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四联小学自创办以来,始终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出发点,坚持教育改革与创新,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独特的个性。四联小学所提倡的创建“有温度、有生命活力的生态学校”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对教育生态的追求。这所学校的教育理念,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关注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逻辑起点:落实“双减”的一次顺势而为
当前,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政策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这一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均衡发展。
“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学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是所有学校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四联小学校长林伟球对此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双减”政策的实施,实际上为学校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推行生态教育理念。
走进四联小学,校园内绿树成荫,教育元素多元,各种设施一应俱全。然而,使这所学校真正与众不同的,是其在“双减”背景下打造生态学校的努力。生态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以及两者的和谐共生。在四联小学,这一理念被引入了学校的各个方面。学校推行开放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师生互动,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除了教学方式的改变外,四联小学也在课程设计上进行了改革。学校提出了师生联体和谐共进、家校联盟同心同育、个性与全面联合发展以及传承与创新融合高效联动的“四联”方案,努力实现规模与内涵的跨越式发展。根据“四联”核心理念,学校精心规划建设学生课程、教师课程、家校课程,教师深入实施“立德立能、先学后教、拓展训练”12字课堂教学策略,探讨如何打造主动、生动、有质量、有活力的生命课堂。同时,学校也强调跨学科的课程设计,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兴趣的培养。
以落实“双减”为契机,全力打造有温度、有生命活力的生态学校,这既是四联小学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一次积极回应,也是四联小学对学校自身发展的精准定位。
传承特点:追求核心价值的一个接续发力
前几年四联小学提出的“品味教育”模式,即学校提供丰富多彩的优质教育资源,旨在探索一种能够培养出能做事、善思考、能创新,深度上具有内涵、广度上具有学识、特点上具有个性,志向高远、品格高尚和学养高奇的复合型杰出人才的教育模式,为学校、教师、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最终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通过打造品味环境、开展品味德育、构建品味课程等途径,让学生在品味文化的同时,提升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林伟球认为,品味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让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品味环境:创新与传统的融合。四联小学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为师生提供舒适温馨的教育教学环境,优化构建了具有不同内涵主题的“四小八品”特色校园文化园区。同时重视“软件”环境的营造,在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教育资源的同时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学校设立了提升创新思维和素养的品创园科技实验室和提高审美意识的品艺园,涵盖了版画、软陶、音乐等特色项目,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空间和实践机会。同时,学校还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设立了道德讲堂和书法教室,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
品味德育:人格塑造与素质提升。四联小学认为德育是品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学校教育的总体规划,构建了“八品八德”德育体系,打造了“理想树”“道德论坛”等系列品牌活动,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此外,学校还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设立了心理辅导室和安全教育课程,在挖掘学生个性特长和潜力的前提下,更加重视个体的均衡发展,努力为师生营造积极乐观的心理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学校多方联动,开展关爱“后花园”活动:学校指导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给予关心和关注,并引导其他学生予以包容。如此,品味德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感受有温度的关爱。
品味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多样化的品味课程,如品味阅读、品味艺术、品味生活等。品味阅读课程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选取合适的文学作品,通过自主阅读、分析、讨论、分享、展示等方式,培养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品味艺术课程则注重学生的表现能力,通过表演唱、舞蹈、陶笛、葫芦丝等艺术形式,让学生展示自我,提升自信心。品味生活课程则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生活素养,通过烹饪、劳动、手工等课程,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这些品味课程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在采访中,一位学生说道:“通过品味阅读课程,我不仅读到了很多好书,也学会了独立思考和理解人生。”
从品味环境、品味德育到品味课程,四联小学全方位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致力于打造一个有温度、有生命活力的教育环境,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追求核心价值的接续发力。
创新亮点:焕发生命活力的一场改革行动
四联小学创建有温度、生命活力的生态学校的愿景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和实践性,旨在培养善于思考、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辨析能力的学生。通过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全面、个性化和优质的教育服务,是这场改革的核心理念。
四联小学通过调整传统的多层级管理框架,采用“横向扁平化+纵向学术化”的管理机制,为学校带来了新的办学活力。林伟球对此表示:“我们必须找到能让学生自由发展、个性发展的途径。”这种管理模式的创新,既保证了科学、有序、高效的工作原则,又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发展的重视。
课程体系的创新是四联小学的一大亮点。他们积极推进学校核心文化价值追求——品味教育,围绕课程改革这一核心,构建了“六品”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选择和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发掘自己的潜能和特质。林伟球认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必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收获的成就感。
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将学生作为教育创新的起点和终点,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全面开展特色社团和兴趣社团活动,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在这样多元的环境下得以发展自己的潜能,提升自信和创新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四联小学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设置了多样化、个性化的拓展课程和社团活动。例如,学校开设了艺术节、科技节、阳光体育节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展示自己的才艺。这些课程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此外,学校还积极引进先进的社会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校园里就能接触到社会的最新发展趋势。
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持续的科研探索,才能使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四联小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通过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此外,学校还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更新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学水平。这支富有创新精神和扎实学术基础的教师团队,为创建有温度、有生命活力的生态学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林伟球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室,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发展。”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学校与家长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种家校合作的力量为品味教育的实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四联小学还十分注重与社会的紧密联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帮扶需要帮助的家庭等,让他们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加强科研引领的作用。学校鼓励教师们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中的有效策略和方法。针对教师参加科研活动遇到的各种问题,学校加强了科研管理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并给予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科研的深度和质量。
从“横向扁平化+纵向学术化”的管理体系、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到科研引领的教育改革,四联小学为我们呈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这种理念和模式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讨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记者观察:继续砥砺前行的时代使命担当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了四联小学的师生们在有温度、有生命活力的教育环境中充满了热情,积极向上,乐于探索,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这样的学校文化不仅得益于学校管理层的精心打造,更源于每一个四联人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四联小学始终坚持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心位置,以“有温度及生命活力”的生态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到被尊重、被关注、被爱护的学习环境。这种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需求,倡导教师以爱心和热情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我们的评价机制充分体现了生态教育的理念。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视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和发展。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旨在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校园里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林伟球说道。
在四联小学的教育实践中,记者看到了教育的未来和希望。四联人以生态教育的理念为指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这种教育模式不仅适应了时代的需求,更让每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期就种下了成长的种子,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品质。这所学校以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诠释着激发教育生命力的价值和意义。
责任编辑:Do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