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话语语境重构研究引论:功能、机制与意蕴

  摘要:语境重构调控教育语境的重构过程,支配学术话语的移位与转化,主导教育话语的生成。它是权势阶层重塑话语操作空间、渗透意识形态的有效机制,也是调节知识形态分类强度,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合法化语码机制是语境重构的核心,也是教育话语产生、分布、建构与评价等合法性的控制与衡量机制。教育语境重构的理论深化有助于明晰教育话语的生成过程,唤起更深刻理性的教育政策协商,为我国教育发展研究及未来教育规划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语境重构;教育话语;合法化语码机制;意识形态

  教育话语是社会文化和教育互动的重要符号资源,也是一种社会认知与实践活动。它所传递的知识与价值虽源于学术领域创造的学术知识,但并非学术知识本身,而是教育机制重构规则作用下的教育知识与价值。[1]语境重构是教育机制的重要法则,调控教育语境的重构过程,其调节、控制作用以教育话语的形式体现出来。鉴于话语的主观性、社会建构性,语境重构生成的教育话语不单单是个体语篇或言语片段,还映射出话语内容及话语主体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地位状况。从社会符号学视角看,教育话语的建构过程本质上是语境重构规则作用下的语篇发生过程,遵循一定的社会活动范式,具有一定的语类构型。因而,探究教育话语语境重构的概念、功能与机制对于深入理解教育话语的意义发生模式,透视教育话语中的权力控制,追踪教育发展轨迹及预测其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启蒙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语境重构界说

  教育传承文化知识与价值、促进个体发展的社会活动过程是在教育机制的作用下有序发生的。教育机制包括分布规则、重构规则和评价规则,分别调控知识产生、语境重构(教育话语建构)与教学实践三个过程,是知识产生、重构与传承的必要条件。[2]教育机制的上述三种规则之间是一种层级性制约关系。其中,语境重构处于中间环节,是架构知识生产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与中介,对教育机制的有机运行至关重要。

  笼统地说,语境重构是调节、控制教育语境重构过程,并把学术领域的知识创造话语转化为教育话语的教育机制。语境重构规则的核心在于在特定社会语境下,按照重构者的利益选择适当的学术知识,将其重构为教育知识,进而建构教育话语与交际过程。语境重构下的教育体现为各种形式的话语,如课程发展纲要、课程标准(教学指南)、教科书等静态话语,以及师生课堂教学、口头交际等动态话语。[3]从话语性质上区分,教育话语包括两大系统:调控话语(也称制度性话语)与内容话语(也称实践话语)。前者涉及教育中的社会秩序,调节合法教育主体、内容、方法及过程的分类与控制,其典型语篇形式为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后者涉及教育知识内容,关注所选教育内容的具体呈现形式,如教材中的各种知识性语篇。内容话语在形式上内嵌于调控话语[4],在语义上被调控话语映射,在权势上被调控话语支配[5]。重构规则调节着调控话语、内容话语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嵌关系、投射关系与支配关系。

  二、语境重构的功能

  (一)支配知识形态转化,生成教育话语

  知识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无形力量,“建基于客观之上,内在于人的主观创造”[6],体现为学术形态与教育形态。学术形态的知识蕴含于学术话语之中,是研究者依据科学规划或思路,通过实验、调查、思辨等研究活动,在事实和证据基础上,推导结果,提出观点的创新实践过程的智慧结晶。[7]作为一种基于社会实践与学术共同体信念的意义建构,学术话语是对专业学科知识的梳理与拓展,“偏重学术知识的发生过程、状态或关系”[8],特别强调阐释分析的科学性、推理论证的严密性,不宜于直接呈现于尚无专业基础、甚至连学科常识都不知晓的学生。回顾人类社会教育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特定社会语境下,教育总是由处于支配地位的权势阶层选择代表其群体利益的语境重构者,组织制定契合其意识形态的教育教学目标,然后从人类学术创造中选择与其价值观一致的知识成果,重构符合学习者心理发展特征的教学内容,并将其转变为适切的、学习者个体能够参与其中并进行意义协商的教学形态。知识从学术领域走向教育领域所发生的教学化、心理化与情景化转变正是语境重构的核心功能之一。

  (二)重塑话语操作空间,渗透意识形态

  费尔克劳(Fairclough)认为,话语渗透于权力之中,并服务于权力斗争,在社会化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9]在费尔克劳看来,话语是一种行为模式,既受制于社会结构,又对社会结构有反拨构建作用。[10]冯·戴伊克(van Dijk)指出,话语与社会的互为建构关系是以“社会认知”为中介确立的。[11]“社会认知”既具有个体性,也具有社会性、共享性,集中表现为知识、态度和意识形态。其中,意识形态最具抽象性、隐蔽性,常以“常识”(common sense)形式根深蒂固于社会实践、渗透于话语实践过程并隐含于文本底层,对人们的言语交际和社会权力维系起着无形的支配作用。[12]在教育话语语境重构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阶层选择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重构机构或重构者,建构于己有利的教育话语并赋予其合法性,并尽力将异己话语标记为非法并排除在教育话语之外。由此可见,语境重构把学术知识创造话语重塑为教育话语的同时,重构了话语操作空间,为权势阶层意识形态的介入提供了潜在空间。语境重构是权势阶层控制话语权、重塑话语操作空间、渗透意识形态的有效机制。

