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广东实践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广东省聚焦互学互鉴互利共赢,鼓励支持各院校在合作办学、境外办学、留学生培养、技术技能培训、国际中文教育等领域与沿线国家开展多层次交流合作,“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取得显著成效。本文总结了广东省“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经验与成果,为广东“十四五”期间“一带一路”教育交流合作提供对策建议。教育交流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一带一路”倡议为广东教育对外开放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广东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一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是广东教育对外开放的应有之义。总结广东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实践,探索梳理教育对外开放“广东模式”,有利于为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坚决贯彻国家战略部署,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可以看出,中国将加快建设成为具有高质量教育、科技创新和人才引领的强国,也将加快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迎来全方位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在新的征程上,要把握全球发展大局,坚决推进教育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地推进教育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支撑作用。 2022年11月9日,孙春兰副总理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报告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重大部署,要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同时,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教育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以来,广东认真贯彻落实工作部署,将“一带一路”建设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将其作为加强和改进教育对外开放重要抓手,携手港澳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在合作办学、境外办学、留学生培养、技术技能培训、国际中文教育等领域与沿线国家开展多层次交流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政策引领,擘画广东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实施路径。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教育部先后印发一系列教育对外开放的政策文件,包括《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等。为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2017年2月,《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我省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正式出台。2018年11月,出台《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0)》。2019年12月,出台《广东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的实施意见》。2020年11月,教育部、广东省政府联合印发《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教育对外开放“四点一线一面”的重要战略支点,为广东省推进教育对外开放提供了进一步的行动指南。“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的推进具备了良好的政策引领。

  推进建设高水平交流平台,为交流拓宽渠道和途径。广东省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部门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了一批交流联盟。广东省教育厅与英国合作开展中高职衔接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项目、“中英职业教育领导力发展项目”等,取得了丰硕成果;与德国开展职业教育合作,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与新加坡教育部签订教育合作备忘录,推进粤新教育交流合作。先后支持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广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支持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华南“一带一路”轨道交通产教融合联盟,支持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华南“一带一路”职业教育水利电力联盟,促进广东省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广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自2017年起已连续五年举办年度活动,目前已有成员97家,包括国内外高校及企业单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华南“一带一路”轨道交通产教融合联盟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铁路走出去开展国际人才培养、培训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轨道交通专业建设和发展。华南“一带一路”职业教育水利电力联盟旨在搭建世界水利电力行、企、校合作平台,推广和宣传中国水利电力职教新模式。

  主动服务广东企业“走出去”,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合作办学,输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广东省是职业教育大省,也是职业教育强省。“探索优势院校海外(境外)办学”已列入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共18所职业院校开展了39个境外办学项目,办学项目类型包括学历及非学历教育项目,专业覆盖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媒体技术、电子商务、海水养殖技术、汉语言文学等。全省职业院校积极参加“鲁班工坊建设联盟”。2015年,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教育部职业教育“走出去”首批试点学校之一。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协同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海外独立举办第一所开展学历教育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已通过了鲁班工坊运营项目有条件认定。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坦桑尼亚阿鲁沙技术学院建立“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坦桑尼亚鲁班工坊、坦桑尼亚大禹学院”,为坦桑尼亚及东非地区培养精通水电技术、知粤友粤的专业技术人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马来西亚创世纪工业技术学院共建马来西亚鲁班工坊,共同为马来西亚华人华侨子弟提供职业教育服务。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在泰国、巴基斯坦、老挝设立海外分院,为当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探索“技术标准引领职业标准、职业标准引领职业教育标准”的标准实现路径。广东职业院校探索形成“职业标准引领职业教育标准”的中国标准国际化路径,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职业标准获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认可。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首个在海外开展学历教育的高等职业学院,弥补了赞比亚职业教育教学标准的不足。其中,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赞比亚分院的建筑技术专业获得当地的办学资质,已招收了三届学历生;学校道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通过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职教局和技术教育委员会的审核,被纳入本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校为坦桑尼亚教育部门编写的建筑工艺师8级、建筑师7级等岗位职业标准及专业教学标准已通过审核认证,纳入坦桑尼亚职业教育体系。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制订的造价工程师职业标准及专业教学标准7级及生物工艺技术员职业标准已正式纳入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教育体系。标准的推广应用,规范了生产操作,提高了企业效率,填补了当地标准空白,有力促进了当地生产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助力中国企业与中国技术“走出去”。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培养国际化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目前,全省已建成中外、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高校5所,占全国一半,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此外,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已获批筹设,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来粤办学正在统筹推进,粤港澳合作办学取得长足进展。另外,全省已获批设立本科层次以上不具有法人资格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1所,专科层次不具法人资格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所。获教育部批准设立本科以上层次中外、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项目42个,经教育部审批或备案的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共58个。可以说,广东的中外、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效应进一步呈现,学生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广东省鼓励和支持高校招收优秀国际学生,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疫情前,全省高校国际学生总量达2.5万余人,2022年秋季全省高校招收来粤留学生1.1万余人,其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约68%。

