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阳光评价,破解“唯分数”顽疾——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广州方案

  广州市是全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之一。从2013年起,广州全面启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探索建立破解“唯分数”顽疾的阳光评价体系。2020年初,阳光评价依托教育信息化升级转型为智慧阳光评价,实现了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评价改革的融合创新。

  历时8年,持续追踪480所中小学,测评40多万名学生、教师、校长、家长,发布7期共35万份专业报告;推广覆盖全市公、民办学校163万名学生,辐射粤港澳大湾区9座城市……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智慧阳光评价立体体系,形成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广州方案。2021年5月,广州智慧阳光评价入选广东省首批17个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

智慧阳光评价,破解“唯分数”顽疾——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广州方案

探索超大城市教育评价改革

  广州坚持“行政主导、专业支撑、机构实测、技术赋能、学生受益”的区域推进模式,探索在超大城市破解“唯分数”顽疾,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智慧化升级,为区域教育质量监测提供新视角,为政府完善教育决策提供新支撑,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提供鲜活案例。

  聚焦变革:坚决破除“唯分数”顽疾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破立结合,系统设计改革任务。

  广州市教育局局长陈爽表示:“近年来,国家推出一系列教育评价改革。这些改革对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执行国家课程标准、规范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保证学业质量管理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长期实践中,我们也发现 ‘唯分数’的倾向依然顽强有力,学生的学业负担始终没有降低。”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长期以来,在考试指挥棒作用下,文化课考试分数成为考察学生发展水平、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指标,这导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均衡、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到位。“对于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化解家长的焦虑、实现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需要坚决破除‘唯分数’顽疾,引入综合评价,实施系统性变革。”陈爽说。

  研发应用:逐步形成阳光评价雏形

  广州破除“唯分数”顽疾基于两个立足点:一是坚持正确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坚持技术创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评价改革中,解决评价指标单一、评价观测点模糊、评价工具单一、评价常模缺失、统计方法落后、评价报告单薄、结果运用简单等难题。

  2013年9月,广州启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至今经历了研发体系、创新应用和升级转型三个阶段。

  2014—2016年是研发体系阶段,广州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和科学的质量观,构建6方面22项指标的评价体系,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各方面,从无到有初步建立起阳光评价“六个一”:一套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一套可操作的评价标准、一套科学专业的测评工具、一支专兼评价队伍、一个协同推进机制、一个新的教育质量观。

  进入2017—2018年的创新应用阶段,广州修订义务教育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完善了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和测量工具。注重增值性评价,综合应用多重科学分析等方法,更精准全面的描述和诊断评价对象。全面深化评价改革,采用“一套指标两种用途”,对同一学生群体持续追踪三年,严格区别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和学生个体综合素质评价。

  经过研发和应用两个阶段,广州摸索出可行的学业质量监测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阳光评价的雏形。

  升级转型:融合技术重构评价系统

  在实施阳光评价的过程中,广州一直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和更加多元的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

  2019年,广州入选首批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2020年,为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高质量完成建设“智慧教育示范区”目标,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充满活力创新的教育生态,重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系统,广州市教育局继续深化评价改革,将阳光评价体系升级为智慧阳光评价体系。

  广州提出阳光评价的新改革要求,推动评价维度拓展、方式创新和覆盖利用的工作新思路,实现了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评价改革的融合创新。

  升级转型后的智慧阳光评价,进一步优化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综合评价体系,突出考查学生的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创意思维和劳动实践,引导中小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课程观,精准改进教育教学,切实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初步形成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广州方案。

智慧阳光评价,破解“唯分数”顽疾——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广州方案

智慧阳光评价,破解“唯分数”顽疾——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广州方案

构建智慧阳光评价立体体系

  广州坚持五育并举,回归人本立场,注重学生学业评价和全面发展的学生综合素质之间的平衡,逐步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智慧阳光评价立体体系。通过研制并发布区域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开发一套综合性的教育质量评价工具,建立区域性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科学诊断与有效指导,深化对学生个体综合素质发展的科学指引。在实施上,形成评价实测、科学统计、结果运用三方面的教育治理闭环逻辑。

  测什么:学生综合素质关键指标

  2017—2018年广州阳光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针对中小学学生,包含六大维度分别为:品德社会化、艺术素质、身心发展、学业发展、学业负担和学校认同。2019年广州阳光评价指标体系在上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优化完善学生测评指标的同时,增加针对中小学教师、校长和中小学学生家长的测评指标体系。

  2020年广州阳光评价指标体系新增学业发展维度下的学科素养,以及劳动实践维度。其中,学科素养分为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和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包括数学内容、数学过程、数学情感与态度三项指标,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三项指标,阅读素养包括阅读情境、阅读文本、阅读策略三项指标;劳动实践维度下设劳动素养,包括劳动观念与态度、劳动技能与习惯、劳动情感与品质三项指标。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院长方晓波介绍,该指标体系解决了评价指标单一问题,聚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强化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注重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相结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生的改变和进步作为评价的核心,强调教育的核心使命,加强增值评价,传播新的学生观、质量观和评价观,充分发挥评价引导、诊断、改进、激励功能。

