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书的故事

  我读书往往是随性的,喜欢的书也比较杂,只要有时间,就随手拿过来读上一读,读完了,往往不再理会。所以,辗转这些年后,书柜里大都难觅它们的身影了。

  不过,有一本书却是例外。

  它,不能算是名著,因为现在几乎没有人再提起;书店的架子上,也早已没有了它的一席之地。它也没有名著的气质:16开本,纸张粗糙且泛黄,类似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小学通用的语文课本。倒是封面上贴的那一层薄薄的塑料膜,还能显示它的一点点“尊严”。

  它,是我师范学校毕业、刚刚走上讲台的那会儿,在书店里买的。算起来,已经快三十年了。当时它能够吸引我的,只是书的名字:《读写结合法》。至于作者,我倒是没怎么关心。说实话,我们那时的师范生活,基本上还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全部的心思都在学习上,用在考大学上(每年,每所中等师范学校都能分到报考大学的指标,为此,许多优秀学生自进师范学校起,就把高考作为奋斗的目标)。课程,也基本上是高中课程,只是加了几门专业课。什么报纸、杂志基本没机会看到;图书馆里倒是有几橱书,数量不多,想看的,根本借不到。记得教育类的书是有几本的,因为过于枯燥,太过高深,感觉离自己太过“遥远”,多数人不敢问津。所以,学了三年师范,我们对教育教学却理解并不深,特别对当时教育的实际状况认识贫乏,更别提那些活跃在讲台上的教育家们了。

  我们多数人就这样懵懵懂懂地走上了讲台,开始了教育教学的生涯。说实话,当面对着大山深处的孩子们那一张张渴求知识的面孔,面对着他们的父母,那些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如我的父母——那一张张充满希冀的面孔时,心里涌起的,不是自豪,而是紧张,甚至是恐惧。我不知道能不能满足他们,毕竟缺少些底气。书应该怎么教?为什么那样教?这些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我都弄不明白。我只能一边学着人家的样子,一边从事着自己的教学。有时,甚至会拼命地回忆教过自己的那些老师的样子,试图从他们的身上让自己得到一些启发。

  像所有怀着一腔热情踏上岗位而又无从下手、力不从心的年轻人一样,渴求专业成长成为我最强烈的欲望。当时,我最需要的,就是能够得到些方法之类的指导。正是怀着这样的渴望,利用熟人关系,私下跑进县城最有名气的实验小学听名师讲课,看他们的课堂,听他们讲课的经验,使自己大开眼界。也就是在那种欲望的驱使下,我踏进了县城的新华书店。那时,书店不大,与教育相关的书并不多。在一个聚着几本教育类书刊的小角落,一本小书的名字特别显眼:《读写结合法》——是写教学方法的!还是小学语文的!

  我是怀着激动的心情阅读这本书的。这是我登上讲台后所读到的第一本关于教学方法类的书。这是一本讲述作文教学方法的书——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紧地结合起来,训练孩子们的作文技能。我如获至宝。我以前也知道“阅读”是“作文”的基础,单知道要大量阅读才能大量积累。但是,那个年代的老区农村,大量阅读基本上是谈不上的,孩子们能够读到的,似乎只有那本小小的语文教材。于是,我要求孩子们每篇课文,无论长短,努力做到熟读成诵。至于如何利用那一篇篇短小的课文指导作文训练,虽曾想过,也试过,但,总有无从下手的感觉。

  我是怀着惊讶的心情来读这本书的。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教育理论作品,它仿佛不是专为阐述自己的学术思想的,而是专为刚刚走上讲台的年轻老师们而写的指导教学的教材。大量的读写教学案例,详尽的教学过程阐述,可让你拿来即用;开头或篇中、篇末那寥寥几句或总起或概括的阐述观点或思想的语言,总是高度简洁,给人以茅塞顿开之感。它仿佛是在手把手地教自己如何去做,耳提面命地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读着它,你完全可以“照葫芦画瓢”地去操作,并且知道这样做的道理。我惊讶,是因为作者的这番做法,是我以前闻所未闻的,一篇篇看起来不起眼的小课文,作者何以有如此独到的“慧眼”?何以有如此巧妙的设计?

  我这才注意这本书的作者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丁有宽,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又是把自己的全部青春都奉献给农村孩子的一名农村教师。他边教学边科研,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而且获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了解到这些,最初的感受是惊叹。丁老师,原来也同自己一样,身在农村,他所教的孩子,也是农村孩子!那一篇篇选在书中的作文,原来就出自一个个农村孩子之手!接下来,是倍感亲切。我自己,此刻也身处农村,老区腹地的一个小小山村,同样面对的,是一张张渴求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面孔。我无缘无故地觉得,那份对农村教育的热情,我们是一致的。我暗暗地下了一个决心:丁老师能够做到的,我一定也要试一试!我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做一个像丁老师那样的人。

  于是,我有了第一个研究课题——“‘读写结合’作文教学实验”。我要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用丁老师的经验和做法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我一下子成为全学区乃至全乡镇第一位进行所谓“课题研究”的老师。我所在的学区不大,只有二十几号老师,分散在七八个村庄里,其中,民办教师占了三分之二以上。对于这些“半民半师”的民办教师们来说,“搞课题”,那可是个新鲜事儿。有一次县教育局组织教研员下乡听课,中心校领导居然安排了身在偏远山村的我来上课,并要求展现“读写结合”课题研究的成果。还记得那时紧张得要命。两节课下来,居然获得了高度评价,说有思想,有创新,效果好。其实,这哪里是我自己的思想,我顶多只能算是《读写结合法》的实践者,是丁老师教育教学方法的受益者。

  有人说,一本真正的好书,会让你受益一生。没错。现在想来,我后来的专业成长,甚至职业理想的树立,也许正是得益于《读写结合法》这样一本书。

  课文原来可以这样用!语文原来可以这样教!这是从丁老师的书中得来的第一收获,也给我刚刚建立起来的那点所谓的经验和认知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我知道了,要教好语文,老师一定要先走进课文,深入地研究课文,竭尽全力地挖掘出可用于教学的因素;然后,才是想出科学的方法呈现给他们,让他们理解、掌握、运用。由此,我也学着丁老师的样子,开始了对每篇课文的深刻思考了,也开始了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了,这大概就是我专业成长的起点吧。那时没有“研究型教师”的提法,但,对自己的教学有思考了,并且能尝试着将一些想法在教学中实践了,这应该也是在向“研究型老师”靠拢的开始吧。

  从此之后,我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顺利成长。教学上获得了许多奖励,科研中也取得了许多成绩。如今,《读写结合法》这本书再也不能如二十年前那样让我激动了。但是,它还是经常地出现在我的案头。每当翻阅它的时候,我眼前会常常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小小的山村,夜深人静。一点灯光下,一位老人在凝神思索。在物欲的纷扰和世俗的聒噪中,他始终保持着属于他自己的那份沉静,始终独守着那份对教育的执着……

  我不知道这画面中的人是谁,或许就是丁老师,因为,当我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有了这样的想象;有时候,也无端地会想,那灯下的人或许就是自己吧。想罢每每会笑,或许因为有丁老师一样的农村经历?或许因为自己如今也有了丝丝白发?要不,就是年轻时的那个梦还时时让自己魂牵……

  (作者单位:浙江湘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