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功利化:教师的应然选择

  不得不承认,在一个急剧转型、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扭转,而且在部分区域、部分领域愈演愈烈。这个痼疾,成因多样,盘根错节,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因而,解决它也绝非一蹴而就的。直面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找寻破解之道。

  突然间,想起了一个典故,那就是“一厘米主权”。二战之后,德国分裂,一道柏林墙平地而起,横亘在东德和西德之间。东德的卫兵奉命向试图翻越这堵墙的逃亡者开枪,枪口之下,就此殒命者不乏其人。柏林墙轰然倒塌之后,其中的一个卫兵因格·亨里奇因此受到了审判,他以奉命行事为由进行辩解,而法官西奥多·赛德尔这样回应:“作为卫兵,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这个世界,在法律之外还有良知。当法律和良知冲突之时,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最终,卫兵亨里奇被判处三年半的有期徒刑。从此,“一厘米主权”的说法,在法律界不胫而走,迅速传播开来。

  将这个典故套用到教育领域,倒很贴切。很多教师,面对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功利化和应试化现象,往往感到人格撕扯般的纠结与痛苦、底线拉低般的挣扎与无奈,这是当下教育最为尴尬的一个镜像。

  一、给学生一个透射进阳光和美好的缝隙

  功利化、应试化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仅不是教育,而且是反教育、非教育,将其归结为戕害人的“枪”,并不为过。那么,作为端着这把“枪”的教师,是不是就没有“抬高枪口一厘米”“枪下留人”的机会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人不能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同理,在一个功利化、应试化教育根深蒂固的环境中,一个教师仅仅依靠一己之力就能扭转乾坤无异于痴人说梦。这就牵涉到作为一个社会人和作为一个理性人的博弈、牵涉到作为一个人的教师和作为一个教师的人的取舍。博弈和取舍的过程,肯定是充满了无奈、不甘、滑稽的过程。博弈和取舍的天平,到底倾向哪一方,取决于教师的道德、良知、情怀、追求、理念、智慧等诸多貌似“阳春白雪”的元素,这是支撑着教师做出判断、抉择、行动的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社会转型之中,市场经济之中,滚滚红尘之中,名利漩涡之中,多重交叠,交相发力,教师要想做到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保持一个为人师表者应有的本色,的确不易。面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现实,做一个追求理想、充满情怀、爱生如子、潜心育人的真正的教师,难能可贵。也正因为不易和可贵,教师这个行当才更多地拥有了道德的光环,成为社会上备受尊敬的职业之一。在学生面前,教师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知识、能力、技术等显而易见的东西,还有更可贵的言传身教、道德教化、以文化人的潜移默化的东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便成为教师永远的追求。

  面对明显与教育的本意相悖的种种不堪,教师理应在内心深处“咯噔一下”有所警觉,更应在具体行为上“手下留情”有所克制,在不得不为之时,听从内心的呼唤。这种呼唤一定来源于独有的、不可复制的成长经历、审美观念、价值判断与先进理念,来源于作为“理性人”“作为教师的人”的底线坚守。

  再刚性的机制在运行中,都会留有一定的柔软和弹性的缝隙,关键看具体执行人有没有察觉、捕捉、利用这种缝隙的敏感与智慧。譬如“题海战术”,很多教师都知道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折磨,但冷冰冰的、毫无主见、懒惰低级的奉行,与基于专业关怀、教学研究而提供精准训练、减少无效重复的“刷题”,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后者通过基于深度加工的教育干预,足以有效地化解传统意义上的“题海战术”对学生认知乃至心灵所造成的伤害,达致“减负提质”的目标。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其实就是选择了良知、选择了崇高、选择了美好。面对“题海战术”这样的痼疾,是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无动于衷,还是主动作为、身体力行、有效化解呢?这是对教师职业敏感度和道德感的重大考量,不可等闲视之。教师抓住原本就存在的柔软和弹性的缝隙,挺身而出,主动作为,让学生通过这个缝隙,窥视到、触摸到教育的阳光和美好,进而感受到社会、人生的阳光和美好,不仅可以育人,更可以育己,让自己伴随着学生一道成长,品尝到作为“学习共同体”中“平等中的首席”这个角色的愉悦与幸福。

  二、给教师一个洋溢着个性和才华的舞台

  教师这个职业,很容易迟滞于惰性的泥潭,产生倦怠的困惑,陷入进退失据、左右为难、自我纠结、自我迷思的困境之中。如何才能走出迷思、摆脱困境呢?那就是不断地为自己赋能、不断地为自己注入新动能,让自己始终处于更新与进步之中。

