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端正 文脉清晰 文气顺畅——由高考标杆文谈2022届作文后期备考重点

  一、2021年高考考场的标杆文(高度模仿)解读:

  强则矜用,弱则奋发(标题精炼,切中核心)

  ①一百多年前,领袖毛泽东曾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强弱之论。(引材料)于今而言,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强者不可滥用其强,弱者应自强奋发。(开篇引用材料,简洁到位,直接引出文章的中心观点)

  ②强者虽生而强,却不可自喜,倘若滥用其强,也许到头来也会成为弱者。(分论点一:从“强者”的角度立论,分析“强者滥用其强”的后果。)

  ③何为强者?他们也许有常人不可及的天赋,也许有别人比不上的优势资源,也许有普通人没有的能力和优势。这虽然可以使得他们成为强者,但同样可以使他们成为弱者——如果他们滥用其强。楚汉争霸,项羽滥用其强,焚城烧杀,坑杀降卒,即使他力能扛鼎,“力拔山兮气盖世”,也难抵民心尽失,大势已去,最后自刎乌江。当今世界,美国滥用其强,肆意插足他国事务,扰乱中东地区安全,挑起中美贸易争端,无理由征收关税……凡此种种,必会让美国民心尽丧,未来终有一天会丧失其全球霸主的地位。因此强者不可滥用其强,否则很可能变为弱者。(先定义真正的“强者”,为论述张本;举例古今内外相结合,准确有力,体现作者良好的积累。)

  ④弱者虽生而弱,却不应自卑,倘若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未来也许会成为强者。(分论点二:从“弱者”的角度立论,分析“弱者奋发”的重要意义。)

  ⑤弱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渴望成为强者的心。弱者为自强才可变强。回顾历经百年沧桑的党,从当初的几十人,慢慢到百人、千人、万人,最终到了千万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之一,一路发展壮大自强不息。当初的党是弱小的,没有枪,没有炮,但党从不自卑,从未放弃,最终一步步地克服千难万险,在夹缝中求生存,闯出了一片天地。党由弱变强,不正是说明弱者如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一定会变得更强吗?(分析阐述后,借用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史一例,合理恰当,让文章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⑥强弱非定数,身为强者,则应矜用其强,助人成强,若身为弱者,则应自强不息,向强者看齐。(分论点三:立足于“做法”,分析“强弱二者”应该有的正确态度。)

  ⑦正如毛泽东所言:“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引材料)强与弱实则也未必就是天生注定。翻看历史的卷轴,我国曾繁荣昌盛,也曾国力衰微,在落后之时受尽列强的欺凌。但是身为弱者的我们并不自卑,经过一番痛苦与挣扎,今天我们又重新站在世界的舞台的中央,再次以昂扬豪迈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而今,身为强者的我们并不滥用其强,而是收敛其强,勇担责任,助人为者(乐)。新冠肺炎疫情大爆发时,我国毫不犹豫的将我们的抗议成果和经验分享给外国。此外,我国还帮助众多国家发展基础建设,恩泽遍布世界。强弱并非天定,各应奋斗,互勉互助,世界方可和平,强弱得位。(站在中国历史演变的角度,一方面分析“强弱”二者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立足当下,以我国目前的“强国姿态”来分析,有深度,也有广度。)

  ⑧强者,不滥用其强而矜用其强,弱者不自卑而自强不息,并可为强者。(最后总结回应中心论点)

  评分内容:内容(20)+表达(20)+ 特征(20)-错别(1个1分,不封顶)

  本文得分:20+19+20-1=58

  【点评】

  ①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和命题人意图。

  ②紧扣材料立意:文章围绕材料中“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这两个层次来阐述“强弱的相互转换关系”。

  ③有层次深度:对材料的三层含义全部覆盖(强弱的互换、强弱的做法、强弱的心理和态度)。

  ④结构严谨有序:中间三个主体层次既有二元思辨,又有做法的提升,逻辑严谨。

  ⑤条分缕析,纲目(分论点)紧扣关键词“强弱”来展开。

  ⑥例证充实,转述合理,分析到位,论证有力。

  ⑦能由此及彼,合理联系,体现时代性。

  高考场上,作文评卷组认定的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呢?

