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验中学:以智慧型教师培养自主型学生

  “放学后,在操场上运动的学生多了。”“图书馆图书借出册数与读者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73%和57%,学生阅览室使用人数也增长了一倍。”“教师热衷做课题,钻研高效课堂的氛围更浓了。”……落实“双减”工作以来,广东实验中学(简称“省实”)初中部聚焦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出了“双减双Z”理念,以智慧型教师培养自主型学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广东实验中学:以智慧型教师培养自主型学生

  实施“双减”三策

  “双减”政策一出台,省实立即响应。2021年暑假期间,学校召开校长办公会议和全校行政干部会议,统一思想,明确责任,把落实“双减”工作放在初中部工作的首要位置。

  省实校长全汉炎表示:“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减负只是手段、路径和指标。减本身不是目的,减是为了增,是为了给学校教育提质增效留出时间和空间。”

  全汉炎认为,落实“双减”,从学校的层面来说,一定要变革育人方式;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一定要变革教学方式;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一定要变革学习方式;从家长的角度来说,一定要变革思维方式;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一定要变革评价方式。

  “教育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和系统问题。这五个变革是一个整体,需要多方合力。其中,学校一定要肩负起提升育人质量的重任。‘双减’能减下去,习的时间减少,但习的质量要提升,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能增强,课后配套也能增加。”全汉炎说。

  省实成立“双减”专项领导小组,确定“一校一策、一科一策、一级一策”的初步规划,制订《加强作业管理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实施方案》《加强作业管理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实施方案——学科作业设计指南》《双减实施方案年级管理策略》,并多渠道宣传与学习相关政策。

  其中,作业管理要求基于课程标准、体现单元意识、创新作业实践,明确每天布置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90分钟,实行每周一天“无作业日”。设立每日作业公示栏,各班学习委员收集当天作业内容,以及完成参考时间,上交年级统筹、监控。同时,要求各学科备课组坚持研究学生作业布置的相关问题,提出学生作业周布置计划。

  “‘双减’三策,有效控制了教师布置作业的随意性,提高了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控制了学生作业总量,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素养。”省实副校长黄涛说。

  省实还举行“双减”教师微论坛活动,围绕“双减”工作中的各种困难,由教师提出热点主题进行分享,从而提升教工适应“双减”政策的能力。至今,已举行了“聚焦‘双减’ 政策,作业布置探新路”、“知识入脑有妙招 课堂设计凝智慧”、“德育引领 赋能前行”、“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思与行”,以及“线上教学进行时,省实课堂有智慧”等超过10场不同主题的活动。

广东实验中学:以智慧型教师培养自主型学生

  提出“双Z”理念

  落实“双减”,关键是让学生在校学足学好,根本之策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传统,省实提出了“双减双Z”的理念。黄涛介绍,“双Z”包含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增强学校主阵地功能、增强校内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推动“双减”的关键;另一层含义是“智慧·自主”教学主张,强调落实“双减”的核心是教师,要以智慧型教师来培养自主型学生,才能够实现减负不减质。

  “双减”背景下,需要怎样的教师和学生?这是黄涛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这样解读智慧型教师和自主型学生的定义。

  智,即深厚的知识积淀、高效的教学方式;慧,即坚定的教育信念、高尚的人格魅力。只有达到自由的专业境界、优良的育人效果,才能成为智慧兼具的教师。

  什么是自主型学生?即自主制订计划、自主建立目标、以自己的成长节奏学习,善于自我检查和反思。黄涛认为,自主学习,最核心的是一种态度,就是强烈的我要学的态度,而不是要我学。

  在“智慧·自主”的教学主张下,省实对教学闭环五环节提出了“深、严、细、实、新”教学管理五字诀:课堂准备要深透、教学过程要严谨、批改作业要细致、课业辅导要压实、考试评价要创新。

  “双减”后的课堂,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要讲清重点难点、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同时,要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

  省实初中部教学处副主任张剑平明显感觉到“双减”带来的新挑战:“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要思考日常教学的变与不变。不变的,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三股力量,包括学科科研力、课堂设计力和课程教学力。而变的,则是教学全过程更细致、更高效的设计与思考。要注重学情分析,改变教学设计;丰富学习路径,转变课堂形式;重视学习过程,转变作业与学业的评价。”

