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选题,训练有方,行稳致远——从一次月考现代文阅读Ⅱ谈高考小说复习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聂志红

  (1)肖伟从银行出来,又走到对面的公用电话亭,打电话向老婆请示:“钱取出来了,现在就给汪宏明送去?”“你这木头,还犹豫什么?!”老婆没好气地吼道。肖伟连连答应,接着便挂了电话。正准备离开时,肖伟忽然听见从旁边的电话亭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一百万够不够?我现在就给爸爸送去,随便他买房也好,买车也好,也让他在那边享享福……”一百万!肖伟闻言倒抽一口冷气,偷偷瞟了一眼,只见这个年轻女人果然提着一个鼓鼓的黑色塑料袋。若非亲耳听到,谁也不敢相信这个并不出众的女人居然用一个普通的塑料袋提着一百万的巨款!一个想犯罪的冲动念头在肖伟的脑海中升起,但他知道若在这闹市之中付诸行动,等待他的立刻就是牢狱之灾。

  (2)肖伟买了礼品,在巴士站等车时又遇见了那个女人。肖伟站在她身后,心里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想,如果这一百万属于我,就算买一幢豪华别墅也不在话下了!哪还用得着低声下气去求那狗日的汪主任吗?而现在,为了一个分房指标,已倾尽全部积蓄去给他“上供”,但谁知这两万元又会不会打水漂呢?

  (3)车来了,女人上了车,肖伟想也没想就鬼使神差地跟着她上了同一趟车。女人上车后,很随意地把塑料袋搁上行李架就坐了下来。真是天助我也!肖伟分析了一下情势,决定用调包计智取。他一眼瞥见车上果皮箱旁边有一些备用的黑色塑料袋,便悄悄取了一个,套在了自己装着钞票与礼品的袋子外面,然后走过去,也把袋子往行李架上一搁,和女人的袋子挤在一起,不仔细分辨还真辨不出彼此来哩!

  (4)当汽车在第三站停下时,肖伟觉得时机已成熟,便从容地站起来,从行李架上取下行李,然后堂而皇之地下了车。他知道自己没拿错,因为袋子的分量明显沉了许多。肖伟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要蹦出来了,他没想到刚才的两万转眼间就变成了一百万。当然,他知道现在要做的就是逃离这里,越快越好!他伸手叫了一辆的士,要司机火速送他到城南。到城南后,他又换了辆的士到城西,再换车到城东……最后,他爬上一辆开往郊区的大卡车出了城。也不知驶出了多远,肖伟在一座山边下了车。看看四下无人,他提着袋子往山上走去。

  (5)翻上一个山坡,肖伟确定这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除了一个死人外,因为他发现坡顶上伫立着一座孤零零的坟。肖伟走过去,背靠着墓碑坐下,大口地喘着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6)汪宏明啊汪宏明,要不是我老婆逼我,我本来就不愿求你的!现在老子一百万都有了,一辈子也不会求你了,你他妈的爱分给谁就分给谁去吧!

  (7)痛快地骂了一通之后,肖伟感觉真是扬眉吐气!他拿过那只鼓鼓的黑色塑料袋,开始小心地拆开它。拆开一层后,里面还有一层,再拆第二层……就在这时,耳边突然响起一个声音:

  (8)“终于找到你了!”肖伟反过头一瞧,只见从墓碑后探出一颗头来,脸色惨白惨白的……他大惊失色,立即弹了起来。这才发现,来者居然是那个携带巨款的女人!肖伟扫视了她身后一眼,发现并没有公安时,便对她说了一句“我不认识你”,接着就提起袋子往山下没命地跑。女人在后面喊道:“哎,你的东西,还有钱……你手里那钱……是我的,你拿了也没用……”最后一句话让肖伟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对呀,这个袋子是无论如何也装不下一百万的。那到底是什么呢?

  (9)当他拆开袋子,看到那些钱时,立即魂飞天外——全是一捆捆的纸钱!难怪这女人如此神通广大——即使我逃到这荒山野岭她也能神鬼莫测地在我身后出现,原来她是……鬼!!

