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视角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发展路径

  共生是指共生单元在特定的共生环境中按照某种特定的模式共同作用、结合与发展的关系。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基于共同的价值追求、发展愿景与规划而组成的学习团体,是整合师资力量、传承名师特质、促进教师个体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态主要有工作室学习共同体、同伴学习共同体以及网络社区学习共同体,区域或学校可通过搭建良好的共同体学习平台、创新共同体合作交流形式、建立共同体评价管理制度等,探索共同体建设路径,提升共同体建设价值。

  一、共生视角下教师学习共同体基本形态

  (一)工作室学习共同体

  基于名师工作室所组成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一种自发组织形成的具有共同发展目标与规划的教师学习组织,其组织开展的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都遵从共同体的内在发展需求。名师工作室学习共同体具有教师专业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教师个体彼此交流教育教学想法与经验,是提升教师个体专业素养,带动青年教师成长的关键形态。

  (二)同伴学习共同体

  同伴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基于伙伴关系的有效学习方式,由一批具有共同成长目标的教师自发组建。它是一种在校内较为常见的共同体形态,尽管共同体成员在专业、教学经验、年龄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成员间彼此信任、目标相同,对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网络社区学习共同体

  网络社区学习共同体又称在线学习共同体,是指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在网络学习空间共同组成的学习团体。该共同体的成立是基于当前信息化发展背景的。

  二、共生视角下教师学习共同体发展路径

  (一)搭建良好的共同体学习平台

  学校搭建良好的共同体学习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需从两方面下手:

  一方面是引导教师提升对共同体建设的认知。学校除了借助于日常会议、主题活动等向教师普及共同体建设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方面的认识,还可将共同体建设纳入学校规章制度,将其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标准,使其与教师的学习经历、教学成长与教研成果等挂钩,引导教师认识到共同体建设并不脱离于工作实际,而是与自身的工作紧密关联。

  另一方面是为教师共同体形成提供良好的平台与必要的支撑。学校除了熟悉当前共同体发展趋势、提升对共同体价值的认可度,还应该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一定的支持,给予共同体发展空间。

  (二)创新学习共同体合作交流形式

  笔者认为,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可以分为差异化和同质化两个阶段,有必要对这两个阶段的合作交流形式进行区分与创新。

  在差异化阶段,教师学习共同体合作交流形式可以结合共同体内部成员的发展差异,确立以共生发展为目标的学习形式,包括我们常见的共同体研讨会议、科研合作论坛、教学切磋活动以及成长联盟、学科融合共同体等。

  在同质化阶段,教师学习共同体合作交流主要结合共同体成员前期发展成效来开展。鉴于共同体成员间的同质化倾向,共同体合作交流渠道可逐步扩展与延伸,将原本局限于本区域、本校、本科组的共同体扩大,积极吸纳新的学习力量、学习资源等。

  (三)建立共同体评价管理制度

  学校和教师对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管理不应只是依赖个人的自觉性,还应该依靠外界的规范评价与管理制度。

  在评价方面,除了对教师个体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还应该对教师在共同体学习中的态度、方法、贡献以及与他人的合作情况等进行多元评价,从而形成最终的评价结果。共同体内部可以依照评价结果对成员进行奖励,鼓励成员更加积极地参与共同体学习中,从而实现共同体共生共赢的发展目标。在管理方面,教师学习共同体应确立一名综合素质相对突出的负责人,由负责人组织开展相关的合作交流活动。此外,还应该明确共同体有关的规章制度,包括合作交流形式、时段以及预期学习成果等,确保共同体学习活动有章可循。

责任编辑:黄铭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