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党建引领,建院筑梦

  “华南建筑人是艰苦卓绝、脚踏实地的。吴硕贤院士,在学院工作20多年,把精力用在建筑与文学的结合上。不久前,全国‘最美奋斗者’表彰,建筑界唯一获得该奖项的是我院名誉院长何镜堂院士,这也是对一代代华南建筑人实实在在奋斗的最好表彰……”院长孙一民在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上说。

  这是每学期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为学生上的“思政第一课”,以此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这也是以党建引领学院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培育创建为“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期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以党建引领学院创新发展,努力做到“五个到位”,凝心聚力效果明显,政治核心作用突出,学院事业健康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党建引领,建院筑梦

  凝心聚力,努力做到“五个到位”

  建筑学院现有党员627人,其中,教工党员91人,学生党员536人;党支部31个,其中,教工支部5个,学生支部26个。

  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司聚民表示,学院党建“双创”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党建引领助推学院中心工作,健全和完善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学院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增强“四种能力”,确保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学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委部署,立即制定学院防控预案,精准排查全院师生员工所在位置和健康状况,组织师生开展线上教学、线上答辩、线上复试、线上夏令营,安全推进师生复教、复学。组织党员参与学校“党员突击队”。疫情期间,学院党委还举办了众多抗疫主题党建活动,制作了抗疫歌曲视频《一点星光》,号召大家团结一心,共度时艰。

  建立“四项机制”,确保政治把关作用到位。建立意识形态工作组织领导常态化、网络行为与新媒体管理制度化、学术交流与社团组织建设规范化、紧盯抓实“特殊人群”专门化等机制。

  推动“六维一体”,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到位。比如,组织学院课程思政落实工作,发挥教指委、年级组、课程组作用,将课程思政教学作为教师支部的工作重要内容和基本抓手,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并将课程思政情况列入教师考核。

  聚焦“四个一”,确保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到位。定好一套制度规范、建强一支党务队伍、打造一个党建品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比如,优化支部设置,选优配强支部书记。4个教师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养”全覆盖,全部为教授、博导,并兼任系副主任。配备专职组织员1名,新增学生辅导员2人,组建学生党建工作室。分别在学院办公大楼和学生专业课室大楼各配置一间“党员之家”工作室,开放建筑红楼、27 号楼部分公共课室、会议室,用于各支部开展活动。

  做实“党建+ ”,确保推动改革发展到位。学院承担了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助力学校“社会科学总论”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院拥有2位院士,1位长江学者、国家教学名师,4位国家新世纪人才为首的师资队伍。两年来,新增教授6人,副高教师14人;新增各类科研项目350项,年科研经费过亿元。

  打造基于专业特色的党建品牌

  建筑学院党委打造基于专业特色的“建院筑梦”党建品牌活动,围绕党建品牌抓制度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探索一条以党建品牌为引领,多层次深化、全方位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之路。2019年获学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品牌项目评比一等奖。

  该项目包括“筑梦·强基”“筑梦·实践”“筑梦·寻访”“筑梦·论谈”“筑梦·创作”等五个板块。其中,强基指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实践指开展基于专业实践的社会服务,如扶贫、三师下乡、三下乡等;巡访指走进社会,了解国情,如走进名企、参观红色景点等;论谈指谈心、访谈、分享,如教工党员与学生党员座谈、读书会;创作指开展结合专业技能的红色基因活动,如设计、手绘、摄影、征文等。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党建引领,建院筑梦

  开展贴近师生实际的支部活动

  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陈莹介绍,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学院通过“十个一”推进支部主题教育活动,精心策划全院范围内主题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十个一”包括:通读一本书——《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摘编 》、做一次学习交流学习体会、支部书记讲一次党课、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观看一部红色基因题材电影、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每天至少登陆一次“学习强国”APP、列出一份个人问题清单、抓好一项项整改落实、开好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

  结合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组织并鼓励师生参加扶贫工作和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增强师生社会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院乡建扶贫志愿者服务队由学院师生组成,十余载深耕乡建理论研究和实践,长年深入广东省惠来县、翁源县和云南省云县等地贫困村开展乡建扶贫行动,该团队获“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奖,团队负责人陈可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近两年,学院党委积极参与学校定点帮扶工作,选派刘卫忠担任云南云县扶贫村第一书记,组织师生协助云县扶贫村做乡村规划;组织教授帮助孔美村申报成功获批“中国传统村落”和“广东省古村落”,并参与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村委会和村学校的改造设计等,助力学校获批第四、第五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此外,常态化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和暑期三下乡活动,实现专业知识学习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三下乡调研团队获广东省“大学生党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学院团委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和“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

  营造学习先进标杆的良好氛围

  从2009年9月起,田娟开始担任建筑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如何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做到与广大学生心贴心?田娟意识到要利用好互联网提供的契机和动力,积极推动“建筑学院党建园地”公众号的建设。她遵循讲故事的好办法,开辟“党员人物专访”栏目,请教授们以一名党员的身份谈自身的爱国故事。不仅报道了吴硕贤、陆琦、赵渺希、王世福等多名优秀党员,还访谈了多名身边的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寻找初心,坚定信念。

  “其实我们从青少年开始就想入党,因为大家都觉得加入共产党很光荣,是我们那个时代青少年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被采访的第一位老党员是吴硕贤院士,他从自己入党志愿谈起,讲述了自己为支援国家建设而修改大学专业志愿,为培养国家人才而放弃国外发展机会,为取得科研成果而放弃高薪岗位的人生经历,让学生们学会将自己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树立“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远大理想。

  何镜堂获得“最美奋斗者”光荣称号,赵渺希获中国规划学会青年科技奖和“南粤优秀教师”称号,田娟获“广东省研究生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和“最具坚守精神辅导员”称号,李瓅得、陈建铭、汤雪儿获学校“十大三好学生标兵”称号……建筑学院党委通过各种渠道和自媒体平台宣传上述优秀师生代表,发挥榜样作用,让广大党员学先进、赶先进,营造学习先进标杆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Do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