  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2020年广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智慧阳光评价包含四大领域,分别是广州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小学校长测评体系、中小学教师测评体系、中小学生家长测评体系。

  “从评价对象来看,该评价体系中既包括对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评价,又包括对教师、校长以及学生家长的针对性评价;既反映各评价对象群体的发展情况,又注重评价对象个体的发展情况。”方晓波说。

  怎么测:依托数据研制测评工具

  广州依托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新的统计模型,创造性地构建“学业测试+问卷调查+非学业量表”综合评价新模式,研制出18个测试工具,较好解决指标单一、观测点模糊、工具单一等难题。

  在方法上,综合运用因子分析、K-均值聚类、多重线性回归、决策树、增值性评价、多水平线性模型,了解学生发展水平,探讨影响因素,综合充分、全面的信息刻画、描述学生的发展情况,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精准指引和建议。

  在技术上,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完全实现无纸化的在线测试(包括视听技术的运用),不同终端之间互通,根据不同的用户权限自行提取报告结果;构建数据反馈体系,精准推送数据,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闭环运用。

  教师评价能力的提升是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广州认真研究和提高教师教育评价能力,推动教育评价改革走出关键的一步。一是在各区推荐的基础上,组建广州市“数据分析师”团队,形成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使用的教研机制,推动形成“一区一案”“一校一案”“一生一案”精准评价和精准改进机制,保障测试工作和数据分析应用的科学性、规范性。二是邀请教育测评研究机构专家团队专业培训各区测评工作领导者和测评学校骨干,提升运用测试和评价工具的能力、提升一线教师教育评价能力。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在每年组织市、区、校三级报告解读和数据应用分享和培训基础上,从2021年开始,每年评选数据应用优秀案例,激发一线教师和家长参与测试和评价的积极性的主动性。

  怎么用:精准评价形成治理闭环

  如何解决测评结果运用的难题?广州从评价实测、科学统计、结果运用三方面形成教育治理闭环,将评价结果应用于全市初中学业评价,并作为“观察学生、体察老师、洞察学校、督导政府”的重要参考和主要依据。

  每一学年,必须发布年度市、区、校、班和个体五级报告,市、区、校三级报告的专家反馈解读咨询。各区教育局组织校级阳光评价年度报告解读暨培训会。以《阳光学业评价》为抓手,结合数字光学点阵技术,打造以智慧教辅、智能点阵笔为核心的智慧作业平台,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重、课后辅导难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评价是为了教育增值。广州基于综合评价的视角,更注重不同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个体评价结果只定向推送给学生本人和家长,不用于横向比较,只用于学生自己发展状况的了解和规划。更关注反映不同区域、学校内部真实的学生发展状况及其差异性,并从定性和定量方面予以更精准的描述和诊断。

  此外,建立智慧评价常态化测评机制,将智慧评价模式扩展到粤港澳大湾区,对大湾区中小学实施教育质量智慧评价,为学生发展指导提供依据。探索建立以广州为核心的大湾区教育质量评价联盟,构建教育行政顶层设计、区县级行政积极参与、三方机构实施的共建共测共享机制。

  方晓波表示,从评价结果来看,不仅包含广州学生、教师、校长发展的分析和基于评价结果的区域优化提升干预策略,还将包含湾区其他城市的评价结果,体现广州与湾区其他城市的测评结果的对比分析。

  此外,初步形成了基于网络、依托大数据的教育质量评价技术支持。具备了数据上传、后台管理、抽样与数据采集、自动化报告等功能,实现报告生成和结果运用的协同创新。评价组织机构与参评学校共同研究评价数据,依据数据并且结合学校实际进行科学归因,评价对象由评价的消费者转变为评价的贡献者,形成了新的评价文化。

智慧阳光评价,破解“唯分数”顽疾——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广州方案

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历经8年的改革实验,广州智慧阳光评价扭转了片面以学生学业成绩和毕业升学率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区域教育质量的单一倾向,传播了新的学生观、质量观和评价观。更重要的是,评价报告加强了学业测试的能力导向,并与非学业评价整合归因,探索了促进学生学业水平提升的有效机制。通过评价,实施准确诊断,为教育质量提升把脉献策,实现评价转型,从单一的学科学业评价走向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为促进区域教育质量优质均衡发展指明方向。

  服务教育决策

  每年发布的智慧阳光评价测评报告,引导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和家长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关注学生学业、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校际和区域教育质量的优质均衡发展。年度报告制度丰富了教育质量的表达形式,拓展了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的新视野,为学校、区域教育质量评价提供了新视角,为追踪并评价学校和学生的发展积累了数据常模。