  (10)肖伟立刻四肢瘫软,哆嗦着爬回去,跪倒在女人的脚下,拼命地磕头:“求求您放过我吧,我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您,您的钱全还给您,我以后一定常来给你烧纸钱,求求您……”

  (11)女人笑得直不起腰来:“你这是干什么呀?这钱是捎去给我爸爸用的。”说着她指了指后面那座孤坟。

  (12)女人说,她父亲在城里退休后,就来这郊外包了一片荒山,打算开垦出来栽种桃树。但因土质、气候及虫害等因素,一次次都失败了,直到前年,第一批桃树苗终于在老人全部心血的浇灌之下茁壮成长起来。但是,老人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儿女们遵照老人遗言,将他葬在了这高高的山岗上。

  (13)“今天是爸爸的忌日,我想如果他看到了这满山盛开的桃花,也一定会含笑九泉的。”女人一边说着一边点燃了手中的纸钱。

  (14)肖伟站起身举目一望,在山坡向阳的那一面以及山谷中,果然是漫山遍野嫣红一片。

  (选自《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

  6. 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的内容朴素,情节也并不复杂,写了清明时节一女子为父扫墓的事情和经过。

  B.“你这木头,还犹豫什么?!”反映了老婆对肖伟的不满,其趋炎附势也一览无余。

  C. 小说写肖伟光天化日之下铤而走险的犯罪行为,反映了当时民众的愚昧。

  D. 人们在一时冲动、缺少理智的时候思维和行为都十分幼稚可笑,小说中的肖伟即如此。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以自然的方式,交代了小说的开端事件:为了一个分房指标,肖伟到银行取款并购买礼品,要去行贿汪宏明。

  B.“一个黑色塑料袋”“一百万”“很随意地把塑料袋搁上行李架”“你拿了也没用……”,使“纸钱”这一结果在情理之中。

  C. 小说紧扣行贿事件展开情节,将不相干的两个人物——肖伟与女子连在一起,随着故事的展开,又关联了没出场的人物,匠心独运。

  D.“终于找到你了!”这一情节使小说再起波澜,也将小说内容推向作者预设的另一方向,从而使小说的思想性大为增强。

  8. 这篇小说的主题呈多样性特征,试简要概括本小说多样主题。(6分)

  9. 标题“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这篇小小说的精妙之笔,试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6. D(A. 小说双线并行,除女人扫墓外,更多的写了肖伟犯罪之事。B. 老婆的话反映的主要是对世风的不满和无奈。C.肖伟的行为反映的是不正之风对人们的损害,并不是愚昧。)

  7. C(不是紧扣“行贿事件”,应是“一百万”,或“肖伟变相:偷抢女人的钱”。)

  8. ①通过肖伟为贿赂汪主任铤而走险,揭示行贿、受贿社会不正之风给普通民众带来的伤害。②通过“爸爸”开垦荒山的行为,赞颂其发挥余热、造福社会的高风亮节。

  9. ①创设优美意境,设置悬念,给读者创造了想象空间。为小说增添了诗意美(艺术美)。②是小说的点睛之笔,提示小说的主题重心所在,让人思索情节之下的深刻内涵。③突出老人开垦荒山的巨大成果,蕴含着对老人的赞颂。

  某次月考考查了这篇小说,学生出现的问题有:看不懂文本,主题归纳不全,盲目答题。原因有两方面:主观上学生阅读能力差;但更重要的是,客观上这篇小说阅读文本有问题。我们决定仔细分析这篇小说和题目,从错误中有所收获。

  首先,大家分组讨论“1. 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当时是怎么思考的?2. 这篇小说是一篇优秀的作品吗?为什么?”这两个问题,同时把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写在黑板上:①这篇文章有多次巧合,你认为这些巧合合理吗?②为何迟迟才出现与主题相关的内容?③“狗日的”——讲脏话,正经文章可以这样写吗?④故事真的结束了吗?⑤为什么一袋子装不下一百万?⑥物欲横流是否能成为其中一个主题?⑦为什么才一百万?情节不够流畅。⑧女子有特意去追肖伟吗?⑨为何要写最后一段,有何寓意?然后,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同学们越来越清楚这篇小说的主题及文章本身的问题。最后,老师分享关于阅读这篇小说的感受,并总结了三点小说复习的建议:辨别小说优劣,提高审美能力;掌握阅读方法,准确把握主题;探寻题目奥秘,提高答题能力。这些建议非常适合复习冲刺阶段的同学参考,从而让自己在最后的紧要时刻有制胜的法宝。