  每天进步一点点,理所当然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职业追求。从踏上三尺讲坛那一天开始,教师的职场生涯始终处于清水潺潺、涌流不已的过程之中,给学生一碗水,靠的就是教师自身永不枯竭的泉涌。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是对教师永远的警示。然而,长期较为稳定的工作环境,琐碎、庸常、充满烟火气息的校园生活,很容易磨蚀教师的进取意识,惰性和倦怠往往会油然而生。破解这个难题的唯一有效办法,莫过于荷兰教育家科瑟根发明的那个有名的“洋葱头模型”了。使命、专业认同、能力、行动,从内到外,一层层支撑着,才会产生面对外部复杂环境的判断力与实践力。教师的“面子”,其实取决于其“里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说的就是“里子”朽坏了才导致的恶果。教师的自我修炼非常重要,做良师,做明师,才是教师价值坐标中的核心要素。良师益友,教书育人,唯有靠着满腔热忱、情怀、爱心与良知,才能走出“育分不育人”的窠臼;透透亮亮,明明白白,唯有靠着扎实的学识与通透的视野,才能避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悲剧。

  教师是靠“手艺”吃饭的,这“手艺”不是别的,正是精湛出色的教学艺术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而这,与很多行业相比,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异曲同工诠释的就是工匠精神的内核。

  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教师的“手艺”绝不是刻板僵化、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赋能的。目前,“减负”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成为课堂进一步走向现代化的新引擎。直面“减负”这个大难题,教师该以什么样的“手艺”做出自己的呼应和回答呢?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做好“大概念”“大单元”这篇“大文章”,运用结构化的教学思路,破解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一困扰基础教育的老大难问题。

  实事求是地讲,“减负”,就顶层设计而言,锁定的就是“作业”与“培训”这两个明确的目标,其中所蕴含的深意令人回味无穷。作业也好,培训也罢,潜台词指向的都是课堂这台重头戏。课堂教学的成色如何、质量高低、效益大小,始终是影响和制约学生学习生活与精神成长的关键要件,马虎不得,轻慢不得。多少年来,正是这个关键部位“掉链子”和“不到位”,才让学生陷入无尽的作业和题海之中备受煎熬,才让学生家长不惜人力物力财力投向“影子教育”的怀抱,找家教,上辅导班,形成了“教育内卷”与“剧场效应”。不彻底打破课堂教学成色不好、质量不高、效益低下的“魔咒”,教育教学改革很难取得真正的进展。

  “减负”语境之下的课堂,对教师“手艺”的要求越来越高,精益求精、炉火纯青、游刃有余、臻于完美,当是价值追求和理想境界。要做到这一点,树立并践行“大概念”“大单元”的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寻求教学改进路径,便显得格外重要。

  以往,课堂上受制于时空和容量的限制,教师很容易变得不从容,带着学生,循着教科书等文本的既定路径往前冲。匆匆忙忙赶路,竟忘了欣赏沿途的景致,填鸭式、满堂灌且不说,连教学内容也都被“阉割”得面目全非、支离破碎,碎片化成了很多学科课堂陈旧落后的标签。一些教师想当然地固守着“教师不教学生怎能学会”的陈腐观念,用落伍了的思维定势和教学套路,了无生机地演绎着千篇一律的课堂。虽然经历过“课改时代”的洗礼,但不少教师以自己的僵固心态不断异化着课改实践,让课改理念在一个个“沉默的课堂”中打了折、走了样。必须承认,课改,从理想的设计到真实的实践,中间存在着落差,而且是不小的落差。

  好在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包含这条理念在内的“头脑风暴”早已沉淀到每一个真诚的教育改革者的内心深处,不断积聚和发酵,最终酿成了推动今日中国课堂教学改革向“深水区”和“攻坚区”发起冲锋的无穷的力量。于是,在“后课改时代”,有了立德树人,有了核心素养,有了减负提质,所有这些,都不约而同地将课改未竟的事业拓展、扩充、延伸、拉长,形成了一脉相承、接续不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良性的发展过程,这是教育更加理性、更加成熟、更加美好的表征。

  在一个崭新的、以“减负”为显著特征的“后课改时代”,课堂改革需要新的抓手、新的载体、新的路径。摊开手掌,眉毛胡子一把抓,并非上策;握指成拳,打蛇打在七寸上,才是正途。那么,课堂的“七寸”究竟何在呢?那就是碎片化。对症下药,结构化显然就是妙手回春的良方。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照本宣科,对于学科的教育化来说,显然就是亵渎与背离!