  支持高校办好孔子学院(课堂),促进民心相通。目前,全省已有7所高校在国外合作设立了21所孔子学院和1个孔子课堂。广东省教育厅积极加强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和骨干教师建设。广东省教育厅与教育部语合中心建立国际中文教育协作机制,秘书处设在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中文教师教育学院。支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牵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并开展相关活动;支持华南师范大学连续举办五届东南亚研究国际会议,牵头成立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并举办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论坛。支持华南农业大学与墨西哥和共建“中文+农业科教发展中心”,支持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职业学院开展“汉语桥”活动。

  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发展。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要求,扎实推进粤港澳教育合作发展,加强大湾区招生就业、培养培训、技能竞赛、师生交流等合作。建立机制,已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联盟、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职业教育联盟等联盟和合作平台。举办粤港澳高端交流论坛、粤菜师傅职业技能大赛等,开展粤港澳“一试三证”试点工作,扩大职业资格证书互认范围。同时,各高职院校还积极开展校企协同服务大湾区建设,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与香港职业训练局合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特色职教园区;广东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湾区内相关行业企业、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培养培训复合型水利电力技术技能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相继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等一系列重要理念,这是我国对世界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表达了我国与世界各国携手推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真诚愿望和大国担当,也为我国对外开放合作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指明了现实的、具体的发展路径。持续的疫情背景下,“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克服各类困难,抓住发展机遇,取得优异成绩,成为促进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中国坚定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使其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是我省义不容辞的使命,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对外开放的应有之义。广东省将高质量稳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启高水平对外开放“双循环”新格局。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新时代广东探索,助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广东省将落实国家和省的部署,多措并举,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高质量发展。一是做好各类国际化发展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对外开放资源,积极参与双边、多边教育交流,推动各类“一带一路”职教类联盟特色发展,支持高水平交流平台建设发展,进一步扩大广东教育国际影响力。二是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立足本地产业发展需求,聚焦产业发展前沿和国内空白、紧缺学科专业,引进境外优质资源来粤开展合作办学。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统筹管理水平,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内涵建设和高水平发展。三是凝聚合力,打造职业教育“走出去”广东品牌。统筹协调、优化地区和专业布局,组织省内优势院校配合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办学,形成职业院校合力,实现规模化的职业教育输出,积极参加“鲁班工坊”建设,打造广东职业教育境外办学国际优势项目。支持相关院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急需的专业领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人才联合培养等项目。四是深化粤港澳合作,建设粤港澳职业教育合作示范区。支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与港澳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职教园区,深化粤港澳职教合作,吸纳更多院校参与职教园区建设工作,共建特色职教园区,推动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发展。五是探索“中文+职业技能”新模式,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支持和引导省内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努力实现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积极参与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开展中外人文交流项目、教育援外培训等,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彰显广东特色的中外人文交流品牌。六是促进师生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常态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拓宽学生到境外院校或涉外企业交流学习、实习、实训的渠道。加强国际学生工作,贯彻落实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广东省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实施细则》,进一步推动来粤留学提质增效,培养“知粤友粤”国际青年人才,打造“留学广东”品牌。支持教师参与国际培训和学术交流合作,提高教师国际化水平。

  (作者系广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

责任编辑: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