  尽管点评老师给了很多条理由,其实综合起来,对考场好作文评价的整体标准是: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如何解读这12个字,本人理解为:

  文风端正是对写作内容的要求。首先要求考生价值观正确,其次要求考生完成材料、主题、情境等要求的多重任务。对应标杆文点评的①②。

  文脉清晰是对行文思路的要求。要求考生作文观点明确,行文结构清晰,能够体现一定的逻辑关联。对应标杆文点评的③④⑤。

  文气顺畅是对语言表达的要求。要求考生表达准确流畅,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尽量写出文采。对应标杆文点评的⑥⑦。

  因此,“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实际上是从内容、形式与表达三个角度对考生写作能力提出的要求,也就是说,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不仅要看考生的作文立意,还要看写了什么,写得怎么样。

  二、文风端正——审准题,立好意

  审题立意是考场作文的第一要务。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作文命题仍畅行无碍,任务驱动型命题方兴未艾,使得这一审题任务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而且完成起来似乎更加艰巨。但是无论作文所给的材料、命题形式多么灵活多变,多么令人眼花缭乱,我们都要练就一双慧眼,保持复习定力,走好审准题、立好意这一关键之步。

  1. 审读材料

  审读材料的第一步是找到写作的核心概念。无论是单则材料还是多则材料,无论材料是否有关键中心句,都要对整则材料进行层次划分。分层后,再分析句与句之间逻辑关联,再将句子中反复出现的、着重强调的抑或是照应主题的词句圈出来。经过这些步骤的解读,材料的中心意义基本就可以理解得八九不离十了。对材料的细细审读,就是思考的深入,思维的聚集,最终我们的目光一定会锁定在材料中的一两个核心概念(词语)上。事实上,高考作文命题无论题型如何变化,总会或明或暗地设定一两个核心概念。因此,对核心概念的提炼,决定了审题的成败。考场上不少不合题意的作文都栽在了对核心概念的提炼不准。

  核心概念找定后,辨析厘定其内涵并不难,只要注意一下,把它反复咀嚼,基本上不会理解有偏差。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核心概念的内涵是材料中已规定好的,所以,首先要关注材料有无对核心概念进行限定。尤其要留心这个核心概念前后的限定、修饰词。辨析厘定核心概念的过程,也是进一步确定其内涵、圈定其范围,化大为小、化宽为窄、化虚为实的过程。理解其内涵,就是要定性,就是明确其特征与属性。而概念所展现出来的特征有很多,其中有些特征是本质性的,使一概念区别于另一概念。只有抓住其本质特征,才能将立意立得极精准、深刻。理解概念的外延就是定量,明确概念所涉及的范围。

  示例:(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审读材料示范】

  核心概念:可为、有为。

  辨析厘定内涵:结合材料,仔细研读后发现,“可为”“有为”是一个整体过程的两个阶段。“可为”是指某种行动具备了可能,是前提;“有为”则是将其进一步落到实处,是发展。

  分析界定外延:作为行动主体,“我们”可以“有为”的前提是接受了党的百年历程中优秀文化的“精神滋养和激励”,从而“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从身到心都为“有为”奠定了基础。而我们“有为”,既受注入到“血脉和灵魂”的革命文化与先进文化的惯性驱动,也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这个时代责任的召唤。由此可见, “可为”着眼于历史文化财富的积累,“有为”是着眼当下时代责任和未来民族发展,这些条件之间的内在关联梳理清楚,作文的指向性便十分清晰,不至于在写作文时信马由缰,“无所不为”了。

  2. 审读任务要求

  近几年,任务驱动型作文成为新宠,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写作观和写作实践,带来了从审题到写作的一系列变化。任务驱动型作文带来的审题变化,就是既要审材料,又要审“任务”,重点是审“任务”,不像一般材料型作文那样重点审“材料”。我们也只有转变审题重心和方向,以审读任务为主,才能更好地适应题型变化,才能准确地掌握“审题准确”的内容标准。审准“任务”主要需明确五项任务指令:

  (1)内容任务。这是审题的关键。有时考生难以把握命题者试图引导考生围绕一个什么问题展开议论,因而造成作文立意不明或立意不准的后果。因此,要把材料引导语认真仔细地阅读准,思考清。

