握学生思想之困、实际之需、成长之要。

  课程思政受困于政治性与学理性的二元割裂,陷入认知误区,欠缺理论深度。一方面,部分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所关注的人文素养是价值中立、“政治悬置”的西式普世价值,将课程思政教学片面理解为“在专业课教育教学中植入科学精神、工程/医学伦理、人文精神、法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理念等”[5]。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认为课程思政就是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嵌入”政治术语,即“专业 + 思政”的“加法式教学”[6],片面将课程思政理解为国家大政方针的“传声筒”[7]。课程思政教学过程流于形式,教学内容高度同质化,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

  日常思政受限于时空零散、主体零碎、现象多变所导致的碎片效应,站位高度不够。部分辅导员过于注重处理学生面临的事务性问题,“容易忽视思想理论的引领作用,从而导致实践与理论脱节,不能彻底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此外,由于部分辅导员缺乏相应的知识体系,“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的知识”[8],无法以高度理论化的学术话语,将丰富的工作经验成果体系化、理论化,并且与学科和行业发展的特殊性结合,凝练出具有特色的经验规律体系。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的育人短板,或源于内在矛盾,或源于思维误区。这一系列短板的解决不仅依赖于“三个思政”自身的发展完善,还需要从整体出发实现“三个思政”短板的相互弥补。故而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既不可单兵突进,也不能平均用力,而是要在注重发挥优势,弥补短板两个方面的协同。从时间维度来看,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三者分别聚焦于学生的政治理论课学习时间、专业课学习时间、日常工作生活时间,思政课程关注低年级学生,课程思政、日常思政兼顾全年级段学生。从场域维度来看,教师主要发力于课堂教学,辅导员着力于日常思政工作的主阵地。从功能维度上看,思政课教师可借助课程思政、日常思政了解专业学科知识,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提高实践温度;专业课教师可通过思政课程、日常思政明确价值方向,沟通学生日常实践,拓展理论深度;辅导员可通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现日常思政工作经验的规律化、特色化。

  二、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

  审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三者间的内在逻辑,可以看到“三个思政”的协同是由优势互鉴、短板互补的目标指向与育人理念、育人原则、育人场域等条件保障两个维度共同实现的。当前“三个思政”协同育人的主要难点是目标指向维度与条件保障维度间无法对齐,具体表现为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育人渠道不通畅、育人路径不明确三个主要现实困境。

  (一)协同遇阻:协同育人机制不全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三者的协同首先表现为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三支队伍的协同,然而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激励机制的不完备、保障机制不充分,三支队伍缺少开展协同育人的动力、缺乏推进协同育人的能力。

  受限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面临孤立分散、“各管一摊、各自为战”[9]的困境。当前高校对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工作的管理与评价,往往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其他二级学院各自单独进行。一方面,思政课教师难以深入了解其他二级学院思政工作的现状水平,缺乏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其他二级学院的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会将思政课程看作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分内之事”,往往略过思政课程来谈课程思政建设、日常思政工作,欠缺思政工作的专业性。

  受制于激励机制的不完备,缺少开展协同育人研究的动力。首在由于管理机制的分散,三者的考核评价标准彼此孤立、互不相干,三者无法体会进行协同育人的必要性。次在教学研究课题往往局限于各自的研究视域、研究对象,三者缺少开展协同育人的紧迫性。还在三支队伍未能看到协同育人相对于传统育人模式的比较优势,缺乏展开协同育人研究的驱动力。

  受困于保障机制的不充分,缺乏推进协同育人实践的能力。其一,思政课教师往往对其所任教班级的专业背景知识情况不甚了解,无法与专业课教师共同研究学科案例。其二,专业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足。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识不够,难以从专业的学理逻辑、历史逻辑中挖掘凝练思政元素。其三,辅导员进行信息整合、从事学理研究的能力尚待提升,其自身难以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足够的参考资料。

  (二)协同遇堵:协同育人渠道不畅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不仅面临由于机制不健全导致的育人主体动力、能力缺失等问题,还面临着信息沟通、人员交往、资源调配等育人渠道不通畅等外部条件的制约。

  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间的育人信息沟通不畅。由于信息沟通平台的缺失,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一是“自扫门前雪”,不考虑彼此育人工作的目标指向,难以凝聚共同的育人目标;二是“闭门造车”,无法交流借鉴彼此的优势教育教学方法,难以实现教学效率的优化;三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仅能从自身目力所及的教学信息出发,片面地认识教学对象。

  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间的人员交往困难。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分别处于相对独立的工作场域、工作时间中,既缺乏产生交集的条件,又没有进行交流的动力。另一方面,当前高校对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设立了相对固定的岗位,设置了各自独立的评价标准,内部流动性小。

