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育下大学生职业认同教育研究

  “工匠精神”是一种体现在制造业中精益求精的职业理念。究其实质,它是指“凝结在所有人身上所具有的,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已经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推手,成为提高职工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培育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上强调:“高等教育要着力围绕服务国家创新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注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提升中国产品的质量”。[2]因此,工匠精神培育下大学生职业认同教育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现实课题。

  本文探讨大学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意义,并对工匠精神培育下大学生职业认同现状进行分析,从建构职业认同感的“阶梯”、建立积极职业情感、校企合力打造归属感、促进职业自我概念完善和营造工匠精神培育的氛围提出工匠精神培育下大学生职业认同融合策略。

  一、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3]表明劳动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身,创造了美以及人类的全部文化。然而中国自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等级观念,“农本工末”“重农轻商”和“重道轻器”的社会偏见根深蒂固,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影响,将劳动视为外在的束缚与枷锁,在此种情况下,人们自然是由衷地厌恶劳动、逃避劳动。尽管注重宣传“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光荣”的价值观,然而当代大学生对劳动的态度仍然是能避则避。培育工匠精神通过对劳动过程、价值产生以及人类本质等问题的科学梳理和论证,帮助大学生理解“人的价值是在直接的劳动生活中得以自我实现,人在劳动的创造性活动中实现价值、获得享受”。

  (二)养成强烈职业认同感

  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一项重要意义就是帮助大学生养成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心理学视角的“认同”是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范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4]职业认同感是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职业认同感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成分,职业认同感的形成与职业能力的发展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提升大学生的劳动认同感是指帮助大学生理解、认同热爱甚至是敬畏自己所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保证其以满腔热情投入自己的工作中,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使工匠精神由外在的规范号召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执行,需要将工匠精神上升到与个体生命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高度,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就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三)实现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另一个意义是培养大学生尽职尽责、尽善尽美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既是具体的业务能力,要求大学生“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地把自己所从事的劳动做好、做精。大学生工匠精神既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与掌握,使自己具备经济建设和时代要求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也包括人文素质的提升,使自己具有正确的价值理念和审美情趣,真正成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大国工匠”,而不至于丧失劳动价值,沦落为“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财富则表现为生产的目的”。[5]大学期间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稳定的关键阶段,是工匠精神形成的黄金时期,此时期开展的工匠精神培育属于源头培育,对学生毕业后弘扬工匠精神至关重要。

  二、工匠精神培育下大学生职业认同现状分析

  (一)职业价值观混乱

  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结构转型阶段,社会价值观发生的变化,一方面通过人们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觉醒而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又通过原有的道德失范、价值失衡而曲折地表现出来,社会上滋生出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这种社会现象对大学生有很大影响,容易造成大学生职业选择动机受世俗化的价值目标影响,偏离理想主义价值目标,如“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影响大学生的职业认同形成,体现在职业选择上就是过度关注“公作”,而忽视“工作”。在就业岗位选择上,地方高校大学生往往易忽视自身条件,就业首先选择国企、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等。求职期精力多数用在备考国家、省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上,而没有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自己的职业。个体本位价值取向群体本位价值,大学生在越来越重视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经济利益的同时,淡化了社会责任意识,缺少服务奉献精神。

