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诗歌形,读懂诗歌意——运用“起承转合”章法读懂诗歌文本

  诗歌鉴赏题是传统的题型,也是考生们比较害怕的一道题,从每年考后的数据来看,诗歌鉴赏也是得分率较低的一道题。关于如何提高诗歌鉴赏的得分,很多老师和考生想出了不少的法子,什么答题模式,什么分门别类等等,但话又说回来,所有的独门技巧一定是建立在读懂诗歌的前提下进行的。关于如何读懂一首诗歌,可以通过诗歌的题材入手,每一种题材的诗歌有这类似的创作手法,这可以摸到一些门道,也可以先从诗歌的标题、作者、注解等方面入手,寻找解题的线索,然后仔细审题,寻找题目中的有效信息等等。笔者认为,运用“起承转合”去理解诗歌内容,以不变的方法应对万变的诗歌内容,是读懂诗歌的路子之一。

  一、诗歌内容的主要特点

  通过梳理2020—2022年新高考卷诗歌材料,我们可从中了解诗歌创作的特点。

  二、用“起承转合”分解诗歌

  古人写诗讲究章法,作诗是有规律的,他们喜欢把律诗、绝句的布局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对此加以总结:“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合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兼顾起合也。”他认为,起承转合之间有着辩证关系,“起”中有“合”,“合”中有“起”这是首尾呼应,而“承”和“转”皆兼顾“起”与“合”,这是上下勾连,一脉相承。笔者以2022年新高考?域卷的诗歌为例,展示如何利用诗歌的“起承转合”来读懂诗歌。

  送别

  李白[唐代]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 起

  万事皆有开端,所谓开端就是“起”。诗歌的“起”往往和题目相照应,例如题目是“读史”,诗歌的开头通常是读史的内容;题目是“题画”,开头也通常是画的内容;题目有关于“送别”的,开头通常是送别的场景;题目有关于“咏物”,开头通常是描写物体的特征;题目有关于“登临”,开头总是写登临后所见之景。考生在阅读诗歌时,可以通过理解诗歌,来确定其开篇的由头是什么。

  以2022年全国新高考?域卷中的古代诗歌阅读题为例: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李白《送别》)

  李白的古体诗《送别》,既然是送别诗,首联或实写送别的场景,或虚写送别后的场景,“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意思是寻阳五溪的溪水,逆流而上一直可到巫山。一时间还是很难判断其实写抑或是虚写,根据颔联的推断,这开头的场景应该是虚写,想象沿五溪的溪水逆流而上到达的巫山风景优美。诗歌就是想通过想象友人到达目的地后的景象作为送别诗的由头了。

  2. 承

  所谓的“承”,即“承接”,事物是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故要设置“承接”。古代诗人对“承”决不轻忽,因为“承”不仅在结构中起到“缝合”“传递”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的铺垫和蓄势,使后面的“体物言志”更有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承”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在做题时一定要上下观之,综合推论,切忌机械僵化,以为“承”只有承接之意。

  以2022年全国新高考?域卷中的古代诗歌阅读题为例: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李白《送别》)

  此诗颔联的“胜景”对首联的“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的概括,而“君”为送别的对象,“南中”既是“胜景”所在地,也同样是承接首联的关键词眼,“南中”是此回送别的目的地,“自称美”是“你肯定会很喜欢会觉得很美”的意思,这也是对首联之景的评价和介绍。颔联的“承”与“起”构成因果、承接或补充的关系。

  3. 转

  所谓的“转”,即“转折”。“转”能使诗歌“峰回路转”,曲径通幽,进入新的境界。“转”也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必然,因为诗歌是用来抒发情感的载体,前面的写景,目的也是为了后面的抒情;前面交代事情的起因,也是为了后面自己的表达;前面阐释的叙事,也是为了后面的升华,“转”这部分是接“承”而来,转出他意。多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等等。

  以2022年全国新高考?域卷中的古代诗歌阅读题为例: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李白《送别》)

  这个转是由景及情的“转”,前两联既写了景,又点明了是送别,颈联是时候转向情感处了,所以转向让人伤感的“八月秋”,还具体点出了秋天令人悲伤之景“芦花飒飒”,在这芦花被风吹动的飒飒声中更感忧愁了。

  4. 合

  诗言志,所有的诗歌创作最终都会归向情感表达,情感表达的最佳安放处就是在文章的结尾,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卒章显志”,“合”成了诗歌抒发情感的最后一步了,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了。大多数的诗歌都能在诗歌的最后找出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只不过表现形式多样,或点评议论,或直抒胸臆,或寓情于景,点明诗歌的主旨或诗人的感情。但无论怎样,“合”这一步,考生要尤为重视。

  以2022年全国新高考?域卷中的古代诗歌题为例: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李白《送别》)

  这个“合”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采用了寓情于景或者是以景结情的方式。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情似尽而实未尽之时,忽然撇开“情”而写“景”。表面上看,句与句之间似乎不能衔接,仔细品味,画面显示的“云帆远逝”“日暮”“长江自流”和诗人因送别而带来的“绵绵思绪”不仅妙合无垠,而且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除了《送别》里的“以景合”和课文《登高》提到的“以情合”之外,“合”的形式还有另外两种,那就是“以理合”和“以问句合”。一是“以理合”,这种方法偏重于议论。如白居易的讽喻诗,往往是用精辟的议论,概括诗歌的主旨。《观刈麦》结句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从农民的艰苦劳动而不得温饱,联想到自己尚有“三百石”的俸禄,年终还有余粮,不由感到惭愧。二是“以问句合”,这种方法即在诗词的结句提出疑问,让读者思索。从沈佺期的《杂诗三首》其三:“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最后两句说,谁能率领大军攻下敌人的龙城,使两地相隔的征夫思妇得以团圆呢?写闺怨而不写怨语,以问句作结,意蕴十足。

