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民航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现状、实践与展望

  一、前言

  近三十年来,中国的民航业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18年底,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二,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航空安全水平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是世界公认的民航大国。2018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2065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4%。国内航线完成运输总周转量7715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1%;国际航线完成运输总周转量4350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0%。旅客周转量在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比重已经从1978年的16%上升为2018年的31%[1]。

  民航职业教育在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首先,民航职业教育有效地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民航行驶在发展的快速轨道上,中国民航对技能人才的数量需求很大,民航教育机构的招生规模得以迅速扩大。其次,民航职业教育有力支撑行业转型升级,新时期中国民航将从规模速度型发展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高质量和高效益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为基础支撑,民航职业教育机构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学深度融合,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多筹并举全面提升民航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再之,民航职业教育将进一步推进中国民航领域的对外开放,中国民航将进一步扩大航权安排,高起点地开放航空市场,积极参与国际民航治理等,而高素质国际化专业人才是得以实现以上目标的关键所在。因此,中国民航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民航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

  二、中国民航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现状

  1.民航职业教育现状

  中国民用航空局现有直属院校五所,分别是北京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民航大学、中国飞行大学、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这五所院校专业设置涵盖飞行、机务维修、空中交通管理、签派、民航客货运输、安检安保、航空服务等。2018年,民航直属院校共招收学生23119人,在校生数达到72944人,毕业学生达到18715人[1]。除了这五所直属院校之外,还有一些航空类职业院校和开设了民航专业的职业院校,但专业设置不够齐全,招生规模也相对较小。

  然而快速发展的中国民航业一直都面临着人才瓶颈的制约,专业人员的供给矛盾、结构矛盾、竞争矛盾随着中国大陆民航的高速发展逐渐凸显。飞机员、管制员、签派员、飞机维修人员是中国民航最为重要的技术人员之一,中国民航正面临这些民航专业人才短缺带来的困扰,航空公司为了应对专业人才培养周期和规模带来的困扰,开始面向海外招聘外籍员工。另一方面,随着机场业务的快速增长,每年需增加空港、地勤服务人员4~5万人,再计入每年岗位的自然减员递补,空港专业技能和服务人员也呈现很大的缺口。南方航空、海南航空、深圳航空、厦门航空等国内航空公司相继展开了大规模的招聘活动;一些民营航空公司更是采用高薪挖角的方式来应对人才的需求。

  2.民航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机遇

  波音公司在2018年9月11日发布《2018-2037中国民用航空市场展望》,预测中国未来20年间将需要7690架新飞机。目前国际民航平均的人机比是100∶1,未来20年中国民航需要增加769万民航专业人才岗位。快速发展的民航业面临人才瓶颈的制约,为民航职业院校提供了发展机遇。根据中国民航教育培训“十三五”规划,在“十三五”期间,民航局直属院校预计培养飞行技术专业人才13万人,机务维修类专业人才3万人,交通运输、运行控制、现场指挥、通信导航、航行服务等专业及方向的人才09万人;继续支持和引导行业外教育培训机构提高民航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到“十三五”末满足行业发展50%以上新增人才需求[2]。

  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明确了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阶段性特征为“民航强国发展制约瓶颈攻坚期、民航强国八个基本特征汇集期、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开拓期”。“三期”既相互叠加,又依次递进,贯穿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全过程。民航强国八个基本特征分别是:一是具有国际化、大众化的航空市场空间;二是具有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三是具有布局功能合理的国际航空枢纽及国内机场网络;四是具有安全高效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五是具有先进、可靠、经济的安全安保和技术服务体系;六是具有功能完善的通用航空体系;七是具有制定国际民航规则标准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八是具有引领国际民航业发展的创新能力[3]。这八个基本特征的高频词无疑是“国际”,核心就是中国民航将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这展示了民航职业教育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建设民航强国为民航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提供了前所未所的新机遇。

  3.民航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挑战

  中国民航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虽然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诸如办学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需求协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开放合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民航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面临着如何提质增效带来的一系列新挑战。

