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

  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促使国家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新的时代潮流发展需求。供给侧改革是由习总书记提出来的,旨在优化生产过程中的供给质量,来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改革内容,即在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省去不必要的过程以提高供给效率。高等教育是我国培养社会全能人才的重要内容,属于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关键内容,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也需要对自身不断进行改革,由此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然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切实认识到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意义,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

  一、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促进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要明确高等教育的概念地位以及供给侧改革的实际意义,由此,才能够找到供给侧改革有效帮助高等教育进行改进发展的关键内容。

  1.高等教育的概念及发展意义

  高等教育即在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知识内容和学习内容进一步扩大提高的教育,高等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更为高级的专业人才和全面型人才的重要教育类型。目前,国家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高等教育则是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主要途径。近年来,经济发展新常态促使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2.供给侧改革的概念与意义

  供给侧改革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5年由习近平主席提出来的、为促进经济社会高效发展的一项重要改革内容与要求。供给侧改革主要是从供给质量的提高方面来进行,通过优化供给过程和质量来扩大有效供给,在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节省供给步骤与时间,以省去不必要的供给环节,提高供给效率与供给质量,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促进文明和谐社会的构建。

  3.重视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更为重视追求创设双一流教育学校,使得在这一过程当中,高校存在着较多不切实际或实用性较差的教育改进措施。因此,高等教育需要对自身的供给侧进行改革,通过简化繁杂形式化的教育内容或形式,将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重心放在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方面,优化高等教育效果。

  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育教学思想影响以及教育大环境和教育改革内容的影响,在当前环境下,我国高等教育多数是以需求为中心内容来进行的改革,将办学重点放在扩大高校规模和招生人数、满足学生对于各种类型学习的需求等方面,而忽视了高等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的落实。

  1.高等教育的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结构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办学结构内容不合理以及专业设置不合理等方面。高等教育的存在,是为了给具备一定程度基础和中等教育的学生,提供更为专业系统化的知识学习与教育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发展分布当中受经济和地区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地区高等教育之间资源获得不均衡的特点。此外,部分高等学校为了促进学校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使得专业课程的设置比例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不合理性[1]。

  2.重视学校自身发展而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

  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对高等学校提出了新的办学要求,高等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满足新教育改革的需求,一味地追求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学校资源的不断获取。多数高等学校将办学力量放在了学校环境建设、专业课程引进设置,以及提高学校在各高校当中排名等方面,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对学生自身专业素质和学习能力的良好教育。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重视学校自身的发展而忽视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利于高校自身力量的切实提高。

  3.忽视了对办学效益的提升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主要是以需求侧为主要改革内容,忽视了供给侧方面的改革。对需求侧改革的重视主要体现在高等学校将重点放在了教育投资方面,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政府提供,因此,在高等学校的经费使用中,往往是受限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存在着调控和规划不全面的问题。由此,使得高等学校在教育经费的使用中,具有一定程度的随意性,高等学校多会将经费用在一些形式化的事物上,较少地将其利用在切实提升办学效益方面,不利于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对策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需要重视对自身各方面的改革,通过对当前办学和教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帮助高等教育不断优化供给侧结构,促进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1.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入手

  我国高等教育学校数量较多、分布较为广泛,受地理等自然因素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客观因素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在办学力量和办学资源获取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不均衡性。例如,东西区域高等学校资源获取不平衡,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学校在教学资源方面,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讲存在着教学资源落后,以及规模较小等问题。因此,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要重视改革高等教育的结构,尽可能地平衡地区之间高等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和资金使用,也可以选择在部分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依据当地的特色自然资源或人文资源来进行特色办学,即能够保存发挥当地的历史文化,又能够通过教育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的结构合理化,从而为国家高等教育的全方面发展作出基础准备[2]。

  2.提高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

  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方面入手来促进供给质量的提升,从而优化供给结构以带动全面发展。在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中,要从教育供给方面进行改革。高等教育学校作为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最为关键的是学术科研的教育教学。所以,高等教育要将发展力量和发展重点放在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增强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水平方面,由此省去一些不必要的形式化办学内容,将办学重点放在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学习当中去。高等教育学校可以选择邀请具有实力的其他高校教育专家,为本校进行专业教育办学内容的培训,将办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环节进行透彻分析,总结整理出各个教育内容的实际意义和地位,帮助高等教育学校省去繁杂的教育教学环节。

  3.增强高等教育学校的办学效益

  办学效益是高等教育在做好基础准备和明确发展规划目标之后,需要重视的一项内容,是高等教育学校办学效果的体现,也是指引着高等教育学校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从而促进自身不断发展的重要内容[3]。因此,高等教育学校需要重视提升自身的办学效益。首先,可以建立一个明确系统化的办学制度,为高等教育学校的发展明确方向和内容。其次,要充分利用政府的办学经费拨款,将办学经费合理利用到学术科研的引进发展中去,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内容,为培养全面素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家和社会也对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作为培养人才的关键内容,高等教育必须在教育教学中,不断促进自身改革发展,切实认识到所存在的不足或问题,根据供给侧改革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方案。通过对高等教育进行供给侧改革,在促进高等教育不断优化完善的同时,将国家供给侧改革的优质思想贯彻落实下去,带动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南旭光.供给侧改革下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矛盾和发展对策[J].教育评论,2017(06):53-54.

  [2]李玉华.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J].教育探索,2016(5):71-76.

  [3]孙淑军,傅书勇.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探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170-170.

 

责任编辑:魏家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