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6—7日,龙华·紫金对口帮扶联席会议暨委托办学协议签订仪式举行,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与河源市紫金县人民政府签订委托办学协议,两所委托办学学校揭牌。紫金以新一轮对口帮扶为契机,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引进龙华优质教育资源和办学经验,试点推行“委托办学”教育帮扶新模式,加快推动紫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补短板,深化教育帮扶工作
紫金是山区县、革命老区县,面临地域广、经济条件差、人口分布不均的基本难题,教育更是存在底子薄、人才缺、理念旧的弱势短板。
2015年5月以来,龙华与紫金结成教育帮扶对子,龙华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紫金教育事业发展,通过选派优秀的支教团队、传输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等方式,推动紫金教育环境逐步改善、教学理念持续更新、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2018年,紫金出台《紫金县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经过不懈努力,紫金教育整体办学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已从强基固本阶段逐步向优质均衡阶段发展推进。
紫金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黄少波介绍,紫金与龙华通过前期充分调研和酝酿,决定于2021年9月起探索采用“委托办学”新模式,深化教育帮扶工作,由龙华指定教育集团、派驻教师团队,以跨区域集团化办学的形式,对紫金开展“全口径、组团式、融入式”教育帮扶。
委托办学旨在利用龙华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办学经验,在管理制度、师资队伍、教学教研、学生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升托管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努力让更多紫金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
为此,两地政府从顶层规划、硬件提升、学校治理、资源共享、接续发展等方面考虑,整合优化帮扶力量,细化委托办学目标,制定了委托办学三年总目标和每年分解目标,让委托办学工作的推进更加具有方向性、目标感。
具体而言,第一年是融合发展年,第二年是质效提升年,第三年是品牌建设年,并且细化每一年学校在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质量水平、师生发展、辐射引领方面的具体目标,最终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解难题,全面实施代管办学
2022年7月,钟秀娟接任龙华区教育局派驻紫金县教育局挂职副局长。她的主要职责是协调两地委托办学工作,“第一学年开了八九次协调会、推进会,最近三个月也已经开了三次。”过去几个月,她的足迹遍布紫金的16个镇,带队开展调研、听课、送教下乡等活动。
钟秀娟表示,委托办学通过以强带弱、深入对接、区域环流,更新本土学校发展理念,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教育帮扶新样本。龙华、紫金两地教育全身心、互融入的做法切实推动了新一轮对口帮扶全面升级。
“送强校”重点打造,破解优质学校少的难题
委托办学以跨区域集团化办学的形式,由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龙华区民治中学教育集团分别对紫金中学、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进行为期三年的委托代管。期间,龙华两个教育集团作为办学主体,负责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教研等各项管理工作;两地政府负责提供人力、财力、物力支持。
委托办学启动至今,已安排专项资金 2.1亿余元,用于紫金中学后勤设施、校园文化、教育教学设备等校容校貌的提质升级和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的开办使用,两校新校园文化工程建设成效初显。
同时,为协助紫金教育改善办学条件,龙华教育通过爱心企业捐赠和联盟学校捐助的形式多方筹集资金,推动紫金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一年多来,累计为紫金捐赠价值200万元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和约160万元的教学用设备设施。
“送团队”专业管理,破解办学理念旧的难题
由龙华从全区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库中遴选,向被托管的两所学校分别选派1名校长、1名分管教学的副校长、2名负责教学和教科研的中层管理干部,依托专业化团队推行现代化管理,实现先进理念和经验的快速“植入”,并遴选一大批本地优秀管理人才,共同打造强大的学校管理团队。
为助推紫金教育管理团队成长,每年选派近30名紫金骨干教师到龙华学校跟岗培养。龙华还专门制定“柔性人才送教计划”,由龙华区教科院、12所结对帮扶校校长组织名校长、名师对紫金团队进行“组团式”线上线下培训。一年多来,累计有26批次,51名龙华教育高层次引进人才面向全县骨干教师开设43节公开课、51场讲座,听课教师达4600余人次。
