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校园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就指明了安全保护在幼儿园工作中的位置——必须以幼儿的安全为前提。近年来个别地方发生了针对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恶性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社会影响恶劣。“4·27”榆林米脂伤害案件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看是偶然的,其实内在有它的必然性。它反映了社会问题的日渐激化,同时也暴露了校园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已成为当前幼教工作者要研究的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幼儿园校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现状进行梳理,根据幼儿园的工作特点,提出了幼儿园校园安全控制的内容及幼儿园校园安全控制的有效策略,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强化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一、幼儿园校园安全管理事故归因

  (一)领导安全意识淡薄,幼儿园安全管理混乱

  1.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幼儿安全的重要举措。但是有的幼儿园根本没有制定过安全制度,而有的有制度,只流于形式,不去认真执行,从而出现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的局面。

  2.安全检查监督不到位,缺少安全防范措施。检查监督的目的是推动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果幼儿园不重视检查监督,安全防范措施不力,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查出安全隐患,采取防范和补救措施,从而不能达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使本可避免的事故发生了。

  3.领导侥幸心理过重。有的园所领导指导思想不端正,存在侥幸心理。对国家有关安全教育的重要指示置若罔闻,明明知道这样做是不安全的,但在侥幸心理驱使下,追求单纯的经济效益,铤而走险。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从而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重大隐患。

  (二)教师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不到位

  1.教师安全意识淡薄,对保护幼儿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存在麻痹思想,那么就会造成事故的发生。

  2.教师不注重幼儿安全教育,没有教会幼儿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同时对孩子在日常活动中的一些不安全行为不及时纠正,更没有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及时有效的安全教育,从而造成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校舍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幼儿缺乏安全的环境

  《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幼儿园应当建立安全防护制度,严禁在幼儿园内设置威胁幼儿安全的危险建筑物和设施。”幼儿园为孩子提供安全良好的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目前由于幼儿园环境造成的悲剧数不胜数,这是由于幼儿园不注重安全物质环境的创设造成的,如大型户外玩具年久失修、螺丝松动脱落;活动场地凹凸不平;建筑物物品玩具或桌椅有锋利的棱角;电源插座过低、电线老化;消防设施不全;楼层护栏过低或间隔过宽;有的幼儿园将跷跷板安置在水泥地面上,孩子不慎摔下造成脑震荡等等,这些隐患不解决将会造成事故的发生。

  二、校园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健全制度体系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是校园实施安全管理工作基础保障,是开展校园安全管理的法规依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 23号 )中明确要求学校应当遵守有关安全工作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及时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幼儿园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照本校现行规章制度进行梳理,查漏补缺。一般来说,门卫管理、治安防范、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卫生安全、大型活动安全、用水电气安全、外出活动安全、校园安全检查、节假日值班及安全责任书等安全管理制度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幼儿园也可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增补或删减,建立适合本园实际的、具有前瞻性、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

  (二)落实安全责任

  1.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

  2.成立幼儿园维稳、综治、安全管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层级管理网络,逐级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将安全工作职责明确到具体部门和具体责任人,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和要求得到有效落实。在实施过程把握并理顺两种关系。一种是幼儿园内部专职安全工作队伍(管理人员、保安员)和兼职安全工作队伍(一线教师、班主任)之间的关系,明确专兼职安全工作队伍职责,确定每项工作内容和责任主体,以确保校园安全工作的全面落实。另一种是幼儿园与政府行政或属地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建立幼儿园联席会议制度,针对校园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或事件,明确协调牵头部门以及重要参与部门,落实部门工作内容,各负其责,有效联动。

  3.完善校园安全稳定形势会商研判、工作研究、检查考核、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做好安全风险评估论证工作。

  (三)开展安全教育和紧急疏散演练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安全管理重要手段,是从小培养幼儿社会安全责任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安全行为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习惯的重要途径。安全教育培训和演练不仅仅是针对幼儿,校园中负责安全管理的园长、安保工作人员、教师等也要定期接受有关安全管理培训和演练。安全教育形式开展,应以班主任为主体,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为此,班主任每天放学前5分钟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措施之一。安全培训、演练可以选择四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由社会专业的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对全员进行安全轮训,全面提升安全意识。第二种形式,依托安全教育平台等方式,广泛开展幼儿园安全教育日、防溺水、交通安全、校车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毒品预防、反邪教宣传、生命健康等专题教育活动。第三种形式,以活动为主,使孩子熟练掌握各种应对突发事件技能,使之形成常态化。第四种形式,幼儿园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针对溺水、地震、火灾防灾减灾、反恐防暴等灾害事故和反恐工作的紧急疏散演练,使师生掌握基本的避险、逃生、自救的技能。

  (四)加强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

  抓好校园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在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一是加强队伍学习培训,使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了解安全管理工作规章制度,熟练安全管理设施设备操作,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及技能。二是将安全知识作为园长、教师培训的必要内容,列入全体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项目和园本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并组织必要的考核,并聘请律师、法制副校长和消防宣教机构有针对性开展宣教活动,让教工们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和法律常识,掌握安全防范、应急处置、逃生自救知识和技能。三是培育发展一线教师、班主任等兼职安全管理人员队伍,通过日常接触,在教学中宣传教育培养孩子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发现个别同事或幼儿的异常举动,并做好前期心理疏导,及时与相关部门联动,做到防范于未然。

  (五)推进校园安全基础建设

  幼儿园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增加安全经费投入,加大对物防、技防安全设施设备的维护,保证校园内各类安全基础设施设备齐全、符合标准且完好有效。

  1.以校园反恐防暴和安全防范为重点,按照公安部、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试行)》有关标准,进一步构建校园“人防、物防、技防、巡防、联防”立体化安全防控体系,落实校园责任险工作。

  2.加强幼儿园安保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做到制度、机构、人员、经费“四到位”。

  3.推进科技创安工作。一是按照重点覆盖、全面控制原则,合理设置点位。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有效震慑、警示违法犯罪行为,并对已经发生的案件进行调查取证;二是在校园周边安装周界防入侵报警系统,配合周边视频监控点位;三是在校园主出人口安装门禁管理系统,有效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六)制定校园安全检查规范

  加强校园安全巡查与检查,是及时发现隐患,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关键。制定幼儿园校园安全检查规范相关制度,具有其重要现实意义。建立排查整改制度,使防控和隐患排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检查重点包括:幼儿园校舍和教育教学设施、安全教育作、消防安全、幼儿园周边环境整治、食品卫生安全、饮用水、疫情防控等安全管理的情况。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