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与镶嵌:走向美好德性的生长

  一、情境活动,发掘儿童的潜能

  在整齐划一、井然有序的校园活动中,我总能看到极少数“不和谐”的因子:有的孩子东张西望,有的孩子窃窃私语,还有的在操场上蹦着跳着,欢呼雀跃。同时出现的是,教师板着脸的训斥。孩子们活泼大胆的表现,令人想到了“玩”是儿童的天性,“活泼好动”是儿童的特点。为了班级乃至学校的形象,教师不惜扼杀儿童“爱玩爱动”的天性,竭力将爱说爱动的“小调皮”调教成乖巧听话的“乖宝宝”。在严明的纪律和严厉的训斥下,儿童如同沙滩上的鹅卵石被磨灭了棱角,日臻浑圆,留下了所谓懵懂的规则意识和感性的盲从,真不知该是喜是忧?

  学生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谁是班级管理的主体?从大庭广众下所“秀”的“美”,到无人监管下的“本我”流露,此类现象的根源是什么?我陷入了思考。

  当我们用律令来规范孩子的行为,他们很容易处于被动的境地,甚至感到很茫然。另一方面,当无原则地满足儿童的感性欲求,就容易导致儿童行为的庸俗和品格的低下。怎样让感性和理性统一,让社会律令和个体自由统一起来?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永远新鲜的课题。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路径——情境活动。

  2010年,我开始了情境活动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渐渐发现,情境活动创设的模拟生活真实的情境,是融入主体情意、充满审美色彩的学习性场域。它符合并能满足儿童的感性欲求和游戏冲动。又因为情境的创设是教师遵循教育的正导向原则,遵循社会律令限制个体的种种刚性诉求的,因此,情境又携带着理性规范。儿童在自觉顺适情境活动前一个规定性(感性规定)时,也就不知不觉地、不由自主地、无须努力地,将情境活动的后一个规定性(理性规定)悦纳于自己的心理结构中。于是,社会规范走向了个体的自由选择,理性律令走向了儿童的感性需求。这就是情境的化育心灵的神奇秘密所在。情境活动将道德这一“实践理性”以一种柔性的性态植入学生心田。

  从情境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来看,它求新、求近、求美、求宽,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它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由近及远,由表及里,从家乡南通“我爱长江我爱濠河”“走近家乡的桥”到“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我们为你自豪”,走向“学习奥运健儿,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振兴中华”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由“学习道德楷模争当文明少年”到“我感动我行动”“情系灾区”系列活动,或按时令、节日,发掘地方特色文化,或结合历史纪念、时事新闻,由单一的教科书走向以自然、社会、科学为背景的各个生活场景。

  从情境活动的过程与方式看,活动创设出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情境,关注儿童视界,洞察儿童内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驱动力,促成外在的教育与激发学生内在德性成长需要的融合,引领儿童积极建构个人的道德理想。

  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研究情境活动对儿童德性生长的支架作用,发掘了情境活动的四大支架:顺应童心支架、生活体验支架、审美怡乐支架和自省反身支架。这些支架的共性就是隐匿和镶嵌,即把道德说教隐匿在教化背后,把道德条律镶嵌在情境之中。其本质就是以一条人性化的教育途径,满足儿童的内在需要,给予儿童舒展的生长姿态。教育只能采用道德的方式,而所谓道德的方式,在我看来,就是合乎人性的、合乎德性的、合乎人类尊严的方式。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断进行价值叩问,追寻自身的价值取向,并最终走向美好德性的生长。

  2016年,我撰写的《小学情境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一书正式出版、发行。在研究情境活动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儿童蓬勃向上、不可扼制的生长力,发现了儿童无限的潜力。我重新审视儿童,渐渐地对儿童心生敬畏。