  三、用“起承转合”解答高考诗歌鉴赏题

  起承转合是格律诗常用的谋篇布局方法,最明显的七绝,四句分别可对应起承转合。第一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第四句,合。诗人既然大多按此章法写,我们就可以用起承转合来鉴读唐宋诗,就不会被诗人的云山雾罩所迷惑。例如2022年全国甲卷的诗歌鉴赏高考题。

  例: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

  文同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 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

  C. 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

  D. 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

  2.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运用“起承转合”读懂诗歌:《画眉鸟》,从题目上看,这是一首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咏物诗,诗歌的“起”先是展示画眉鸟的特点,“百啭千声”是画眉鸟声音婉转的具体特征,“随意移”是指画眉鸟自由自在地飞翔,诗歌的“起”就从物的特征开启。第二句“山花红紫树高低”很明显承接第一句里的“随意移”,写出了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第三句开始着力转向诗歌情感了,诗人为表现情感,第三句大胆做了个假设 :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贵重的鸟笼里,让你听听它的叫声会是怎样呢?第四句,诗人来了个总结或者说“合”,“肯定比不上在林间自由自在飞翔的啼叫声音美”。诗人通过画眉鸟抒发情感:因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鸟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吗?

  运用“起承转合”读懂诗歌:《画眉禽》这首诗歌看题目好像和上一首没有什么区别,但这首诗的“起”和上一首诗不太一样,这首的“起”没有描写物,而是描绘诗人闲坐于窗前下的情态。这种“起”属于侧“起”,也就是说从侧面的角度写出物的特征。第二句“一声”是为了突出听觉的突然性,“初听”突出诗人的不经意间。“下高笼”即高笼下,指画眉婉转之音的出处,这句承接第一句,展现听的结果。第三句“转”,转向自己的生活状况“公庭事简人皆散”,这个“转”再设情境,目的是与前面窗前闻啼进行对比。对比也是为了第四句“以景结情”,因为“公庭事简人皆散”,总感觉自己像是置身幽静的山谷中听到画眉那优美的叫声一样。

  解题:1. A项,根据文本阅读,两首诗的“起”明显不同,欧诗以画眉特点开启全诗,而文诗虽以“画眉禽”为题,但并未具体地描写画眉鸟的形象和叫声,而是从诗人生活场景的角度侧面开启诗歌,故“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错误。

  2. 问答题的题目是“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上文通过“起承转合”解读两首诗歌可知,欧诗“起承”为写物,而“转合”为假设对比抒情,通过画眉鸟的山间叫声优美和笼中叫声对比,抒发的是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而文诗“起承”则通过诗人自身感受侧面描写画眉鸟,同样是通过“公庭事简人皆散”与“窗外听画眉”两种不同状况的对比,衬托出了诗人闲散淡泊、襟怀洒落的人物形象。故参考答案可以整理为:

  ①欧诗托物言志,通过对比画眉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②文诗对画眉鸟进行侧面描写,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闲散淡泊、襟怀洒落的人物形象。

  通过绝句温习了起承转合之后,下面转向律诗,再来品读一下2022年全国乙卷王勃的诗:

  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B. 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C. 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

  D. 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

  4. 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运用“起承转合”读懂诗歌:这首诗的题目交代了诗歌的大体内容:一是送别诗,“饯”即“饯别”;二是饯别的地点为“白下驿”;三是饯别的对象为“唐少府”。诗歌的“起”交代了饯别两人的关系,“穷交日”,指的是自己和唐少府属微贱之交。“昌亭旅食年”,这里做了个类比,意思是“这不禁让人想起韩信当年寄食昌亭的往事”。颔联,诗歌“承”接上一句,“相知何用早”,这同上一联有何联系呢?怎么从“昌亭旅食”一下子谈及“一见如故”了呢?这是从韩信和南昌亭长的关系类比而来的。韩信之所以寄食亭长家,当是因为二人少年时即熟识。可是相交不等于相知,从拒食这件事上就看出来了。从两人少年相交却不相知,引出自己与唐少府的一见如故、心意相通,颔联对首联的承接就很清楚了。颈联开始“转”,“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意思是“天不早了,那夕阳比饯别的楼阁都低了,当你走上回乡的道路时,我们就会被那风云烟雾所隔开”。毕竟这是一首饯别诗,之前叙说友人之间的关系最终还是要转向离别之情。尾联同样使用“以景结情”,“去去如何道”意思是“你回乡取那条道的事(不必犹豫)”,“长安在日边”意思是“你所去的长安是在太阳那边”,因友人就要启程去长安谋仕途,而他自己也将远赴交趾(今越南)探望老父,结尾既是祝福友人前途似锦,也流露出自己的失落和怅惘。

  解题:3. A项,根据文本阅读,诗歌的“起”着重介绍了自己和唐少府的相交情况就如韩信当年寄食昌亭的往事一样,故“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为错误。

  4. 问答题的题目是“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根据题目意思,命题者要求考生对比两首诗的情感,也就是说,考生可以将两首诗“合”的部分进行比较,《送》诗在“合”的部分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直抒胸臆,而《白》诗却是通过祝愿友人长安谋仕途来抒发情感。故参考答案可以整理为:

  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来排遣愁绪。②本诗中“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则是用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来排遣愁绪。

  综上,诗歌鉴赏题是—道综合能力要求很强的试题,解答时先要读懂诗歌文本,考生可根据本文介绍的方法,尝试去读懂诗歌文本,然后找到破解诗歌答题的最佳途径。

责任编辑:廖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