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明确提出并论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宣示与思想创新,具有极为深远的时代价值。“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源,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史的全面总结,内涵丰富,理论深刻,意义深远。深刻认识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准确理解和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深入分析和探索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路径,对于培养自觉爱党爱国的时代新人至关重要。

  在新征程上,将伟大建党精神合理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不仅能引导新时代的青年做到知史爱党爱国,赓续红色血脉,还可以促进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因此,我们要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及重要价值有一定深刻的理解与把握,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厚植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

  “七一”讲话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进行了科学揭示,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的基本内容,四个层面之间又有其内在的丰富性,并构成了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对信仰信念的坚守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首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基。坚持真理主要指党的指导思想即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在党成立之前,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就诞生了,而正是这批有理想有激情有担当的青年人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先驱者,在与旧社会旧势力的不懈斗争中坚持并不断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应运而生。而坚守理想,是坚持真理的应有之义,但同时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这种理想追求,就是对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不仅是理论层面的,更是要在实践活动中努力实现的。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的照耀使得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迈向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不可逆的伟大历史进程。在党的不断发展壮大历程中,无数革命先烈以生命践行着心中神圣的信仰,用鲜血、用生命成就了中华民族今日的繁荣辉煌。正是源于这样的坚守,才使党屡次从困境中获得重生,在伟大实践中努力创造出今天的伟业。总之,“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正是共产党人在理想信念层面共同的追求,这也是对党的指导思想和追求的理想信念的深刻阐述。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对初心使命的不忘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主要讲党的初心与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之志。对于一个人,一个政党来说,最难做到的便是在历尽沧桑之后能够初心不改。所以,我们时刻要清楚我们是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欲有出路及未来的民族和政党切不可忘记来时的路,不可忘记初心使命。在民主革命时期,在湖南的汝城县有一个叫徐解秀的老人,当有人问她共产党人是什么样的人时,她说共产党人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一半送给老百姓的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诞生以来的初心与使命,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正如我们所知,党是在腥风血雨中艰难成立的,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经历了28年浴血奋战才取得了民族独立,实现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是源于对初心和使命的不忘,我们党方能不断迎难前进,在险境中得以求生存,生生不息,成为今天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精神品格的彰显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兴党之要。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与各种风险与挑战不懈斗争中练就了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风骨与精神。据不完全统计,整个长征期间,每三百米就有一个战士倒下。有斗争就意味着会有牺牲,正是无数革命先烈在死亡面前无所畏惧,勇于抛洒热血,以血肉之躯与敌人进行英勇斗争,才能使党历经腥风血雨,在攻坚克难中实现不断壮大,而党能够走过百年历程靠的就是这股顽强奋斗的精气神。方向性与原则性在共产党人的斗争中得以凸显,共产党人务必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牢牢把握住正确的斗争方向,在各种斗争面前要经得起考验。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就始终团结和带领着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形成了丰富的中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也不断得到构建。今天,“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仍旧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党历经百年,生生不息,正是凭借着这种“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强大精神,而共产党人的这种“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品格在中国共产党的先驱者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那里已经得到了鲜明的彰显。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对党的宗旨的秉持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强党之本。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先应具备的品质,是共产党人要具备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的应有之义,要始终铭记入党誓词,做到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永不叛党。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里“永不叛党”这一句,到现在都没有发生改变,是每位共产党员毕生要坚定的誓言。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忠诚是完全一致的。回望党走过的百年奋斗历程,能够得到人民的认同、支持与拥护是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核心的关键。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为使人民过上幸福感日益剧增的日子,作出了极大的牺牲。在党的团结带领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断奋斗,在建党一百年之际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向着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奋力前进,进一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以及获得感。由此可见,对党的宗旨的秉承,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深刻诠释。

  二、准确理解和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当代价值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积蓄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在党的团结带领下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为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接续拼搏的不竭动力。在新时代,继承与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具有深远的当代价值。

  (一)为中国共产党的生生不息提供了精神滋养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伟大精神,一经产生,便开始成为促进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发展的指引。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开启的漫长的寻梦、追梦与圆梦历程的各个时期形成的内涵不同的中国精神,都是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具体体现与进一步的深化。这些伟大精神已融入于党、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血脉之中,为中国共产党的兴党和强党进程提供了精神滋养。回顾过去,这些伟大精神都是我们党在成长过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党能够历经风雨,不断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精神滋养,是不断激励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不向艰难屈膝,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