  (2)文体任务。如材料规定的演讲稿、书信、观后感、慰问信等。

  (3)身份指令。即写作主体是谁。高考作文“写作指令”对写作主体的要求不仅仅是“考生”的实际身份,而且是置于真实具体的写作情境中的交际主体,因而对写作主体就有时代背景、身份、年龄、职业、经历等方面的显性或隐性规定。审题时一定要明确这一点。

  (4)对象任务。过去,高考作文写作是长期缺失读者对象意识的。如果有,也是投评卷者所好。现在,写给谁的,任务指令中已经很明确、具体了。

  (5)情境任务。“主体任务”和“对象任务”是构成“真实性”情境交际的要素,两者相互作用和影响。表现在写作中,就是要在具体的写作情境中准确定位写作主体,确定清晰的读者对象,行文中要牢牢牵拉两者的对话交际意识,并且这种对话意识要贯穿全文。要彻底改变过去的写作习惯:习惯自说自话,只管写作主体,完全抛弃读者对象;或者只在行文开头、结尾进行简单、形式化的对话,缺少“围绕”写作问题双方展开平等、深入交流的意识。

  示例:(2019年全国Ⅱ卷)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读任务示范】

  三、文脉清晰——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一)善于分解论点,打造结构模板

  高中考场作文在谋篇布局方面已形成了一些“经典套路”,即结构模板,它是多年来大量高考佳作行文思路的提炼和浓缩,也是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揭示,能有效地解决高考作文的结构问题。如果我们平时对这些结构模板认真揣摩、熟练掌握,那么,就可以在高考作文中做到行文有章法、驱遣任我意,同时也能节约时间,快速成文,取得高分。高考写作的模板主要有如下四种:

  1. 并列式模板样式

  2. 递进式模板样式

  3. 对照式模板样式

  4. 打造经典式结构模板

  对于高三后期的备考,考生要将这几种结构样式牢记于心,甚至还要有相应的经典范文来对照。在反复的训练中,写作能力比较强悟性比较高的考生,还可以将这些模板灵活运用,学习模板却不拘泥于模板,从而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和风格。

  (二)遵循思维逻辑,打造主体段落

  议论文写作要谋篇布局,要掌握这个模式那个模板,但是,无论哪种思路和模板,都是由段落构成的,所以,写好每个段落才是基础。作为众多段落中的核心段落——本论的主体段落,更要写得扎实,饱满,精彩。

  很多考生的作文主体段落往往由“表述观点”“叙述事例”“议论分析”三部分组成。这种段落倒是最可模仿借鉴的范式,但也是最受阅卷老师诟病的范式,因为这种简单的范式很容易犯“有例无证”“只叙不议”的毛病,即只是有事例,却没有对事例的分析,只会提观点、摆材料,大多不善分析,只是停留在论点加引用论据上,致使议论文浅显空洞,缺乏说服力。那扎实、饱满,精彩的主体段落是怎样的呢?

  示例:

  ①唯有劳动,方能助推中国梦的实现。②习总书记在2013年谈道:“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③林鸣团队在粤港澳的八年劳动实践,创建了世界为之惊叹的“港珠澳大桥”,中国桥梁建筑实力再次刷新众多世界纪录。④华为高瞻远瞩经数年研究让中国5G领跑世界,中国移动通信技术连欧美国家的企业巨头都难以在短期内赶上。⑤随着新时代劳动者大军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将获得更多改革红利,老百姓的腰包也将进一步鼓起来。⑥是劳动,带来国家发展的希望,是勤劳实干,让“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越来越触手可及。(2019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以劳动立身,以实干兴邦》)

  这个主体段落由六句话构成,第①句是分论点;第②句是引用习总书记的话进一步阐释分论点;第③④⑤句是三个材料句,有典型的事例林鸣团队和华为,也有泛化的事例中国人民;第⑥句是总结分析句。

  由高考满分作文的主体段落不难发现,考生如果想让自己的段落饱满,一定要遵循写作的逻辑性,让段落做到五有:有分论点、有阐释句、有拓展材料句、有分析总结句,有时候还有对原材料的回扣句。这样的段落才能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能使论据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从而使议论文写得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

  四、文气顺畅——用例精当,语言丰富

  无论是平时写作还是考场作文,考生写议论文的最多;而写议论文,用例最多,几乎离开事例就无法写作。可是,一样用例,为什么有的作文被阅卷老师判以“例子堆砌”“例子陈旧”,而有的作文却被赞之“用例精当”“用例鲜活”?所以,使用事例,大有讲究,不可习焉不察。那么,使用事例究竟有怎样的要求呢?

