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探析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本质共通,奠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内在耦合的基础。从文化自信的视域出发,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阐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对民族精神的科学认知、价值认同和实践传承,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

  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践需要,也是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增强大学生生命厚度感的客观需要。“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从文化自信的视域出发,培育和强化个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坚守与践行,能让学生更好地实现对民族精神的科学认知、价值认同和实践传承,对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本质内涵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2]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形成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3]文化自信,从本质上讲是主体对文化价值与文化生命力的确信。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任何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任何个体的全面发展都会有特定的文化需要,文化满足这种需要的属性就是文化价值,而文化在社会实践中所彰显出来的生存发展能力,就是文化生命力。相对比于其他主体心理状态,文化自信是主体明确肯定文化价值、坚定文化生命力信心的认知与情感体验。在多样化文化共存、发展的场域下,文化主体确信某种文化具有极大价值和生命力,就会更加认同该文化的价值取向,也会更加自觉地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也由此更好地获得了发展的延续性。

  在现实践履中,文化自信的本质往往体现为主体对文化的认同、坚守与践行。主体对文化的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初级表现,是主体对文化主导价值理念及基本表现方式等的承认、认可与赞同,奠定了文化自信的认知基础。主体对文化自信的坚守,是个体在观念上对文化核心价值观念、价值追求的认可和共享,是主体把文化价值追求与观念纳入自身心理结构与信念体系的过程。对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坚守使个体逐渐建构起与文化价值观念相一致的价值取向,形成较稳定、深刻的文化自信体验。“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之为人的存在方式。”[4]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文化实践与自觉传承,既是文化自信的深层体现,也使个体更深刻感受文化价值,强大了文化生命力,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主体更坚定和持久的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多次强调了文化自信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广泛、深厚地位。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之一。对于国家建设和文化发展而言,拥有坚定认可中华文化价值且积极践行中华文化主张的国民个体,中华文化的魅力与价值才能拥有更多的展现机会,更好地保障国家文化安全。而拥有确信中华文化生命力并努力强大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国民个体,中华文化才能不断实现创新,为国家治理和民族团结提供基本遵循、精神底气。“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5]这既构成了中华文化价值与生命力的自信根基,也指明了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

  相对比于其他文化类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内核的凝练,是涵养中国革命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泉,奠定了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基点与关键。在现实性上,中国革命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时代、不同场域中的具体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其当代价值彰显夯实了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只有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个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体认知基础上形成文化自知与自信,个体对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才有基础,个体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认同、践行才有了视域背景。而作为中华民族改造世界及发展历程中积极成果的汇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通过有形的物质形式来呈现,也表现为民族共同体和个体成员内在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国家特性最重要的文化基因。由此意义出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培育,也成为个体自觉传承民族精神、明确国家特性与国家立场的基本土壤。

  二、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在耦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6],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在耦合,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探讨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基本方略。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本质共通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规范、精神观念、价值追求、文化思想等的统一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民族团结、个体发展等产生积极正向作用的文化成果的总称,是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的根本创造力。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于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中华民族主导思维模式、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的集中体现。从理论内涵维度看,不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民族精神,都内在地指向民族优秀文化精髓与精神内核,从现实发展维度看,中华民族精神生发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上,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占据主导、核心地位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共通,奠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教育耦合的前提条件。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是实现和维护大学生民族精神独立的确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必然包含对民族精神的高度认同。而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重在以民族精神形塑大学生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又借助大学生这一特定主体进一步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生命力,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

  (二)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价值旨归的内在关联

  中华民族精神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特征、历史传统、价值理念、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也是近现代以来国家建设和发展中道路、精神和力量的高度凝练。就价值导向而言,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旨在通过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民族精神,弘扬和传承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通过坚持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获得明确发展方向和强大动力支撑,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国家立场与责任感。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为核心要素和本质支撑的当代中国文化自信,说到底就是以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话语体系展示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就是要通过多维度实践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多渠道创新措施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转化。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彰显了国民个体强烈而自豪、自觉的主体心态,与民族精神教育一样直指中国精神的弘扬、中国价值的传播和中国力量的凝聚。价值导向的紧密关联,使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与文化自信的培养在实践中都侧重于在多元思潮发展中凝聚大学生价值共识、强大大学生精神生产力,使大学生能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重要群体和文化创新的主力军。

