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布”分数后,我们关注什么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的出台,犹如在应试教育的重重防卫、坚冰壁垒中撕开了一道口子,立即引发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热议,各地随之而来的“双减”措施也逐步跟进。

  某省推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措施,不公布学生的考试分数,并上升到“法纪意识”和“政治高度”,史无前例地“严格”规定,考试成绩只以“等第”形式告知学生和家长,具体分数连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都被“保密”。也许是对事态发展的预估不足,最终还是没有抵挡住舆论压力,家长还是可以个别询问获知孩子的分数。相比“从来如此”的“考试出分数,分数排名次,名次评价人”的“见分不见人”惯例来,上述措施不能不说是一次“颠覆”,毕竟,让人看到了教育往前迈出了一小步。而这一小步,又走得何其不易。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已经形成了“教学即教考”的思维定势。不管有多少目迷五色的“改革”,有多少繁花似锦的“成果”,毋庸置疑,面子上的点缀,掩饰不了骨子里的“应试”。“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看似戏谑,却也是不争的事实。社会向教育主管部门要“升学率”,教育主管部门向学校要“质量”,学校给老师下达“名校指标”,老师给学生“排名次评奖项”,也就理所当然。有人戏称,升学压力已经下沉到了幼儿园,虽有些夸张,但也不是空穴来风。

  观察一线教学状况,部分老师上课时,“同学们注意,这是考试时常丢分的题型”之类的“教学用语”频频出现,习以为常,足见“以考代教”已然司空见惯。为了获取分数,拼命刷题就成了“制胜法宝”。上级规定不允许给学生征订课外资料,有些地方有些学校会以“自愿”的名义,让学生的书包里塞进一本又一本的题集、宝典、秘籍,结果是减负口号喊得震天响,学生书包一天比一天重。君不见,不少学生的书包,已经升级为“行李箱”。学校的各种总结,领导的各种讲话,哪怕前面的“思想”“理念”铺垫得再高大上,最终还是落地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依据分数的排名,“查问题,找差距,谈措施”,为下一阶段的分数提高而努力。有不少学校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由,以各种“阶段测试”“练习”“学情了解”为名,挂羊头卖狗肉,明里暗里组织安排各种考试,再以“大数据”对分数进行比较,评出老师的上中下和学生的三六九等。很多老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介绍,基本上只围绕着如何努力让某某学生“从30分进步到40分”之类的成绩,并认为这就是教育的成功案例。学校相关部门的工作,最拿手的技术活儿是用各种图表“统计”呈现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与“有关”学校横向比较而得出各种“百分比”。

  有人就公开宣称:教育不谈分数,还谈什么?有人迷信“用分数倒逼学生学习”。有人归因于国情,觉得个人的努力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民间也有种种“存在即合理”的说法。

  凡此种种,可以说是“用历史的观念思考当下的问题”,“用错误的方法解决虚假的问题”,极大地损害了教育的生态。如果事事都以这些理由为借口和挡箭牌,那么,教育可以不用发展了。

  而今,“双减”政策的出台促使大环境开始逐渐改变,教育界似乎吹来了自由的气息。那么,当真正的变革扑面而来时,我们该对自己发出一些灵魂拷问:在“分数崇拜”的环境里浸淫太久的人,一旦离开分数,会不会手足无措,本领恐慌?当分数成为学生的隐私,考试不再排名,教育该关注什么?

  是的,我们需要回到教育的原点上,去思考和实践。

  其实,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来诠释教育的意义。一方面,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的方针政策,已经明确指出“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想必大家耳熟能详。另一方面,一些教育大家也有形象生动的表述。比如,雅思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在雅斯贝尔斯看来,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1. 分数面前,并非人人平等。加拿大教育学者马克斯·范梅南有句兼具诗意与常识的表达:“教育学是迷恋人的成长的学问。”教育上的事儿,并非都可以精准地量化,甚至不能用冷冰冰的精确到小数点后面几位的数据来说话。

  分数面前,并非人人平等。人的天赋各有不同。用一把尺子去量不同的人,就像让蚯蚓学跳跃,乌龟与兔子赛跑,每一个都垂头丧气,尝尽挫败之感。

  其实,分数的“差之毫厘”并不表示“失之千里”。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80分与79分之间,并无明显的区别。小小的一分之差,却让学生在名次中或喜或悲,有时竟成了学生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拿语文学科来说,中高考作文都会有一个“评分标准”,细化到内容、结构、语言、主题等诸方面的层级、梯度,然而,真正阅卷时,有谁会对照这样的标准去条分缕析一一打分甄别呢?符合标准的高分作文,未必就是好作文。这一点,大家都心照不宣。教育毕竟不是在流水线上生产标准件。试想,如果把鲁迅、老舍等大师名流的文章,用“优秀作文标准”去考量一下,恐怕很难算得上好文章。

