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现”不停步,风雨无阻再出发——湛江市坡头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纪实

“推现”不停步,风雨无阻再出发——湛江市坡头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纪实
 

  作为湛江的“明日之城”,位于湛江湾东海岸的坡头区,是城市东拓和“一湾两岸”发展战略的建设主体,近年迎来了发展跨越的新良机。2017年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下发《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将湛江定位为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湛江被赋予高规格的战略定位和发展重任。坡头辖区内的湛江新城——海东新区,将成为广东省城市扩容提质重点的新区之一,同时也是湛江未来高新产业聚集区,备受瞩目。

  “打造湛江最亮丽的城市新名片”,离不开区域教育的发展和对时代新人的培育。从2009年开始,坡头实施布局调整工程、标准化学校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夯实了教育基础。2013年,坡头区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2014年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2018年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同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育现代化监测样本县区,是广东三个入选县区之一。

  “推现”给坡头区的教育事业带来了许多实质性的发展。坡头区委书记谢伍说:“集中资源,凝聚力量,以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有内涵的区域教育,是坡头区委、区政府的一项追求。现在,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坡头教育,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投入教育就是投资未来”,秉承此理念,坡头区的“推现”并未停步,在新的发展节点上,他们风雨无阻再出发。那么,他们最近又有何新思路和新举措?本刊记者近期走访了该区多所学校。

“推现”不停步,风雨无阻再出发——湛江市坡头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纪实

  研讨沙龙提升师资素质

  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促进坡头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一招”。经过通盘考虑,他们找到了一个有效的“助推器”——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勇于超越,争创一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题的研讨沙龙活动。

  在调研中,坡头区教育局局长陈俊优发现,农村学校校长大多不了解前沿的教学思想,即使参加了外出交流学习活动,新思想、新理念也难以在学校落地。一位校长,决定一所学校。怎样才能触动校长的神经,让他们动起来呢?

  2017年11月,校长教育文化沙龙活动适时推出了。第一次沙龙由坡头区第一中学主办。陈俊优在活动中指出:“找一个没有桌子可拍的地方,我们在茶叶沉浮中说说情怀,在鸟语花香处聊聊梦想。希望用温馨的形式引导校长们积极学习,活动形式灵活,全员参与,轮流做东。”全区24所中小学的校长分成中学和小学两组,单周周四下午中学组开展活动,双周周四下午小学组开展活动。每次沙龙活动确定一个主题,可以是学校亮点展示、对某个教育问题的看法、外出学习交流体会等。活动共三个环节:第一是展示,沙龙主人带领其他校长参观校园,展示自己学校的教育亮点;第二是论坛,沙龙主人作45分钟的主题报告;第三是交流,大家发言。校长们有一个难得的机会,活动前反思、梳理自己的办学理念,活动中观点碰撞、贡献智慧。有很多次,从下午3点开始的活动,到晚上8点还没结束,因为校长们还在踊跃发言。

  加强面上小学管理、提升片区教学质量,创新教育管理、提升学校育人质量,校本经营理念下的办学实践,安全校园建设,打造特色学校等20多个主题,陆续在校长沙龙得以呈现。

  截至2018年12月,校长教育文化沙龙共举办了24期,充分发挥了“展示检阅、学习交流、打脉诊断、凝聚团结、拓展共进、发展超越”六大功能。就在这一看、一听、一讲的推动下,校长们都非常乐意把学校的活动和亮点上传到沙龙微信群中与大家分享。思考与行动中,学校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在校长沙龙的引领下,教研沙龙、班主任沙龙、名师沙龙、青年教师沙龙和学校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如雨后春笋相继推出,让教师们共同探讨教育的奥秘,谋求教育的发展。

  乾塘镇中心小学举办的区级教师教学沙龙,围绕“优化课堂结构”主题进行观课、议课。语文教师李卫燕谈到自己的教学方法“对繁复,大刀阔斧;对微言,精解透辟;对豪言,迂回闪转;对抽象,添枝加叶”,引起了与会教师的热烈讨论。

  区中小学德育和班主任工作沙龙上,“激情节拍”“动力圈”等团队游戏,引起了阵阵欢声笑语。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关注当前德育工作的群体性动力缺失,加强成长意识,探索成长途径。在坡头区第一中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姚圣发的主持下,团队游戏、班主任工作专题发言、工作交流有序进行。交流中,姚圣发认为班主任工作的理念就在于心灵的觉醒,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是倾听、信任、有爱相伴、不放弃;目标是自主管理,理性思考,勤于学习,心灵成长。