  二、情境型班集体,打造精神的海拔

  李吉林老师说:“儿童是情境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的发展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情境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不可缺少的资源和运用经验、运用知识的不可替代的现实场景。”作为一名长期躬耕一线的班主任,我想在教室这个生命场中,感悟、领略、承受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创造属于我和学生的情境型班集体。我希望成为童心的守护者和儿童成长的助力者。如果说前期进行情境活动的研究更多的是和同事们一起设计方案、一起开展活动,侧重于感性的实践,那么,对于情境型班集体建设的研究,我更多地进行理论的学习、实践的探索。

  教师人为创设的、优化的“情境”承载着鲜明的教育使命。它以鲜活的形象、感人的氛围、真切的情意、丰富的美感,激发儿童热烈的情绪体验,促进儿童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积极的价值愿景。无论是静态的“物质情境”还是动态的“活动情境”,外显的“自然环境”还是内隐的“隐形情境”,短暂的“即时情境”还是长时的“教学情境”,教育者创设的情境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教育价值观信息,情境型班集体建设以体验的、活动的方式,让儿童在情境中自悟、自得,从规则律令走向自由意志,实现德性的成长。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学生参与德育的至高境界是进行自我教育。情境型班集体建设,通过创设人为优化的、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情境,引导儿童在日复一日的集体活动情境中不断建构和重构自己的道德经验。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努力去寻找隐藏在儿童心灵深处的那些未知因素,竭力关怀儿童的精神生长。

  在建设情境型班集体的过程中,我两度参加了班主任基本功大赛。2017年,4月开始备赛,6月初参加崇川区基本功比赛,然后是7月份的南通市大赛,8月份的集训选手赛,9月的江苏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我在学校里“泡”了整整一个暑假。在最后的省赛中,我发挥不力,与一等奖失之交臂。2018年,我再度挑战,从2月开始准备,到9月的江苏省比赛,11月冲入长三角比赛,前后历时九个多月的时间,我一直在积极地备赛。期间,我阅读了三十余本专业论著,梳理了百余个教室案例,撰写了二十余万字的教育手稿,对于学科教育、家校沟通、特殊儿童的教育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生观、教育观。最终,我获得江苏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小学组一等奖、论文评比一等奖。我为这份成绩而无比激动,更感恩每一个关心我、帮助我的领导、老师和朋友。2019年,我将比赛期间的手稿以及教育的感悟,结集成册《无痕润德——情境德育理念下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研究》,该书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经历了省赛的磨砺和洗礼,我不仅对教育、对儿童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对班集体的建设也有了自己的思考。儿童作为发展主体,有其自身的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他们通过自己独特的话语意境和行事方式来发现、发挥并得到发展。儿童是情境型班集体的主体,他们扎扎实实俯下身来融入班级建设,审慎地维护好关乎班级尊严与荣誉的一切,自觉地将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到身边能触及的每一角落。作为儿童身边最亲近的人,我们不仅要敬畏儿童,更要研究儿童,发现儿童、成全儿童。

  在班集体建设与成长过程中,班主任一方面通过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成为儿童成长的重要他人;另一方面,从自身的职责出发,通过建章立制、情境活动、文化濡染、激励评价等多种途径,促进儿童遵守社会规范,成为“大写的人”。

  在研究中,我们逐渐形成了自我内驱与集体助推相结合、课内设标与课外延伸相结合、课堂拟真与野外实践相结合、线下主题活动与线上网络借力相结合的情境型班集体实施策略,形成了制度性管理、主题性活动、文化性渗透、激励性评价的情境型班集体创设路径。儿童在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情有趣的集体生活中涵养美好的德行,激发生命的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积极主动地努力生长。

  三、惬意教室,创生生命的能量

  情境型班集体的创设,使班级氛围更加融洽,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不断提高。然而,学生每天在教室里读书、学习,生活非常单调、乏味。2019年,我开始了“惬意教室”的研究。惬意教室的“标配”正是情感和美感。惬意教室通过创设融真、美、情、思多种元素交融的生活场景,让儿童享受人际和谐、个性张扬、精神自由的审美愉悦,产生适切、自由、快乐、惬意的体验,从而实现德性生长的自修和自觉。