  (三)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实践逻辑的系统对接

  个体文化自信的生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个体在文化认知、价值建构、自觉践行的层级发展中逐渐实现的。其中,认知层面的文化自信强调的是个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过程、本质规律的认识评价,是个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自信;价值层面的文化自信体现的是文化主体对文化价值理念的自主性反思,是个体在多元价值追求中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并进行自我价值建构过程,增强了个体稳定、深刻的文化自信体验;实践层面的文化自信则反映了个体自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自己的存在方式,主动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责任意识与传承能力,是文化自信的实践形态。作为与国家发展、民族团结紧密相关的教育类型,引导大学生提高对民族精神的对象性关注,进而实现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自觉内化与外化,是推进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逻辑。在多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教育境遇中,强化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对象性关注,大学生才能更积极主动地收集、学习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信息,建构起相对完整的民族精神认知;引导大学生实现民族精神的内化,民族精神才能逐渐影响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成为大学生的精神需要;推进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外化,大学生才能进一步深化了对民族精神的实践体验,使民族精神倡导的行为规划、价值倾向等真正成为个体存在方式的一部分。从主体思想意识生成的规律出发,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教育都具有主观见之客观的特点,文化自信发展层级与民族精神教育实践逻辑的系统对接,强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视域中系统推进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实现基础。

  三、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理路

  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在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独立性的紧密相连,指明了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实践理路的基本维度。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化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科学认知

  如何正确看待和认识民族精神是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首要问题。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精神传统。这些精神内涵的形成从根本上讲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演变与发展历程。基于时代发展特点与国际形势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7],从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国、民族复兴等高度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历史深度、国家战略意义,不断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生命力。“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8]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紧扣爱国主义的核心内涵、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认知民族精神的积极效用,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在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民族精神的具体维度,进而更好地揭示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提高大学生对民族精神文化底蕴、发展规律等的科学认知。

  (二)阐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念,建构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价值认同

  就最本质的作用而言,价值观念是文化层次中最为核心、最深层次的范畴和要素,其影响力是文化影响力的首要元素。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念渗透在人们的思维习惯与心理模式中,对民族成员的价值评判和行为选择产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在现实性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念的阐释为大学生民族精神价值认同的形成提供了养成、熏陶的外部环境。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实践中,“精忠报国”的国家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自强不息”的精神传统、“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言必信,行必果”的行为指引、“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世思想等优秀传统价值观念在不同时代的国家发展中规约着一代代中国人的行为规范,从精神角度为无数中华民族儿女提供了奋勇向前、攻坚克难的内在心理支撑,奠定了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在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中,基于对这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念发展历史、基本内涵、理论特质、传播特点、时代影响、实践诉求等方面的挖掘和阐释,能够为大学生理解和认同民族精神价值内涵提供思想沃土与背景视域,促成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价值认同与内化。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实践传承

  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是一个知、情、意、信、行逐渐发展的过程。弘扬涵养民族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9],推进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实践传承,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强化大学生文化主体性、维护民族文化自主性的必然之举。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实践传承以内化为个体心理结构的文化模式为主观基础,以既定的社会文化氛围为客观依托。在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背景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与成果能在坚定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帮助大学生获得蕴含于民族文化中的精神动力,夯实大学生传承民族精神的情感、意志、信念基础。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推进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实践传承中,一方面要积极回应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总体变化给民族精神带来的机遇挑战与发展要求,坚持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反复强化民族精神的传承实践,巩固大学生传承民族精神的主体能力与自觉性;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中加深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时代魅力的感受,提升大学生传承民族精神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12-01(02).

  [2][3]夏征农,陈至立.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4117.

  [4]姚文帅.文化基因:国家认同价值生成的逻辑[J].学术界,2016(9):187.

  [5][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光明日报,2017-10-28(01).

  [6]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8-08-23(01).

  [7]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10-16(01).

  [8]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光明日报,2019-11-13(03).

责任编辑:许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