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育时代新人”为导向,构建“广东新时代新教育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着力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育时代新人”,是新时代整个教育工作的目标指向。面对“育时代新人”这个教育目标导向,广东该怎么做?我们的回答是:着力构建“广东新时代新教育体系”,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变轨超车”:建构“广东新时代新教育体系”的时代要求

  广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也是教育大省。全省目前共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2360多万人,有各级各类专任教师137万多人。近年来,我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抓党建促发展、抓规划谋长远、抓质量强实力、抓公平惠民生、抓改革激活力,出台了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修订了教育督导规定,制定了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增加幼儿园中小学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教材建设等一系列指导全局、影响深远的政策措施,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创强”完美收官,“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先进县(市、区)” 趁势而上、全面铺开,各级各类教育毛入学率继续攀升,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日益紧密,“双高”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师资队伍素质和高层次人才总量持续提高,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南方教育高地”雏形初步显现。

  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教育的发展要勇立潮头、改革再出发,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教育,面向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办强教育,实现教育发展的“变轨超车”;必须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以教师为根本”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构建“广东新时代新教育体系”,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八大新态”:建构“广东新时代新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在当今这个万物互联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从模仿人类智能走向学习、超越人类智能,教育的封闭体系、旧的思维模式都正在或者已经被打破。新时代催生新教育,新定位谋划新发展,新技术构建新生态。构建“广东新时代新教育体系”需要进行理念重塑、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内容重构、模式重建,需要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服务模式、教育治理模式。为此,我们将从“新学校、新课程、新课堂、新教师、新学生、新家长、新评价、新治理”等八个方面着手构建 “广东新时代新教育体系”。

  新学校就是以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智能泛在环境为支撑,以人文生态、开放协同为特征的“智慧校园”。突出学校环境的育人功能,强调以文化涵养人、以生态陶冶人、以智能感知人、以课程发展人,将学校作为一个整体学习空间进行设计,强化学习空间的人文性、生态性、智能性,加强学习空间与学校课程、教与学方式创新的一体化设计,利用信息技术、社会教育资源拓展学校时空,形成人文化、生态化、智能化、课程化的开放空间。

  新课程就是强调面向学生丰富而多样的兴趣和发展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支撑课程结构优化、内容扩充、形态重构、过程监测,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学科课程层级化、地方课程主题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我们将着力于构建国家学科课程、主题拓展课程、跨学科创新课程、开放研学课程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构建“互联网+课程”共享平台,培育一批课程创新共同体,打造一批具有中华和岭南文化特色、全人发展和国际视野的主题拓展课程群、创新课程群,并积极推动与长三角等地的课程共享,实现课程共创、共享、共生,为广东学子提供更丰富的课程选择,加快教育供给模式的创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需要。

  新课堂就是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与学的理念重塑、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和模式重建,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实现“课堂革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课堂革命是一场心灵革命、一场观念革命、一场技术革命和一场行动革命,革命是颠覆性的。例如,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爱种子”教改行动,就是我省推进“课堂革命”的重要抓手。目前,“爱种子”教改行动正在广州市从化区、清远市清城区试点,接下来我们要在挖掘、提炼广州市从化区、清远市清城区改革试点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其他区域,以点带面整体性推进区域乃至全省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新教师就是要以广东“新师范“建设为引领和支撑,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这样的好老师,既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也有深厚扎实的底蕴,传道解惑的能力,更有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活力。目前,我省已启动“新师范”建设工程,构建以省市县教师发展中心为支撑,省市县校“四位一体”的新培训体系,实现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教师退出机制,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

  新学生就是要培养爱阅读、爱运动、爱艺术、爱实践、爱创造的“五爱”时代新人,这是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具体化,是核心素养的生动表现。我们正在或将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全民阅读活动与语文素养提升计划,强化艺术教育和综合实践课程,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进行设计,将核心素养融入教与学的全过程、课程的全要素进行落地。

  新家长就是要引导家长作为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第一任教师,让他们遵循规律、尊重孩子、尊崇学校,成为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典范和楷模。我们将推进“互联网+家长学校”建设,引导家长遵循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教育孩子,指导家长尊重孩子的禀赋、兴趣、爱好、伙伴,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使家长信任学校、信任老师、信任孩子,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

  新评价就是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我们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评价与监测体系,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伴随式评价,实现过程性、个性化、精准化评价,构建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教育教学持续改进模式。

  新治理就是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教育管理流程再造、协同管理和教育科学决策,实现师生自治、家校共治、社会共育。我们已经启动综合素质评价和教育质量监测,推进教育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等,探索基于数据思维的智慧治理。

  三、“顶天立地”:建构“广东新时代新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

  构建“广东新时代新教育体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为此,我省已经开展了“广东新时代新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研究”,启动了一批重点工程和项目,如面向新课堂的两个“提质项目”即数字教材全覆盖项目、“爱种子”教改行动,面向学校整体改革创新的两个“标杆项目”即信息化中心学校建设项目、融合创新示范培育推广项目,面向新教师的“新师范”建设,面向新评价和新治理的综合素质评价和教育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等,积极探索“广东新时代新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

  在“广东新时代新教育体系”的推进实施过程中,我们要“顶天立地”,扎根中国大地与广东实际办教育,突出强调四个方面:一是走进新时代,坚持立德树人。这是根本之根本。立德即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自信”,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二是适应新变化,夯实教育信息化基础。我们要把握信息时代、数据时代、智能时代的新特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服务模式改革,用新的思维、新的模式、新的路径、新的机制破解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瓶颈与难点。三是踏上新征程,推进“课堂革命”。课堂革命是重点,课堂是主战场、主阵地,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推进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爱种子”教改行动,就是想用先进的技术、创新和跨界的思维,让课堂革命不仅在广东的城市发生,更要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发生,让课堂革命不是在某一所学校、某几节公开课上发生,而是在主战场、规模化的应用中发生。四是实现新突破,狠抓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在顶层设计上,我们狠抓整体规划、标准建设、机制创新,出台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研制出台《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广东省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广东省基础教育互联网+教学范式与模式》《广东省中小学创新教育课程指导纲要》《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等系列标准和指南,与华南师范大学共建“广东省基础教育与信息化研究院”,建立纵横联动的协同创新机制。在基层创新上,特别重视信息化中心学校、融合创新示范培育推广项目的实施,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示范推广和培育推广双向联动,点面结合推进整体创新,加快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