  在研究中,我们探索惬意教室的生态环境,追求赏心悦目的物态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无尘教室、百变教室、展示教室……干干净净的地面,安安静静的环境,清清爽爽的桌椅,养眼的绿色植物。暖暖的阳光洒在教室的角落里,洒在摊开的书本上,也洒在每个小伙伴的心中。这样的教室,需要每一个学生用心维护每一件物品、每一块地板、每一个角落。当干净成为一种习惯,当无尘成为一种常态,整洁的教室就是我们“心之所向”的圣地了。

  我们研究课堂学习的惬意氛围,“在孩子情感愉快、嘴在笑、眼睛神采明亮的情况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于是,课堂学习中,教师用亲切的问候告诉孩子“我们是平等的”,用温柔的抚摸向孩子传达“我喜欢你”,用真诚的赞扬告诉孩子“我在乎你”……师生间情感的交融,如爱的泉流消融了学生对学习的畏难情绪。“让关系成为第一学习力”,好的师生关系就是一种“支架型情感支持”力量。在这样充满人性关爱的惬意课堂,教师给予学生更多关爱、更多鼓励,学生得到更多欣赏、更多期待,生命成长和德行养成就有了更多向上的力量。

  乌克兰学者、院士萨夫琴科在《低年级的现代化课堂》一书中强调,班集体中实现关系的人道化,满足孩子的现实性需求,才能促进儿童的现实发展。我们着力研究惬意教室中的人际关系。从师生的关系看,教师“用儿童的眼睛看,用儿童的心灵感受”,体验儿童的酸甜苦辣,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在情感世界里和儿童唱同一首歌。为了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感受阅读独有的惬意心境,让他们真正享受阅读的乐趣,我开辟了班级惬意阅读廊。午后温暖的阳光下,我和学生在垫子上坐着、趴着、倚着、甚至是躺着,用最放松的姿势与书本亲密接触。我用和学生共读的感受告诉他们,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自由、惬意地享受着书籍带给我们的幸福。在班级里,我和学生有同样的感受、同样的渴望,我们享受同样的欢乐、同样的幸福。

  从生与生关系看,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个性特点,需要在“独立”的同时“合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引导学生发扬民主作风,多为他人着想,学会共同生活。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我要求他们多从自身查找原因,获得对方的谅解;学习上,我们成立了“手拉手”小组,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遇到学生生病请假,我们还有专门的关爱委员电话问候,并告知作业……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就像一股温暖的春风,吹到了每个人的心头。学生们渐渐地学会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我们更研究教室的精神环境,追求功能的适切性:适切儿童、适切教育,也适切教师,让教室成为儿童精神生长的世界。以班级岗位的设置为例,我们用心营造的班级岗位不仅落实到“每一天”,而且落实到“每一个”,让“做人之道”对“所有人”可感、可见、可为、可行,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室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有时,我还会跟踪观察,悄悄地拍摄一些学生“履职”的照片和微视频,不定期播放给他们观看。每每这时,教室里总是出奇安静,学生们在静静地观看,用心地体味着,种种美好的情感软软地触动着他们的心灵……

  惬意教室的生态是共进的。惬意教室倡导师生在交往中共生共进,共同成长。格鲁吉亚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职业的幸福。”喜欢儿童的欢快的喧闹,你会感觉到他们浑身散发着太阳的香气,像春天般蓬勃,像天使般纯洁;你会弯下腰来和他们平等对话,你会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我以为,共情、融美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我和学生精心创设的惬意教室,不仅是学习的环境,更是温暖的、生长的、惬意的“活动场”“探究园”。教室弥散着善良和友爱的能量,学生已然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师生之间不仅情意相通,而且彼此融为一体,在岁月中发酵,慢慢地酿成一种温暖的情感力量,围裹着我们的身心。这是惬意教室创生的神奇力量,也是师生间温暖的情感力量,一种激荡生命的力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