  (二)职业心理迷茫

  认同可以区分为正面的认同和反面的认同,正面的认同就是社会予以肯定和个人主动接受的认同。从正面认同的角度看,首先,现代社会对个人能力和发展的重视。“能力本位观让大学生对职业生涯发展的机会、前景对职业向上流动有着积极的期待,影响着大学生对职业的价值感。其次,在我国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今天,国家以及企业重奖高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了这一职业群体的集体形象,提高了集体的自尊和自信,多数学生对成为高技术技能人才充满期待。反面的认同则是社会予以贬低、否定和个人常常力图避免的认同。地方高校囿于教育功能,使得大学生专业认同到职业认同转化率低。大学时期学习专业知识,具备专业认同,这是大学生学好专业的基础与前提,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大学时期是一个专业认同与职业认同同步进行与转化的时期,但是在地方高校教育功能的局限下,专业认同难以转化为职业认同。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的时候,都会安排专业教育这一环节,从专业设置、历史沿革、发展方向与目标、学习理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具体的介绍。在现有的高校教育体制下,大学生要顺利毕业必须重视专业学习,而就业方面的课程学习,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大学时期,职业认同感更多的是建立在专业认同基础之上,然而即使专业认同度达到很高程度的毕业生,也未必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为人才市场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使得专业能力强的毕业生求职时屡屡碰壁,直接导致毕业生的职业认同困惑。

  (三)职业区域认同度低

  地方高校部分毕业生往往在考研与考公务员失败后,被迫走上工作岗位。此时,多数学生选择离开家乡,进入大中城市,而就业城市毕业生多选择北上广等省会城市。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国优势资源大多集中于大城市或省会城市,这些城市容量大,能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与发展前景。二是毕业生在就业双向选择之后,出于核算自己的求学成本,应对家庭与社会无形要求,即大学毕业生应该是工作好、薪酬高,怎么会回到农村工作?从而导致上述工作地域选择。通过对历年就业情况的统计,我们发现京津地区、宁沪杭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大学毕业生们就业的主选区域,而我国的一些基层组织,特别是一些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大学生的比率却不足3%。[6]三是近几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家庭储蓄增多,家庭成员生活压力减小,毕业生即使一年、两年不走上工作岗位也有能力供养。以上原因直接导致毕业生职业地域认同度低,坚持选择优势地域工作,而忽视县城及农村地区的就业岗位。

  三、工匠精神培育下大学生职业认同融合策略

  (一)建构职业认同感的“阶梯”

  心理学家赫威斯的“发展性任务”(developmentaltask)理论指出,应当按照从初学者到实践专家的逻辑,寻找难度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并组织教学,在促进职业能力发展的同时,将低层次的职业认识发展成高层次的职业认同感,这四个难度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不但反映了职业的特征,而且表明了职业能力形成与职业认同感发展的关系,成为帮助学习者建构职业认同感的“阶梯”。第一阶段:职业定向性任务,如常规服务和安装装配工作。在职业教育初始阶段,学习者了解本职业的基本工作内容,接触并完成能够促进对职业角色进行整体化认识的定向性任务,为建立职业认同感奠定基础。第二阶段:程序性任务,如设备调整和按照专门程序提供的综合性服务通过程序性任务,学习者开始思考技术与劳动组织之间的关系并获得初步的工作经验,将第一阶段形成的职业整体认识逐步发展成为反思性的职业认同感,把生产流程、工作过程与工作世界作学习潜力来开发。第三阶段:蕴含问题的特殊任务,故障诊断与修理复杂(特殊)产品的生产。由此,学习者的职业认同感发展成为职业责任感和质量意识。职业责任感是职业承诺(内在动机)的先决条件,而质量意识则是在复杂工作情境中完成完整工作行动的必要条件。第四阶段:无法预测结果的任务。如优化技术系统或建立服务体系,通过完成这些任务,学习者不仅关注狭义的职业特点,而且不断增强对职业的自我理解,并将其逐渐发展成跨职业的关键能力,开始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现代工业社会学研究表明,步入后工业化时代,人的职业角色发展的重点正从“承担传统社会角色的社会化”逐步过渡到“实现个性发展的个体化”。这意味着在职业教育中,“工作规范的内化”不再唯一重要,而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主观化要求越来越高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帮助学习者对职业生涯进行积极主动的建构,建立和发展职业认同感,从而使职业认同成为可能。