目前,龙华管理团队在两所委托学校,结合紫金本土特点将办学思想融入龙华教育理念,分别确立“新百年新紫中”“根脉教育”办学理念和三年发展规划,并以龙华教育理念为引领,推行现代化教育教学管理,着力打造具有紫金本土风格的校园文化,重新架构两校的教育教学管理。
“送名师”示范带动,破解教师成长慢的难题
采取选派、招聘、选拔等形式充实被托管两所学校的师资队伍。2021年,龙华区选派48名高层次名师、中层教学管理干部、优秀青年教师赴紫金支教。2022年,龙华再次选派41名支教教师,其中高级教师10名,占24.4%;其中,有中国人民大学博士1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双一流大学硕士23名,硕博学历骨干教师占58.5%。
为了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以被托管的两校为核心主体,搭建教学能力成长平台,支教团队延续传统,定期开展每月“三个一”送教下乡活动,即每月至少一节公开课、一次讲座、一次下乡指导。2022年,在临时党支部的带领下,支教团队到达24所乡村学校开展送教,开展72节示范研讨课,24场专题讲座,8场学生学法指导;参与交流的片区学校达 72 所,听课教师达 2110余人次。
把龙华教育先进的办学理念、机制和教育教学思想带到紫金,将龙华的优秀师资引到最需要的偏远山区学校,带动提升当地教学、教研水平,成为紫金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孵化器”。
提质量,教育走向优质均衡
委托办学后,紫金教育正在化被动为主动,将“你能给我什么”的定式思维转变成“我将借你做什么”的求进思维,实现了从初期帮扶的“输血”到持续“造血”的目标,不断增强紫金学校内涵发展动力,也开拓了紫金的办学思路。
推动学校办学理念“融湾融深”
委托办学下,通过引进龙华先进教育理念,更新两所学校发展理念。其中,紫金中学提出“新百年新紫中”,在传承中创新,围绕“立德树人,五育互育,师生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学校对“昭学励志,勤朴登攀”的紫中精神内涵进行重新阐释,并转化为可行有效的办学行为;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提出“根脉教育”办学理念,承载紫金“根”文化的茶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等,打造融合场域空间、课程建设于一体的全覆盖的“根脉”教育体系。
推动教育教学管理优化提升
实施委托办学后,以龙华区教育局选派的教学处、教科研室主要负责人为引领,紫金本地优秀管理干部为主要对象,学习龙华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技术,让教研教改、教风学风等发生质变。两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思路、管理方式方法得到清晰确立,教研机制得到整体重构,教学、德育、后勤、师训等行政管理结构和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实现重组优化,一批特色课程得以扎实推进。两校的教师队伍战斗力迅速凝聚、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已经凸显。
推动学校品牌提振百姓信心
委托办学仅一年多时间,两所学校办学绩效、品牌效应初步彰显,极大地提振了教育在紫金百姓中的信心。紫金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双区”优质教育资源,还出现大量在外学生返紫就读的可喜现象。此外,每学年选派30名,累计已有57名紫金优秀学生到龙华区集团高中联合培养,这一重大举措进一步深化了委托办学实效。
学生家长曾伟锋明显感受到,孩子就读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后,性格变得更加开朗了。“学校五育并举,开设了60多个特色社团,孩子选择了‘舌尖上的紫金’社团。在社团里,老师每节课手把手教学生做一道美食,从准备工作到亲自动手再到课后的实践巩固,社团活动不但培养了孩子的劳动精神、劳动技能,更陶冶了孩子热爱家乡、热爱家乡美食的情操,真正走上全面发展的道路。”
据统计,两所学校中,集体获国家级荣誉1项,省级荣誉3项,区级荣誉1项;教师获省级荣誉53人次,市级荣誉85人次,县级荣誉26人次;学生获国家级荣誉1人次,省级荣誉39人次,市级荣誉166人次,县级荣誉1人次,国家、省市区奖项远超历年获奖总和。
推动资源整合走向教育均衡
“委托办学,是龙华紫金两地深化对口帮扶创新模式的重大举措,也是两地教育帮扶又一新的成果。”黄少波说,“委托办学不仅能帮扶两个学校,还将带动一片,覆盖全县,惠及千家万户。龙华把先进教育理念带到紫金,我们也要求全县各校都要加强与龙华学校的交流。”
借助两校的资源优势,牵引带动全县教育综合改革。全县小学(教学点)以镇为单位,由各镇中心小学统筹,结合自身实际,按就近原则,中心小学辖区内以3个以上小学(教学点)为一个片区,实施乡镇小学片区化办学管理,形成片区内人员交流、片区环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为紫金基础教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委托办学扭转了全县教育发展低迷态势,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倡导办学体制多样化发展路径,推进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高质量发展。今后,紫金将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并通过以点带面,重组全县教育资源,推行集团化、片区化新办学模式,构建多样化、多元化办学格局。
责任编辑:Do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