  一、辨别小说优劣,提高审美能力

  【问题分析】这篇小说有几个问题:(一)前后情节不一致。第一处,第1段写黑色塑料袋“鼓鼓的”,但第8段却写“无论如何也装不下一百万”,情节不一致。如果纸钱的面额很大,那么塑料袋就不可能鼓鼓的;如果塑料袋鼓鼓的(纸钱的面额应该不大,因为第4段写“袋子的分量明显沉了许多”,所以袋子应该是鼓鼓的),那是可以装下一百万。而作者为了情节的需要,前后不能兼顾了。难怪学生疑惑“⑤为什么一袋子装不下一百万?”。第二处,第5段写肖伟犯了大罪,还敢“背靠着墓碑坐下”;而第10段写肖伟“立刻四肢瘫软,哆嗦着爬回去,跪倒在女人的脚下,拼命地磕头”,前后似乎不是同一人。(二)情节的巧合很勉强,甚至很荒诞。第一处,肖伟决定用调包计,结果“他一眼瞥见车上果皮箱旁边有一些备用的黑色塑料袋”,太巧了。第二处,肖伟跑了很远,看见一座孤零零的坟,他“背靠着墓碑坐下”,结果这个坟就是女子父亲的坟。第三处,第8段,女子居然从背面就认出了肖伟。跟一个陌生人坐了三站车,在没有特别关注的情况下,就能从背面认出一个人来吗?(三)情节交代不清楚。学生疑惑“⑧女子有特意去追肖伟吗?”。根据文本,女子最后说:“终于找到你了!”说明女子有特意去追肖伟。但第4段写肖伟在第三站下车,却没写女子什么时候下车。如果女子没有特意去追肖伟,为什么肖伟跑了那么远:从城南—城西—城东—郊区—爬山—翻上一个山坡,而且文中强调“也不知驶出了多远”,女子居然可以找到他。(四)语言不规范。第3段最后一句的“哩”字让人感觉肖伟似乎很得意,但此时的他正准备犯罪,他不应该心慌吗?第4段中的“从容地”“堂而皇之”等词语都让人感觉很奇怪。仔细分析,本文还有很多地方经不起推敲,就不一一罗列了。

  【解决方法】根据以上分析,这篇小说并不是一篇好小说,至少不是一篇好的考场小说。做这样的题有弊无利,要慎重。许多学生在做题后有一个最常问的问题是读不懂小说,即使看了答案还是不明白小说的内容。其实,看不懂小说,除了有时是因为理解力的问题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些小说选得不好:要么被删减得面目全非,其中充满了命题者的主观判断;要么是令人费解的小说;要么就是名不见经传的作家作品,经不起推敲。

  所以在做题之前要先选好题,而最好的题就是高考题。高考题通过专家和一线老师的集体打磨,是比较成熟的题,值得反复揣摩;而且高考选的小说都是名家名作,涉及面广。集中一段时间练习3年、5年或10年的全国卷小说阅读题,既可以提高阅读水平、培养审美情趣;又能增长见识、丰富人生。

  二、掌握阅读方法,准确把握主题

  【问题分析】学生对上文概括的主题有:批评了肖伟及其老婆的趋炎附势;反映了当时民众的愚昧;讽刺了人们在一时冲动、缺少理智的时候思维和行为都十分幼稚可笑的现象;赞美了女人的孝顺;父亲种桃树失败,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桃树开花了,赞美了坚持就是胜利的精神;夫妻俩关系不好,揭示婚姻不幸的原因等。分析这些主题以及学生提出的第②④⑥⑨这些问题,可见确定主题时学生一方面很依赖选择题,另一方面经常边阅读小说边思考主题,甚至看到一些细枝末节就去概括主题,没有通读全文的习惯,造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

