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收获•同行

  一个多月的“充电”式暑假转瞬即逝,马上又迎来了秋季开学。

  每天早上7∶30,我准时到达学校。进入学校大门,就听见悦耳的鸟鸣声,闻到浓郁的花香,让人感觉心旷神怡。再往前走,在秋日朝阳的照耀下,依次是鲜红的宣传牌匾、高大的主教学楼、宽敞豁亮的大厅。大厅左右两侧墙上,“好学力行”和“敬业乐群”八字校训清晰可见,激励着全体师生。

  遇见是一种神奇的安排

  上课时间到了,我迈着坚实的步伐走进了高二14班课室,开始了本学期第一节语文课——《现代诗歌主题阅读之“遇见”》。这节课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我上得非常动情,学生学得非常投入。而这间课室,也凝聚了我与这所学校、这份工作的“初遇”情结。

  29年前,我与启恩中学的第一次“遇见”,就是在这间课室。那是1990年的7月,我在这里参加了第二次高考。原本我在1989年8月份被某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可我当时不愿毕业后当老师,因此选择了复读,没想到第二次高考后还是选择了师范专业。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大学毕业后的1992年9月1日,我第一次正式走上讲台,也是在这一间课室。

  在这间课室里,我遇见了我教书生涯中的第一批学生,开始了教坛的苦辣与酸甜、迷茫与探索、困惑与奋进……与莘莘学子在这间课室里探究学科知识,分享读书乐趣,畅谈人生理想。

  与许多新教师的经历一样,27年前,胸怀伟大抱负而“初出茅庐”的我,在登上三尺讲台之初就遭受了挫折。当时,班里许多学生不能积极投入学习之中,因此我在课堂上动辄大发脾气,骂他们“无心向学,不求上进”,导致师生关系很不和谐。后来,学校领导找我谈话,年级组长林老师耐心地帮扶我,教给我管理班级和处理师生关系的方法。“当老师要把爱放在首位,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要做到不怒而威,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才是最成功的。”林老师传授给我的“江湖秘笈”让我获益匪浅。

  渐渐地,我学会了为师之道,与学生打成一片,一方面教导他们刻苦学习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努力挖掘他们各方面的潜能,培养他们身心全面发展。我以自己的品德修养和教学能力影响学生,浸染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以这间课室的“遇见”为起点,我从一个普通教师逐渐成长为陆丰市优秀班主任,成长为县级、市级和省级骨干教师。

  田野中央,收获坦荡

  “在每一个四季,海浪都向往着陆地。我向往着你,播种和希望。随时光轻抚你脸庞,还有心中的麦浪。我有平凡愿望,在沉默与呼喊之间,今天最响亮。田野中央,收获坦荡。羽毛向往那翅膀,我向往那坚强。穿过所有忧伤,你站在前方,和山岗一样,看着我高高飞翔。”

  大课间,学校广播响起了《向往》那充满深情的旋律。我非常喜欢这首歌,特别喜欢“羽毛向往那翅膀,我向往那坚强”这句歌词,这不正是我在20多年的教学经历中追求、奋进、打拼、成长的真实写照吗?

  第一学历只有专科文凭的我,在工作的前10年,都被安排在初中部任教,直到2002年9月份学校取消了初中部以后,我才登上高中部的讲台。一路走来,在我的教学经历中,有小小的“事故”,但更多的是精彩的“故事”。

  记得那是1994年3月份的某一节语文课,我正在课室里手舞足蹈、自我陶醉地讲课,突然,从课室后门走进了两位老师来听课,他们分别是市教育局语文教研员李老师和启恩中学语文学科组长汪老师。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自认为自己这节课上得很好,可是李老师和汪老师却认为这节课“没有充分考虑学情,随意性较大;没有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而用老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和实践……”两位老前辈还列举了好多优秀课例,耐心地指导我如何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诱导学生深入地开展自主探究。

  此后,汪老师经常带着我去听老教师的课,也带着骨干教师听我的课,我也非常虚心诚恳地向骨干教师请教,并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优秀课例。在初中部任教的我,还经常到高中部去参加听课、评课活动。2002年9月份,我登上高中部的讲台后,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钻研专业知识,希望自己能在语文教学领域有所突破,取得更好的业绩,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学校领导、同事们的热心关怀和耐心指导下,经过我自己的不懈努力,我终于在初中语文教学和高中语文教学中逐渐取得成绩,有幸参加了各种教育教学专业研修,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提升了素养,并先后被推举为陆丰市语文学科兼职教研员、汕尾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广东省骨干教师和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在语文教育教学领域演绎着精彩的“故事”。

  今年9月份的一天,学校办公室的林老师从教育局为我领回了“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证书和荣誉勋章。“田野中央,收获坦荡……你站在前方,和山岗一样,看着我高高飞翔。”我从教学楼上远望,学校田径场围墙外,是一片广袤的田野,这首歌在我心中久久地回荡。

  独行速,众行远

  放学了,秋日的校园穿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外衣,空气中散发着木兰和桂花沁人的馨香;图书馆前面的花圃里,勒杜鹃开得鲜艳绚丽,热情奔放;石榴树上挂着大小不一十几颗熟透的果实,虽无硕果累累的景象,却也颇能给人带来丰收的喜悦。

  我漫步来到工作室门口,看着以自己的姓名命名的工作室,深感肩头责任的重大。

  独行速,众行远。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看着工作室墙上张贴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研修活动剪影,我的眼前回放着自2018年5月份工作室挂牌成立以来,我带领本校和各兄弟学校的十几名学员老师们在这里切磋教育方法、提炼教学思想、论证课题研究、展示研修成果的画面。

  回想起我第一次遇见“工作室”,是参加广东省高中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期间,于2012年10月份到深圳市红岭中学广东省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胡立根老师的教师工作室参加跟岗学习。在那段时间里,胡老师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坚韧执着的探究精神、认真勤奋的工作作风和敦厚诚恳的性格特征让我们几个跟岗学员看到了榜样的力量。

  难以忘怀,跟岗学习结业典礼上,胡立根老师对我寄予的殷切期望:“凭着你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假以时日,你也能成为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如今,胡老师对我的期望已变成现实,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继续带领青年教师们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收获坦荡。

  (作者单位:广东陆丰市林启恩纪念中学)

责任编辑: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