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真正的诗与远方

  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这句名言很多人都很熟悉,都会关注到其中“诗意地安居”的呼吁,但要想深入理解,还得体悟它的前提和后缀。前提即“人充满劳绩”,后缀即“于这块大地之上”,前提和后缀均在提醒我们,诗人所歌咏的诗意栖居并不是乌托邦,不是象牙塔,不是世外桃源,更不是抽离现实,不是凌驾在大地之上,不是漂浮在虚幻的云端,而是在生活的日常中发现诗意,在真实的现实大地上安顿灵魂。

  于成人而言,日常中有柴米油盐人情世故;于学生而言,日常中则有劳动值日作业考试。我们渴望诗和远方能融入日常,能润泽每一个看似重复的日子。

  追求“诗”不是埋首书斋,不是手不释卷,而是以审美的视角看待日常,以澄澈的心境观照自我,是“带月荷锄归”,不是鄙视“荷锄”,而是“荷锄”时依然感受到“夕露沾我衣”,是“荷锄”后依然不忘欣赏头顶的月亮。“远方”当然不是对现实的逃离,不是宏大而抽象的空中楼阁,而是与我们的当下血肉相连。

  这让我想起了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想起了沈从文,在艰难的人生处境中写给表侄黄永玉的书信“这荷花真好,你若来……”;想起了陶渊明,“结庐在人境”,在车马喧嚣的人境于心中修篱种菊……是什么让他们永葆童子般的明眸,时时能感受到生活诗意的芬芳?我想,那一定是一颗愿意拥抱现实人生又不忘时时审美的心,一颗浸润了诗与远方的心!

  有同学常常困惑,走向远方,到遥远的地方旅游,结果发现除了留下了朋友圈的风景照和一身疲惫,似乎并没有从“远方”收获更多;有同学课余读最流行的小说、听最流行的歌曲,却依然没有消泯生活的单调感、没有摆脱内心的孤独感、没有感受到“诗”的抚慰?我以为“诗与远方”隐含着两个条件,一是客体高雅深沉而有力量,二是主体有沉潜的心境与现实的代入感。

  沉潜到文字中,品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们能从孙少平身上感悟到困乏的物质掩盖不了精神的高贵和神圣的使命感;欣赏罗丹的《思想者》,我们能感受到对苦难深刻而沉凝的思考;欣赏杨丽萍的《雀之灵》,我们能领悟到生命无与伦比的灵动与优雅;欣赏徐悲鸿的《奔马》,我们能看到生命的倔强与坚韧,看到生命腾跃的力量;欣赏贝多芬的《命运》,我们能聆听到对命运的不屈与抗争,收获战胜困厄的信心与勇气。这些文学、雕塑、舞蹈、绘画、音乐、书法等艺术形式,常常隐藏着生命的密码,需要我们以一颗根植于现实的心凝神参悟。

  诗与远方不是生活的外在物,不是人生的附属品,而是现实人生的组成部分。爱自己并能推己及人;爱文学艺术并能融入生活日常。在生活最丰厚的土壤中开出最诗意的花朵,在现实最寻常的细节中积淀走向远方的力量!

责任编辑:廖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