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澄海永新小学:植基于人 为学永新

汕头市澄海永新小学:植基于人   为学永新

  永新小学,一所位于汕头市澄海区莲上镇的乡镇小学。

  “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学校大门右侧的这句办学口号显得相当醒目,格外有现代教育气息。永新小学何以有这样的气魄?是否有着实质性的担当?

  或许,我们数一数永新小学的荣誉称号,就基本可以释疑了:“全国国际象棋特色学校”“全国第二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评比二等奖”“全国百社千校书香童年阅读活动基地学校”“广东省首届书香校园”“广东省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优秀文学社”“广东省少先队红旗大队”“广东省棋类特色学校”……单单是省级以上的荣誉与特色都不下十来项。

  有气魄就有担当,敢梦想才能圆梦明天。2016年元旦,学校举行第一届“童韵中国梦”大型才艺展演活动,时任校长杜壮文向学生发出“我要上春晚”的鼓励;2017年元旦,学校舞蹈队有两个节目入选了“2017年广东省少儿春晚”。2018年4月,由现任校长余守武主持的汕头市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鳌鱼舞”艺体课程群的开发研究》顺利进入课题研究阶段,“鳌鱼舞”逐渐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

汕头市澄海永新小学:植基于人   为学永新

  植基于人

  永新小学创办于1903年,原为植基学堂。虽处乡镇一隅,但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其人文素养和办学底蕴极为深厚。近十多年来,永新小学在以“书香校园”为核心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上,更是建树良多。

  2001年2月,永新小学在澄海区率先开展了古诗词诵读试验活动。2002年初,学校把试验活动立项申报为澄海区科研课题《加强中华诗词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从2004年开始,学校编辑出版的《小学生诗词选读》作为校本课程教材进入课堂。“袅袅的古韵,琅琅的诗声让我校师生沐浴在浓浓的诗情之中。”余守武说。

  能够在区域内率先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不仅与学校的创新定位有关,也与学校的办学底蕴息息相关。

桃几株,李几株,先生所植;

授于诗,授于礼,为学之基。

  这副1932年澄海教育局局长钟麟赠与学校的对联,堪称对永新小学前身植基学堂的深邃注解。诗礼传统,是永新小学深入骨髓的基因。1925年,当时的植基学堂教师就倡导组建了“新莲诗社”,师行生效,学生也组建了“小莲诗社”。2013年8月,在永新小学110周年校庆之际,校友陈曙光还深情回忆道:“在校期间,受进步思想的熏陶,我还加入了‘小莲诗社’。”

  2005年之后,由诗词诵读活动衍生而来的校园“读书节”让“书香校园”建设更加丰富多彩:《励耕集》《植基风采》等教师作品以及《童心飞扬》《渭园心语》等学生发表的优秀习作相继汇编成书;“新卉”小诗社和“新芽”文学社成了校园两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两个学生社团的社刊《新卉诗刊》和《新芽社刊》每期都印发2000多份,发至1000多个家庭,邻里之间争先传阅,一时传为美谈。

  2008年,学校评为“广东省首届书香校园”;2013年,学校“书香校园”获“汕头市十佳学习品牌”。“书香校园”成了学校名片与育人担当。

  营造“书香校园”工作体制。学校把营造读书氛围、打造书香校园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为保障此项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学校成立了“书香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书香校园”工作网络,具体负责“书香校园”工作的规划、统筹、实施和考核等工作。学校还制定了《“书香校园”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学生读书活动方案》《教师读书活动方案》等,为打造“书香校园”提供了制度保障。

  丰富“书香校园”文化资源。“小园幽径伴书声”“百米长廊赏经典”“楼梯角下五个小书屋”“悦读馆”“家庭小书架”“书香家庭”等“书香校园”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让芬芳书香溢满校园、浸润家庭,为师生、亲子共同徜徉书海创设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展示“书香校园”建设成果。每年一届的“读书节”活动,师生共参与,精彩同展示。有以读书演讲、心得交流、文化沙龙等形式为载体的“读教育名著,做书香教师”活动;有隆重的赠书仪式和大型的书市淘宝活动;有精彩的故事讲述赛、诗词美文诵读赛、读书征文比赛、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好书推荐卡比赛、书签制作比赛;有读书心得交流会、优秀读书笔记展示、诗词书画作品展示;还有书香教师、书香班级、阅读之星、书香家庭等一系列的评比活动,为师生的阅读与展示提供了广阔舞台。

汕头市澄海永新小学:植基于人   为学永新

  为学永新

  为“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植基于人的永新小学新益求新,努力构建跨特色发展生态,展现了乡村教育人的有识有为。

  这从学校对“书香”内涵的定位与诠释就可以清晰感知:

  “书香校园”是学校文化的一种长期积淀。创建“书香校园”就是为师生构建一个理想的文化生态,扩展无限的精神发育的空间。“诗文阅读能致远,技进于道最优雅”。诗文阅读与技艺培养是这个理想的文化生态的重要两翼。诗文阅读的效果是无形的,技艺培养的效果是有形的,然而这种有形无形又错综复杂地转化着,我们就是要在这种有形无形不断回旋的文化生态中体验生命的律动,创造优雅的校园文化。

