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操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要办好中职教育首先要进行实训室建设,购置设备,开设多种专业,引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等。其次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操作能力强,而且具有创新能力,品学兼优,毕业后走向社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重用。目前,中职教育存在以下问题:招生困难、毕业生就业不够理想,实习设备陈旧,专业课教师和普通文化课教师的比例失调,专业课教师只占30%左右,专业结构不合理,政府资金的投入不足,没有进行多方面的联合办学。笔者认为要提高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及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成为全面发展的智能型人才、创造型人才,使中职教育长盛不衰,健康发展,应解决以下问题。

  一、明确中职教育的性质

  中职教育应当与普通高中、普通大学的教育有所区别。普通高中重在基础知识的教育,学习内容比较广泛,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都要学,目的是为进大学打好基础。而中职教育则重视技能操作训练,重点是学习掌握一至二门专业技能,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后,重在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课程设置比例是:理论知识课是三分之一,操作技能课是三分之二。用人单位录用生产第一线的工人时,优先录用中职毕业生。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中职教育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也是使国家繁荣昌盛的教育类型之一。

  经济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需要既懂得理论知识,又具有熟练操作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主要依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来培养。所以,中职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会有更多的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就读职业技术学校,会有更多高层次的各专业人才投身到职业技术学校任教,培养更多高素质、精通各专业技能的人才,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做贡献。

  二、购置先进教学设备,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现在部分山区县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实习设备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生产的,而且多数学校购买的是旧设备,是企业转产或破产的设备(如车床、铣床等2000~3000元/台)。这些设备破旧不全,技术数据不准确,用来指导学生实习操作,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即使实习指导教师技术水平很高,也难以指导学生做出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要想学生真正学到某一专业操作技能,必须要有先进的设备给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职学校的学生真正学到技能。

  现在中职教育的专业课教师和普通文化课教师的比例失调,专业课教师偏少。假如某学校有能力购买某先进的专业设备,例如数控车床、数控铣床(5~20万元/台),设备购买回来,但没有教师能熟练地操作,又怎么指导学生实习呢?所以,开设新的专业课或购买先进教学实习设备之前,先要引进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或选派现有的骨干教师到高等学府相关专业深造。同时,还要考虑这个专业几年之后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如果社会对本专业的人才在未来10年的需求量是供不应求,那么,学校就可以开设新专业和购置先进设备,并引进这方面的人才,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三、克服招生困难,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和普通高中教育的生源相比,质量较差、招生困难。主要原因是受普通高校扩招的影响,普通高中招生数量增加,初中毕业生的高中入学率提高,这就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减少,学生的综合素质降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难度增大。

  要克服招生困难,一方面是要加强在校生的管理,另一方面是重视在校生的操作技能培养,使他们精通一门专业技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至少学会两门以上的操作技能。课程设置方面增加实习课时,理论课时和实习课时比例为1∶2,尽可能让学生多参加实习实训,同时,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调整专业结构,开设的专业要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在还有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非常陈旧,甚至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农业类专业课程,与当地农业生产联系不上。农民看不到农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价值,学生看不到就业前景,所以导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困难,农业技术学校更难。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充分研究劳动力市场的供需趋势,对专业和课程设置作全面的调整。因为专业和课程的开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和学生的就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开设某一专业,这样更容易吸引初中毕业生报读该专业,而且毕业后学生就业容易,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目前,新兴理工学校比较热门的专业大概有:畜牧兽医专业、汽车维修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学校的热门专业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财会电算化专业(女生就读较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机械维修专业等。可见,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专业的冷热程度也在不断变化。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决策者,在新专业和新课程开设时,一定要在本地区进行社会调查,弄清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专业技术人才。哪些专业技术人才最缺乏,我们就培养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这样才能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立于不败之地。当然,中职技术教育不能超越经济条件和经济结构,因为发展中职教育所需的投资比普通教育大,超前发展中职教育会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学校健康发展。职业教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就会出现中职教育培养的部分人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学生不得不处于待业状态或转行另找工作,这样会导致人才资本投资的浪费。反之,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力没有相应的职业技术学校为其培养,就会影响到社会的整体发展。

  五、增加对中职教育的资金投入,提高教学质量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长期以来对教育的投入都是很低的,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徘徊在3%左右,而世界发展中国家平均值也有4%,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政府应该成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投资的主体。中职学校投资较大的项目是校舍建设,实习设备购置(如新购一台数控车床、数控铣床,5~20万元/台;安装一个电脑室要投资20万元左右)。政府应增加对中职学校的资金投入,以便购买先进的实习设备,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熟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适应目前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六、校企联合办学,增加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大部分生产工人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操作技术水平较差,大部分的工人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可以同企业联合办学,企业出资金,学校提供场地和师资,利用晚上的时间对企业工人进行文化知识传授和操作技能训练。这样对企业和中职学校都有利。一方面,企业出资金,企业的工人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操作技能更加熟练,生产效率相应地会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随之增加,同时,可以提高生产工人的劳动报酬。另一方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提供教室、实习室和师资,对学校的正常教学没有影响,学校又可以增加收入,利用这些资金购买更多更先进的实习设备,同时还可以向企业推荐优秀的毕业生就业。目前,我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推荐到广东温氏集团属下遍布全国各地的养鸡公司、养猪公司就业;工科毕业生推荐到美的集团公司、县内不锈钢公司等就业。这样对学校的招生有促进作用,还可以提高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毕业后有用武之地,因此,校企联合办学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新兴理工学校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于2001年联合办校,开设首期温氏集团畜牧兽医中专班,学员一百多人,学员晚上来到新兴理工学校上课,主要是学习理论课。笔者担任《家畜遗传育种学》《兽医微生物学》等课程的授课,学员通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提高。已经毕业十多年的学员,部分是广东温氏集团属下公司的主要领导,如学员刘金发是桂粤温氏公司总经理,温朝波是湖北公司总经理,曾水才是车岗温氏公司三挺种鸡场场长,黄玉泉是勒竹公司龙庆种鸡场场长,何达才是华南温氏育种公司良洞种鸡场场长。大部分学员成为温氏集团的骨干。

  近几年,新兴理工学校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保持校企联合办学,学校还选派畜牧兽医专业的骨干教师到温氏集团属下养鸡场、养猪场、孵化场上课。笔者进行《兽医微生物学》《家畜遗传育种学》《禽生产学》等的授课,学员认真学习,取得很好的成绩。校企联合办学,对学校、企业都有益处,国家、集体、个人三者都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总之,要使中职教育事业健康地发展,就必须配置先进的实验实习设备,引进高素质精技能的专业人才;克服招生困难,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调整专业结构,开设的专业要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中职学校的经费投入;提高教学质量,校企联合办学,提高学校知名度,增加经济效益。只有多措并举,才能使中职教育继续发展、长盛不衰。

责任编辑: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