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课堂“主阵地”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特级教师,遥想当年,之所以会义无反顾、坚定不移地走上历史教育这条专业道路,其实,是受到一位很不“专业”的历史老师的深深刺激所致。

  岁月犹如滔滔江河不断冲刷着记忆的河床,使得记忆淡薄模糊乃至烟消云散。但总有些往事历久弥新,挥之不去。但凡经过岁月的磨砺留存下来的记忆,一定具有刻骨铭心、刀削斧凿一般的特质,所以才在脑海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伴随着时光流淌,沉淀成一种人生的底色与根脉。

  透过38年的时光,我的脑海里依然会时不时地浮现出当年教我们历史课的那位女教师的形象:胖胖的,中等个头,戴一副近视眼镜。1981年到1983年,那是两年制高中的“末班车”,我就读的这所身处闹市、却无论如何与“重点学校”等金字招牌无缘的普通高中,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教历史课的这位老太太,相比较而言,属于略微逊色、专业不大行的那类老师。经常会下意识地冒出一句口头禅“对不对”,一堂课,“对不对”铺天盖地、充斥其间。她基本上不讲课,而是念书,照本宣科、一字不落地念,念得我们头脑发胀、昏昏欲睡。除了念教科书,就是让我们用各种笔在书上划、圈、点,然后背下来。如此这般流程,构成了我们高中历史课的可悲的主旋律。原本依仗着课外阅读《世界五千年》《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故事》等读物一步一步滋养起来的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和探究欲望,受到这种不人道也不科学的历史课的折磨与摧残,一点儿一点儿地消解着、流失着,那种痛苦,多少年之后都难以忘却。

  好在高中岁月不过两年,弹指一挥间,很快成了往事。高考填报志愿时,我的第一志愿就是师范学院的历史系,我立志当一名历史老师,当一名受学生欢迎、给学生带来成长欢愉和人生养分的好的历史老师。因为,我曾经的高中历史课,让我痛苦不堪,让我永生难忘。立镜一面,我从老太太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奋斗方向,那就是“不让孩子们通过历史课厌恶历史”。

  人生有很多起点,也会有很多底色。说来或许令人难以置信,我的专业人生的起点与底色之一就是38年前亲身经历过的历史课堂。38年前的历史课堂,38年前教历史课的老太太,都成了我砥砺奋进、自我警醒、不枉为人师的警钟与动力。至今,“不让孩子们通过历史课厌恶历史”,不仅成为我自己的座右铭,更成为我们这座城市历史学科教研文化的风向标。

  大学毕业之后,我走上了三尺讲台,分配在青岛十九中担任高中历史教师。刚工作,站稳脚跟是关键。后来,我愈发坚信教师这个活儿不会有大器晚成一说,来不得半点虚假、矫饰、投机与偷懒,很大程度上源于自己的切身体会。那时的我起早贪黑,几乎一整天都在学校里,办公室的灯光总是亮到很晚才熄灭,真正是青灯黄卷、枯坐陋室、埋头苦读、发奋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课经受住了考验,受到了学生的喜欢和热捧,学术成果也水到渠成了,一篇篇教学论文从陋室飞向了全国各地的教育专业报刊。

  让我真正品尝到专业的尊严与快乐的,并不是越来越多的红彤彤的证书,也不是越积越厚的发表文章的样报样刊,而是学生通过课堂领略到了历史应有的魅力。

  历史课,念书、划书、背书、刷题等积重难返的陋习必须改。改革不仅意味着要向“历史不就是背书么”等轻率却顽固、陈旧落后却自以为是、习以为常却见怪不怪的传统认知“开火”,而且意味着走在变革道路上的教师必须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教书育人的本领从哪里来?要当好老师,先从当好学生做起。我不辞劳苦,虚心求教。青岛各学校教得好的历史老师的课,在刚工作那阵子,我几乎听了个遍。这种课堂观摩,让年轻教师受益匪浅,且终身受益。记得青岛一位很有名的老教师宋润兴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当老师最怕的就是在课堂上挂了!”什么叫“挂了”?我刨根问底,他才道出原委,说他刚就业当老师时,个子小,经常被学生欺负,有的学生甚至从后面摸一下他的头,然后哄笑着四散而去。他忍住屈辱的泪水,下决心苦练基本功,争取用业务来“降服”那些桀骜不驯、喜欢欺负年轻教师的学生。他总结出一条经验,那就是:只要你业务过得硬,不在课堂之上出现被学生问倒、解答不出问题之类“挂了”的窘况,你就一定能站稳讲台,而且会越来越从容、越来越出众。当年宋老师说的这番肺腑之言,一直鸣响在我的耳畔,激励我为了不在课堂上“挂了”而不懈奋斗。

  在课堂上,我给自己定了一条“铁律”,一定要熟悉教学内容,熟稔在心,滚瓜烂熟,绝不照书念,最好是不打开教科书,需要哪一页的内容脱口而出,如此驾轻就熟,信手拈来,学生定然会喜欢,也定然会佩服。课堂,在很多人心目中是难啃的硬骨头、难攀的大山头,就这样,一步步地被我降服了。我的一个拿手绝活,就是每堂课总要留出最后一点儿空间,让孩子们自选话题,当场提问,我呢,当场回应,开展“自助餐式教学”。诸如中东为什么会出现乱局、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到底咋回事、红色高棉和波尔布特究竟给柬埔寨带来了什么、钓鱼岛为什么是中国领土、南海诸岛的历史与现状是什么等等,都成了学生兴致勃勃提问和关注的焦点。至于我,面对不确定的各种各样的话题,犹如面对形形色色不可预知的挑战,唯有不断开拓视野,博览群书,才能应对自如。在青岛十九中任教期间,最令我自豪与骄傲的就是,我一直坚持在历史课上自我加压搞这种“自助餐式教学”。很多学生毕业多年了,依然对我这种独特的课堂教学方式记忆犹新。现在美国担任大华府山东同乡会副会长的胡荣华,是我工作第一年教过的学生,1997年就去了美国的她一直与我保持着联系,前阵子还给我发来微信:“我今年要是回去的话,请您出来跟大家一起坐坐,再听您讲一次课!”对于教师来说,还有什么能比让孩子们记住自己课堂的风格与特点,更能心满意足,更能引以为傲呢?

  1997年对于我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31岁的我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成为当时青岛最年轻的高级教师。随后,我的工作岗位发生了转变,调任青岛市教育局历史教研员,负责整个青岛地区的历史教育研究工作。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不让孩子们通过历史课厌恶历史”成为我恪守的工作信条和努力目标。自己的能力有限,唯有始终保持做“好学生”的状态,才能真正做“好老师”,也才可能培养和造就一支“好老师”队伍,大幅度提升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座城市历史教育的整体质量。

  我根据自己在一线从教的经验教训,提炼出一种独具特色的“内外迁移教学法”,以此为抓手,拉动和推进青岛历史教师队伍向前进步、向上跃升。2001年,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内外迁移教学法”在青岛历史学科开始萌发嫩芽。2002年,36岁的我被授予“山东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特级教师。2003年,我又被评选为“青岛十大杰出青年”。2017年,被评为正高级教师。2018年,自己长时间一以贯之带领全市历史教师努力的成果“内外迁移教学法”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岁月悠悠,苦尽甘来。一路前行,从不言悔。我和志同道合的历史教师们一道,为了心头那永不磨灭的教育理想,为了不在课堂上“挂了”,为了“不让孩子们通过历史课厌恶历史”,而奋力拼搏。我们一直在路上,在前进,以精彩的故事装点我们身处其间的这座城市的教育篇章。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