  首先,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对外开放,关键是提高质量,而不是盲目扩大规模。”质量是国际化办学的生命线。提升办学质量,必须牢牢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重要着力点,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创新性思维、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其次,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处理好“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在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要强调本土吸收和消化的能力;在行动中要协调“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步伐,在学习海外先进职教理念和成功经验的同时,形成自己的品牌专业和课程,进而实现职业教育的输出。再之,国际化办学要达到融合中创新的目的。国际化办学有交叉融合,形成优势带动、多元发展、交融并存的良好态势,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融合中不断创新和完善办学体制机制。

  三、民航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实践——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五所院校之一,建校于1980年,是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学校秉承“立足民航,服务地方,面向世界”的办学理念,坚持职业教育类型的办学定位,形成“依托行业、产学合作、双师双证、国际通用”的办学特色。

  学校目前有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国际联合培养项目4个,国际合作专业在校生人数已从开始的100人到现在近5000人,国际合作专业学生占比达40%以上。学校先后与加拿大圣力嘉学院、加拿大卡纳多学院、加拿大航空学院、美国西敏学院、马来西亚建设大学、台湾中华科技大学合作,逐步形成了中高职衔接、高本协同、国际化通贯全程的民航职业教育体系。

  新时期民航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现状、实践与展望

  1.对标行业标准开发国际课程标准

  学校与加拿大加纳多学院合作的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均为加拿大交通部以及加拿大飞机维修协会的认证课程,完成学业学生获得加拿大卡纳多学院毕业文凭和加拿大民航业从业许可。与美国西敏学院合作的航空管理专业获国际航空课程认证委员会(AABI)认证,并获美国联邦民航局推荐。与香港职业训练局联合培养飞机维修课程获得香港民航处和香港工程师协会认证。在与波音、空客、德国汉莎、美国贝尔直升机等知名海外航空企业,加拿大卡纳多学院、香港职业训练局、台湾中华科技大学等境外院校的合作交流基础上,吸收主流民航国家及地区行业标准,创新开展基于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开发20多门国内外通用的课程教学标准。

  2.培养国际人才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国际化办学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整体就业率、对口率及薪酬在广东省高职院校中居前列。自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以来,累计超过500名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赴境外就业。近三年,18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飞机发动机拆装技能大赛奖项,2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在安大略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优胜奖;4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同学在2018首届两岸暨香港职业院校机务技能邀请赛中获奖;1名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高教社’杯英语口语比赛暨第十四届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的非英语专业组比赛中获总决赛二等奖。国际化办学充分发挥了人才培养的引领示范作用。

  3.精耕“一带一路”留学生学历教育品牌

  学校持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民航教育合作交流,与地处“一带一路”战略要地的斯里兰卡美国高等学院在2011年签署了专业合作协议,累计培养了77名斯里兰卡、马莱等国学历留学生,大部分毕业生现在斯里兰卡航空企业、斯里兰卡空军以及中东航空企业就业。学校在2018年设立校级“一带一路”留学生专项奖学金,为“走出去”的航空企业培养国际化人才,服务“一带一路”空中走廊。作为斯方院校首个留学中国项目和斯里兰卡教育机构中少有的成功案例,得到斯里兰卡外交部副部长HarshaDe Silva博士盛赞。

  4.携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空港建设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唯一一所民航专业院校,学校积极深化与港澳地区在民航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为空中丝路的首发站打造民航专业教育培训融合发展平台。2005年学校与香港职业训练局开展合作,开办了全港首个飞机维修工程高级文凭课程班,项目得到了香港民航业和香港学生及家长的广泛认同,项目学生在港就业率达100%。粤港累计联合培养了612名香港地区学生,缓解了香港地区飞机维修人员紧缺的问题。在该项目的示范作用下,学校将于2019年启动与香港职业训练局联合培养飞机工程本科教育的合作项目。学校自2006年以来与澳门机场开展学生定向培养计划,累计为澳门机场输送了数百名学生。通过与港澳地区院校及企业的广泛合作交流,推动大湾区民航职业教育融合发展。

