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断则断,不受其乱——高中文言文断句备考略谈

  “明句读”“习其句读”,就是断句,是古人学习文章的第一步,也是高考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为了应对激烈的高考,老师们早就研究出了许多的断句技巧,诸如“找动词定句读”“寻对话定句读”“找虚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定句读”“据排偶定句读”“找顶真定句读”“察结构定句读”等。对大多数同学来讲,文言断句并非一窍不通,尤其经历了高三专题复习后,对文言文断句的常规处基本上都能把握,但为什么得分还是不太理想呢?

  笔者认为,常见的断句方法大多是按常规标志断句,然而现今的很多考题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偏偏在常规技巧上设置“陷阱”以考查考生的真正能力。如何掌握更本质的断句方法呢?笔者借助高考经典示例,谈一谈高中文言文断句的三大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找对象法

  纵观历年全国卷高考真题,文言文选文比较单一,大多是人物传记,断句题的选句一般45字左右,考查8处左右断句之处,基本是什么人干了什么事、结果怎样,或者“什么怎么样”,大多是短句,叙述简单,较少太复杂的表述。因此,结合文体特征,断句主要要快速确定语义是否明确、语句表述是否完整。笔者提倡的“找对象法”就是基于句子独立为句的语法要求,基于主干划分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判断,重点检查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是否赘余或残缺。该方法在现代汉语语病题中较为常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断句方法。

  但要特别注意的是,文言文中除首句必须提出主语之外,其余分句均可承前省略主语。因此,首先要明确对象,即要明确传主,明确与之相关的别的人物对象;然后判别相关动作或事件的领属,从而确定断点的合理性。

  【示例1】(2017年全国Ⅱ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简析】根据常规的对话标志词“云”可以排除B、C项。A和D项的不同处:“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和“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孤孙熹”指同一个对象“赵氏孤孙赵熹”,无需断开,D项断开容易误解为主语对象是“孙熹”,不合理,排除D项,本题正确选项为A项。

  【示例2】(2019年全国Ⅰ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简析】A项“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将“吴廷尉”放在前句句末,就会导致后句“为河南守”的对象是“贾生”,与事实不符;B项“门下甚幸爱”,门下宠爱贾谊,不合事理,“幸爱”贾谊的对象应是河南太守吴廷尉,因而B项有误;D项“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语义不通;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C项。

  【示例3】(2020年新高考Ⅰ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简析】四个选项的意思是“士子们冻得打颤不能说话,苏轼放宽对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子”。此题人物关系较为复杂,但只要明确“宽其禁约”的对象是主考官“轼”,就能迅速排除B、C项;“每摧辱举子”的对象是“巡辅内侍”不可能是“轼”,迅速排除D项。本题正确选项为A项。

  【示例4】(2021年新高考Ⅰ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B.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C.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D.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简析】第一处,A、D项“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上皇欲强宗室”的宾语对象是“故皇”?“镇故皇”作何理解?应是“镇天下”,“以镇天下”后必须断开;第二处,“皆为王”的对象是“童孺”,不应断开;第三处,“于天下利乎”,承前省主语对象“此(这样做)”,中间也不应该断开。本题正确选项为B项。

  二、一事一断法

  笔者提出的所谓“一事一断法”是按照文言文选文大多是“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或者“什么怎么样”的表述模式,在第一种“找对象”方法即明确“什么人”(对象)的基础上再明确“干了什么事”或“怎么样”。“一事一断法”和常规的“找动词定断句”有所不同。例如:

  【示例1】(2021年八省联考第10题)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B. 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C. 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D. 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简析】B、D项“乃使黄门画者”,貌似主谓宾已经符合语法规则,命题者在这个地方设置错误实在高明,对那些一味背公式记标志词的同学来说就是一个最好的陷阱。然而我们仔细推敲一下,主语对象是“上”(皇上),但是“使”虽然是动词,那皇上“使”黄门画者做什么呢?这句话表意并不完整,一事并未说明清楚就草草收场了,不合常规。唯有弄清核心对象是“光”(霍光),事件是“赐”,即“皇上赏赐霍光”是核心事件,“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这么长的句子只是充当状语,意思是“皇帝就叫黄门画工画了一幅周公背着成王接受诸侯朝见的图画赐给霍光”,这样表意才明确,因此排除B、D。本题考查的只是选择题,稍加对比,难度不大,如果采用“/”线断句的主观题的形式来划分,这道题中有“使”、“画”、“负”、“朝”和“赐”等众多动词,一味死记“抓动词定句读”,那估计就会断得五花八门了。