  【解决方法】考场小说阅读有其方法,一定要通读全文,然后特别关注小说的结尾部分。可以通过以下“九字诀”来准确把握小说主题,这“九字诀”是“对象、过程、结果、为什么”。对象:小说的主要人物或事物;过程:小说的主要情节;结果:小说的最终结局,然后思考作者为什么安排这样的结果,从而得出小说的主题。例《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对象:肖伟

  过程:肖伟为了贿赂领导而一时冲动去偷钱。

  结果:被偷钱的女子找到了肖伟,但并没有责备他,还告诉肖伟有关她父亲种桃花的故事。

  为什么是这个结果?原来作者是希望通过女子父亲的故事来打动肖伟,由此得出主题:善最终会感化恶,人的心中要有善意和希望。这是小说的核心主题。当然,本文的主题呈多样性特征,因此这篇小说的主题有:①善最终会感化恶,人的心中要有善意和希望(核心主题)。②通过肖伟为贿赂汪主任铤而走险,揭示行贿、受贿社会不正之风给普通民众带来的伤害。③通过“爸爸”开垦荒山的行为,赞颂其发挥余热、造福社会的精神。④赞美女子拾金不昧的精神。所以,要准确把握小说主题,一定要掌握好的方法:通过“对象、过程、结果”来梳理情节,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对结果问个“为什么”,来把握小说主题。在以后的小说复习中不妨用这个方法来训练,快速准确地把握主题,为得高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探寻题目奥秘,提高答题能力

  【问题分析】很多学生常常有这样的疑问:做了很多题,却收效甚微。这是因为只重视“量”,而不重视“质”,也就是没有在做题之后对题目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不知道具体考什么,更没有及时总结答题思路。正如上面的这篇小说阅读,学生在对完答案后,心中有疑问,也没有去探究,只是盲目相信答案。通过两节课的讨论分析,才发现分析题目的重要性。所以做题后要重视答案分析,对选择题进行逐项分析,关注细节,培养语感;对主观题,分析命题规律,总结考点知识,形成答题思路。

  【解决方法】以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卞之琳的《石门阵》为例来探寻题目的奥秘。

  第一步,根据“九字诀”准确把握文章主题。

  对象:王木匠

  过程:王木匠给村民讲述石门阵的故事。

  结果:王木匠讲完故事后回家时的内心活动及其发出的感叹。

  为什么是这个结果?这需要明确王木匠内心活动和感叹的具体内容。“王木匠认真地想起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表现了王木匠对打败日本侵略者,过上安宁生活的向往。“他想做一张极精致的衣橱总可以有做成的一天”,表现了王木匠对未来和平安宁生活的进一步设想。“不过他知道大家还得先摆多少次真正的石门阵,不是用口,‘也得用手’”点明要经历无数次的战斗,才能打败日本侵略者;王木匠觉得自己应加入战斗。“王木匠不由得感叹了一下:‘我这双手啊!’”王木匠感叹自己这一双勤劳的手不能只用于木匠手工艺,面对侵略者,这双手更应该去保家卫国,赶走侵略者。通过以上分析,本文的主题是:人民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对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必胜信心,以及军民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决心。当然,把握这个主题不能忽略了文末的背景提示“延安,1938年秋”。

  第二步,仔细分析选择题的每一个选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

  A. 用煤油箱改造水桶子,既说明王木匠手巧,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表述有误。判断有没有“伏笔”,要看是不是对后文人物、事件起到了预作提示或暗示作用。从后文可以看出,小说并没有写到与“王木匠手巧”的相关内容。)

  B. 王木匠讲故事不乏新意识,他的灵感除了来自“八阵图”,还来自“一点新闻”。(理解此项,要通读全文。王木匠说“正要给你们摆一个和八阵图差不多的石门阵”,可见石门阵的故事灵感来自“八阵图”;而“一点新闻”是指政治指导员的报告,这是故事的源头。听来的故事很简单,但王木匠却通过八阵图,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和生动性,所以说“王木匠讲故事不乏新意识”。故此项正确。)

