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工匠精神:时代内涵、价值意蕴及培育路径

  编辑工匠精神既是编辑业界的一个现实性问题,也是一个理论性命题。编辑工匠精神的本质是媒介产品的精品意识。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给学术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知识大爆炸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诚信下降、造假横行等不良的学术氛围。通过编辑规范和制度来约束编辑行为,引导编辑价值取向,真正地打通编辑主体建设的旋转门,才能实现编辑主体建设的内外结合、有机统一和相得益彰。

  一、编辑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社会热词“工匠精神”一时间激发了社会各界的想象力,人们不仅把它当成抢眼的热词,而且还将其提升到越来越高的地位——“一剂提升中国制造业的良方”“中国智造之魂”“中国制造要补的精神之钙”等等。在学术界上也有些学者做过定义,比如将它概括为“敬畏自然、传承创新、去伪存真、精益求精”“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等。现代工匠精神体现着“精益求精”“认真钻研”“传承创新”“德、研、新、艺”等时代意义。

  工匠精神,是一种态度,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一种品质,一种财富;工匠精神是一份挚爱,一份专注,一份坚持,一份执着,一份诚信。“工匠精神”的孕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工匠精神”的回归可以成为全社会的主体意识和主流价值,成为加快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和提质增效的加速器。面对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和人民群众消费需求提升的形势,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克服当下社会中急功近利的价值追求和工具理性,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都在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编辑工匠精神的内涵是追求发表论文的卓越质量,包括学术质量与编排印刷质量,体现编辑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新时期培养科技期刊编辑工匠精神的职业精神包括基本工匠素质、编辑观念、奉献精神,职业技能培养包括编辑策划力、前瞻力、编辑过程的求实能力、校对能力、疑难问题的处理能力等。

  二、工匠精神在编辑出版工作的价值意蕴

  编辑的工匠精神是保证和提升出版物质量的关键。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依据,也对文化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总体来看,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对自己所做的工作秉承着专业的工作态度与积极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和编辑工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关的,它同样也是对编辑出版行业的认同,在职业行为上表现出专注、投入、热爱、执着的态度。

  (一)有效提升出版物的质量和水平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变快,出版的工作任务量也越来越大,部分的编辑出版工作者为了追求个人绩效和成就等原因,开始只求“量”,而不注重“质”,人心越来越浮躁,就会导致编辑出版的质量越来越低,可供人们阅读的文章也越来越少。因此,在对编辑出版行业工作者的教育过程当中,不能一味地宣读课本知识,还应该教会编辑工作者贯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重视对编辑工作者的专业素养的培养,只有不断地提升编辑工作者自身的职业修养才能有效地解决编辑出版物的质量问题,才能给社会带来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文章。

  (二)提高编辑群体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编辑行业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是现代出版事业的中心环节,它关系到出版物的质量问题,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对编辑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编辑出版工作的宗旨是向社会传递文化正能量,这就需要编辑工作者有坚定的职业操守,坚守工匠精神,不被利益所迷惑,注重出版物的内在品质和灵魂,在工作上严谨细心,对事物有敏锐的洞察力,对事物的分析要有逻辑性,面对复杂的工作时仍然能够平心静气,追求创造精神,提高编辑出版业的行业竞争力。

  (三)缓解编辑工作者的职业倦怠感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过度追求金钱、名利,心态浮躁。而编辑出版行业却是一种工作内容艰巨枯燥,个人收益还微小利薄的工作,并且编辑工作者承担着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的作用,承担着极大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编辑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怀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让大部分相关从业者感到压力巨大。此外,高校对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教育过程当中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教育的重要性,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明显缺乏工匠意识,不能理性地为出版编辑事业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这种现象对编辑出版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在编辑出版教育当中必须要贯彻培育工匠精神。