  (三)调节知识形态分类强度,推动社会发展

  知识文化是社会中的教育意义潜势,是教育知识的源泉。然而,知识不是外在于语言的独立存在,而是通过语言等符号系统的表意功能识解现实世界的意义建构。伯恩斯坦(Bernstein)认为,知识的建构与生产建立在社会分工之上,普通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均能建构的日常知识与处于支配地位的脑力劳动者所独具的深奥知识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知识形态与现实世界(具体的物化世界与抽象的超验世界)。[13]二者的统一是通过语义抽象化而导致的语义重力变化而实现的。脑力劳动者通过语义浓缩而抽象出来的深奥知识,语义重力小,更具有普适性。同时,语义抽象过程使得深奥知识脱离具体语境,创造了一个潜在语义空间。一方面,这为打破现有知识分布体系,建立新的知识体系与社会结构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这为学术知识重构为教育知识提供了专业化的权势操纵空间。比如,在民主社会中,为实现教育公平,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利用教育语境重构,弱化日常知识与深奥知识之间的分类强度,为所有阶层的子女提供学习深奥知识的条件,进而推动社会结构变革与发展。[14]

  三、语境重构的发生机制

  教育语境重构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认知与实践过程,既受知识分布规则及其导致的知识分布形态影响,也受语码分布及社会权势与控制关系决定的语码机制制约。确保教育话语语境重构过程及重构结果合法性的发生机制称为合法化语码机制。合法化语码机制的理论框架为合法化语码理论(Legitimation Code Theory)。该理论是澳籍社会学家梅顿(Maton)于2014年提出的研究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实践活动的社会学框架。该框架强调知识本体的重要性,基于社会现实产生,为大中小学各阶段、各学科范畴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一套合法化实践的深层组织原则。教育语境重构合法化语码机制共含有五个基本组织原则:自主性(autonomy)、紧密性(density)、时间性(temporality)、专门性(specialization)与语义性(semantics)原则。[15]五个原则一起构成“合法化手段”(legitimationdevice),各合法化手段都有对应的合法化语码(legitimationcode),呈现出一定的语码模态(codemodality)。

  (一)自主性原则及其语码模态

  自主性指某一社会文化领域是否具有独立于外部干预或影响的自主能力。教育话语的自主性对其内部组织构架至关重要,包括地位自主性(Positional Autonomy,PA)与关系自主性(Relational Autonomy,RA)两个维度。地位自主性指教育或教育系统中的某个范畴的地位、立场与外部其他范畴的地位、立场之间的关系。关系自主性指教育或教育系统中的某个范畴中的关系原则(如社会目标、方法、实践及评判标准等)与其他范畴中类似原则之间的关系。二者的分类和架构强弱程度在动态变化中形成四种不同的自主性模态:高隔离度自律模态(PA+,RA+),低隔离度自律模态(PA-,RA+),高隔离度他律模态(PA+,RA-)与低隔离度他律模态(PA-,RA-)。我国现代教育话语总体上属于低隔离度他律模态,即教育机构自身不具有语境重构的自主地位,而具有合法重构身份的政府行政部门在建构教育话语时需要或必须充分考虑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对教育的影响。然而,欧美等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总体属于高隔离度自律模态。比如,牛津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可以不受行政、经济等其他部门制约,不受社会经济、政治等活动影响,完全按照知识文化传授本身的要求自主建构教育话语、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育过程。

  (二)紧密性原则及其语码模态

  紧密性涉及社会文化领域内部的区别,包括物质紧密性(Material Density,MaD)与道德紧密性(Moral Density,MoD)。在教育语境中,物质紧密性指教育领域内部某个范畴中教育活动单位的密集程度,而道德紧密性指教育领域内部某个范畴中组织原则与信念的异质程度。根据教育内在的物质与道德密度分类和架构程度的强弱,教育话语呈现为四种紧密性模态:参与者密度大、异质程度高(MaD+,MoD+),参与者密度大、异质程度低(MaD+,MoD-),参与者密度小、异质程度高(MaD-,MoD+),参与者密度小、异质程度低(MaD+,MoD-)。我国当前普通高等教育在教育机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方面的物质密度均较大,而异质程度相较于国际化程度高的西方大学要小很多,因而还处于高密度高同质性教育模态之中,有待进一步多元化。

