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中的“减”“增”关系辨析

  早在2011年冬,厦门市“史上最严减负令”出台,社会上下顿时掌声一片,教育问题再一次被推上了万众瞩目的位置。后来除了零星的一些报道外,网络媒体上基本就只剩下“史上最严”这几个字了。十年后的暑假,“双减”政策出台了,所不同的是浮在各大媒体上的“双减”政策反馈通报、校外培训机构资格认定、收费标准、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等报道如潮涌来。经过近一年的实践落地,“双减”正在逐渐形成一定程度的固有模式并不断朝前发展,显示出强大的改革力度和勃勃生机。

  每一次的改革都不只是简单地改变措施和做法,而是一种观念上的革新,需要有一个接受、理解、认可、习惯的过程。为何要“双减”?如何“减”?真的能减负吗?是否会出现其他形式的“增”?“减负”之后剩余的“负”又将如何消解……一部分人在朝前迈步的时候顿感无解与茫然。矛盾中的人们如何走出“双减”下的迷思?有必要回到教育初衷,就“双减”下的“减”“增”关系进行一次重审。

  一、“减负担”与减作业时间的辨析

  “双减”政策的首个指向在作业,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涵盖作业管理机制、作业质量、作业总量、作业指导和作业时间;其次是指向服务,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1. 作业时长差异

  一般来说,学生的作业负担首先受作业总量、作业难度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作业负担除了来自学校之外,还来自校外培训机构。不同的作业实施主体对应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不仅要承受作业本身的压力,还要承受与作业相对应的学习内容的压力。因此,作业时长只是学业负担的一种表征,不是全部,更不是实质。

  2. 个体能力差异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具体而论,学生的认知起点、发展能力、内在驱动因学习主体不同而存在个体差异,作业负担相较于学生能力而言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多元智能理论、发展性理论以及新课程的实施,都要求教师尊重不同能力层级上的学生个性,增加作业层次,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展示个体才学。

  个体能力的复杂因素决定了我们在看待作业量的问题上不能走形式主义,不能用浅表认识做简单的“一刀切”,而要把作业量的考量放在以学生能力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两个动态维度构建的坐标中,找到准确的定位。

  3. 实施主体差异

  实施作业的常见主体一般为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和家庭,也有部分学生自行做了作业安排。不同的主体从不同的知识建构出发,在作业的功能上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策略。

  学校作业除了诊断评估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更多地反映了学生在整体课程框架下自主学习的过程,折射出学校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能力。校外培训机构的作业主要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区和弱点,提供具有靶向功能的具体学习支架。这当然是理想状态下的作业实施状态,由于教材观、课程观和学生观的差异,与学校作业的匹配程度决定了校外培训机构对学情的精准把握是一大难点,也是作业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最大的障碍点。所有的认识偏差作用到作业设计中,必然超出学生的必要学习范围,直接造成了不该有的作业负担。

  家庭方面实施作业时往往根据家长的直觉和学生的经验进行判断,所布置的作业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同样的,与学校作业是否匹配,能否在真正的互补中形成评价反馈和自主学习的合力是一个难点。不能共同服务或者高效服务于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都可能形成学生过多的课业负担。

  4. 作业理念差异

  传统教育将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一部分在课内完成,一部分延伸至课外,形成对课堂知识与技能的有效巩固,强调作业对于教与学的诊断评价功能。这种作业理解在大多数人的心里是比较牢固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学过程中“学”的层面的关注不断强化,当下的作业更具互动性、合作性和实践性,拓宽了作业的功能,除了传统的诊断评价之外,更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创新实践和自我管理等多元功能。