  C. 石门阵故事取材于政治指导员的报告,“麻子”“小耳朵”等鬼子均确有其人。(“麻子”“小耳朵”等鬼子均确有其人,表述错误。通读全文,可知王木匠讲的“石门阵摆退鬼子兵”的故事取材于政治指导员的报告。但“麻子”“小耳朵”等鬼子是王木匠为了把故事讲得更生动逼真而虚构出来的人物,这可以从“李矮子”和“胡老三”的话语中看出。)

  D. 王木匠因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他对着自己的手发出了感叹。(此句是因果关系,根据文章内容,王木匠发出感叹的真实原因并不是“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而是感叹自己这一双勤劳的手不能只用于木匠手工艺,面对侵略者,这双手更应该去保家卫国,赶走侵略者。)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小说以王木匠重提诸葛亮八阵图故事开头,再写村民们的表情神态,这样,石门阵故事还未正式展开,王木匠擅长讲故事的形象就已经确立起来了。(此项考查人物形象。通读全文可知,会讲故事,是王木匠最主要的人物形象。而开篇恰恰先声夺人,直接进入王木匠讲故事现场,吸引读者,凸显形象。)

  B. 小说描写村民们的面孔,用“带胡子的有,麻的有……”,而不用“有的带胡子,有的麻……”,突出了不同面孔最显著的特点。(此项考查语言特色。把“带胡子”“麻的”放在前面,旨在强调听众面孔特点。另外,“带胡子的有,麻的有……”口语化色彩浓,更符合小说讲故事现场。)

  C. 小说调动了许多“声音”来配合王木匠的讲述,如小梅子等人的插话、王木匠的干咳声,乃至与故事毫不相干的驴叫声,读来令人如临其境。(此项考查情节设计。王木匠讲故事是主要情节,但他不可能一讲到底,所以中间穿插了7处听众的反应以及现场情况,增加现场感,读来令人如临其境。)

  D. 小说讲了一个王木匠讲故事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颇具匠心,不仅使小说叙事变得更为复杂,同时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此项考查谋篇布局。“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表述有误。“故事套故事”是一种叙事结构,又叫分层叙事,其在主题表现、故事讲述、人物塑造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篇小说主体部分写王木匠讲石门阵摆退鬼子兵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后面有真实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避免了平铺直叙,颇具匠心,使小说叙事变得更为复杂。但是主题并没有更加多元,结尾段才揭示了主题:人民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对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必胜信心,以及军民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决心。)

  通过以上分析,选择题虽然每一个选项只考查一小部分内容,但是要准确判断出来,都必须首先通读并读懂全文,并且懂得小说各方面的艺术特色,这是全方位考查小说阅读能力。所以在复习冲刺阶段,应该对近几年的高考小说选择题的每一题都进行细致认真的分析,从而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和阅读小说的能力。

  第三步,逐题分析主观题,进一步掌握小说的复习方法。

  8. 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4分)

  答案:①具有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加充分;②具有延宕效果,迟迟不讲下文,引发听众的好奇与追问。

  解析:首先认真审题,虽然本文多处使用反复手法,但题干的要求是“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所以只要找出王木匠讲故事时使用的反复手法,然后结合上下文语境,分别分析其效果即可。可从王木匠讲和听众听的角度来分析。

  从王木匠讲的角度来分析:

  (1)“诸葛孔明摆下了八阵图,叫陆逊那小子,得意洋洋,跨马而来的,只见左一块石头,右一块石头,石头,石头,石头,直弄得头都昏了……”

  (小说开头王木匠讲《三国》故事时石头反复出现五次,强调突出了石头,引起听众的注意,旨在为下文正式讲“石门阵摆退鬼子兵”做铺垫。)

  (2)“来了!来了,一群鬼子兵!”