  (三)时间性原则及其语码模态

  时间性指时间跨度(span)与取向(orientation)在建构合法化社会文化行为中的作用。时间跨度反映的是权势关系所导致的时间分割效应,而时间取向反映的是时间范畴上对时间关系的控制支配效应。时间跨度、取向分类与架构的动态变化生成四种语境重构的时间模态,即既往回溯性、既往前瞻性、新近回溯性与新近前瞻性模态。时间性原则对制度性调控话语的重塑有直接影响。在教育规划上,课程调控话语所规定的教育参与者的时间跨度具体化为参与者的年龄。比如在我国,小学的准入年龄为6周岁,而对教师资格的限定为接受了一定教育年限并通过相关资格考核的受教育者。总体而言,我国当前教育参与者的时间跨度分类强度很高,即不符合规定者一般无法参与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过程层面,时间跨度指向小学、中学、本科及研究生等各教育阶段的在学年限,也指具体学年或各课程授课时数等安排。在课程内容上,回溯性教育模态表现为在当前时间点所教内容的年代沉淀已久,而前瞻性的教育内容与当前时间点相比是新近的,甚至超前的。此外,回溯性教学模式只要求教师利用已有知识,帮助学生巩固目前已有能力,而前瞻性教育模式表现为一定的超前性,要求教师不断发展提高,以帮助学生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四)专门性原则及其语码模态

  专门性指将社会文化领域中的参与者和话语建构为特殊的、与众不同的个体并由此获得成就与地位的原则。[16]根据知识获取实践与客体(专业)及主体(知识建构者和实践行动者)之间存在的认知关系(epistemic relation)与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的强度大小,专门性原则构建了四种语码类型,即知识语码(knowledge code)、知者语码(knower code)、精英语码(elite code)与相对语码(relativist code)。[17]在知识语码起支配作用的领域,如自然科学,知识的合法性主要源于一系列专业化的认知程序,其认知关系的分类与架构强度都很高,但该领域对个体建构者的社会地位、角色、情感态度等没有明确要求。不同于知识语码,知者语码占支配地位的领域,如社会人文学科,知识的合法性主要建立在建构者个体的社会属性上,其社会关系的分类与架构强度都很高,而合法的专业化知者可以不受话题、认知程序与验证标准等约束而建构合法的真理性知识。精英语码指客体或行为的合法化既注重专业知识获取认知程序与方法的科学性、严谨性,又强调建构者的知者特征。与此相对照,相对语码指个体获得荣耀与地位的标准既不需要拥有专业知识也不需要具有知者特征。[18]在教育教学领域,专门性指知识建构者、教学话语和教学实践的合法性。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17年春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工具性在于通用和专业语言技能培养,人文性体现为跨文化教育。这表明大学英语课程的合法性既包括专业知识技能的获取,又包括文化性情的养成,总体上属于精英语码。

  (五)语义性原则及其语码模态

  语义性原则由合法化语义语码构成,包括语义密度(Semantic Density,SD)与语义引力(Semantic Gravity,SG)两个概念。语义密度指社会文化行为中意义的浓缩程度。语义密度越高,符号浓缩的意义越丰富,反之意义越稀少。语义引力指意义与其语境的关联程度。语义引力越强,意义生成越依赖语境,反之越能摆脱对语境的依赖。[19]在语境重构规则作用下,教育话语借助权力词汇(power words)(如特定学科领域中富含高语义密度的专业术语)、权力语法(power grammar)(如概念意义语法隐喻)与权力话语组织(power composition)(如信息格律)三方面的语言资源,调节语义引力与语义密度的变化幅度,使得语言构建的经验意义在高度抽象的概念与具体事物之间起伏波动,为课堂教学中的语义解包、打包及知识的累积式建构奠定基础。[20]比如,承载教育知识的教材通过权力词汇、权力语法与权力话语组织,将知识从具体语境中归纳出来,在更加抽象的层面构建起专业的、具有鲜明学科特征的非常识性知识网络结构,其较高的语义密度与较低的语义引力为知识的意义解包创造了条件。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使用语言对教材中的抽象知识进行意义解包,提升教材话语的语义引力,降低其语义密度,增强知识的语境依赖性,使学习者能真正理解与认识知识。然后,教师再使用权力词汇、权力语法与权力话语组织将知识再语境化,使之重回教材建构的知识网络结构之中,从而促成知识的累积性建构。

  概言之,合法化语码机制是教育话语产生、分布、建构与评价等合法性的基本框架,是整个教育话语与教育实践的控制与衡量机制。掌控合法化语码机制的群体就可以将其群体的社会活动惯例作为教育活动的参与准入、内容组织、成就评价等方面合法性的基础,从而按照自我意识形态和利益要求来设定教育规则。

