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师生共进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打造“四师”工作室

  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是当下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作为一所工科类民办高职院校,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近年来鼓励教师依托专业联合企业,校企共建技能大师、校企双师、教学名师、专业教师工作室。目前,全校已建立23个“四师”工作室,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230余名专任教师、近600名企业人员参与工作室项目,为近2000名学生提供了实训机会。近期,本刊记者实地走访了该校多个“四师”工作室,探寻其建设经验和成效。

理实一体,师生共进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打造“四师”工作室

施理实一体之策

  为深化“理实一体”的教学改革,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于2016年出台《技能大师、双师等教师工作室管理办法(试行)》,鼓励广大教师依托专业联合企业,通过引进企业设备、项目、师资等方式,由学校提供场地资源,校企共建技能大师、校企双师、教学名师、专业教师“四师”工作室,组建专兼结合的师生团队进驻工作室,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副校长王媚莎介绍,工作室以服务社会发展、提高师资水平和学生素质为宗旨,充分发挥在实践教学、大赛培育、技术研发和员工培训等方面的作用,主要任务包括开展生产性实训、技能竞赛培训、技术难题攻关、生产性实训项目培训等。

  其中,技能大师可由校内专任教师担任,也可为合作企业高技能人才兼任;校企双师工作室由校内专任教师联合企业的兼职教师共同组建;教学名师、专业教师工作室则由校内专任教师组建。工作室由二级学院(部门)领导,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开展工作。

  “学校免费提供场地,并配套工作室日常运行的经费。工作室无论对校企还是师生来说都是有利的。”王媚莎说。

  文健建筑装饰设计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是学校较早成立的工作室之一,2019年通过广东省教育厅认定成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由学校提供场地,企业出资捐赠电脑、办公桌椅。学生团队利用课余时间来这里实习,承接实战性的业务。”工作室负责人文健说,“我们都是‘真题真做’,用实战的操作来锻炼师生,让教师的教学更加有针对性,让学生得到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就业质量。”

  印宝权工程管理工作室负责人、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教研室主任印宝权认为:“组建工作室的模式很创新,也比较接地气。这不仅让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得到培养,有了很多跟企业对接的机会,同时也推动了企业的科技创新。”

理实一体,师生共进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打造“四师”工作室

铺教师成长之路

  教师是工作室的主角,工作室则为教师的成长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对于兰兴武来说,2020年是厚积薄发的一年。他主持的“高职扩招背景下整合式项目课程体系构建路径研究”课题获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基于‘以赛促学、校企联动’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立项。

  “以前总感觉科研离自己好远,我都不敢想象自己能主持省级课题和项目。”2011年,兰兴武来到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10年间,他从一个只想上好一门课的普通老师,到现在的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群部主任;从写好一篇论文都感到吃力,到现在同时主持两项省级课题。

  “记得刚入职时常常熬夜备课,只为讲好每一堂课,关注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本身,处于‘教书’层面。后来,开始关注学习如何发生、学习能力如何形成、学科思维如何形成等,及时优化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模式,根据需求重新设计开发新的课程。成为专业负责人后,在教育层面审视专业建设,把握人才培养方向,注重传承文化。”兰兴武向记者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

  兰兴武的成长,除了自身努力,还离不开学校良好的科研氛围,更离不开空间设计实战工作室这个平台,让他有了不少实战的机会,从而反哺教学和科研。

  “校企共建工作室,在教学过程中最直观的体现是,我们了解比较前沿的技术,将实实在在的工程引入课堂教学,学生比较感兴趣。同时,教师也得到提升,整个团队的职称都上了一个台阶,2015年大部分教师是中级职称,现在基本上都是副高职称。”印宝权从2012年1月入职以来也在不断成长,作为副教授,他正在攻读工程哲学博士学位。2020年,他还被评为“广州市从化区高层次人才”。

  印宝权工程管理工作室现有团队成员8人。王小艳也是从工作室中成长起来的“双师型”骨干教师,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目前,她主要负责跟企业对接,收集资料以及申报专利等工作。“工作室的平台让我成长了不少,从最初的校级的课题,到后来参与一些省、市级课题和项目,还参与校企开发教材,这些过程中,写作、教学、科研能力都得到提升。”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通过组建“四师”工作室,为教师铺就了一条专业成长的道路。

  不仅如此,该校还打破人才引进的局限,2018年出台《高层次人才聘用管理办法》,特设“凤凰学者”系列岗位,对学位、年龄等硬件暂不达标但业绩优秀的人才,适当放宽招聘通道,专门招揽业界和学界的高层次人才。

  截至目前,累计聘任“凤凰学者”27人,其中校外17人,校内10人。其中,2020年,聘用“凤凰学者”9人;此外,还柔性引进特聘教授5人。

  比如,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退休的国家级教学名师、教授刘境奇来到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担任院长后,在业界已经颇有成绩的李佛君决定放下经营不错的公司,加入刘境奇团队。一位是国家教学名师,一位是行业设计名师。在“用手去思考”的教育理念下,他们组建“国家教学名师+设计名师”工作室,实施“职业素养教育+实战训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理实一体,师生共进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打造“四师”工作室

铸学生成才之器

  教师在工作室中获得成长,学生也在教师的带领下,不断创造新的成果。

  2020年12月,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Al智能造字》获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金奖。

  作为团中央、教育部等主办的赛事,“挑战杯”被认为是中国大学生的“科技奥林匹克盛会”。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是广东唯一获得此次国赛金奖的高职院校。

