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奋楫争先,古郡教育谱新篇

  惠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汉剧、惠东渔歌、客家山歌、舞龙、舞狮……各种文化活动盛行其间。惠州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惠州也是“区域教育先行者”。2015年8月,获“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称号。如今,惠州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强化保障措施,在教育现代化的路上高歌远行。

惠州:奋楫争先,古郡教育谱新篇

强化保障,铺就远行之路

  近年来,惠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改革探索,强化各种保障措施,全市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理念保障聚合力

  “教育强则惠州强,教育进步则百姓安康。”在惠州人看来,教育是强市之基,更是惠民之举。

  惠州将教育摆在“龙头位置”,提出了“惠民之州首先是教育之州”的发展理念。在“创强”成功之后,惠州就以“争先、提质、进位”为发展目标,力促教育现代化水平率先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

  机制保障增活力

  如何更好地推进教育现代化?惠州以机制保障为着力点,建立了多层督导、条块结合、提前介入、以导为主的督导工作机制,专门成立了“争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建立了市考核县(区)、县(区)考核镇(街)、镇(街)考核学校,一级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考核机制,将“争先”工作列入县(区)党委政府一把手年度考核,对未能按期完成“争先”任务者予以问责,从而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投入保障强动力

  惠州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合力推进原则,在教育投入上,建立了“省补、市奖、县统、镇投、社集”的经费保障机制。在“创强”投入近35亿元的基础上,投入30多亿元用于“争先”。同时,市政府设立“争先”专项奖励资金8100万元;市财政每年投入2700万元,实施“营养午餐计划”。

  “教育投入的持续加大,为惠州教育‘争先’提供了经费保障。”惠州市教育局局长袁清山说。

惠州:奋楫争先,古郡教育谱新篇

重点突破,走好发展之路

  事业无尽头,教育无终点。站在教育现代化的新起点上,惠州厚积薄发,重点突破,垒筑粤东教育新高地。

  促党建,引领教育健康发展

  党建就是灵魂,人心就是动力。

  惠州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市教育系统成为了践行“两个维护”的坚强阵地。

  “党建引领会建,会建支撑党建”是惠州党建的闪亮模式之一。惠州成立市校外培训机构协会等5个教育协会,强化了党对民办教育的领导。据了解,目前惠州全市公办、民办大中小学校党组织覆盖率、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率均达100%。

  此外,惠州在抓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出狠招”,开展全面从严治党、依法从严治教专项检查,严肃查处教育违规违纪行为,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政治生态。

  求共赢,力促教育协调发展

  在抓好党建工作的同时,惠州在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方面,也使出了“洪荒之力”。

  为了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惠州打出了“组合拳”:推动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逐年提高,2019年达到79.54%;成立惠州市清理无证学前教育机构工作协调小组,开展无证学前教育机构综合整治工作,2019年无证园整治完成率达100%;严格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年度治理任务,2019年全市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的完成率为100%。

  如何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惠州实施《惠州市“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乡镇寄宿制学校”达标提质行动方案》,努力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差距;组建18个教育集团,发挥名校辐射示范效应,带动了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新建学校发展;建立和完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级组—班主任”控辍保学工作责任制,积极开展疑似失学辍学儿童情况核查和劝返复学工作。此外,不断推进大班额问题整改,多管齐下,综合施策。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消除了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普通高中一年级没有超过55人的大班额。56人以上的大班额比例由2019年的14.76%下降至2020年的1.75%。

  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惠州积极保障特殊教育群体受教育权利。落实《广东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一人一案”入学工作,2019年,惠州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为95.3%;惠州市和所辖30万人口以上县(区)均建成了特殊教育学校,招收残疾学生5人以上的普通学校均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配齐、配足了专职资源教师;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通过政策支持、扩充学位、积分入学、财政补助等办法,较好解决了随迁子女读书问题。

  增供给,完善学位保障体系

  “入园贵,怎么办?”“上学难,如何是好?”……学位问题一直是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

  为了实现“惠州保障基础教育学段适龄儿童都有学上、有书读,群众不再为学位不足而操心”这一目标,惠州着力构建以“三个计划”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学位保障体系。

  如何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惠州制定实施《惠州市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推进实施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齐步走”工程,超额完成学前教育“5080”攻坚任务,每年新增2万个学前教育学位。

