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至善少年” 打造“三德”品牌

  东莞市东坑镇中心小学立足本土文化根脉,深挖优秀传统文化,以“三德”教育理念作为学校的基本育人纲领,打造学校“三德”品牌,创新学校办学特色。

  一、活动育人

  一年级新生开展“开笔礼”活动,让新生一踏入校园就开始接受“三德”的熏陶。二年级举行“我讲书中的诚德故事”比赛,结合家庭亲子阅读,先读后演,评选出“故事大王”和“书香家庭”,让学生们在阅读和比赛中,通过自己生动的讲述和演绎,自觉接受“诚德”教育,培养以诚立身、以诚待人的思想品质。三年级开展餐桌礼仪教育,并通过简单而富有意义的“摆碗筷”比赛,让学生感悟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礼德”文化。四、五、六年级结合学校书香校园读书节活动,举行“三德”主题现场作文比赛,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展览,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书香中常读、常习、常记,让“三德”素养成为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的有益养分,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综合素养。

  二、课程引领

  (一)劳动教育课程

  1.烹饪特色课程:六年级开展“学做一顿饭”烹饪特色活动,并要求学生回到家庭进行实践。每个班的学生小组合作,从构思一顿晚饭、学习如何烹饪到走进厨艺室完成三菜一汤的制作。通过真真切切地为父母做一顿饭,学生们真正体会到父母长辈的辛劳,并以实际行动践行传统美德。

  2.家务劳动课程:在常规的劳动课基础上,学校为一到六年级学生设计了家务劳动清单。第一周先是爸爸(妈妈)教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经过一周的亲子互动,孩子基本能掌握技术要领。第二周则由孩子独立完成,这样一来孩子从小懂得与父母一起分担家庭责任,学会了劳动技能,形成了优秀的品德修养,对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也产生有益的影响。

  3.种植特色课程:每个班级在校内的种植基地“躬耕园”中拥有一方小小“试验田”,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种植养护知识,从常见的蔬菜到具有东坑特色的“阴菜”,并将其运用到种植实践中。

  (二)综合实践课程

  学校整合家、校、社等各方面资源,联动建设“三德”教育实践基地,为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富有意义的教育场所。学校联合东坑农业生态园、敬老院等,打造成为学生固定的“三德”教育综合实践课程场所,每学年学生都会到农业园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到敬老院探望老人,从出发前的课程、活动中的合作实践到回校后的思考反馈,探索出了综合实践课程。

  三、自主管理

  在学校德育处的统筹下,由各年级学生代表组成学校自律小组,参与学校班级评比检查管理工作,做到每日两操必检,每月公布检查情况,期末公布文明班评比结果。其次,发挥班干部作用,各班学生通过自主竞选、全班投票的公开公平的方式,组成以班长为首的班干部管理队伍,负责落实班级里的各项工作,包括纪律、卫生、仪容仪表等,班主任与其他学生起到监督作用,及时反馈并给予改进建议。班干部根据大家的反馈,对自主管理工作进行调整。最后,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还会根据实际分为5组,每组约9人,一人一岗,从课桌小管家、午餐管理员到校园环境卫士等,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每位学生都是班级的小主人,共同完成班集体管理工作。在有序的自我管理机制下,让“三德”教育落到实处,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能力与品质。

  四、多元评价,让“三德”教育结出硕果

  学校重视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积极创新评价工具,不断探索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研制开发并实施了多种工具量表。此外,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每月进行阶段性评价,由学生投票、教师审核评出三德之星,并在橱窗中展示,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期末根据学生一学期以来的综合素养水平,评选出学校“至善少年”。

  内容多元、方法多样的“三德”教育评价方式,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多方面潜能的自我发展,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责任编辑: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