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在地化风潮中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全球化和在地化①”在城市环境中已表现得非常广泛。“设计全球在地化”其实就是中国文化如何与国际接轨,用国际化的表现手法和先进的工艺技术,来表达中国文化的魂。早在18世纪,上海就出现了明显的设计风格与文化交融的现象,让“在地化”与“本土化”设计出现新的激烈碰撞。这种现象既促进了中国设计的现代化进程,也为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在全球化意识的影响下,传统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再定义成为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设计策略讨论的新焦点,企业家与设计师们从商业竞争双赢与地域资源开发的角度看到了新商机的拓展可能,一种“全球化”与“在地化”并行的相向融合趋势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另一方面,在当代,各国对传统在地文化教育一直十分重视。例如,美国的设计学院把艺术产生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背景作为学科的基础课程。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忽视传统在地文化教育情况非常严重,特别是传统民间工艺、园艺、建筑、绘画、书法及国粹文化的传授。如果学生的知识结构里缺少了这些传统在地文化的传承性,就缺少在世界艺术设计圈里展现出来的文化底蕴。

  一、全球在地化设计研究对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实际意义

  1.全球在地化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结果,在地化设计是未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过程

  从互联网思维角度来看:当前,我们已经形成新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模式。在新零售业态环境下,从建筑、室内、产品的跨界,到未来科技、商业、设计的融合,对立相悖、相融共生、迭代升级,是对全球在地化设计最清晰的定义,可以说是在地化和全球化的融合过程。

  以文化的多样性角度来看:设计是生活与生产方式的反映。全球化是趋势,尤其在城市生活中。文化是多样化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历史都会有不同的文化形态,而空间设计就是生长在这些土壤上的果实。因此,在地化也是文化多样性反映的设计行为的必然结果。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新与旧在空间内的互融共生,会让全球化和在地化更加融洽。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设计行业也出现了一些设计手法把在地文明和在地手法给模糊化了。这些设计,如果失去在地的元素,我们在世界上就没有识别度。越是民族的越是国际的,在地化用新的设计语言,通过新的空间运作,实现新与旧的互融共通,在地化和全球化的融合、再生,让整个环境重新活化起来。

  2.全球在地化设计思维在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渗透,是我国现阶段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必然要求

  在全球化形势下,在地文化如果缺乏内在活力,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没有自觉地保护和发展,就有可能丧失自我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淹没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大潮中。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和中国馆设计,不仅展现了中国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和巨大成就,更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我们要在设计作品中渗入本民族的文化和本民族的精神,让大众意识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谈到全球在地化设计思维发展的先决条件,首先就是教育。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基地,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教学,应有效渗透全球在地化设计思维。

  3.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引入全球在地化设计思维,也是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一直借鉴和遵循西方现代设计的方法和理念,虽然促进了设计思潮与国际接轨,但也存在着使设计作品丢失自我个性的危险。如果我们想要充分体现设计作品的个性,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回归到我们民族的传统在地文化与审美。所以,未来我国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设计创新,都将体现在借鉴和融汇我们民族的传统在地文化元素、民族意识及审美规律等方面的创新。

  4.广东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产业的融合发展,给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年)》,提出以推进文化软件服务、建筑设计服务、专业设计服务、广告服务等与各产业领域融合发展为重点,切实提高我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整体质量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①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贯彻以人为本、安全集约、生态环保、传承创新的理念,融合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提升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园林设计的水平和品质。②塑造广东城乡特色形态。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推动岭南特色城乡街区、魅力水岸、美丽海湾、生态山城等示范项目建设,打造开放式街道邻里空间,塑造城市特色形象。

  二、全球在地化设计思维对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全球在地化设计思维为引领、进阶式设计实践项目为载体、多层次专业课程建设为保障、综合多方评价为标准,开展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1.要形成新的设计观和职业能力观。推动教师、学生在地化设计意识、国际化设计视野的思想转变。