  惠州还深入实施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新建、改(扩)建计划,组织指导7个县(区)编制《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建设专项规划(2018—2022年)》,每年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2.5万个,推动实现全市符合条件的学生都“有学上”。

  而为了让更多的学生顺利入读普通高中,惠州抓实“普通高中三年攻坚计划”,走出了“五步棋”:适当扩大现有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规模,扩大全市普通高中学校的班额标准,提高民办高中招收公费生的比例,新增普通高中学校,规范民办高中招生行为……“近三年,我们新建惠州中学等普通高中8所,改(扩)建普通高中10所。”袁清山说。

  夯基础,构建质量提升体系

  如果说学位供给是“1”,那么教育质量的提升则是“1”后面的数字。在保障学位供给充分的同时,惠州致力于基础教育质量的保障与提升,初步构建起以测找差距、以督提质量的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体系。

  有效的质量监测,是教育质量提升的“提速器”。从2017年开始,惠州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以县(区)为单位,每学年围绕中小学校的某一个年级中的两个学科进行质量监测考试,综合分析学生成绩,找出各县(区)、各学校之间的差距。

  而从2018年开始,惠州对各县(区)义务教育学校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进行专项督查,推动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为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神助攻”。

  此外,惠州每年召开基础教育质量大会,公布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和综合评价的结果,将结果通报全市,大力营造“以质量论英雄”的教育发展氛围。

惠州:奋楫争先,古郡教育谱新篇

  强根本,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优质的人才队伍。”袁清山说。

  为了推动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区域教育质量,惠州初步构建起“正向引导+制度约束”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体系。

  在正向引导方面,惠州大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承诺宣誓制度。制定教师立德树人承诺宣誓誓词,从2018年起,凡入职惠州市教育系统的教职工都要签订立德树人承诺书,学校每年举行一次立德树人集体宣誓,以此走好正向引导的第一步棋。

  此外,惠州在教师节表彰400多名“明星校长”“首席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以此提升教师社会地位。“我市还举办全市教育系统中青年干部研修班,从2017年开始,选拔一批德才兼备、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干部开展研修培训,把教育系统中青年干部标杆树起来、立起来,在干部选拔上用起来。”袁清山说。

  在制度约束方面,惠州在全省率先创新成立学校师德师风监察组,出台师德师风监察组工作规程,实现对教书育人行为的监督管理;针对“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的问题,惠州制定《惠州市教育局直属公办中小学年终奖励性绩效考核分配指导意见(试行)》,让班主任、一线教师岗位越来越吃香,能力强、业绩佳的教师越来越有地位。

  谋突破,推动教育改革创新

  队伍建设是根本,改革创新是动力。

  在推动教育改革创新方面,惠州也铆足了劲儿,在全省率先开展“三全”育人示范校创建活动,打造以学校教育为主,学生家长、相关职能部门紧密配合上人人参与、时间上相互衔接、空间上全面覆盖的育人格局,力求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同时,结合“三全”育人示范校创建活动,惠州引导全市学校落实每个岗位、每名教职工、每门课程的育人职责。制定印发了《惠州市文明校园创建管理办法》,促进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形式多样的德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渗透到各学科课程之中,提高育人效率。

  此外,惠州建立健全民办学校办学许可及退出机制,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考核,制定了《惠州市教育局关于对民办教育机构实行“红黑榜”管理的实施办法(试行)》,努力提高民办教育机构的办学信誉和办学质量。

  稳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校

  惠州全市实现了“一校一章程”目标,中小学校全部配备法治副校长、法治教师,100%的乡镇中心小学及以上学校都聘请了法律顾问。2019年,惠州市626所学校达到省级依法治校达标校标准,占比81.87%,其中57所学校获评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惠州还积极实施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逐级签订《安全稳定工作目标责任书》。每年开展全市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组织专家检查组分赴各县(区)随机抽取学校开展校长安全责任(含食品安全)考核,并通报考核结果。在全省平安校园综治考核中,惠州教育系统连续6年(2015至2020年)总分第一。

惠州:奋楫争先,古郡教育谱新篇

塑造品牌,走出特色之路

  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近年来,惠州大力推动“一校一特色”建设,积极打造教育品牌,让学校美丽绽放。

  特色文化展风采

  走进惠州市各级各类学校,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迎面扑来,无论是惠州中学的五色凤凰文化,还是大亚湾第一中学的励品文化,都让人耳目一新。