  多维理解与多元功能赋予了作业更加丰富的内涵,用一元的作业视角衡量多元、多样的作业,显然会力不从心。

  因此,文件中对于“作业负担”,分别从机制、质量、总量、指导和时间五个方面进行了说明,从作业的过程监控到完成形式做了严谨的表达。当人们只从传统意义的时间长度和数据高度去理解作业负担时,“减负”就只能呈平面式形态映射在人们印象中,等同于减作业,等同于减时间,这样的声音也就难以规避。如果站在矛盾双方的人们都无法看到“减负”背后更深厚的思虑空间而将改革工作束缚于狭小的时间概念之下,那就必然会导致其陷入迷思和焦虑中。

  二、“增服务”与增加工作量的辨析

  1.“只增不减”的焦虑

  “增服务”即课后延时服务,是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育人方式深度变革,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改革举措。其实质是在学校课堂的限定空间范围内对学习时间进行一定的延伸。

  江西省教研室日前组织了一项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双减”后,教师每周工作时间明显增长,大多数教师每周工作时间在40个小时以上,其中,每周工作50-60小时的老师占了近三成,还有将近一成的老师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了60个小时。毫无疑问,从这个角度看,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生活中,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压力确实是超负荷的。

  之前的状态是学生课后纷纷涌向培训机构,学校一线老师对培训机构的纯应试技巧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中;当下的状态是学生课后安稳地留在了教室中,再没有更多干扰我们教学理念和教育思路的因素,但是教师无法给自己乃至家庭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进与退的“围城”迷思中,在“只增不减”的焦虑中,我们的路在何方?

  2.“增服务”的本然需求

  (1)回归本然的教育追求

  正是在“双减”的促动下,人们才真正关注起了课后时间的教育价值。一直以来,为了在激烈的教育教学竞争中立于有利地位,学校一般会充分利用课后辅导课的时间。在学校的常规管理中,社团活动和学科分层是辅导课时间的主要内容,但具体操作又因不同学情和不同地域而有所差别。这其中常常出现德育与教学的矛盾、学校之间的失衡、学科之间的博弈和班级之间的竞争。

  上海市教委在今年初发布了《上海市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指南》,明确提出了课后延时服务应“安排作业辅导、德育、阅读、科技、体育、艺术、劳动、安全实训等多种类型的素质教育活动,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显然,经过了“双减”后一段时间的摸索实践,一线教师对“增服务”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回归,共同聚焦在“素质教育”这个教育的本然需求中。

  课后延时服务不应只是局限在时间分配的问题上,而应该朝着本然的教育追求,聚焦教学质量,优化学习方法,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提升学生素养的道路上,学校与教师要变革教学思维,变“被动延时”为“主动延时”,从而实现从“增服务”到“增质量”,再到“增素养”的提升。

  (2)回归本然的学习生态

  “双减”最明显的效果是保证了学生的合理休息权,回归了学生本来应有的学习生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规定“学校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他学习负担”,还时间、还空间给学生,排除各种挤占学生休息、休闲时间的举措不胜枚举,但学生的学习生态仍然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支撑。

  在“双减”状态下,管理部门对延时服务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进行了明确规定,给予了科学合理的指导。课后延时服务针对学生的需求创设了多样化的形式,反哺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这个特定的空间和时间中都有一定的自由度,学习活动可横跨多学科多领域,能纵向贯穿多学段多层次,充分表现出教育教学艺术本然的弹性和张力,让教育在“增服务”的努力下回归勃勃生机,找回它应有的学习生态。

  因此,“增服务”不是简单的时间延长,而是“提质”过程的一个重要助推,拓宽了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全面发展的平台和渠道。

  (3)回归本然的家庭教育

  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家庭持续“双减”的核心动力。对于“双减”中“增服务”的概念,很多家长往往只做了最表层的理解,将其等同于“托管”,在学校“增服务”的同时,很多家长却做着“减责任”的反应。这种理解所产生的影响,会波及社会对“增服务”的教育评价,无法真正实现“增服务”所带来的家庭教育效应。