“推现”不停步,风雨无阻再出发——湛江市坡头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纪实

  以质促优凸显办学特色

  教育现代化倡导办学特色多样化,要求从标准、质量、特色三个方面办好每一所学校。坡头区紧紧围绕“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的工作思路,开展特色教育区域建设,让校园成为花园、乐园、读书园。

  1.聚焦德育,发展健全人格

  实现教育的优质化,首先要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要成才,先成人。”在谈及学生德育时,陈俊优表示,“教育工作者要用好自身力量,使学生健康成长。”

  记者对爱周中学的采访,是在学校的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进行的,中心有200多平方米,优美、舒适、安静,由2009年的学校心理室拓展而成,设有接待室、档案室、沙盘室、放松室、宣泄室、活动室、社团室等多样功能室。同时配有测评、沙盘、音乐放松系统、团体活动辅导器材、心理拓展实用器材等,收藏心育书籍与杂志400多册。“这10年,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特别强,平时如有什么困惑,都能很主动地来这里和我们聊聊。最近聊得较多的问题是新生适应问题、亲子沟通问题、留守学生孤独感问题、升学问题。”专职心理教师彭锳告诉记者。中心配置专职教师3名,兼职教师54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人。学校实行“全员育人”,持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A证的教师7人,B证10人,C证278人。骨干教师带领22名学生心理社团成员及94名班级心理委员,定期开展心理团体课、生涯规划课、全校大型辅导活动、心理动力跑、心理讲座、心理活动月、心理案例演讲等,深入关注各班学生的心理问题。2018年,学校在多年的心育研究基础上,申报了市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

  爱周中学由香港爱国巨商许爱周先生捐资创办,为传承许先生的大爱,以“爱”立校,学校提出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个个都是学生的知心人”。教师方瑞芬对此深有体会:“2010年刚到爱周中学工作时,老实说,学校比较偏僻,学生行为习惯比较差,我的心理落差挺大的。校领导对我说,我们学校是讲爱的地方,首先要把学生培养为正直、善良的人。我尝试在班上实施了德育量化考核制度,奖惩规范,有公开表彰,也给暂时落后的学生整改的时间,并培养了一批得力的班干部。坚持下来后,班风班貌有了很大改观。”据校长陈志强介绍:“学校的校史室是由旧课室改建的,有100多平方米,每年新生入学,我们都带他们到那儿参观,感性认识许爱周先生和一批批优秀教师、杰出校友的事迹,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爱,从而努力学习,学会做人,回馈学校,回报社会。”

  目前,坡头区共有省级德育示范学校1所,市级德育示范学校17所,区级以上德育示范学校覆盖率达95%。有4所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23所学校被评为“湛江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区学生德育考核合格率达100%,学生违法犯罪率为0。

  2.立足本土,建设文化校园

  文化育人于无形。坡头区东、南、西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92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独特的海洋文化,同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坡头区各中小学结合本校传统办学特色,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和教育改革需求,选定教育特色主题,创设了各具特色和活力的校园文化。

  坡头区第一小学的建筑主色调是蓝色,海洋特色喷泉灵动跳跃,海洋气息扑面而来。海洋文化精髓“海阔天空”“学海无涯”“热情奔放”“锐意进取”,以印章形式呈现于中心舞台背景墙上。“海之印”、海洋强军浮雕、学海无涯浮雕等海洋主题景观引人入胜。以“海”命名的爱海厅、墨海厅、拓海梯、欣海梯、搏海梯、学海梯等,更是将海洋文化渗透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为深入推进海洋文化建设,学校还开设了“在海一方”校本课程,编写了《在海一方》《成长之路》等校本教材。与海洋文化相呼应的,社团被命名为海鸥合唱社团、海域科技社团、海螺葫芦丝社团、海星舞蹈社团、海蟹古筝社团、墨鱼书法社团、海贝电子琴社团等。四大校园文化节贯穿整个学年,上学期有“海之舞”体育艺术节、“海之声”元旦音乐会,下学期有“海之韵”读书科技节、“海之乐”庆六一文艺会演。 “我们概括出海洋文化精神——容、和、勤、搏。希望用我们的力量,让每一朵浪花都绽放精彩。”校长陈文这样说。