  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所掌握的资源调配不畅。当前高校的“三个思政”协同育人建设,往往止步于二级学院层面,马克思主义学院往往是“旁观者”。这种情况,一是会导致“三个思政”协同育人建设长期停留在盲动摸索阶段,缺乏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理论支撑;二是会导致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已有的研究成果重合,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浪费;三是会导致研究出现盲区、陷入误区,例如误解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导致育人效能的倒退。

  (三)协同遇困:协同育人路径不明

  机制不健全、渠道不通畅落实到具体的协同活动中表现为协同育人的路径选择不明,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在以何种标准进行协同、协同的推进形式、在哪些场域上协同陷入困惑与分歧。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还在“三个思政”协同的推进形式上存在困惑。其一,部分教师认为“三个思政”的协同主要表现为宏观层面上管理机制协同,推进“三个思政”协同的主体应当是学校学院的教学管理机构,教师和辅导员的协同需平台搭建完成之后才能发挥出作用。其二,部分教师认为“三个思政”的协同首先必须要落足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日常思政工作实践,只有从各类协同育人的案例、实验中才能逐步总结经验并上升规律,指导宏观管理机制的构建。当前两种模式都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亟需整合。

  另一方面,在协同育人场域上,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陷入了误区和盲区。一是思政课教师局限于思政课堂上的协同,对于学生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的校园文化场域、社团活动场域、网络场域、宿舍场域的关注不足,无法把握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二是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场域上受限于“嵌入式”课程思政模式,该模式与思政课程功能发生重合,专业课教师也对学生的日常工作生活关注欠缺。三是辅导员成为课堂教学的“局外人”,在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场域中又缺乏导向能力。

  三、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协同育人的实现机制

  实现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的高质量融合,需要聚焦三者面临的主要困境,以“三个思政”协同的发生条件为切入点,着力于以协同育人机制激活主体动力、以育人平台建设优化沟通渠道、以育人环境营造明晰路径选择,从而打造高水平的育人共同体、构建高效度的信息资源库、涵养高质量育人生态圈。

  (一)机制耦合:完善“三个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实现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间的协同关键在于打破各类制约条件,建立管理机制、优化激励机制、完善保障机制,发挥思政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师、辅导员的积极性,打造出意愿强烈、本领高超的育人共同体。

  首先,要打破各管一摊、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起新的综合管理机制,统筹“三个思政”的标准制定、职责划定、人员管理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其他二级学院“必须建立合作联动机制,打破思政课教师与非思政教师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壁垒”[10],共同成立长效的管理部门和临时的工作小组,并且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理论研究、政治引领上的独特作用,统筹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协同育人实践开展。同时要还要破除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多头领导的现状,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的各项工作统一纳入到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组、优秀专业课教师及辅导员意见共同建立的考评体系中,实现管理的集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其次,要以激发主体能力性、创造力为核心,构建激励机制,激活各育人主体活力。要建立激励保障机制,使其认识到强化彼此间信息互通、资源整合和工作配合的重要性。学校和院系要强调目标导向,将推进“三个思政”协同育人建设落脚在实处、深化到细节,建立“学期—四年—长期”横向目标体系和“学校—学院(系)—教师”纵向目标体系。其一,高校要将实现“三个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工作作为学校育人成就评价的重要指标,将“三个思政”的融合建设纳入到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中,凝聚全校推进“三个思政”协同育人实践的共识与决心。其二,各二级学院(系)要与马克思主义学院通力合作,共同确立以四年为周期的育人目标,并将其作为教师和辅导员评优评先、提优提干的重要考核指标。其三,要鼓励教师确立学期目标,以学生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察推进“三个思政”协同育人实践的新效果、反思存在的困难与缺陷,对其他教师施加榜样示范作用。

  最后,要以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的协同育人能力为导向,完善保障机制。一方面,要强化科研协同。成立专门的科研基金会,将“三个思政”协同育人理论困点、实践难点以及可能的突破点转化为各项教改项目,吸引思政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师与辅导员组成研究团队,提升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做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优化教学合作。鼓励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共同开展备教材、备教案、备教法、备学法、备学生的教研活动,提升思政课教师对学科历史、学科常识、学生现实情况的了解;开展思政教师演示讲、优秀教师示范讲、新老教师合作讲、青年教师研讨讲等“四讲”教研活动,系统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

  (二)渠道整合:搭建“三个思政”协同育人平台

  在激发育人主体活力的同时,学校还要关注“供给侧”优化,积极疏通协同育人渠道,搭建人员合作平台、信息沟通平台、资源调配平台,为“三个思政”的协同育人实践的高质量推进提供物质条件保障。

  其一,搭建高效的信息沟通平台,致力于消除育人“信息茧房”,提高各育人主体决策的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1]。现代新媒体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有助于“打破几支队伍之间的沟通壁垒,加强各支队伍之间的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共同探讨各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12]。教师和辅导员搭建以每一个学生的长期信息资料库为基础的信息共享平台。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的表现进行汇总并实时更新、长期保存,为科学评估协同育人的方法与手段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要为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三支队伍提供高效沟通渠道,使三支队伍可实时共享信息,消除信息孤岛,克服沟通方式的低效性以及时空上的局限性。