  在“增服务”中,提供服务的是校方或第三方机构,接受服务的是学生,在这组关系中,家长很自然地将自己独立于外,“减责任”甚至“推责任”必然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来。但是,当我们回归家庭教育,就不难发现,“增服务”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建立在学校的育人体系中,家校协同育人是这个体系最关键的因素。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家长有力地配合学校,对延时服务的成效进行巩固和反哺,正像延时服务对课堂教学所形成的反哺一样,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学生的素养提升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3.“增服务”的应然要求

  教师群体一直处于无私奉献的角色中,为了满足学生成长多样化的需求,默默地付出。作为“减负提质”工作最直接的推进主力,教师承担了更多的压力,这无疑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时间成本、精神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我们希望看到社会的关注层面、上级的管理层面和学生家庭的教育层面能够给予一线教师更多的理解和关怀,减去不必要的业务,减去不必要的检查,减去不必要的角色,从而减去环绕在教师身心周围的过多负担与压力,真正在客观环境上为教师做“减法”,形成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状态,剥去了“重壳”之后的教师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热情,投入教学研究和教育工作中。

  另一方面,深入理解“双减”精神,重新审视“服务”的内涵,思考“为谁服务,如何服务,服务的效果”等问题,加强社会资源的整合和科学利用,无论是人才资源,还是技术资源,力求通过“走出去、引进来”,为校园课后延时服务注入活水,盘活校内外资源,让学科的、艺术的、体育的、科技的活动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在“增服务”中增见识,长本事。

  三、走出“增减”迷思的有效途径

  “减负”的圈子随着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大了,有的人想进去,有的人想出来,而更多的人在观望。作为教师,应抓住当下的课堂主阵地,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不拘泥于教材,不纠结于“增减”,力求有更宽阔的教育视野,更高位的教学格局,从而坚定地走出一条觉醒之路。

  1. 做好教材处理,回归教材本真

  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我们的日常教学往往着重于把面铺开,强调“博大”,所以语文课常常使学生感到繁杂、臃肿,渐渐失去学语文的成就感。“双减”是一个契机,使为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做“减法”有了实现的诸多可能。适当将作业从课内往课外迁移,增加互动性、自主性作业,形成作业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提升语文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价值,使语文学科更干练、轻巧和自在,给学生足够的平台展示学习所得,腾出足够的闲情逸致去欣赏语文世界里的一路美景,品味诗情画意,这才是语文教学本来应该有的面貌。

  教材不是我们照本宣科的材料,教师们要重新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聚焦在教材中,寻找教材内部隐藏的规律,挖掘课文中富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设计精炼的作业,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在课堂真正发生,并向课外延伸,从而充分发挥教材的学科价值和育人价值。

  2. 备好实践活动,还原课堂本色

  “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双减”之后我们可以大胆地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全身心投入语文活动中,必然能够从中得到深刻的领悟和体会,带动语文学习的内驱力,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作为教师,活动的设计、实践的内容是需要深入斟酌的。不是一切动起来的都叫做实践,不是所有的实践都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真正的实践活动是与教材和课程紧密联系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知识接受的规律,能从课内迁移到课外,推动学生真正走进语文世界。一个富有设计感的课堂,一份富有设计感的作业,常常能使学生实现自我的超越,教师也能够从学生的提升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3. 研究作业设计,关注学生视角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理念的不断更新,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也日趋复杂化。用单纯的“减增”思维去管理教学和发展学生显然会失之狭窄。因此在作业设计上,还需要加强研究,全面考虑作业的新功能、与社会家庭的关系、与新教材的衔接、与学科特点的匹配、与学段特点的切合等,循序渐进,因材施策,拓宽作业研究的视野,深入学生学习发生的过程,真正为不同起点、不同特质的学生提供核心素养助推力。

  教师永远是教育价值最核心的推动者。“双减”问题属于教育问题,也属于社会问题,教师在琐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需扛起如此重担,因而常困于迷思中。而具有卓越的专业品格的教师,必能带领学生进而引领社会负重前行。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