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育》(综合)2025年第9期
A版
卷首
超越技术理性的教师人工智能素养 潘希武 1
重点
广东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讲好抗战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王思静 李沛莹 4
以评促建,涵养师者匠心——从广东省师德主题征文十五年看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 韦英哲 黄佳锐 6
策划
聚基层力量,以实干破题——广东教育强省建设一线深调研 9
佛山市教育局局长黎妍:跑好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接力赛” 韦英哲 王思静 10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佛山经验” 王思静 吴昊雷 韦英哲 12
清远市教育局局长刘刚: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探索新经验 韦英哲 黄博彦 18
破解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清远探索” 黄博彦 韦英哲 20
报道
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双新”背景下百年老校的新探索 魏文琦 26
人物
万飞:学习方式变革是未来学校的核心特征 黄博彦 30
熊盛才:以“幸福教育”破解高中同质化难题 黄博彦 32
访谈
以温度教育,为每一个特殊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访东莞启智学校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廖健华 黄博彦 34
B版
专题
党旗引领下的育人新篇:品牌构建、师资锻造与德育创新
党建引领视域下培根教育品牌构建的路径探索 刘豪淦 36
“铮蓉教育”品牌文化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陈瑞林 郑桂媛 38
党建引领下构建“13310”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新样态 孙华 39
党建引领大德育视域下“特别关注生”转化策略 周锦文 41
小学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学校智慧教育的探索 李文静 43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 于燕 45
智能技术赋能小学教师能力提升的路径 李锦彬 46
AI智能助手赋能小学生演唱能力提升 傅如凤 48
项目式学习促进数字时代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苏晓玲 李文静 49
阅读育人体系的多维构建
全学科·全时空·全主体:小学阶段阅读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徐琳 邝家明 50
跨学科主题阅读活动在小学思政课堂的运用 游梦 52
语美融合育新苗,三全育人谱新篇 万雪儿 53
校家社协同视域下小学阅读育人的评价改革实践 邱静旻 黄晓静 55
思政
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逻辑、价值与路径 喻凯 57
指向政治认同的大中小学思政课党团队一体化纾解策略 王国钊 59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体性建立的实施策略 蔡雪冰 60
研究
从“知识传授”到“素养生长”——“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语文教学转型研究 卢金霞 62
AI赋能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的资源整合模型与路径探析 蔡楚洁 63
人工智能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定量研究 李伟光 赵婉琳 黄彬 陈超 陈少玉 65
共建·共享·共育·共生:园家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发展路径探析 石晶 66
实践
基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跨学科教学创新 陈国恩 68
指向深度学习的神话故事阅读任务群教学策略 张东 69
高考议论文联系现实段的作文技术路径 胡白珣 71
大单元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究 钟顺友 72
“PIP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探析 刘惠玲 74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陈少梅 76
文化间性视域下小学英语教学之文化自信形塑 张康 77
跨文化思维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梁少敏 79
地方非遗美育与小学美术教育的融合探究 林燕喃 80
TBL教学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刘志平 82
幼儿园项目课程评价回环机制与促进路径探究 陈静 83
“慢教育·悦成长”教育思想的探索与实践 周结华 85
C版
管理
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变”与“不变”的辨析 陈坚 石义琦 86
“非遗+STEAM”:青少年素质教育视角下的非遗推广范式探索 蔡绿妍 88
专家介入区域学校课程改进:实践机制与模式构建 席长华 89
“P-PLUS”学校管理干部混合研修机制探索 李泳绮 韩雨 91
生态理论视域下的区域双向融合教育模式的构建 聂永平 92
欠发达地区教研员队伍建设的策略 彭伟洒 94
生长教育:小学教育生态改革的创新路径 谭贵新 李定宇 廖志文 95
班队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高中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路径 何正文 97
初中班主任化解家校冲突的长效机制 陈泽文 99
“引—赏—法”三维联动开展班级德育策略 廖海鳌 100
思评
我国中小学教辅数字化发展趋势与挑战 李书琴 102
随笔
期末,给自己一个总结 陈宇波 104
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 莫广良 105
交流
解锁角色扮演情境,赋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杨玉敏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