  项目指导教师、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李佛君近些年专注字库设计,对于参与竞赛的项目,他认为关键在于组建合适的学生团队。2019年3月,针对“AI智能造字”的竞赛团队正式组建,开启了长达20个月的备战。成员最开始有10多人,但由于过程艰辛,最后路演时只剩下5人。商业计划书从33页增加到257页,字数从几千字到最终定稿8万字。

  李佛君将公司管理的方法带进来,把这群“00后”当成员工一样对待,开始了“魔鬼训练”。“我告诉他们,凡事要有交代,凡事要有反馈,凡事要有结果,令行禁止、听从指挥,如果每个人都具备这样的职业态度,再有一些营销、传播经验,毕业后找工作都会很受欢迎。”

  目前,团队成员的去向都很好,禤婉霖去了深圳的知名设计公司工作,黎佩华被母校破格录取为艺术与设计学院的科研秘书,还有3人顺利实现“专升本”。

  至今,该项目已经获得21项国内外重大双创和设计奖项。“大赛真正的目的不仅仅是拿金奖为学校争得荣誉,为学校发展添砖加瓦,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接人待物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李佛君说。

  采访中,李佛君还向记者讲述了准备比赛的一个插曲。“参加国赛前要提交资料,我看到学生的照片,形象不够好。”为了树立良好的团队形象,他向学校申请经费,到校外摄影公司为团队拍摄照片,“一打报告,费用马上得到批复,校车也安排到位。”

  对于学校提供的保障,李佛君十分感激:“我从行业来到学校,说明学校对人才的引进不拘一格,我很感恩学校给予机会让我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学校的制度灵活,支持我们带领学生参赛,在人、财、物方面都提供了保障。”

  在国家教学名师和设计名师的加持下,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学生登上国赛舞台,展现职教学生的风采。与此同时,通过工作室这个平台,学生们得到更多学习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

  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大二学生苏子杰多次参与广州市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参加QC小组活动让我提前接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学习到建筑施工前沿的技术。”

  印宝权工程管理工作室通过组建产学研合作小组,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为提升学科专业质量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质量管理小组由教师指导,学长带学弟共同参与,要求学生到现场采集数据,写文件、做汇报都由学生完成。”印宝权说,“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文献检索、逻辑思维、文本写作等能力,也让他们见识到施工现场的实用新技术。”

  同样,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技能升级平台,打造一批技术管理精英,实现工学结合,从2016年开始,建筑工程学院开设砼鼎精英实战技能训练班。陈勇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助理陈勇说:“训练班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校企的设备、技术显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切实提高了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记者来到陈勇技能大师工作室采访时,陈勇正在向三名建工技术专业的大一学生布置任务。他让学生调研一个科研项目的素材,包括上网找资料,汇总资料,分析资料,并形成报告。

  “来工作室就是要做事情,我有意找大一学生参与这个项目,就是让他们除了学习,要把更多时间放在这里。以后去工地调研、谈工程项目我都会带着他们一起去。”陈勇说,“工作室特征是企业在学校里,课堂在项目上,通过产学一体教学模式培养人才,学生能快速掌握实践知识、快速获得生产管理能力,毕业直接上岗。”

  工作室还为创新学校育人模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比如,校企联动举办技能大赛,通过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衔接”,构建技能竞赛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以赛促创。又如,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营销成立直播工作室,开展主播素养及人设打造、直播流程及话术技巧、直播团队角色与协作、电商直播实战等项目,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引流带货服务、帮助学校培养专业直播人才。

  一直以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借助“四师”工作室的力量,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理实一体,师生共进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打造“四师”工作室

开产教融合之花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四师”工作室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成果如雨后春笋涌现。

  2016年,以陈勇为首的教师团队成立了广州砼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由陈勇技能大师工作室联合砼鼎公司及其合作企业建立了多功能的校企合作平台和实践教学基地。基地工作室汇集产教融合示范基地、青年教师实践基地、学生精英培训基地、专业社会服务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五大功能,对外承接的项目,主要用于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生产性项目实践教学和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近几年,该工作室专注于服务于农业农村产业规划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专注于乡村基础设施布局设计规划,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产业布局。对新农村改造项目开展千村千面的特色乡村规划设计和乡村现有产业振兴调研规划、传统村落建筑保护与村落文化挖掘和推广工作。三年来,由工作室12位双师型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完成了150多个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设计任务和4个工程项目的技术咨询任务,获得设计服务费2000余万元和工程技术咨询服务费200余万元。

  文健建筑装饰设计技能大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与省内100余家知名企业紧密合作,完成社会服务项目100余项,实现社会服务产值6000余万元。同时,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结合装饰装修施工现场,研发了30余项装修新工艺和新工法,为项目施工节省了经济成本。产教融合的同时,工作室将技术研发成果集结成册,汇编成的200余本专业教材被30余所高职院校和60余所技工院校选定为专业教学使用教材。

  印宝权工程管理工作室与多家企业合作,在QC活动、专利申报、科技研发、工法创新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工作室团队主持了省级、市厅级课题11项;主持科技成果19项并通过省级鉴定,其中15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4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得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科技创新奖4项,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主编教材8部;实现社会服务到款额200余万元。

  空间设计创意实战工作室与企业打造内外开放的多元设计服务实战教学载体,服务区域经济,文化振兴,孵化一批有影响设计成果的同时,培养应对社会需求的设计能手。工作室自2018年4月至今培养了123名学生;前期采取结对师徒制培养方式,两名企业设计师进驻工作室,以真实项目为引导的学做一体,完成多个设计项目。

  ……

  这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成果为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十四五”期间,学校将持续加大工作室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实践育人质量与水平。

  (本文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责任编辑:Do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