  目前,全区共有22所中小学被评为湛江市特色文化校园,4所中小学被评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如,坡头区第一中学以秉承传统文化为宗旨,制定“劝学”文化教育;乾塘中学以享誉粤西的荷藕,制定“荷”文化教育;坡头区南调街中心小学以传统礼教精髓为核心,制定“乐学”文化教育。

  3.着眼个性,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的中心任务是育人,质量乃育人之精髓所在。坡头区各学校结合生源实际和办学传统优势,积极探索,确立了适合各自发展的质量之路。

  坡头区第一中学数学教师漆后银已在本校工作了13年,他刚刚获得2018年“南粤优秀教师”称号。他向记者介绍:“我们在科组内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给九大学科都编写了初高中知识衔接的校本教材。高一新生入学成绩不理想,基础知识不过关,入学第一个月,我们实行了过渡教学,通过回顾初中重要知识点,使学生顺利衔接两个学段。据此,我们还进行了相关课题研究,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努力实现由教书型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变。”学生打好了基础,学习劲头很足,在学校“劝学”文化的熏陶下,学风端正、自觉学习、赶超速度快,学校近年高考升学率保持在95%以上,充分体现了“低进高出、加工能力强”的培养特色。从2002年到2011年,学校高考本科指标完成率均名列湛江市第一名;到2014年,学校连续17年被评为湛江市高考先进单位。

  上圩中学直面学校活力和竞争力不足、生源持续流失的难题,于2014年3月制定了“4+2”课改方案,用示范课、同课异构、比赛、研讨课、复习课、推广课等形式推进课改,总结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释疑、训练检测的“教学四环节”,及快乐学习、赏识教学的“教学两要求”。这种课堂模式切合学生实际,激活了课堂研讨氛围,在此过程中,教师专业成长迅速,学生敢于展示、乐于分享,2017、2018年中考成绩优异,实现了“差进优出”,学校被授予“广东省基础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学校(2018-2021年)”称号。“现在的课堂氛围好,有自主探讨的时间,我们积极举牌抢答,争取加分,经常得到老师的鼓励,学习越来越有信心了。”“数学课前5分钟做预习小练习,然后4人小组交流,大家互相提问、补充、讲解题步骤、总结,学得很扎实。”八年级学生钟宇婷、林润馨分别说道。

  “注重个性,深挖潜能,文理兼修,艺术见长”,是爱周中学的教学质量提升方向。自2011年建立舞蹈、美术高考班后,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文艺表演、竞赛活动等,为艺术特长生搭建展现平台。舞蹈教师邓少娟说:“这里的学生很能吃苦,我们充分肯定舞蹈生在训练中的毅力、美术生在学画中的恒心,并鼓励他们把这些精神运用到文化课的学习中。我们历届‘双上线’的学生有30~40人,农村孩子也能考上重点高校,这对学生们是一种很大的鼓舞。我们编排的原创舞蹈《岁月神偷》表现了亲子关系,非常打动人心,获湛江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特等奖、广东省一等奖。”

“推现”不停步,风雨无阻再出发——湛江市坡头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纪实

  合作帮扶共谋学校成长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坡头区的合作帮扶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中小学区域联盟,又有区域内城乡互动。学校、教师结对帮扶携手共进,实现了联盟共建、城乡互助、合作共赢、共同成长,有效推进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1.中小学区域联盟

  2018年12月6日,“龙头联盟体2”教育活动(上圩中学站)如约举办。冠中小学等7所学校的校领导和教研骨干齐聚上圩中学,上午听了4节示范课并进行评课议课,下午参观了校园后,听取上圩中学教导处副主任陈娟《“4+2”课堂教学模式解读》汇报,并就各校如何推进“4+2”进行了深入交流。

  上圩中学校长詹正茂向记者介绍,2018年9月,应区教育局的要求,上圩中学为“盟主”,联合同一招生范围内的7所小学(包括教学点),组建“龙头联盟体2”。他们举办的第一次联盟体活动,希望各联盟学校了解、学习“4+2”课堂教学模式后,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套模、建模,在此过程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促进小学和初中学段的有效衔接,最终达到联盟体学校共发展的目的。