  (二)建立积极职业情感

  情感认同是职业认同的起点,学生在职业体验中获得对职业的积极感知和评价,可以克服职业的外在性、异己感。积极职业情感一方面要归因于职业给从业者带来的实际获益;另一方面也归因于从业者对自己所处的某一社会群体的亲近感。工匠精神教育要在生动具体、富有生活气息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中让学生识别内群体积极的特异性,比如作为生产第一线的工作者能被识别和辨认的较为稳定的角色特征是勤劳、奉献、朴实、坚韧等品格。这种“我属群体”的特质维度能够引起学生的类似性、接近性和情感上的亲近等美好感觉,树立起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大学生对从属于某一特定社会群体的认知和价值意义是相关联的,工匠精神教育要使学生认识到在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群体在产业体系中和国家发展中的社会价值,认识到劳动和劳动者才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从而体验职业自尊和职业自豪感。

  (三)校企合力打造归属感

  大学生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有主动适应企业文化,进入企业能立足、生存和发展的综合职业素质,这是高校工匠精神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形成职业认同的关键。文化是个人把他们自己转化成为他们所属的团体成员的基本依据。高校工匠精神教育要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将企业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一方面加大宣传企业文化所倡导的竞争、创新、奉献、服务等精神和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深入企业及其生产实践中通过生产经营的实践、管理制度的学习、行为方式的遵守、文体活动的参与等多种方式了解企业的价值理念、发展目标以及企业的职工权益、基层民主管理模式、竞争激励机制等,建立起对企业文化的感性认识,体验在企业工作的精神归属感。

  (四)促进职业自我概念完善

  职业自我概念由职业心理学家舒伯(Super)最先提出,是指个人整体自我概念在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上的反映。具体到职业选择和发展中,就是主体对涉及与自己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有关因素的认识,包括影响个人职业选择和发展的自我各个方面(价值观、兴趣、性格、能力等)。心理学家泰德曼(Tideman)在舒伯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了研究,指出职业自我概念是个体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对自我发展进行不断反省的结果,当职业自我概念定型时,职业定向也就形成了。心理学家尼米(Niemi)认为,职业认同是职业人的自我概念。工匠精神教育在促进学生发展健全的职业自我概念这一过程中,要将书本世界抽象性的概念与企业特定的角色规范、行为准则和形象要求结合在一起,形成学生职业认同所依赖的职业角色规范参照框架,引导学生通过这一参照系统在实践中自我反思,不仅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和知识能力结构,而且还要不断完善职业人格。职业自我概念的不断增强与完善,将会在学生职业认同与职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

  (五)营造工匠精神培育的氛围

  工匠精神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整体谋划,也需要协力推进,其目标实现不能单纯依靠职业院校的力量发挥,而必须借助社会各方的有效参与。依托产教融合体制机制的有力平台,可以为工匠精神培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级政府要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为抓手,围绕工匠精神培育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工匠精神培育,调动高校发挥工匠精神培育的主体性基础性作用;各级媒体要加大宣传各行各业劳模工匠先进事迹,积极引导社会关注关心工匠精神培育,努力营造各方支持、主动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高校要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提高工匠精神培育水平;行业企业要大力培养优秀杰出的劳模工匠,梳理总结劳模工匠的成长规律和培育经验,不断实现与高校之间的通力协作。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东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工匠精神培育与当代大学生职业认同研究”(课题编号:2017GXSZ081)阶段性成果;2018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委员会教改项目“新时代集团化办学模式下‘校政行企’协同育人实践路径探索”(课题编号:JGW2018026)阶段性成果;2018年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体系研究”(课题编号:GDGM2018-ZDC-07)阶段性成果;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校级教研重点项目“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课题编号:7019310017J)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6-10.

  [2]刘尧.由大到强:中国高等教育何为?——从李克强总理考察清华北大的谈话说起[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4):9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75.

  [4]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K].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6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7.

  [6]李婷玉.大学生就业的地域差异[J].人才开发,2005,(4):42-43.

责任编辑: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