  2.强调全球在地化设计思维,渗透传统文化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在地化设计意识,提升学生专业设计能力、创新创意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

  3.将在地化传统文化和先进的学术技术共同引入职业课程,同时还将文化和技术课程建立在职业群的基础上,使课程框架更宽泛。推动在地化设计思维引领的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课程建设,以进阶式设计实践项目为载体,多层次专业课程建设为保障。校企合作设计实践项目,拓宽创新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方式,促进学生在设计意识、职业技能等方面与全球在地化趋势、创意设计行业发展需求相结合。

  4.主要解决的问题。①学生在地化设计意识弱,创新创意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②由进阶式实践设计项目入手,加强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教学水平的提升,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③多层次专业课程培养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学生设计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三、全球在地化风潮中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实践的具体实践

  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全球在地化设计思维为引领、进阶式设计实践项目为载体、多层次专业课程建设为保障、综合多方评价为标准的教学实践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1.专业基础课培养在地化设计意识

  一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设计概论、室内设计史等,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平台,同步组织学生到省博物馆、历史街区、古村落等地现场考察实践,撰写调研报告、开展课堂内外的讨论与汇报答辩,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定期举办一些专家讲座和企业论坛,丰富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在紧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上来学习传统文化,增加学习传统在地文化的兴趣。设计构成、空间表达等造型基础课,通过案例分析来探索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的传统在地文化意识及审美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在地化设计意识。

  2.在地化设计思维引领专业实践课

  二年级专业实践课以在地化设计思维引领项目设计的方式,将在地化设计思维贯穿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里。适当、适时地结合专业实践课程的技术特点,找出在地化设计与该课程的切入点,使设计思维和专业实践可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是解决学生们在项目设计实践的过程中学会、懂得如何合理运用在地化设计思维的最好方法。例如,《展示设计》等设计课程设置民俗、地域展览馆项目,让学生在收集、调研和分析与主题相关设计资料的同时,自觉地在学习中探寻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与发展。

  3.在地化设计方式融入设计实践项目

  三年级推动《设计综合实践》等实训课程改革,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带领学生,用在地化设计方式设计实践项目。以结合项目实践的方式来进行,让在地化设计思维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实践的展开当中,提升学生运用在地化设计方式的积极性,培养让学生能够领会和掌握传统在地文化中的精粹。这样,学生不仅能在项目设计实践中掌握专业的技能,提升了职业素质,也传承了传统文化,立志成为优秀的职业接班人。

  四、结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代,我国的设计思维教育要多研究本民族的传统在地文化,强化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吸收多元的设计理念,不断思考如何在全球在地化风潮中确立本民族的身份与立场,潜移默化地培养人们对于传统在地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同时,要推动在地化设计思维引领的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课程建设,开展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拓宽创新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方式,提升学生设计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促进学生在设计意识、职业技能等方面与全球在地化趋势、创意设计行业发展需求相结合。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职教育艺术设计类教学改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12073],曾获广东省职业院校美育科研论文二等奖。]

  注释:

  ①在地化(Localization):是相对于全球化而来的另一种趋势和潮流,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任何一种经济或商品流动,必须适应地方需求,才有可能加速发展。在地化可视为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应用,能够为某一特定文化或语言地区所接受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杜瑞泽.因地而设计—“在地化设计”刍议[J].美术观察,2015(1):16-17.

  [2]谢雨子.全球化背景下的“在地化”与“本土化”设计策略之变[D].中央美术学院,2014.

  [3]吴宗敏.探讨岭南餐饮空间本土化设计的传承与创新[J].南方建筑,2010(6):85-86.

  [4]谢修璟,李静芳.以在地文化为主题之设计创作教学研究[J].艺术学报,2013(92).

  [5]覃思.从互联网思维解读设计的在地全球化[EB/OL].国际设计论坛(IDF),2017-12-26.

  [6]李文娟.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传统审美与文化因素的渗透[D].河北师范大学,2014(09).

 

责任编辑: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