  近年来,惠州积极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引领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学生发展要求和校园实际情况,推进育人模式个性化、高效化,打造出独特、稳定、优质的特色校园文化,让学校拥有自己的个性名片。

  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惠州中学从五色凤凰“赤、紫、金、青、白”出发,构建出“校园、管理、教师、课堂、学生”五彩育人体系,学校由此呈现出独特的五色凤凰文化。“我们要通过五色凤凰文化和五彩育人体系,为学生打好生命底色,为国家培育出彩人才。”惠州中学校长黄津海说。

  在惠州大力推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大亚湾第一中学也开启了特色化发展模式,踏进了“励品教育”的发展轨道,完善了理念、行为、视觉和环境等四大“励品文化”识别系统,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特色课堂促成长

  “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打造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特色学校。”这是惠州教育人对“高质量教育”的目标追求之一。近年来,惠州积极打造特色教育发展长效机制,引领学校建设特色课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惠州特色教育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北京师范大学卓越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实验学校”)积极借鉴芬兰的教学课堂模式,在低学段一至三年级实行学科融合教学模式。践行Homeroom Teacher陪伴式教育理念,教室即办公室,每间教室由班主任亲自设计布置,各有不同,温馨如家。班主任在这样的教室全程陪伴每一个学生学习,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与成长。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实验学校创新低段考核方式,辅之以趣味“乐考”,让学生们在通关游戏的欢声笑语中完成部分学业考核评估。

  对于中高学段四至九年级,实验学校采用基于选择的全员走班教学。其中,四至六年级实行全员选课不分层走班,七至九年级实行全员选课分层走班。“教师打造独具学科特色的各学科教室,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实验学校校长李玲说,“为有不同课程需求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课程资源,学生可以自主选课,选择授课教师,制定个性化课表。”

  针对青春期学生自主意识逐渐强化的性格特点,为了更好地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又能照顾差异,实验学校在七至九年级实行导师制。师生建立更为密切的导学关系,导师全程关注青春期孩子身心成长,及时提供引导和帮助,实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特色教育铸品牌

  “我们开展的特色教育学校品牌创建,是多元化、全方位的。”袁清山说。体育教育品牌、艺术教育品牌、国防教育品牌……各种教育品牌纷纷“出炉”,让人惊讶于惠州教育用功之深。

  引起记者注意的是,惠州在推动各类品牌创建的同时,加大了体育特色学校的建设力度。“

  在此背景下,石湾滘吓小学以足球推广特色学校为抓手,擦亮了体育特色品牌。

  学校把足球场充分利用起来,分别成立男子和女子足球队,聘请专业足球教练执教,并经常与周边学校进行足球运动交流。学校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足球活动,使足球文化、足球精神深入人心。

  “我校通过总结足球运动比赛经验,将‘团结合作,拼搏争先’的足球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品质。” 滘吓小学校长钟朝阳说。

  特色发展促共赢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惠州鼓励各级各类学校主动创新,推动办学模式不断推陈出新。有鉴于此,2019年9月,石湾中学与博罗中学成立教育联合体,谱写出教育共赢的新篇章。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自教联体成立以来,石湾中学在教育之路上大踏步前进,例如:加强了师资力量,壮大了管理层队伍;进一步学习了博罗中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加强了校本部和石湾分校在教学教研方面的联系……

  “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依托教联体平台,加强了校际联动,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石湾中学校长廖志宏说。

惠州:奋楫争先,古郡教育谱新篇

结 语

  区域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的推动力,更离不开自身赋予的内驱力。惠州提出“惠民之州首先是教育之州”的发展理念,集全市之力奋力推动教育优先发展,让这座文化古城展现出教育新貌。

  惠州构建理念保障、机制保障、投入保障三位一体的长效保障体系,以此廓清发展障碍,铺设远行之路;在宏观发展层面,重点突出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做到提纲挈领,有效突破。此外,惠州着眼未来,与时俱进,建立健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四大体系”,即基础教育学位保障体系、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体系、素质教育实施体系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体系。这些体系相辅相成,珠联璧合,共同推动区域教育更上一层楼。事实证明,这样的规划是符合惠州教育发展实际与内在需求的。

  合理规划,方能行稳致远;全力以赴,静待灿烂花开。如今,惠州已在教育现代化的路上越走越远,相信不久之后,必能结出更多硕果,焕发更多精彩。

  (本文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