  (一)精准选例,精当用例

  选例的主要标准是典型性和新颖性。

  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典型,能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典型的材料可以作为论据,从古到今、由中而外、从名人到普通人、由名言到俗语,皆可作为有力的论据,使文章丰满起来。

  新颖的论据往往能吸引人。有的同学把领袖人物、著名人物、先进人物、名言警句当作“万能胶”,而且多年不变,没有从中挖掘出更有说服力的东西,也不注重平时的阅读积累,不善于从生活中选择新鲜的论据,让人味同嚼蜡。而那些从鲜活的生活中撷取的素材不仅可以挖掘出深刻的立意从而有力地论证观点,还可以让阅卷老师兴致大增,舍得给高分。

  用例的原则是要剔“肥”拣“瘦”, 有例有证。

  议论文中的事实,应该只是引述而不是描写,是择要交代梗概,舍弃其中的细节;摘取事件的一点,舍弃其他与论点无关的部分。引述只是为议论而服务的,一定要注意高度概括,只要能证明论点就行。比较新颖的论据应详尽点,家喻户晓的事例则尽可能概括。单个论据篇幅要短,少于150字。作为例子的论据后要加上适当的“议”来分析,使论点与论据融为一体,而不是油水分离。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

  (二)丰富语言,妙用整句

  从高考阅卷的反馈情况中,我们不难发现,高分作文中,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十分突出的。这从一个方面告诉我们,作文用语,不仅要求我们说得对,更要我们说得巧,说得妙。高分作文或排比,或比喻,或反复,或用特殊的句式,使得行文多姿多彩,摇曳纵横,妙笔生花。尤其是有些考生利用各种方式形成整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既展示了作文迷人的灵动风采,又展示了考生丰富的文化底蕴,让阅卷老师不由自主给这类作文打高分。

  示例:

  名山大川,小桥流水,可悦人目;蝉吟虫唱,风声雨声,可愉人耳;涛走云散,潮涌星移,可启人思;珍器古玩,诗文书画,可怡人情。这斑斓绚丽的事物,给了我们最直观的认知。高山流水,天涯毗邻,给了我们知己的感动;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给了我们爱人的感动;合家欢乐,天伦之乐,给了我们家的温馨。这何尝不是感情的体会?英国当代诗人西格里夫曾写过一行不朽的绝唱:“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这说明人拥有两面性:感性和理性。感情亲疏是感性的,对事物的认知是理性的。从历史的源头漫步到现代,我们人类便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演绎着动人的人生哲学。(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

  不啻微茫,造炬为阳;前途似海,来日方长。一时强弱,在乎天资;千秋强弱,在于恒持。身强不炼,亦成佝偻;体弱常锻,可成健硕。生于沃土,尚存凋零;根于贫瘠,亦能黼蔀。个体之价值,在于克弱维强;民族之鸿猷,在于由不骞不崩,由枯转荣!(2021年高考满分作文)

  从这两篇跨越了十八年时间的高考满分作文来看,他们都使用了四字词连用式整句,这些整句让有些枯燥的议论文顿时灵动美妙起来——有句式整齐之美、有节奏之美、有情感酣畅淋漓之美,还有起伏跌宕之美、韵脚叠压之美,这些语言美让文章从众多的作文中脱颖而出,夺得高分。所以,在后期的作文备考中,建议行文语言多用整句求文采,巧饰粉黛增颜值。

  2017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渗透贯穿了语言、审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语言与思维互为表里。离开了思维,语言就是一堆孤立的、僵死的字词。高考作文的审题,是通过语言理解别人的思想;高考作文的写作,则是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不管哪种类型的高考作文写作,都注重对考生思维的考查。所以,为了在考场上能写出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的高分作文,在平时,无论是审题训练、结构打磨、段落升格抑或是材料的选用,都需要我们用逻辑思维来操作。所以,归根结底,写作文,就是写思维;练作文,也是练思维。写作,就是一场思维的狂欢!

责任编辑:廖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