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在智慧教育——深圳市龙华区教科院附属小学“自然体验教育”探访记

  2019年3月6日,广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办学情况调研工作考察团走进深圳市龙华区。在深入体验了龙华区教科院附属小学的互动式学习空间、“物联网”+生态园、沉浸式语言学习空间、水拓画/扎染体验区、数学体验场等场域后,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创当场点赞:“学校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方向准、转变快,经验和模式值得推广!下次还要来附小看。”

  这一所让王创副厅长“还要来看”的学校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

耕耘在智慧教育——深圳市龙华区教科院附属小学“自然体验教育”探访记

  田

  探访中,记者发现学校魅力之源,竟来自于学校开辟的一块“田”。

  这块田,位于教学楼中庭。为什么要在教学楼内开辟一块田?

  这与学校发展历史密切相关。龙华教科院附小原名新田小学,地处龙华观湖街道新田社区,这里的原住民自古以来崇尚农耕文化,在长期的劳动与生活中养成了“勇于开拓,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逐渐形成了地方特有的“田”文化积淀,在此基础上,附小逐步形成了“日新其业,润田致真”的学校文化传统。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学校所处区域的田园与荒野也逐渐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我校曾有学生问老师:‘大米是树上长出来的吗?’孩子天真的问题引起我们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市扩张,周边荒野消失,人与自然的割裂越来越严重,学校教育存在严重的‘自然缺失症’,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见识、情感与性格,特别是创造力深受影响。”校长吴少文意识到学校场域生态教育内容和体验的严重缺失,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怎么办?

  “自然缺失”自然需要“自然弥补”。

  于是,吴少文引导教师寻找与学校发展历史与现实真实相关的教育切入点。“在‘自然主义教育’根本精神的引领下,从学校的传统、校名的含义以及校园的场景中,找到了‘田’这一教育关键事件”。

  2011年,学校开始以“田”作文章,开辟了“水稻田”综合实践基地,开始了“校园种水稻”校本课程活动的探索,让孩子们走进自然,亲身经历水稻生长过程,在设计、观察、统计、调查、种植中,让课内与课外、社会性和自然性、科学性与人文性有机关联。2012年2月起,学校以“校园种水稻”为主题鼓励教师开展多学科统整教学探索,引导教师发现水稻种植与学科教学的关联之处,通过基于真实自然情境项目式学习的逐步探索,提炼出多学科统整教学模式。

  多学科统整教学是指两个以上学科围绕一个主题实施的教学活动,具有综合性与生成性特征。统整教学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基于真实问题或真实事件的情境,而问题或情境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支架。

  “校园种水稻”多学科统整教学,利用的就是学校开辟的“水稻田”这一真实事件,因而也就具有了延展生长的蓬勃生命力。

  “学校‘水稻田’处于一座由回字形教学楼围合而成的物理环境之中,四面教室皆面向稻田。推开教室窗户,四时景色各有不同韵味。来,你会喜欢这里;走,你会无限留恋。”教学处主任王燕说。

  “‘校园种水稻’提供了一幅无限延展的生活图卷。其中所蕴藏的知识、问题,活动形态,随植物的生长而层出不穷。每一生长阶段都有相当稳定的学习内容,可以据此进行有目的、有系统、有层次的课程开发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学变成了需要师生共同面对、共同探究、共历生长的积极过程。”吴少文说。

耕耘在智慧教育——深圳市龙华区教科院附属小学“自然体验教育”探访记

教育田

  毋容置疑,这块田,不仅仅是一块耕作之田,更是一块教育之田。在这块田园里生长出来的不仅仅是作物,更有受此教育滋养、在此体验成长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教学楼中庭的这块田里有水稻田、蔬果园、野果园、生态池等分区,教学楼顶上也种满了各类作物,所以,在学校田园里生长出来的,不仅仅有“校园种水稻”这门校本课程,还有《触摸春天》《稻田童话》《废纸的美丽蜕变》《七彩园艺》《陶艺乐缤纷》《果香小镇》等一系列校本课程。

  这类强调在自然中受教育、在儿童中循自然、在教育中求自然的课程,学校把它命名为“清新自然”课程。“清”指纯真、本真、高雅、正人,“新”指创新、更好,“清新”即意味着新颖不俗套、纯真不复杂。“在开发‘清新自然’课程以及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们欣喜地发现,这样的过程包含着大量的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知识,远远超过了单一学科的范畴,这种打破了学科界限的多学科统整教学,往往能解决单一学科课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吴少文说。

  学校“清新自然”课程体系深受“自然主义教育”精神的影响,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自然主义教育。在自然主义教育中,其教育指向的是“自然人”,而学校“清新自然”课程指向的是基于全面发展的有个性的“社会人”。由此,学校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自然体验教育”新生态:引导学生回到知识的源头,在真实的自然生态情境中积累生活经验、体验知识感悟,通过多学科统整教学培养能力和素质,最终形成丰富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并体验到生命成长的意义。