  5.对外交流构筑“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桥梁

  学校以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为载体,推进中外人文交流。与缅甸民航局培训学校、缅甸航空培训服务公司签署了联合培养缅甸民航管理与服务人员合作意向书,合作构建缅甸民航地面服务人员、飞机维修人员培训体系以及中缅民航培训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为留学生专门开办了汉语和中国文化课,成功举办了两届“中斯文化节”,让留学生增强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学校赴外访学和培训的教师们也利用各种机会与当地师生交流,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四、民航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展望

  1.行业国际化属性是民航教育国际化的原生力

  国际化是全球民航业的基本特征。全球航空运输总周转量(RTK)中,国际贡献占到七成;全球航空旅客周转量(RPK)中,国际贡献占到三分之二左右;全球航空货邮运输量(FTK)中,国际贡献占比更是接近八分之七。国际化行业环境下国际化人力资源的需求导致民航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中国近年来国际航线发展速度和规模增长超过10%,在“一带一路”倡仪下,我国已与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直航,每周约5100个航班,国际旅客占比超过50%[4]。随着中国民航业走向全球,必将加快推动中国民航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

  2.双边协议是双边民航教育领域合作的助推器

  教育文化交流永远是双边协议的主要内容之一,双边协议必然推动两国之间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6年9月21日至24日对加拿大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双方宣布了一系列重要合作进展并签署相关合作文件,其中包括《中国民航局与加拿大交通部双边航空技术安排》和《中国教育部和加拿大外交、贸易和发展部关于教育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这些合作文件为中加航空教育合作打开了新篇章。

  3.国际性行业协会是航空教育资源有效流动的润滑剂

  国际性行业协会一直是航空教育机构的紧密合作伙伴,譬如:国际民航运输协会(IATA)本身就在多国提供高质量的培训课程,民航院校的师生也参加过相关专题的培训,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也是IATA中国区授权培训和考试单位之一。行业协会是集行业代表、行业自律、资源整合于一身的中介组织,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同时不以营利为目的,能够理性平衡职业教育多元利益主体间的利益,疏解政府职能,弥补市场缺陷,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行业协会具有天然的行业凝聚力与制约力,国际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必将促进民航职业教育资源跨境交流、融合和发展。

  4.产教融合赋予民航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新内涵

  产教融合是国际化背景下民航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是职业教育适应产业要求的切入点,是民航企业未来发展致胜的着力点,更是实施民航强国战略的支撑。在民航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产业国际化元素,走国际化产教融合的道路,而产业国际化元素的融入加速了民航职业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与产业的对接、互动和融合。民航职业教育与产业的跨界和跨境相互合作,形成合力,在实现民航经济稳步、持续发展的同时,提升民航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推动民航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进程。

  五、结语

  近年来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国民航业主要运输指标将保持较快增长,行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民航改革着眼于提质增效向纵深发展。民航职业教育也正经历着从量到质的转化,将更注重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民航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全面提升民航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民航是个国际性行业,民航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民航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提供了新机遇和新要求。民航职业教育国际办学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实践、融合和创新发展,探索和总结出一系列国际合作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模式与途径,有效地解决了民航领域国内外本土人才国际化的问题。通过深化中外合作教育机制、构建开放兼容的民航职业教育体系、制定国内外通用的教学标准、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逐渐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国际合作教育共享共赢、互学互鉴的格局。

  参考文献:

  [1]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展计划司.2018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caac.gov.cn/XXGK/XXGK/TJSJ/201905/t20190508_196033.html,2017-07-01.

  [2]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肮教育培训十三五规划[EB/OL].http://www.caac.gov.cn/XXGK/XXGK/FZGH/201704/t20170405_43504.html,2017-07-01.

  [3]冯正霖.不忘初心 强基固本 全力推进民航强国建设[C]//2017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文件,2017.

  [4]赵展慧.中国与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8-11(3).

责任编辑: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