  (四)提升编辑群体的工作的忘我境界

  工匠精神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作业习惯、一种生命态度、一种能够成为普遍追求的价值观与工作观。编辑工匠精神是工匠精神在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认真钻研的敬业精神,是一种对出版事业敬畏、对编辑工作执着、对出版产品负责和不断追求出版物完美的精神,其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创造出更多高质量、高价值、接地气、受欢迎的出版物,让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具精神美感,让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更多高尚的理由。学术期刊编辑应以工匠精神为行动指南,既注重当代的培育,也不忘历史传承,用工匠精神所倡导的师道精神、创新精神在期刊编辑行业努力奋斗,为中国学术期刊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三、编辑群体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一)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

  工匠精神要求编辑工作者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只有自身保持态度端正,对事物持有积极的观点和看法才能真正做好编辑出版工作。同时,工匠精神要求编辑工作者明确自身职业的专业性,它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引导方向,工作中必须保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对编辑工作心存敬畏,保证自身稿件的准确真实,保证自身评论的客观公正,才能给广大的读者朋友引导正确的方向。一旦编辑出版的内容不合格,言语偏激,出现歧义等问题发生,不仅会浪费读者的阅读时间和精力,严重的更会影响读者对事物正确的看法,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因此,编辑出版工作者应当认清楚自身职业的重要性,把好是非观,帮助人们获取正确的知识信息,开拓视野,以达到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风气的目的。

  (二)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

  一位合格的编辑工作者应当有扎实的基本功,编辑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对作品进行撰写,它不仅要求相关工作者能够读懂每一种类型书籍的内容,还要能够针对这一内容给出专业的评价。编辑对一篇文章的出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发扬工匠精神的实质,不断在工作中汲取经验,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量,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和水平,力求在选题、审题、撰稿、审稿以及发表的各个环节都能完整精炼。编辑工作者应当用挑剔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作品,不断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自身的知识修养,进而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树立自身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自身从事的职业活动和职业成绩的一种超前的反映,是人们渴望达到的一种个人职业境界,它与工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职业的目标都息息相关。理想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人们自身年龄阅历的增长,人们的理想会不断地进行变化。因此工匠精神就要求编辑工作者具备创新的思维和与时俱进的职业理想,当下的编辑出版行业竞争压力十分巨大,它要求编辑工作者热爱自身的工作,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工作当中去认真钻研每一篇文章的内涵,追求作品的新鲜性和吸引力,规范自身对字词、标点、语句的通俗通顺,保证作品逻辑清晰,内容完整,努力编辑好每一篇文章,实现编辑工作的真正价值。

  (四)根植规范的劳作环境

  1.着重加强监督管理

  相关的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对工匠精神的宣传教育,制定相应的条例,规范编辑工作者的工作态度,确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强化编辑工作者的思想意识,将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保证文章的出版质量。

  2.优化出版单位自身产品结构

  相关的出版单位应当明确自身的定位方向,扬长避短,理性的分析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培养编辑的工匠精神的同时找准每位编辑的专长所在,在做专做强上下功夫,优化产品结构,追求健康稳定的发展。

  3.营造编辑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

  要不断开展编辑工匠精神的培训活动,创设有利于编辑工作的文化环境。同时编辑自身应当重视与尊重工匠精神,树立读者至上的服务意识,注重文章的内容与品质,提升自身的编辑素养,传承优秀的文化,推动编辑事业的繁荣发展使编辑自身获得专业成长和职业的幸福感。

  四、结语

  新时期的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也在不断地提高。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编辑就应该增强自身素质与能力,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文章和读物。文章是人们精神文明的承载体,一篇好的文章可以影响数代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新时期编辑的工匠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编辑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树立起工匠精神的意识,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地对工作内容进行钻研研究,总结经验,积极促进编辑出版工作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薛映虹.“工匠精神”在出版行业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中国报业,2018,(20):58-59.

  [2]董小梅.浅议出版社如何培育图书编辑的工匠精神[J].传播与版权,2016,(11):56-57.

  [3]王彦祥.论编辑出版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J].中国出版,2017,(14):25-29.

  [4]刘飚.论学术期刊编辑的“工匠精神”[J].编辑学报,2017,(4):387-389.

  [5]李旭.做有温度的文化匠人——工匠精神的出版诠释[J].出版广角,2017,(1):18-20.

责任编辑: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