  据悉,坡头现有此类学校联盟体共10个,以区域内较有影响力的学校为盟主(链头),以区域内的中学、小学包括教学点为成员(链点),串校成链。联盟体的活动,以一个学年为单位时间,设计安排具体的工作方案和活动计划,按照“整体规划,主动参与,互助突破,链动发展”的模式,有计划组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推进区域间各学校一体化发展。

  据《关于坡头区中小学区域联盟实施方案》要求,在学校联盟体的统一安排下,各校每月至少一次走进兄弟学校,定期进行发展专题研讨和成功案例分享。每学期,各联盟单位轮流做东(也可主动申请)开展一次大型校际交流展示活动。上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下午可以是参观校园、介绍经验、才艺展示等。平时,根据各校的优势科目和需要科目,可互结学科对子,有计划开展送课到校、出课研讨、课题研究等学科交流活动,积极探索区域性课堂变革的新途径、新方法,培养和造就一批在区域内叫得响、过得硬的名师。

  实行区域学校联盟的目的是解决区域间学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通过学校联盟的模式,打破中小学“围墙”,填平各学段不同知识结构、教师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特点的鸿沟,促使各学段的教师反思、磨合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各学段过渡期学习上无缝衔接;通过这种模式,打通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普通学校原来各自为政、画地为牢、互不相通的渠道,让学校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生共进;充分发挥优势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提振农村学校的精气神。值得肯定的是,这样的“链动发展”尊重差异,既强调链头学校在理念、管理、教育教学诸方面的引领作用,又充分尊重链点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不搞“齐步走”和“大小有别”,强调“有容乃大,进步乃大,发展最大”。

  2.手拉手城乡帮扶

  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坡头区学前教育领域的共同理念。目前,全区幼儿园40所,省规范化幼儿园达67.5%,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达60%,形成了“公办园主导、规范园为标准、优质园为引领”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坡头区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区一幼”)的美育、阅读、环保教育、生活教育、家园共育等发展较成熟,充分利用区域特色资源,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5年8月,区一幼接到了《湛江市城乡幼儿园帮扶活动方案》通知,作为支援幼儿园帮扶官渡镇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官渡幼”)。区一幼首先与官渡幼建立了互访制度,加强沟通交流,共同研究解决官渡幼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总结经验,探索有效的帮扶办法。其次,区一幼从日常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培训、卫生保健等方面着手,并结合平时密切的网络交流,带课下乡、规范上课流程、组织技能比赛、帮助整理档案资料、发放调查问卷、指导建设功能室等,对官渡幼进行全方位的帮扶。除了常规的课堂活动展示交流,也随时欢迎官渡幼进园观摩学习、跟岗学习等。2017年底,区一幼开展两园教师舞蹈比赛,以赛促练,激发教师“动起来”“练起来”,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与帮扶同时开始的,还有区一幼的省课题研究。园长江虹主持了“《指南》背景下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研究”。课题小组创新性地把研究课题和三年帮扶活动方案结合起来,采取分组教研、递进式教研、一课多议、一课一议等形式,使教师乐于参与、积极参与,逐步使师资配备走上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轨道。课题于2017年11月结题。在研究过程中,区一幼充分发挥了示范辐射带动的作用,共接待全区园长、教师参加培训学习150人次,组织3场共180人参加现场观摩学习,乡镇幼儿园4次共200人次参加交流观摩活动。

“推现”不停步,风雨无阻再出发——湛江市坡头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纪实

  观察:抓住“牛鼻子”,城乡教育携手共进

  近年来,坡头区教育部门提出的“勇于超越、追求一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坡头形成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教育者的荣誉感得到了增强,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小学阶段生源呈大幅度回流趋势,在校生人数逐年增长。整个教育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吸引优质教育人才到坡头安家落户提供了富足的土壤。

  坡头区33万人口,有三分之二在乡村。经过“创强”“推现”,坡头区教育者深刻认识到,抓好乡村教育,提升乡村学校办学质量,才能提高坡头区的整个教育生态水平。因此,近年来,他们抓住了这个“牛鼻子”,直面“学校没有特色,校长没有理念,教师没有思想,学生没有激情”的问题,想方设法,为乡村教育注入新鲜活水,培养一批有情怀有想法的校长、教师,充分挖掘优势资源,促进区域、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如此一来,自寻内驱力,自找榜样,自提标准,教育界呈现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态势,坡头教育由此充满生命活力。

责任编辑:Do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