耕耘在智慧教育——深圳市龙华区教科院附属小学“自然体验教育”探访记

  智慧教育田

  如今,这块田已安上了智慧的翅膀。

  作为龙华区“智慧校园”实验校,龙华教科院附小把物联管控技术引进“水稻田”综合实践基地:土壤深处植入了红外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等传感设备,实时监控土壤数据的变化,并将各项数据展示在生态园旁边的物联网显示屏上,方便学生观测。“这为我们的教学研究提供精确的数据与分析,让多学科统整教学走向新的高度。”吴少文说。

  这一点,从龙华教科院附小举行的“稷学堂——春风十里,我在稻田等你”智慧教育体验活动可以体会到。活动现场,该校教师卢文婷带来了一节体验性智慧教育公开课《秧苗巧搬家》,上课地点就在学校的水稻田边上。这类自然体验型课程,五年级学生已体验多次,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自然体验课把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进了学科统整教学之中,学生可借助传感器获得土壤的湿度、温度及PH值等,运用测量、观察、对比、记录的方法,直观得知水稻的生长环境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收集整理数据,及时解决问题。在这次活动中,为了丰富学生的职业角色体验,学校还设置了宣传员、摄影师、小记者等18个职业角色供学生自由选择扮演。

  事实上,不仅仅是一场深度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公开课,从进入校门开始一直到学习的各类场景,龙华教科院附小都在有规划地融入现代信息技术:23 条人工智能通道,实现了基于动态人脸识别的智能考勤与日常数据统计;校园内的自助健康监测仪、共享柜、无线校园、无感知打卡、浸润式全息投影、物联网互动,生成了一个具有分析、感知、呈现智慧的智能校园空间。

  学校积极借助AI、大数据、生物识别、无感评价四大核心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在传承自然体验、统整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实现了教学场景数字化全新升级与教学流程的信息化深度融合,形成了一个基于“互联网 +”的集分析、感知、呈现、展示与体验于一体的教育智能体。吴少文说:“附小AI智慧校园突破了虚拟与现实、生活与学习的边界,链接学生‘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让思考与探索没有边界。生活的问题,多学科、跨学科的问题,在虚实结合之间找到纵向深入的切口。学生看得更多,想得更深。”

  当然,吴少文也深知,科技能够让教育走得更快、更远,但教育的起点还是人文。智慧教育的核心应该要回归到教育的原点。所以在龙华区教育局局长王玉玺提出的积极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教科院附小积极借助智慧校园创造智能泛在环境,推动课堂教学向课外、校外延伸,打破空间界限,走进自然生态,在体验中实现学科统整教学,让学生链接世界和未来。由此,我们就能深刻感知学校“稷学堂——春风十里,我在稻田等你”智慧教育体验活动专门设置的职业体验环节的意义所在:智慧教育的源头也在于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体验生命的成长,并推动学生由学校小田园走向社会大天地。

  这块田园的出产

  自2011年起开辟这块田以来,龙华教科院附小大批师生积极参与基于这块田所衍生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丰富了校园生活与生命成长的体验,收获了各级各类荣誉。由此创设的“水稻收割活动”被深圳市委文明办、市教育局授予“十佳创意活动”称号,由此凝炼的《“生态体验模式”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的构建与实践》获得广东省特色学校一等建设成果奖。所以,吴少文说:“这块田的教育故事是对我校‘日新其业,润田致真’校训的最好诠释。‘日新其业’是激励教师不固步自封,不断创新,这是内在的精神激励。‘润田致真’则暗合了教育课改方向,即通过建构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实现多学科统整教学活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这些,都是这块田园的出产。这些,都是让人珍视的出产。

  当然,在记者看来,这块田园的出产还有更让人珍视的:一是回应现实的智慧,二是拥抱未来的勇气。

  这块田园的出产体现了怎样的回应现实的智慧?面对城市化所带来的教育领域的“自然缺失症”,龙华教科院附小没有以“应试教育”的唯分数论去逃避教育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而是深入挖掘学校文化底蕴,抓住“田”这一学校发展的关键事件,积极开拓自然教育体验场景,逐渐生成系列化的“清新自然”课程,建构起“自然体验教育”新生态,极好地展现了教育人的责任担当。而这,与龙华区积极教育的理念与品质是极为契合的。

  回应现实,需要选择的智慧;面对未来,则需要拥抱的勇气。智慧校园、未来学校、万物互联,这些就是现实联通未来的大趋势。在这种大趋势下,已不是选择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勇立潮头的担当。龙华教科院附小是有这种担当的,所以它成了龙华区智慧校园实验校、未来学校示范校。

  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创曾在《广东教育》(综合)刊文指出:“在当今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从模仿人类智能走向学习、超越人类智能,教育的封闭体系、旧的思维模式都正在或者已经被打破。新时代催生新教育,新定位谋划新发展,新技术构建新生态。构建‘广东新时代新教育体系’需要进行理念重塑、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内容重构、模式重建,需要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服务模式、教育治理模式。”

  或许,正是在龙华教科院附小,王创看到了“广东新时代新教育”的某些新生态,令他当场发出“还要来看”的点赞。

责任编辑:Do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