  接下来,B、D项在于“上年老察群臣”和“上年老/察群臣”的区别,如果按照“一事一断法”,很显然,皇上“年老”和“察群臣”是两码事,理应断开。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C项。

  【示例2】(2021年全国甲卷)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B. 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C. 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D. 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简析】本题中第一处断句不同:“契丹大举入寇”,语义完整,“虏寇深入,中外震骇”是另一件事情,“时”用在下句前作状语,故排除A、D;第二处断句不同:“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和“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第三处断句不同:“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和“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二三处设置错误方式相同,“临江人”和“请幸金陵”、“阆州人”和“请幸成都”,它们陈述的是两码事,应断开,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C项。本题如果一味只按照“察结构定句读”、“据排偶定句读”,很显然这道题二三处的断句是没法判别的。所以弄清对象,分清“干什么”和“怎么样”,即“一事一断”才是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根本途径。

  【示例3】(2020年全国II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B.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C.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D.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简析】A、B项的第一处不同:“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和“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民讼诸府”是一件事,“不胜(不能承受)考掠之惨”是另一件事,中间应断开,故排除B、D项。A、C项的不同:“即出民/抵吏罪/”和“即出民抵吏罪/”,“即出民”与“抵吏罪”也是两码事,中间应断开,故排除C项,本题正确选项为A项。

  三、逻辑事理法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考生要“能够根据对问题情境的分析,运用实证数据分析事物的内部结构和问题的内在联系”。断句题命题形式众多,虽然有些表述符合语法,但还要理清上下文的语意逻辑和事理逻辑,才能准确地做出最终的判断。

  【示例1】(2018年全国Ⅲ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B.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C.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D.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简析】B、C项中第一处不同:(纯礼)“以父仲淹”怎么了?显然语义表述不完整,故排除B、C。A、D的断句不同在于“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是否断开,“永昭陵”是陵墓名,“京西转运使”是官名,陵墓修建官职,显然不符事理,故排除A项。因而本题正确选项是D项。

  【示例2】(2019年全国II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B.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C.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D.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简析】A项“年虽少有”即“年龄虽然很少有”,语法来说没问题,但是什么年龄很少有呢?明显逻辑不通,故错误;C项“用鞅必杀之”翻译为“任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为何任用的同时却又要杀掉他呢?前后矛盾,不合事理,也应排除。D项“愿王举国/而听之”是指“希望大王把国家全部的政务都交给公孙鞅,任由他管理”,“举国听之”是同一件事不应断开。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B项。

  【示例3】(2019年全国III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简析】本题A、B断句需要思考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鲁君起用吴起会产生什么后果?二是谁对这个后果心存疑虑?根据上文语境“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和“鲁卫兄弟之国也”可知,鲁君如果起用友好国家卫国的武将吴起担任鲁国的将领,势必会得罪卫国,从而失去卫国这个友好国家(“弃卫”)。这个后果危及鲁国安全,因而鲁君对其心存疑虑(“鲁君疑之”),他在权衡利害关系之后,自然会作出“谢(罢免)吴起”而保持与卫国的友好关系的选择。据此可以判定,A项断句有误,B项断句正确。

  纵观笔者所引用的高考真题示例,我们会发现近年来断句涉及人物对象越来越复杂,语义越来越丰富,预设的断句错误不再只有一处,大多两处甚至增加到三处,干扰增多,难度加大。从具体分析来看,本文提供的“找对象法”、“一事一断法”和“逻辑事理法”也并非一法打遍天下,考生需要增强文体意识、文本意识、语法意识和逻辑意识,不盲目迷信技法,而是把握规律,多加实践,夯实基础,锤炼语感,各种方法综合运用,才能在面对复杂多变的试题时,获得应变的能力,当断则断,不受其乱,触类旁通,决胜千里。

责任编辑:廖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