  而且,不是每一次考试都是“重大的比赛”,分数不能说明一切。考试结果模糊一点,含蓄一点,学生不再“分分计较”,把更多的精力,更好的希望,留在未来的一次次攀登、探索中,慢慢走,如同旅行途中欣赏一路美景,才会享受学习与成长的快乐。倘若像蜗牛一样,背上分数“重重的壳”,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上爬,却绝望地发现,那个目标总是遥不可及,多次失败之后,失败变得如影随形,在这个时候,绝大多数人就不再努力,不再挣扎,而是静静地听天由命。我们当然不会希望学生成为这样的人。

  留点时间,留点空间,让学生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一定的闲暇、优美的环境,就像植物一样,需要在阳光、雨露、微风的滋养下慢慢成长。任何拔苗助长的行为都是对教育节律的破坏。不在分数上锱铢必较,反而更加洒脱,更加阳光。

  2. 要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唤醒。再也不能沉醉于记忆、理解、应用等低阶思维上,涛声依旧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重蹈“发题—做题—讲题—考题”的老路,围绕考试而展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刷题,而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中永葆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产生探究欲。

  教室,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敞亮的精神世界。那种宣扬“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血腥口号,更不应该出现在教室这样一个本应充满快乐、温馨的神圣之地。将教室赤裸裸地异化为战场,将同伴想象成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一将功成万骨枯,会让狭隘、嫉妒、自私大行其道,那不是诲人不倦,而是“毁人不倦”。有个故事讲,班级里有个孩子数学特别好,原因是他有个当教授的爷爷经常辅导他。有一天,这位同学没来上学——这位数学学霸的爷爷去世了。听说这个消息后,竟然有好几位同学鼓掌欢呼!有的孩子说:“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数学成绩排名了。”世态炎凉,竟至如此,让人不寒而栗。这样的学生,即使分数再高,纵然他有“硕士”“博士”学位,早已蜕变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美美与共,共生共赢,是一种大格局,大境界。即使自己不擅长的科目无法取得高分,也要学会“坐在路边,为他人鼓掌”,这才是课堂应有的要义。

  课堂是一首歌,一首绝美的歌,一首流淌着生命气息的歌,是每个学生和老师用属于自己的音符谱成的绝妙乐曲,是师生眉间心底的一种希冀,口中轻巧吟唱的和谐共振的进行曲。

  3. 今天的幸福,也是幸福。在鼓吹“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人看来,除了分数,一切都变得无足轻重。童年是一个人的生命底色。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学生们牺牲当下的幸福,去追求无法预知的“未来的幸福”,生活麻木,精神委顿,是对生命的不知敬畏。

  我看到过好几位学生,在初中阶段,使尽浑身解数,终于以“第一名”或“前几名”的分数昂首走进理想高中。然而,等他进了高中后发现,强手如林,自己已经因小学初中的“过度教育”,每次考试都要拼尽全力,导致后续发展渐显颓势,力不能逮,江郎才尽,只能“泯然众人”。面对落差,心理上难以接受,停课辍学、自暴自弃、沉迷游戏,甚至导致更多问题,实在令人扼腕。

  本届冬奥会上,摘得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金牌的谷爱凌,真正的秘密武器竟然是每天都睡满10个小时。她说:“我的秘密武器,是从小我就每天晚上要睡10个小时的觉。我就是这样长大的。其实从八岁开始自由滑雪,一直到14岁进入专业级别的比赛中,我是怎么做到的?真的是因为睡觉。睡觉会促进身体和大脑的成长。同时睡觉也是一个复习时间,每天复习一下当天学的东西。这样我第二天早晨起来,会发现做得更好。”

  反思我们的教育,一直鼓励加班加点,学生的睡眠不足,眼镜的度数节节攀升,把孩子的身体弄坏了,把孩子的兴趣磨光了,把孩子的野性弄没了,把孩子的激情耗尽了。我们不断强调分数的重要性,让孩子从小就对分数“锱铢必较”,哪怕是考了99分也会沮丧,还要煞有介事地找出丢的1分的原因。生活的幸福,在分数面前黯然失色,“本想把日子过成诗,不料却时而不靠谱,时而不着调。”将来,又如何有勇气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幸福是现代教育的终极价值,教育不仅要将孩子们培养成有用之人,还应教会他们追求幸福,将他们培育成幸福之人。

  “不公布”分数后,我们应该关注的还有很多很多,正如怀特海所说:“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没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完全解决。”但是,只要我们把“人”写在教育旗帜的中央,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责任编辑: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