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校园以文化人职业教育以技圆梦——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和乐”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然而,文化不只具有修养性情、陶冶情操、滋养精神的功能,同时也具有安全属性。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同样需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珠海一职”)在2016年开始探索“和乐”校园文化,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收获。

  形成背景:立足学校实际,确立文化特色

  快餐文化的出现让新生代容易变得更加自我、封闭和碎片化,涌现文化荒漠现象。学校也不例外,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和乐”校园文化是珠海一职从历史发展和现实需求出发,立足学校实际,实践探索出来的适合学校发展的校园文化模式。在确立文化特色的过程中,校园文化领导小组根据办学以来学校呈现出来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人文生态,教师团队呈现出来爱护学生、专注教学的职业素养,学生群体呈现出来礼貌文雅、自信乐学的精神风貌,提炼出以“和乐”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具体内涵:以“和”为核心,以“乐”为目标

  “和乐”校园文化,既包含“和于心、乐于行”的“知行合一、内外一体”的含义,又包含“心地平和、乐源于心”的氛围营造。其内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以“和”为核心的教育观,即通过整合各种育人资源,优化育人内容,创新育人方法,来达到生命个体的天人和谐、处事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建构一个以“和”为核心的教育框架。

  二是以“乐”为根本目标的育人价值定位,即文化建设目标要定位于师生的身心快乐,充分尊重生命个体和群体的个性和自由。建立乐于读书、乐于互助、乐于探求、乐于利他、乐于分享的融洽关系,教师乐教乐研乐担当,学生乐学乐做乐沟通,形成和谐、融洽、向上的文化生态,师生“和而不同,各得其乐”,差异发展,和乐共进。

  “和乐”校园文化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整体协同为最终目标的一种校园文化模式,通过以文化人,推动学生乐学乐做乐沟通、教师乐教乐研乐担当,最终实现师生以技圆梦,全员出彩。

  实践探索:聚焦主题多路并进,紧扣主线多向发力

  营造环境:环境文化,润物无声

  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学校标识是学校的代表性符号,从和乐党建中心到和乐楹联,从和乐文化石到和乐粤菜文化馆,无不彰显着学校和谐和顺的文化气息。珠海一职文化建设小组紧紧围绕“和乐”校园文化,重新确立了校徽校歌、装饰长廊和楼梯等,对学校楼舍重新命名,并对楼舍名称的意义进行溯源配诗。同时还委托学生艺术工作室设计文创产品,对手袋、名片、工作牌、笔记本、折扇、水杯等以“和乐”为主题进行创新设计与制作。学校环境的营造鲜明地物化了“和乐”校园文化,为宣传学校的和乐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开展活动:精神文化,滋养心灵

  为了真正达到以文化人实效,学校以活动为载体,以活动促和乐。学校定期开展面向学生和教师的具有标志性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如运动会、排球赛、文艺汇演、冬至节包饺子、教工社团活动等。在活动的实施中,学校特别注重活动过程,通过企业微信群向全校教师发布活动简报,展示精彩片段,评价活动意义。

  建立机制:文化机制,长效发力

  要想长效渲染校园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学校文化机制。一是建立以典型案例、示范课程为引领的课程思政建设机制,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二是建立“大思政课”合作育人机制。结合与高职院校三二分段优势,建立“种子工程”大中思政一体化育人机制;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建立思政课进企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真正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三是建立宿舍检查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四是构建完备的文化宣传机制,定期制作“和乐”文化系列小视频、校园电视台系列访谈专栏节目、“和乐”文化简读本、和乐三字经等可看可读的文本和作品向教师和学生推送,同时组建“和乐”文化宣讲团,利用主题班会和教职工大会向全校师生进行“和乐”文化专题讲座。

  加强制度:制度文化,重要保障

  自2016年校园文化建设初期,学校便组建校园文化领导小组和校园文化工作小组,负责人高屋建瓴,在最开始就以制度的方式把权力关进笼子,以规范的制度严格把控“和乐”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其中包含调研、撰写报告、座谈听取意见、教代会投票等。

  创立品牌:品牌文化,特色鲜明

  “和聚力,乐担当”党建品牌

  在“和乐”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通过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形成了“和聚力,乐担当”党建品牌,以“和乐”文化为主线,以课题研究为理论指导,按照3+3+3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凝聚学校发展动力。学校建设“和乐”党建服务中心,为全校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沃土。

  “和乐”德育品牌

  以“和乐”文化孕育“和乐”德育品牌,以文化、管理、课程、活动、实践为途径,协同家庭、学校、企业、社会、个体等育人主体,形成的“五纵五横”和乐德育模式,是学校实现“三全育人”的保障。学校还自主研发德育积分系统,引导学生行为,加强学生管理。

  “和沟通,乐建议”服务品牌

  “和沟通,乐建议”作为党委为群众办实事品牌活动,听民声,解民意。每周四上午由校领导值班,2022年开展约40次,处理事项涉及学校发展各个方面,不仅增强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也密切了学校领导与广大师生的联系。

  一部一文化,专业文化品牌

  各个专业部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文化。如旅游部是“和旅乐美”,现代商贸部是“和商乐道”,艺术设计部是“和雅乐艺”,信息技术部是“和畅乐信”,智能部是“和智乐创”,高职部是“和慧乐学”。让文化渗透专业建设、融入职业素养,既丰富了“和乐”文化体系,也提高了“和乐”文化影响力。

  经验成果:“和乐”浸润,以技圆梦

  一是构建了学校文化模式。以“和”为核心的教育框架,确立了以“乐”为根本目标的育人价值定位,全校师生切身感受到了在校园内获得的快乐。2022年学校以58项获奖再次刷新纪录!学校师生精心打造的四个参赛类别的41个参赛项目再次刷新纪录,获得省赛一等奖16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13个,形成“和乐”校园文化手册1本,多次受邀到省内外进行模式推广和经验分享。

  二是培育了学校淳和风气。在“文明、勤奋、求实、创新”校风的熏陶下,教师乐教乐担当,关爱学生,同学们乐学乐沟通,相互友爱。家校之间、干群之间、师学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

  三是提升了学校办学质量。通过“和乐”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和谐、融洽、向上的文化生态,助力教师成长、学生成才,最终促进学校各方面的提升。在学校发展方面,2022年学校共获国家级奖项27项,省级奖项141项;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省首批三全育人示范校等,被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题报道。在教师成长方面,学校有5名省市有影响的专业群带头人、12名专业带头人、8名省市名师,成立8个省市级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双师型教师达到98%;校长担任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珠海市名校长主持人,担任党建两个省级课题负责人,获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教师团队在2022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国赛一等奖,在2022年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大赛中获国赛二等奖;拥有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成果1项(公示期),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港澳候选项目1项(公示期)。在学生成才方面,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得了3个一等奖等9个奖项,学生参加高职高考20人考入本科院校,4人考上研究生。

  四是增强了学校的辐射效应。近几年,珠海一职的“和乐”校园文化在珠海市、广东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广东省中职学校同行、贵州遵义市等外省市同行、广科院等高职院校专程来学校学习交流校园文化建设经验。

  在创建“和乐”校园文化过程中, 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相信在未来发展中,“和乐”校园文化会在校园里更加深入地流动起来,传递下去,全体师生在“和乐”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实现以技圆梦,熠熠生辉,成就出彩人生。

责任编辑:魏家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