  其二,打破工作岗位对育人主体工作范围的限制,着力于优化人员交流渠道。一是可以选派优秀思政课教师到校团委、社团联合会等学生工作部门挂职锻炼,帮助思政课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现实需要与思想动态。二是鼓励辅导员队伍中的优秀骨干参与到各类课程思政和思政课专题的教学任务中,“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管理,上升为学术研究的学理。”[13]三是选聘优秀专业课教师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术顾问,帮助思政课教师了解专业常识、学科历史。

  其三,要优化资源调配渠道,搭建各类特色实践平台。一是要搭建校园育人平台,利用好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理论成果、研究资源、研究经验,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开展各类教育教学实验活动[14],提高协同育人实践的科学性。二是要搭建网络育人平台,利用好移动互联网资源,提高协同育人的精准性。三是要搭建社会育人平台,提高协同育人的亲和力。要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区位优势,积极与对口企业、研究所、志愿服务基地、红色文化基地展开合作,发挥出校内外资源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三)工作配合:涵养“三个思政”协同育人生态

  实现“三个思政”的协同育人,要在激活主体活力、完善物质保障的基础上,开辟出协同育人实践的推进路径,为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的工作配合提供“可操作性指南”。

  推进“三个思政”协同育人的最终指向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是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三支队伍的基本共识。“三个思政”协同育人实践首先要接受思政课程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的统辖,“让所有课都上出‘思政味’,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15]。思政课教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入心入脑,并且明确高等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其次,专业课教师要在遵循“四个服务”方向的基础上,注重对专业学科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开发应用,培养“有高远目标、有家国情怀、有道德情操、有蓬勃精神、有文化修养、有创造活力、有人格魅力”[16]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辅导员要承接并捍卫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成果,准确把握学生话语暗含的情绪面,精准挖掘学生行动潜伏的思潮线,细致考察学生日常生活工作学习隐藏的敏感点,绵绵用力、久久用功地塑造学生价值取向、人生理想、政治信仰。

  “三个思政”协同实践路径的另一关键点在于实现关键场域互联互通。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还需要在优化教学场域、宿舍场域、校园文化场域等关键场域上打配合、做文章。其一,要优化教学场域。辅导员要协同授课教师着力于打造优良的教学环境,具体而言,首在积极疏通学生的思想堵点、化解人际关系矛盾焦点,营造氛围融洽、和谐有序的班风;次在激励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做实干家,塑造锐意进取、知行合一的学风;还在引导学生遵守班规校纪、学术道德、社会公德,端正个人作风。其二,要优化宿舍场域。“三个思政”应当强化宿舍场域的协同,打通育人的“最后一公里”。辅导员要协同学业导师、思政名师组织宿舍思政论坛;建设宿舍党团活动室、党员模范宿舍、学生党员宿舍,实现以身边事育身边人。其三,要优化校园文化场域。社团活动、大学精神、校风校训、创新创业活动都是校园文化场域的重要因子[17]。涵养校园文化场域,一是可以聘请思政教师担任社团思想导师,严把政治关;二是把专业课、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融入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中,切实提升社会实践、学生活动的思想深度,把好思想关;三是邀请专业课、思政课教师担任为各类学生活动的学术顾问,保障专业知识的科学性、程序设计的合理性,把好学理关。如此,“三个思政”协同育人环境才能既和谐有序,又充满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魏强,周琳.《共产党宣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纵观与前瞻[J].教学与研究,2018(04):21-27.

  [2]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2):50-58.

  [3]古荒.把握系统观念的三个基点[N].学习时报,2020-12-07(02).

  [4]陈秉公.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势位”培育和践行的规律性[J].思想理论教育,2014(02):4-10.

  [5]鄢显俊.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实践误区及教育评估[J].思想教育研究,2020(02):88-92.

  [6]蒲清平,何丽玲.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堵点、痛点、难点与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05):105-114.

  [7]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03):64-69.

  [8]张军琪.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论域下的辅导员威信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01):152-155.

  [9][13]杨晓慧.以“大思政”理念创新思政育人格局[J].思想教育研究,2020(09):6-8.

  [10]高德胜,聂雨晴.论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改革中的实践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01):77-82.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2]夏江敬,汪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3):56-58.

  [14]鄢显俊.教育实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三大规律”[J].中国高等教育,2017(17):7-9.

  [15]协力构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21-09-29(01).

  [16]蒲清平,何丽玲.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堵点、痛点、难点与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05):105-114.

  [17]邢云文,张瑾怡.构建面向“日常生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2):121-124.

责任编辑:黄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