  依据测评结论,广州调整教育政策,在全市推动智慧阅读、人工智能教育全覆盖,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海珠区优化校长班子和师资配备,白云区加大财政对阅读的投入力度。

  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承担系统质量观下的区域质量综合评价的实践效果研究,通过实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形成了增值评价和文化提升两大标志性成果。一是增值评价的创造性运用,以小学育人增值、初中全面育人增值、教育出口回溯增值、高中教育过程增值为关键性指标,以学生的学业成就为评价依据,通过相关的统计分析技术,将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从诸多相关因素中分解出来,特别是强调控制生源因素对学生最终学习质量的影响,引导学校从重投入到重过程、从重生源到重培养、从单纯注重结果到关注教育全过程的评价。二是创造性地将文化提升到决定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地位,通过“探寻教育科学发展之根”“构筑星级书香校园之魂”“深拓教学质量提升之源”,努力营造适宜教师创业、学生发展的教育大环境,发展有生命的教育。区域教育呈现“一校一品牌,一师一成长,一生一特长,一个不能少”的良好发展态势。

  改进学校教育

  运用评价成果,一批学校优化学校课程设计,推动集团化办学整体改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在全市义务教育全学科推动基于标准的学、教、评一致性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承担阳光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研究。学校以“构建生态型学校,培养阳光青少年”为办学目标,申请成为“广州市阳光评价试点学校”,一方面,验证九十七中办学理念的正确性和办学业绩;另一方面,利用科学的数据反馈更好地指导学校建设,使教育教学工作更有的放矢,提高教育教学效能,减轻学生负担,进一步促进学校发展。从测试数据看出,九十七中学生在阅读素养、数学、生物、地理四个学科成绩平均分均高于本区以及全市的平均值,在品德与社会化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潜能、对学校的认同五大评价内容及其各关键指标与课业质量指标上的得分均高于区和市平均水平,在学业负担状况及学习时间、课业难度、学习压力指标上的得分均低于区和市平均水平。

  提升育人水平

  广州实施“一套指标两种用途”,全面观测学生综合素质,持续对学生成长进行纵向追踪,发布“一生一案”个体报告,改变了用成绩评价学生的局限性,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深化、完善和提升学科能力测试评价体系。第一,树立阳光评价观。教师的关注点从一份期末试卷转向了学科课程标准中的核心学习能力,从单一的评价转向了综合评价,从纸笔评价转向了动手操作、口头表达等多种形式的评价,从只关注终结性评价转向了反思性评价,树立了正确的阳光评价观。第二,构建校本学科能力测试体系。测试内容侧重纸笔难以考察的学科能力,测试方法注重现场观察和过程性评价,测试结果用于促师生共同发展。第三,建立了分层管理的评价管理机制。组建了学科综合能力评价领导小组,建立了能力测试管理机制,并建立了“计划—实施—分析—改进”的管理机制。第四,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变化。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得到更大程度的关注,不再只着眼于对知识的操练,用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活动形式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智慧阳光评价,破解“唯分数”顽疾——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广州方案

智慧阳光评价,破解“唯分数”顽疾——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广州方案

观察:超大城市教育评价改革的魄力与智谋

  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最难啃的“硬骨头”,纵观8年的阳光评价改革历程,可以看到,广州作为一所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不仅有敢于真刀真枪破解“唯分数”顽疾的魄力,而且有善于与时俱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智谋。

  2013年,广州借着成为全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的东风,全面启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大胆推动评价改革。广州市教育局主要领导主持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并将智慧阳光评价列入重点工作项目,不断加强教育评价团队建设、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做好专项经费等保障工作;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成立智慧阳光评价改革项目推进小组,每年发布评价改革研究课题;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积极配合,推动评价改革落地。

  教育评价改革,任重而道远。从一开始,阳光评价改革就将矛头指向“唯分数”这个顽瘴痼疾,坚持正确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广州坚持技术创新,先后经历研发体系、创新应用和升级转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突出、路径清晰、效果显著。在不同的阶段,都紧跟时代脉搏和政策指引,尤其在2020年,融合信息技术将阳光评价升级转型为智慧阳光评价,建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智慧阳光评价体系。

  边破、边立、边应用,广州以评价改革推动区域教育综合治理,改善人才培养方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形成“4+1成果”:一套指标体系、一套评价工具、一套评价标准、一套应用模式、一个技术平台,科学回答了“评什么、如何评、如何用”的问题。

  广州智慧阳光评价成果斐然。项目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促进区域教育发展的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课题成功结题并出版专著《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以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阳光评价测试为例》。该成果还被确认为广州市科学技术成果。

  提高教育治理能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迫切需要加快评价改革,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期待广州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继续优化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广州方案,为中国特色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完善贡献力量,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文图片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提供)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