  学科教育化,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学科心理化,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富有心理化意义的二度加工,提升其与学科逻辑和学生逻辑的契合度和匹配度,在课堂上营造与学习内容对话、与学习伙伴对话、与内心世界对话等一系列对话的情境与氛围,形成对话的机制与文化;二是学科结构化,教师走出“就课论课”的惯习圈子,走向更为广阔且富有弹性的“就结构论结构”“教结构用结构”的天地,至少拥有“单元起步”的底线思维,以“单元”及其以上更大的“脚手架”来支撑学生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才有可能走向“减负提质”的理想境界。

  三、给教育一个释放出创新和活力的空间

  在一个沸沸扬扬、热热闹闹、如火如荼的大变革时代,“变”已然成为常态。越是在这样一个“变”的环境之中,越是需要“静”的加持,冷静、安静、宁静等等,都成了求得必要的平衡所不可或缺的元素。

  当下,有不少“膨大剂”和“催熟法”刺激起来的课堂,小组合作、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打分评价,一应俱全,但就是没有“真实学习”和“深度学习”发生,有的只是“浅表学习”和“虚假学习”。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很多教师用偏了力。倾力以对、全力以赴的是课堂上点状和平面的噱头,而不是网状和立体的创新。创新缺失的课堂,自然就不会有活力可言。

  那么,什么是课堂上最值得弘扬的“网状和立体的创新”呢?所谓“网状”,就是争取“一网打尽”,力避散点式的教学,走出点到点缺乏内在逻辑勾连的低谷,深入发掘点与点之间的有机联系,尽最大可能地聚点成线甚至聚点成面,实现从点出发有机辐射甚至一网打尽的教学追求,这只是出于对“信息—知识—能力”这个底线逻辑的尊重,而提出的起码的课堂教学要求,属于课堂发展的初级阶段;所谓“立体”,则是出于对“思维—思考—思辨”这个升华逻辑的向往,而提出的更高层次、更有价值、更富意义、更有力量的课堂教学要求,属于课堂发展的高级阶段。唯有“网状”与“立体”兼善并美,教育所应有的创新活力才能得到释放。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克制住自己讲的冲动,腾笼换鸟,将课堂中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渡给学生,实现从教到学的有效转型。学生的学习,始终应该摆在课堂的首要位置上,优先进行考虑。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会学不教,就是生发于中国本土的课堂教学改革样本。这些样本之所以引人瞩目,就在于其大力度、根本性地实现了教学改革的重心转移。在这一转移中,保持“有效教学”“一次成型”与“有限作业”“一步到位”之间的协调与平衡,至关重要。

  就教学来说,提倡“有效教学”“一次成型”,其实就是向教师准备不足、运作失灵、目中无人的“垃圾”环节“开火”,以节能型、生态型的课堂取代耗能型、污染型的课堂,其关键指标就是学生有价值、有意义的学科学习与学科实践有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在课堂有限的时空中,重点关注先进理念的到位度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杜绝课上拖泥带水“夹生饭”、课后反复弥补“打补丁”现象的发生。

  就作业来说,提倡“有限作业”“一步到位”,其实就是向教师漫不经心、轻蔑以待、视为末节的“作业”环节“宣战”,以有意思、有意义的作业取代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为开放性作业、长效性作业、持续性作业、主题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创新性作业留足空间,不断彰显作业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

  这里,有必要将教师的“作业力”及与之紧密相关的“考试力”提级对待,摆到与“教学力”等量齐观的位置上,一并重视,统筹考量。长期以来,教师专业发展中一直存在着盲点和空白,这就是随着“减负提质”形势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的“作业力”和“考试力”。

  “作业力”,即设计和处置作业的能力,这种能力之所以薄弱,除了认识上的轻视和忽视之外,还有专业培训与技术支持上的薄弱与滞后,让很多教师无心也无力设计出品质良好、操作规范、运作得当的作业,这一缺失,成了制约“减负提质”进一步推进的瓶颈。“考试力”,即命制试题、解释试题、处理与考试有关的反馈信息、运用考试结果促进教学发展的能力,由于相当数量的在职教师是在考试科学化时代到来之前成长起来的,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充分的教育测量学与考试学的专业训练,一旦遭遇今天这样一个考试科学化扑面而来的新时代,对于与试题命制与解析相关的艰巨任务,便显得力有不逮。重构教师专业培训的板块结构,加大“作业力”与“考试力”的培训权重,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过程,置身其间的教师,必须是一个胸怀远大、充满良知、富有智慧的角色,惟其如此,才能为了崇高理想,怀揣教育情怀,排除万难,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才能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学生的美好课堂新篇章。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