  “诗文阅读能致远,技进于道最优雅。”这是永新小学对办永新之学的高度凝练。所以,永新小学所倡导的“书香校园”不是狭隘的诵读校园或阅读校园,而是跨特色发展的校园文化生态与精神发育空间。在这样的生态空间中,不仅仅有阅读特色,还有琴棋书画等才艺特色,更有这些特色相互勾连、跨界演进的美好展示。“2015年,澄海区举行小学生合唱比赛,我校合唱队选用《春晓》这首诗,将朗诵、歌舞、钢琴融为一体,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2017年元旦,学校举办第二届童韵中国梦学生才艺展演,余彦煌同学的琵琶独奏《大鱼》,黄妍婷同学的扬琴独奏《美丽的非洲》,配上杜芷菡同学的书法及余龙杭同学的手指画,赢得了台下领导、嘉宾一千多人阵阵掌声。”永新小学副校长杜美华说。

  诗文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有机融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艺术兴趣,提升了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文的能力,推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升,让“书香校园”名片有了“植基之因”与“永新之核”,推动了书香校本课程的跨生态建构。

  基础课程体系。在一、二年级中每周开设一节《小学生诗词选读》诵读课,在三至六年级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与《乡土芬芳》乡土文化课。另外,还在一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国际象棋课必修课,在三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国学礼仪课。

  选修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需求,学校开设了美术、电脑绘画、演唱、舞蹈、民乐、毛笔、硬笔、国际象棋、诗词鉴赏、阅读与写作、演讲与朗诵、主持与广播、采访与报道、谜语、田径、乒乓球、机器人教育、小提琴等20多项40多个兴趣班,让学生根据自身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学习,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充分的发展。

  精品课程体系。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校组建校队精英班,聘请社会专业人员授课,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训练,全面开创“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竞赛有成绩、社会有影响”的新局面:组建于 2011年的国际象棋校队,13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比赛,荣获团体奖11项、个人奖64人次;组建于2008年的学生民族乐团,在区域大型活动中频展风采,2017年民族器乐团和潮州大锣鼓队合奏的《鳌鱼舞曲》参加澄海区春晚表演,2018年,民族乐团先后荣获澄海区第六届艺术展演一等奖、汕头市第六届艺术展演二等奖;组建于2014年的舞蹈队,曾获得“‘美丽中国·脚尖上的民族’中华全国艺术家协会少儿舞蹈教学成果展演”与“‘南粤好少年,七色未来’全国青少年才艺展示”金奖,2017年2月,队员余梓妍的《鸿雁》节目荣获第十一届国际青少年艺术节舞蹈大赛儿童A组铂金奖。

汕头市澄海永新小学:植基于人   为学永新

  采访手记:一所乡镇小学的“书香之道”

  采访中,就读于五年级的舞蹈队成员余梦槿回忆道:“我一年级时还学习过国际象棋。不过,后来我喜欢上了舞蹈,学校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展示,让我们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就读于六年级的扬琴爱好者黄妍婷也说:“我以前还学习过书法,现在主要在学习扬琴,学习扬琴可以放松身心。”

  永新小学是一所以“书香校园”闻名的乡镇学校,但在“书香校园”的特色塑造中,学校持一种开放的态度,走出了一条跨界的路径,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与发展空间。

  当然,这样一条路,需要科研引导,也需要资金支持。这一点,在永新这样一所乡镇小学是如何做到的?

  就科研引导来说,这些年,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早已步入了“教中求研,研中导教,研教相长”的良好格局,《加强中华诗词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书香校园建设与学科课堂阅读指导实践研究》《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中自主性的策略研究》《诵读国学经典 培植人文素养》等课题都为书香课程的建构发挥了极大的影响作用。

  就资金支持来说,学校所在地永新村有着尊师重教、兴学育才的社会风尚。在学校校史馆,记者被“永新村教育基金”一栏深深吸引:“由原‘泰国华侨永远奖助学基金’折合人民币262654.54元与2007年村拨款人民币2000000.00元的‘永新村教育基金’启动资金一并作为教育基金的启动基金,并制订《永新村教育基金筹集管理使用办法》,于2007年7月19日由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实施。”余守武介绍说:“每年村里投标池塘等都会按一定比例为基金筹集经费。自永新村教育基金成立以来,旅居在外的侨胞、本村企业家及热心人士踊跃捐资助学成为一种支撑乡村教育发展的共识,他们先后总共捐资折合人民币近千万元,大力支持学校教育!”有了教育基金,除了奖教奖学,学校配置专用国际象棋活动室、大型民族乐团训练专用场室以及聘请相关专业教练就有了更好的保障与支持。

  这样的“书香之道”,其实就是一条有着自身生长方式的“植基·永新”之道。

责任编辑:Do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