  上学期初,身兼班主任和英语教师的张剑平对班上学生“双减”后的课余安排、学习情况进行问卷摸查,做好学情分析,然后思考学生作业的设计。他介绍,英语日常作业分为基础必做与拓展选做两大类别。基于分层原则,设计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控制作业完成时长,在基础必做层面,也会进行分层布置。如新课的单词,以套餐的形式供学生选择,可以选择听写、造句,或者用单词写一篇小短文。

  张剑平的课堂也开始发生变化。他把课堂40分钟划分为三部分,前面5分钟是学生最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安排知识回顾以及课前演讲活动;中间25分钟是传递知识最关键的时间;最后10分钟完成当天的核心作业以及答疑解惑。

  他还在班上建立了漂流书箱,根据学生的兴趣与英语水平,购置了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英语读物,供学生自主阅读打卡、持续默读以及阅读分享,每月进行表彰。

  借着“双减”的东风,省实初中物理科组长黄晓雯正在提炼自己的教学风格。她回忆起2004年刚入职省实,有一天下课后回到办公室,听到时任级长付爱民老师在办公室感慨:“文科和理科真的不一样,巡堂时听到楚云老师的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你认为呢?’‘为什么他会这么做?……’”当时,黄晓雯便萌生了一点思考:在物理课堂上,教师除了教学生理解概念,讲清楚解题思路外,可否有更多的对话发生?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黄晓雯发现:对话可以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对话进行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而引导通常通过提问来实现。比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自己原来的认识与事物的现象不太符合或与同学解释不一致,从而产生新问题,这时要尽量为学生设置交流想法和交换意见的机会。

  在《磁生电》一节的探究上,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发现,不是有了磁场就能够产生电流,还需要导线在磁场中运动才行。但也不是任何运动都能产生电流,甚至还有学生发现导线不运动,改变磁场也能产生电流。此时,学生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黄晓雯主动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比如让有疑问的同学向全班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其他同学帮忙解决;让不同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他们的实验操作,让其他同学对此做出评价,等等。学生共同研讨、交流,彼此表达与相互倾听,甚至有时还会产生激烈的争论。

广东实验中学:以智慧型教师培养自主型学生

  育人质量提升

  “双减”的到来,有效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更重要的是还要贯彻落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断探索实践,提升教学质量。

  省实初一教学级长、数学教师林佳佳到省实工作已有11年。“双减”之后,她更加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上台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讲解坐标系中的面积问题,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自己总结主要的基本类型;讲到利用面积求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时,通过简单的题目讲解之后让学生进一步改编题目,有的会努力思考如何改编题目,有的会努力解决同学改编的题目,且通过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经历中,林佳佳还会根据学生初一的学习情况,在初二开始就进行数学分层学习。她在班里成立“数学领跑者”团队,这个团队的学生需要比其他同学多进行一些思维拓展,他们要完成每日“学霸题”,根据教师的建议进行更多的自主学习。这样的分层学习,解决了很多学生“吃不饱”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精耕细作,向40分钟要效益,才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让“跑得慢”的学生“跟得上”。据统计,上学期省实学生对教师的评教的满意度达到98.3%,比“双减”前有明显提升。

  “从我校学生整体学业表现与教学成效来看,是稳中有进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与运动的时间更多了,去图书馆学习和运动场运动的学生明显增多。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制订计划和建立目标,养成了自我检查和反思的习惯。”黄涛说。

  初一(13)班学生冯畅很喜欢看历史书,“双减”之后,他更加自主拓展课外知识,积极参加运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上学期,他是到图书馆借书最多的学生之一。“虽然我们的课余时间变多了,但是班上的许多同学并没有懈怠,他们也一直在努力学习,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坚定地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冯畅说。

  为落实好“双减”工作,省实设计了学校的课后服务体系,包括早餐、午餐、晚餐、午休、社团活动、课外阅读、自主学习、素质拓展课程、晚修托管、假期托管等近30门课程。此外,省实还倡导家校共育、德育赋能,通过搭建级会、班会、家长会、圆点公益、心苑所组成的德育“五平台”,为立德树人、落实“双减”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双减”不是一时一地的策略,而是关乎国家教育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一个不断尝试、积累经验的过程。全汉炎表示:“我们抱定久久为功,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在实践中探索育人路径,丰富育人手段,推动育人方式的变革,为‘双减’背景下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维、新的做法、新的探索。”

责任编辑:Do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