  (二)为各种风险挑战的应对提供了精神支撑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遇到的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作斗争,需要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双重保障与支撑。只有在精神层面也做到足够强大,一个国家和民族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变为强大。当今,世界迎来了近百年来未出现的大变局,而正处于实现民族复兴时期的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亦更加复杂。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面临着难得机遇的同时,中华民族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亟须用伟大建党精神来鼓舞斗志、引领方向,用伟大建党精神来坚定理想信念、凝聚民族力量,以伟大建党精神来砥砺前行。

  (三)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不竭动力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要努力完成的历史任务。为了实现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于危难之中,前仆后继、视死如归,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正如习近平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传承和发扬好伟大建党精神,使之化作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赓续红色血脉,为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努力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深入分析和探索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青年学生的使命和责任。作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和职业教育的特点,用好“大思政课”,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进而引导青年学生深刻学习党史知识,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厚植爱党爱国情怀,自觉弘扬“工匠精神”,增强自觉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感。

  (一)运用课堂教学,讲好伟大建党精神的故事

  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是思政课教师落实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高职院校学生的党史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在教学中,教师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要讲好中国共产党先驱们为建党不畏牺牲的故事,进而让青年学生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感悟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的高尚与纯粹。比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课程的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可以从弘扬中国精神的角度,以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以及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典型故事为素材,用共产党人的故事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要树立崇高信仰,让学生在真实历史情境中学理论,厚植家国情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有信心。回顾百年党史,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信仰,为革命事业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通过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带领新时代大学生学史增信,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做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自觉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和担当。“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这些都是青年学生要学习的伟大建党精神,为培育青年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肩负责任担当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剂,也是使思政课教学有血有肉的鲜活素材,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宣传。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课堂,促使大学生做到理论结合实际,立足专业特点,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二)利用社会实践,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意义

  一代人有一代人要走好的长征路,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就要让思政课行走起来,让思政课鲜活起来。为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真正让红色文化教育入脑入心,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寒暑假社会实践,由传统的理论知识灌输为主的课堂教学,转为实践教学过程的深化提升。在教师的正确指导和组织引领下,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社会实践,利用假期参观革命先烈故居、红色纪念馆、革命活动旧址等,深入红色文化基地、聆听红色历史故事,通过直观地参观中国共产党建党时相关的战斗场景图片、武器和生活用具,事迹等展览,重温革命先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舍生忘死、大义凛然的气概,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比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课程的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观本地的红色文化基地。通过让学生深切了解党的先驱者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更好地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进行艰苦奋斗、不断创造,取得伟大成就的意义。通过社会实践,进行实地调研,使青年学生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在各种艰难险阻中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难,汲取红色文化的力量,珍惜现在的生活,做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

  (三)运用网络手段,拓展伟大建党精神的广度

  当今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成果累累。在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应运用好现代信息化技术,实现对伟大建党精神广度和深度的实时拓展。充分利用微信、学习强国APP等网络平台开展好对伟大建党精神知识的拓展活动;结合教学实际,打造通俗易懂的“红色育人课堂”;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提升伟大建党精神学习的有效性,例如推荐与伟大建党精神相关的经典影片,分享红色经典故事等。比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课程的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中关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内容的教学中,在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可以组织各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所学专业,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分享红色故事、朗诵红色经典、录微视频等形式开展活动,深切理解共产党人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不畏牺牲的精神品质。通过打造以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的教育讲堂,将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可为教学服务的鲜活教材,在教学内容中有效添加红色故事元素,进而激发青年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开展真正入脑入心的线上直播教育,让思想与情感进行有意义的激烈真实的碰撞,在历史情境中深刻感悟真理,夯实伟大建党精神学习和弘扬的力度,以增强思政课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将思政课堂打造成一个有温度、有高度的区别于其他专业课的特殊育人课堂,最终达到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回望党走过的百年历程,我们要更加坚定前行的道路,不断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领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在长期的寻梦、追梦及圆梦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面对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作为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五育”融通,引导青年学生在加强职业技能的学习同时,要加深加强对党的百年光辉历程的深刻了解。做到不忘昨日的苦难与辉煌,不负今天的伟大梦想。从中共产党精神之源中汲取力量,明确历史方位和人生方向,做到知史爱党、砥砺前行,进而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努力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2]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0.

  [3]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1-09.

  [4]刘建军.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21(02).

  [项目课题: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专项课题资助:“四史”学习教育视域下增强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研究——以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为例(编号DS2021002)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