  (这一处反复,是王木匠在讲日本鬼子进村了,渲染了一种紧张气氛。)

  (3)“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

  “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

  “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强调小鬼子进村前反复确认八路军是否已全部撤退,充分渲染出鬼子内心的胆小怯懦。)

  (4)“小耳朵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闺阁房里。

  “八字胡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铁柜里。

  “麻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猪圈里。”

  (突出日本鬼子贪婪丑陋的内心和罪恶的行径。在听众心里渲染出一种仇恨的心理。)

  (5)“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不作声。

  “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声。”

  (写出了日本鬼子的胆小狼狈,也渲染出紧张的气氛。)

  (6)“向左看:石头门。

  “向右看:石头门。

  “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

  (写出小鬼子遇到了“石门阵”的惊慌失措,同时渲染紧张的气氛。)

  通过以上分析,王木匠故意运用反复手法,就是想通过反复来强调,渲染出一种紧张气氛,也使故事内容表述更加充分、更加具体,达到逼真效果,让听众如临其境。

  从听众听的角度来分析:

  (1)“这条镇不是就完了吗?”宋长发很担心地插上了一句。

  (在反复的渲染下,日本鬼子进村了。作为听众,最想知道的就是日本鬼子进村以后会怎样,也就是急于知道故事结局,因此宋长发会担心。王木匠把日本鬼子进村前讲得这么详细,有延缓故事情节、把故事讲充分的意图。)

  (2)“真不是好东西!”谁的声音?李矮子?因为隔壁李矮子院里的驴忽然叫起来了,仿佛怕给日本兵抓去呢。

  (王木匠描述的细致入微的日本鬼子的丑陋心态,激起了听众的无比愤怒,可谓人畜共愤。反复讲鬼子进村时的心态,有延缓故事情节的作用。)

  (3)“干脆说吧,别那么别扭的!”宋长发老婆着急了,也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

  (“急了”“干脆说吧”,听众的这些反应,其实就是王木匠想要达到的效果,故意延缓,激起欲望。)

  (4)“老王,你活像钻进了他们的心里了。”李矮子说,意思是两重的,表示不相信,也表示惊叹他叫人不能不相信。

  (李矮子的话是对王木匠的夸赞,夸赞王木匠高超的编故事、讲故事能力。作为故事的结尾,这一处反复没有延缓功用,但对于侧面刻画人物形象、暗中交待故事虚构有辅助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从听众的角度来看,反复的效果就是:具有延宕效果,迟迟不讲下文,引发了听众的好奇与追问。

  小结:这道题考查反复这一知识点,其实涉及小说的叙事方式这一考点。小说的叙述形式,有对话式、讲述式、诗化语言、散文笔调等。同时,在小说中,除了运用悬念、伏笔、照应、对比、反转、回忆与现实交织等手法来展现情节、突出主题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叙事手法:重复叙事的手法,延宕式结构等。所以看似考查“反复”手法,但深层次却考查到小说的叙事方式和结构特点。因此通过这题,就要系统地梳理并牢固地掌握小说的叙事方式及结构特点,让复习备考事半功倍。

  9.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答案:①现实生活中的门是木头门,洪子店村民以砖头堵门;②在王木匠的故事加工中,“砖头门”变成了“石头门”,战斗故事随之变成了传奇的“石门阵”;③王木匠从现实中明白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的道理,即只有保卫国门,才能守护家门,才有实现“夜不闭户”的希望。

  解析:首先认真审题,抓关键词:“多次出现”“不同层面”“不同含义”“结合文本”。先找出多次出现的“门”,共有六处:木头门、砖头门、石头门、石门阵、大门、二门,不可遗漏。然后从不同层面对门进行分类概括,有三个层面:家门→石门阵→国门。最后对不同层面的门解读其含义:一指砖头门和木头门,是现实生活中的家门。原来的木门被日本鬼子烧光了,老百姓用砖头堵门,来抵御日本鬼子进门。二指石头门和石门阵,砖头门经过王木匠艺术加工,成为石头门,并配合讲故事的需要,演变成石门阵。是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抵抗侵略者的斗争。三指大门和二门,根据“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夜不闭户”,是指守住了国门,就不用关闭家门。

  小结:这道题虽然考查的是“门”的含义,即理解词语这个知识点,但其实是考查对主题的理解。因此要养成对每一题都细致分析的习惯,这样才可以不断总结命题规律,提高答题能力。

  总之,万变不离其宗,厚积才能薄发,在复习的冲刺阶段,把近几年的全国高考小说题,一篇一篇、一题一题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准确把握主题,掌握命题规律,总结答题思路,最后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同时又大大提高了小说鉴赏水平,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责任编辑:廖宇红