  四、教育语境重构研究意义

  (一)管窥教育发展历程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话语是教育发展不同阶段在话语认知与实践层面发展演变的“文本”与“见证”,承载着国家的教育施政方针和行动逻辑,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发生发展历程体现了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性特征与变化轨迹。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与变迁是特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展演变的映射与真实写照,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作为教育实践类型和深层组织原则的社会学框架,语境重构的合法化语码机制揭示了知识建构组织原则的复杂性、多样性。对教育组织原则的系统分析能充分揭示教育话语的阶段性与历史变迁,为教育发展的共时与历时研究提供有效切入点。

  (二)透视教育话语生成过程及权力操控

  语境重构对于教育话语的调节、控制作用最终要通过调控话语与内容话语两大话语系统体现出来。从社会符号学的语篇发生视角看,教育话语的建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涉及语言系统,有阶段、有目的的社会活动过程,遵循特定的社会活动范式,体现复现意义构型[21],具有潜在的语类结构,并呈现出特定的语码模态。对语境重构的合法化语码机制进行理论探索,有助于明晰教育话语语类结构、意义发生模式,揭示隐藏于语码模态背后的权力结构与意识形态,具有启蒙与解放意义。同时,这也有助于唤起更深刻理性的教育政策协商,为更民主、更科学的教育规划和课程编制提供智力支持。

  (三)预测教育话语发展趋势

  教育话语语境重构置身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特定的现实语境。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必将引起相应的教育话语的嬗变与生成。对教育话语语境重构功能与发生机制的规律性认知探索,可以有效预测未来我国及全球网络语境下教育话语的发展趋势,理性推进教育认知与教育实践朝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方向前行,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改革及教材建设等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五、结束语

  语境重构是教育机制的核心概念,调节、控制教育语境的重构过程,支配学术话语的移位与转化,主导教育话语的生成。作为复杂的社会认知与实践过程,语境重构既受知识分布规则及其导致的知识分布形态影响,也受语码分布及社会权势与控制关系决定的语码机制制约。它是权势阶层控制话语权、重塑话语操作空间、渗透意识形态的有效机制,也是弱化知识形态分类强度,推动社会结构变革的重要手段。合法化语码机制是教育话语产生、分布、建构与评价等合法性的基本框架,是整个教育话语与教育实践的控制与衡量机制。对教育语境重构发生机制的规律性认识、反思与借鉴,能够更好地明晰教育话语的生成过程,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唤起更深刻理性的教育政策协商,为我国教育发展研究与未来教育规划、课程编制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2]赖良涛. 教育语言学:一个社会符号的模式[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117,179.

  [3]刘茂军,孟凡杰. 制度性课程话语研究引论:问题、方法与意蕴[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3):61.

  [4][5][13]Bernstein B. Pedagogy,Symbolic Control and Identity:Theory,Research,Critique[M]. London:Taylor and Francis,2000:13,54-56,9-25.

  [6]潘洪建. 知识本质:内在、开放、动态——新知识观的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1.

  [7]王月丽. 学术文本中“人称参与型评述序列”的语料库研究[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7(2):21.

  [8]道格拉斯·比伯,苏珊·康拉德,兰迪·瑞潘. 语料库语言学[M]. 刘颖,胡海涛,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9.

  [9]王月丽. 中国农民工政策过程的批评话语分析——基于“农民工”称谓演变的视角[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39-44.

  [10]Fairclough N. Language and Power[M]. 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89:22-25.

  [11]Van Dijk,T. Discourse and cognition in society[A]. In:Crowley D & Mitchell D. (eds.). Communication Theory Today[C]. Oxford:Pergamon Press,1993:107-126.

  [12]王泽霞,杨忠. 费尔克劳话语三维模式解读与思考[J]. 外语教学,2008(3):11.

  [14]Dewey J. Democracy and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M]. New Delhi:Aakar Books,2004:93.

  [15]Maton K. Knowledge and Knowers:Towards a Realist Sociology of Education[M]. London:Routledge,2014:18.

  [16]汤斌. Maton的合理化语码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合作[J]. 现代外语,2014(1):53.

  [17]朱永生. 合法化语码理论对Bernstein知识结构理论的传承与创新[J]. 中国外语,2014(6):11.

  [18]Maton K. Knowledge-knower structures in intellectual and educational fields[A]. In:Christie F & Martin J R. (eds.). Language,Knowledge and Pedagogy:Functional Linguistic 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C]. London:Continuum,2007:87-108.

  [19]Maton,K. Theories and things:The semantics of disciplinarity[A]. In:Christie F & Maton K. (eds). Disciplinarity:Functional Linguistic 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C]. London:Continuum,2011:62-84.

  [20]Martin J R.Embedded literacy:Knowledge as meaning[J].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2013(1):23-37.

  [21]Martin J R & D Rose. Genre Relations:Mapping Culture[M]. London:Equinox,2008:6.

 

责任编辑:陈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